1. 简单百科
  2. 永平县

永平县

永平县,隶属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是大理州的“西大门”,位于大理州西部、澜沧江东岸,县城驻地博南镇,东距大理市89千米,西距保山市76千米,国土面积2884平方千米,93.8%属山区。截至2022年末,该县户籍总人口为18.42万人。截至2024年2月,该县下辖4个乡、3个镇。

2019年4月3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宣布永平县退出贫困县序列;2020年9月,被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永平县境内有泡核桃、生态茶、白木瓜、白大蒜、缅桂花树等土特产品和特色花卉,素有“缅桂之乡”“白木瓜之乡”“白皮大蒜之乡”“木莲之乡”“美食之乡”“中国核桃之乡”等美誉。2022年,该县地区生产总值754481万元,比上年增长4.8%。

历史沿革

公元一世纪以前,永平属哀牢国

公元69年,哀牢国归附汉朝,汉朝在其地设置永昌郡。永平属永昌郡博南县。据《后汉书·西南夷传》记载:“永平十二年,哀牢王柳貌遣子率种人内属,显宗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县,割益州郡西部都尉所领六县,合为永昌郡。”是为永平立县之始。“博南”一词,系境内一座大山之名,因为博南山山势雄峻,绵延百里,是永昌道遗迹必经的重要山脉,故以山名,取名博南县。

蜀汉晋朝时期,永平仍属永昌郡博南县;西晋之后,永昌郡名存实亡,永平境为当地哀牢山人土目把持自治。

公元794年,南诏在汉永昌郡地置永昌节度,在汉博南县地置胜乡郡,永平属永昌节度下辖的胜乡郡。大理国时期,废永昌节度,改置永昌府,永平仍称胜乡郡,隶属永昌府管辖。

公元1257年,孛儿只斤·忽必烈灭大理国后,废除郡县制,改设万户府、千户所,永平改称千户所,属大理万户府管辖。1273年,取消万户府,千户所之设置,行省以下改为路、州、府、县四级设置。公元1274年,借东汉明帝“永平”年号为名,改置永平千户所为永平县,隶属永昌府管辖。据《永平县志》载,“永平”二字的含义有两种说法:其一、元代为纪念东刘庄“永平”中始置博南县的功绩,故以汉明帝年号“永平”二字为县名。其二、元代为安定社会秩序,故取县名“永平”,寓意社会“永远安定太平”。

公元1312年,瑞丽江河谷盆地的傣族头人思汗法吞并周边地区、建立“卯弄”(麓川国);公元1316年,“勐卯弄”(麓川国)向东扩张,曾占领永平地、后又放弃;公元1343年,元朝军队进攻“勐卯弄”(麓川国)、被“勐卯弄”(麓川国)军队追击至漾濞江一带,永平又被“勐卯弄”(麓川国)占据。

公元1355年,“勐卯弄”(麓川国)归附元朝,元朝在其控制区域置平缅宣慰司。永平属平缅宣慰司永昌地。

公元1382年,明朝占领“勐卯弄”(平缅宣慰司)永昌地、置金齿卫;公元1390年,改金齿卫为金齿军民指挥使司。公元1456年,废使司、置永昌镇;公元1522年,罢镇、置永昌军民府,后又取消“军民”二字,直称“永昌府”。永昌府名称在明代虽然几经变革,但永平与永昌府之间的隶属关系一直未变。

此外,明代因战乱后军用民食需要,曾在云南境内实行屯田制,开展大规模的屯田活动,设置卫、御、所机构。永平设御,至清代康熙五年(1666年),因为御政弊端百出,遂裁撤,屯赋并县。

