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卢旺达种族大屠杀

卢旺达种族大屠杀

卢旺达种族大屠杀(Rwandan Genocide),又称卢旺达内战,发生于1994年4月至6月期间,此次大规模内战中,约100万图西人被胡图人杀害。卢旺达人口结构中,主要是图西族人和胡图族人,共占全国人口的99%。作为比利时殖民地时,人数较少的图西族拥有较多、较高的权利,统治着胡图族人。1962年,卢旺达宣布独立后,胡图族与图西族的角色进行了互换,比利时撤走前,将统治权利通过选举的方式交给了人数较多的胡图族人,从此胡图、图西两族之间矛盾重重,多次发生冲突,战事持续不断,后来双方达成了和平协议,愿意分享权利,任命图西人为内阁成员,还任命了图西人阿加特·乌维琳芝吉伊马纳女士(Agathe Uwilingiyimana)担任国家总理。

1994年4月6日,卢旺达总统哈比亚利马纳(Juvénal Habyarimana)在乘坐专机时遇难,胡图族中那些不愿与图西人共享权利的强硬分子便指出此次事件是图西族武装部队所为。于是,他们立马组成护卫队,通过当地媒体和电视台呼吁胡图族人对图西族展开报复,大肆虐杀图西族男女老少。仅三个月的时间里,大约80-100万图西族人丧生,成为了距离二十一世纪最近的一次种族灭绝性大屠杀。

卢旺达种族大屠杀事件是20世纪下半叶发生的最血腥的屠杀事件和人道主义灾难。联合国大会于2003年12月23日宣布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反思卢旺达大屠杀国际日”。1994年11月,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设立了联合国卢旺达战犯法庭,经过长达十年的审判时间,一共审查了来自50多个国家的超过160名证人的证词,2023年5月24日,被控参与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的通缉犯富尔根斯·卡伊希马在逃亡数十年后于南非帕尔被捕。

事件背景

1890年到1918年期间,卢旺达这片土地作为德国殖民地,主要生活着两个种族—胡图族和图西族,但两个族群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种族区分。胡图族人主要从事农耕,而图西族人主要从事畜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成了战败国,其土地也被战胜国纷纷瓜分,于是在1918年到1962年期间,卢旺达成了比利时的殖民地。

比利时统治者的到来,给胡图族和图西族的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当时比利时殖民者们为了方便统治这里的人民,便有意制造内部矛盾,将这里的人以身高、肤色深浅、鼻子宽窄、家中财富等为条件,把他们划分为胡图族和图西族,并且给了人数占全国人口14%的图西族一些额外的权利,让他们统治胡图族,享受比胡图族更好的待遇。渐渐地,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胡图族和图西族之间的矛盾也开始锐化。

1962年,卢旺达宣布独立。比利时殖民者撤走前,却将政权交给了人数占全国人口85%的胡图族人,让胡图族统治图西族。长期受到不公平待遇的胡图族人当权后便开始打压图西族人,众多图西人逃到乌干达、扎伊尔、坦桑尼亚等国,于1979年成立卢旺达全国统一联盟,后改名为卢旺达爱国阵线,总部设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流落在邻国的图西人约有40-60万人之多,不仅如此,他们还招募了乌干达军队中服役的图西族士兵。1990年10月1日,卢旺达爱国阵线在乌干达国防部前副部长卢维基耶马少将(乌籍卢旺达人)的领导下,从乌干达南部进入卢旺达,想要重新夺回政权。

一直到1993年,双方均有多次的游行和抗议活动,但同时双方的谈判也一直在进行,最后双方就权利分享达成了和平协议,愿意组成联合政府。1994年1月,哈比亚利马纳(Juvénal Habyarimana)任卢旺达连任总统,继续推出了一系列民族和解政策,任命图西人阿加特·乌维琳芝吉伊马纳女士(Agathe Uwilingiyimana)为卢旺达总理。和平协议和总理任命都让胡图族中的一些强硬分子极为不满。1994年4月6日,总统哈比亚利马纳的专机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kigali)机场上空被3枚火箭炮击落,机上还有邻国布隆迪的总统恩塔里亚米拉,以及随行人员、机组人员共12人,全部遇难。这一事件成了卢旺达种族大屠杀的导火索。

事件过程

在总统哈比亚利马纳遇难30分钟后,胡图族中的强硬分子立马组成了卢旺达总统护卫队,指责图西族是凶手,对图西族组成的爱国阵线发起了进攻。并通过当地电视台和媒体大肆渲染此事,号召所有的胡图人一起杀光图西人,甚至还不断地在电视台报道图西人的个人信息和住址等。

几百万胡图人蜂拥而起,在军队和警察的带领下,他们对图西人大开杀戒,连女人和小孩都不放过。4月7日,身为国家总理的图西人乌维琳芝吉伊马纳在10名比利时维和军人的掩护下离开总统府,但随后还是被一群胡图族军人