清代沿袭明制。清末实行“厅、道”制,永平属迤西道。辛亥革命后,民国二年(1913年)云南军政府成立,废除清代府、厅、州,但保留县制,改清代迤西道为滇西道,次年,又改称腾越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废厅道制,推行省县两级制,永平遂脱离永昌府,直属省辖。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云南省全省设十二个政务视察区,二十三年(1934年),增划为十六个视察区,二十七年(1938年),改政务视察区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在保山市设第十二督察专员公署,永平重新划归其管辖。1949年十二月九日,云南和平起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49年12月28日,经中共滇西北地委呈报中共桂滇黔区党委批准,永平县由保山划归大理区。1950年1月,永平县划归滇西北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及大理地区行政公署。1956年11月,大理白族治州建立,永平县隶属其管辖。1958年10月,云龙县、永平两县合并,称永平县。1961年3月,又恢复原永平、云龙两县原建置至今。

地理环境

位置

永平县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部,东邻漾濞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南接昌宁县,西隔澜沧江保山市分治,北与云龙县山水相连。东西最大横距64.5千米,南北最大纵距77千米,永平县土地总面积2884平方千米。 

地形

永平县地处云岭山脉分支博南山和云台山之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点2933米(青神龙山),最低海拔点1130米(渔坝平坦),县城海拔1620米。 

水文

境内银江河为县内主要河流,由西北向东南纵贯县境,最后注入澜沧江。过境河流有澜沧江、顺濞河。银江河之东、顺濞河之西是云台山,银江河之西、澜沧江之东是博南山,形成三河夹两山,高山、河流、坝子纵横交错的独特地形。 

气候

永平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立体气候较为明显。年平均气温15.9℃,最高气温31.5℃,最低气温-2.4℃;年霜期103天,年日照2062.8小时,年降雨量678.6毫米,年均风速1.4米∕秒。由于境内海拔差异大,地区性气温差异也较大,故有“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之说。 

平地理位置优越。永平地处东经99°17′~99°56′,北纬25°03′~25°45′ ,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部,东邻漾濞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南靠昌宁县,西接保山市,北连云龙县,下辖博南镇、龙门乡、杉阳镇、厂街乡、水泄乡、北斗乡、龙街镇4乡3镇72个行政村、1个社区、1230个村民小组、1543个自然村。其中,北斗、厂街、水泄三个乡都是彝族乡,彝族占总人口的54%以上。县政府驻地博南镇,东距昆明市400千米,距大理市72千米,西距保山市74千米,地处昆明至町、大理至保山的中间地段,320国道、大保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自然资源

水利资源

永平县境内地质结构复杂,地形切割较大,水文地质条件优越,形成河流较多,永平县共有大小河流100余条,其中流程在5千米以上的常流河有31条,均属澜沧江水系。据调查,永平县水资源总量10.08亿立方米/年,水能理论蕴藏量13.96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4.67万千瓦。 

矿产资源

截止到2013年永平县已探明的有铜、钴、银、锡、沙金、铅、汞、褐煤矿、磷、硅、水晶高岭土、石灰石等金属矿15种,非金属矿12种,其中:褐煤储量3200万吨、铜储量203.66万吨、高岭土储量2800万吨、花岗石储量20万立方米。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有云南松、华山松、杉松、高山、杜鹃、山茶属、香樟、楠木红椿木、梨、桃、梅、花红、石榴、香、核桃、花椒等,境内宝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有维管植物达89科360余种,其中:尚有第四冰川期遗留下来的水青树、阙氏木兰(本莲花)、杜氏木莲地柏等;药用植物有沙参、防风、黄连芍药、贝母、百合、龙胆、天麻天门冬乌头等;菌类植物有鸡棕、松茸、木耳、香菇、干巴菌美味牛肝菌、奶浆菇等;野生动物资源有亚洲黑熊、野猪、豪猪、豹、狼、獐、狐属岩羊、猴、鳞甲目翼手目等;鸟纲灰胸竹鸡、锦鸡、凤凰鸡、鹦鹉、孔雀、啄木鸟科

土地资源

2022年6月,永平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永平县自然资源局、永平县统计局联合发布永平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县主要地类数据如下:一、耕地22393.77公顷(33.59万亩);二、园地45439.79公顷(68.16万亩);三、林地186091.52公顷(279.14万亩);四、草地3101.37公顷(4.65万亩);五、湿地286.72公顷(0.43万亩);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5096.05公顷(7.64万亩);七、交通运输用地4604.52公顷(6.91万亩);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852.43公顷(4.28万亩)。

行政区划

截止到2013年永平县面积2884平方千米,辖3个镇、1个乡、3个民族乡;1个居委会、72个行政村。

人口民族

人口

2010年永平县总人口为17.52万人。7个乡镇的人口分布为:博南镇5.57万人,杉阳镇3.74万人,龙街镇2.26万人,龙门乡1.12万人,厂街彝族乡1.86万人,水泄乡1.63万人,北斗乡1.34万人。

2010年永平县家庭户4.56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7.05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74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90人减少了0.16人。永平县人口中,男性为8.99万人,占总人口的51.33%;女性为8.53万人,占总人口的48.67%。总人口性别比105.46(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30下降0.84。

2010年永平县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3.40万人,占总人口的19.41%;15-64岁的人口为12.69万人,占总人口的72.43%;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3万人,占总人口的8.16%。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5.45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4.0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42个百分点。

2010年永平县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0.63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1.24万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5.17万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8.27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永平县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0.68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0.39万人,文盲率由6.28%下降为3.87%,下降了2.41个百分点。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永平县人口数为164613人。

民族

2010年永平县境内居住着22个民族,汉族彝族回族白族、傈僳族、苗族属世居民族。2013年末,永平县总人口为184789人,汉族105305人,占永平县总人口的56.99%,少数民族79484人,占永平县总人口的43.01%。其中:彝族51078人,占总人口的27.64%,回族14537人,占总人口的7.78%,白族6954人,占总人口的3.76%,族3581人,占总人口的1.94%,苗族2386人,占总人口的1.29%,其他民族124人,占总人口的0.07%。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的山区农业县。

2010年永平县辖7个乡镇,其中厂街、北斗、水泄属彝族乡,占永平县7个乡镇的42.8%。在永平县73个村委会(社区)中有34个民族村村委会,占永平县73个村委会(社区)的46.6%。各民族呈大杂居、小聚居、散杂居住态势,汉族人口永平县均有分布,彝族人口主要分布于厂街、水泄、龙街、北斗、杉阳等5个乡镇,回族人口主要分布于博南、龙街、厂街、龙门等乡镇,白族主要分布于博南、北斗、龙门等乡镇,傈僳族主要分布于北斗、水泄、厂街、龙街、杉阳,苗族主要分布于龙街、水泄。 

经济

概况

2011年全年生产总值完成21.12亿元,增长1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8亿元,增长3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57亿元,同比增长20%;财政总收入完成23866万元,增长20.1%;财政总支出完成82621万元,增长30.9%;农民人均纯收入4138元,增长35.2%。

2013年永平县生产总值完成305263万元,增长11%;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9859万元,增长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7035万元,增长14.45%;财政总收入完成33526万元,增长15.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2637万元,增长13.3%;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04991万元,增长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68元,增长13.5%;农民人均纯收入5823元,增长1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5.09‰,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 

2021年,永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1896万元。

第一产业

2013年永平县粮食总产9.98万吨、增长3.14%。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54个,永平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601个、社员2.28万户。核桃种植面积达154.3万亩,产量5.03万吨。收购烟叶12.65万担,烟农总收入1.6亿元。新建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43个,川娇生猪养殖基地一期建成试养殖。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金河水库全面竣工,东山滑坡治理、蜜蜂河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完成,玉皇阁水库进入实施阶段、永平至云龙公路改线复建工程开工建设。新建“五小水利”工程5000件,解决1.57万人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基本农田永久划定,改造中低产田地5800亩,整治土地6400亩,营林造林11.54万亩。实施农村公路提级改造86千米、养护700千米,启动东庄至宝台山、新桥至县城等公路提级改造,永保桥码头开工建设。改造农村电网195千米。永平县农业总产值完成184944万元,增长12.5%。粮食生产、农民增收工作分别被省人民政府表彰为先进单位二等奖三等奖。 

第二产业

2013年永平县完成非电工业投资57808万元,增长59.6%。新发展工业企业12户、培育规模以上企业2户,日产4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年产30万吨精细高岭土一期工程等项目建成投产,年产15万吨耐磨损精密铸件、博南工业(物流)园区基础设施等项目开工建设。民营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新增工商企业48户,非公经济增加值占永平县生产总值比重达49.2%。质量兴县和标准化战略加快推进,永启金属制品公司“永启”商标、天然食品公司“杉阳”商标被评定为大理州知名商标。永平县工业总产值完成260906万元,增长29.5%。 

第三产业

2013年永平县签订投资协议22个,引进州外实际到位资金22.95亿元,增长55%。对外贸易实现“零”的突破,创汇1万美元。实施BT建设项目5个、融资3541万元,新增国有资产抵押贷款融资15400万元。全面完成经济林木权证核发工作,开展经济林木权证评估授信273户2878.5万元、发放贷款188户1795.8万元。

社会

教育

2013年永平县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7.3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0.1%。10件惠民实事全面办结,人民群众生活持续改善。抢抓教育部定点挂钩帮扶机遇,加强与复旦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高校名校的交流合作,全面加强各级各类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发放“两免一补”资金1413万元,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2.02万名中小学生,新增幼儿园5所,新建和维修加固中小学校舍1.8万平方米。 

卫生

2013年永平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创评为“二级甲等医院”,实施2个乡镇卫生院、10个村卫生室改造提升。城镇新增就业156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280人。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报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资金6130万元、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1696万元,发放各项养老保险金4609万元、工伤失业生育保险金214万元。 

保障

2013年永平县建立常态化临时救助和敬老节高龄老年人节日慰问制度,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供养标准分别提高15%,全年发放城乡低保、高龄老人保健补助和关爱金及其他救助资金5155万元。县殡仪馆、县中心敬老院建成投入使用。 

旅游

云南宝台山

宝台山位于永平县城西南部,地处昌宁县漾濞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3县市的结合部,总面积9584公顷,原始生态保存完好,森林植被茂密,物种资源丰富,文物古迹众多,自然景观秀丽,以古老、神奇、壮观而闻名滇西。境内最高海拔2913米,最低海拔1150米,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加之起源古老,成分复杂,森林植被具有从云南省到滇西北过渡的显著特征,保存有一批珍稀物种,是省内难得的物种基因库。区内植被覆盖率达96.68%,共有各类植物1001种,其中:蕨类植物门22科41属90种、种子植物134科443属911种,第四冰期遗留下来的兰科樟科等古老植物以及滇藏木兰(木莲花)、大树杜鹃、云南山茶、绒毛含笑等奇花异卉随处可见,其中以花色绚丽多彩、幽香清雅、有活化石之誉的成片木莲花最为罕见。区内常有金钱豹、川金丝猴、山驴、亚洲黑熊绿孔雀、锦鸡、凤凰鸡等珍禽异兽在林海中出没,据不完全统计,仅列入国家一、二级保护范围的野生动物就达30多种。区内的明代古建筑群“金光寺”始建于崇祯元年(1628年),建筑古朴雄壮,雕工精细,构思奇巧,是极为难得的艺术珍品,素有“滇西名胜”之称。寺内现存有不少宝贵的文献、经书和艺术珍品,对研究云南佛教史具有重要意义。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游历宝台山金光寺,对宝台风物、寺观亭阁进行了细致而精辟的记述,并作了“余至省,即闻此山之盛”的高度评说。1994年3月,省人民政府确定宝台山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12月23日,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设立宝台山为“云南宝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

宝台山的游客主要来自本县保山市等周边县市的香客、机关团体、学校教师学生、农民。其黄金旅游期为每年冬春(即春节)至春夏之交。这期间,气候温和,山中的木莲花、茶花大树杜鹃等花卉竞相开放,笑脸迎客

博南古道

“西南丝绸之路”是中原地区最早与外国往来的古道之一,博南古道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段,开通于汉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汉、晋称“滇缅永昌道”。从大理白族自治州往西,经顺濞桥进入永平,经黄连铺、叫狗山、北斗铺、万松庵、天津铺、杉松哨、梅花铺、宝丰寺入永平县城,又经曲硐桃园铺、石子坡、小花桥、大花桥、博南山、杉阳街、凤鸣桥、江顶寺,过霁虹桥进入到保山境内。永平古称博南(以博南山得名),所以,这一段丝绸之路被称为“永昌道遗迹”。随着时间的演绎,人们习惯上把南华经祥云、大理、永平、保山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至缅甸、阿富汗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古道统称为“博南古道”。博南古道在永平县境内绵亘100多千米,是相对较为完好的一段,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文化积蕴浓厚,旅游资源丰富。一是文物古迹众多且研究价值较高。如北斗铺、万松庵、天津铺、曲硐清真寺、万马归槽、花桥古驿、元代古梅、贞洁匾额、博南山碑、永国寺遗址、明代古茶、杉阳古镇、西山古寺、凤鸣古桥、江顶寺门楼、下铺客栈遗址、蒲蛮桥马居遗址,霁虹桥遗址,澜沧江畔摩崖石刻等。二是庙宇庵堂林立。永平县现有大小寺庙118个,其中古道沿途的庙宇历史悠久,香火旺盛,客源众多,梵音不绝,如:万松庵、玉皇阁、铁厂关庙、花桥普照寺、杉阳永国寺和西山寺等。三是自然景观名符美誉,独树一帜。如有西天文笔之誉的大尖山,盛誉一时的西山晚翠、永平晓雾,有山坳明珠之誉的大碱塘,万松仙境之誉的北斗万松山等。四是永平县民族众多,有汉、彝、回、白、苗、傈僳族等多种民族在此繁衍生息,各民族的民族节庆、民族服饰、民风民俗风格迥异,也是永昌道遗迹旅游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永平霁虹桥

于永平县岩洞乡和保山市平坡乡的澜沧江上。是我省南丝路博南古道上现存最早的渡口桥,也是我国最早的铁索桥之一。

时渡口已建有竹索吊桥,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改建铁索吊桥。今天的铁索桥为清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建造,光绪年间重修。桥长115米,宽3.8米,净跨56.2米,由18条铁链组成,两条为左右扶手,其余为底,上面铺有横直交叉的两层木板。两岸筑成半圆形桥墩,铁链两头铆死在两岸桥台上,西岸为徒崖,东岸是险峰,下面是滔滔江水,十分险要。桥两端建有桥亭关楼。桥南普陀岩壁上刻有“西南第一桥”、“悬崖奇渡”、“要塞天成”、“壁立万仞”、“沧水飞虹”、“天南锁钥”等题字。

霁虹桥被大旅行家徐霞客誉为“迄西咽喉,千载不能改也”,在我国桥梁建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土特产

北斗乡泡核桃种植基地之一(2张)

永平县:特产核桃、大红花椒、磨盘柿、香菇、云木耳、白皮大蒜、蜂蜜、腊鹅。

龙门乡:核桃、油桐木瓜粉花椒

曲硐回族乡:腊鹅、核桃仁。

北斗彝族乡:永平大泡核桃、肉牛黑山羊树头菜等。

文物古迹

永平新光遗址、霁虹桥及兰津渡、西山寺、凤鸣桥、永国寺、双鹤桥 

获得荣誉

2019年2月2日,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20年9月,被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参考资料

永平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永平县人民政府.2024-08-21

永平概况.永平县人民政府.2024-03-24

云南剩余脱贫攻坚任务总体完成!7月起进入“百日提升”阶段.云南致公.2024-03-24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全省民族团结 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的决定.云南省人民政府.2024-03-24

永平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永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2-06-29

永平县 – 中国行政区划网.中国行政区划网.2021-06-13

(云南省)大理州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红黑统计公报库.2021-06-30

(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红黑统计公报库.2022-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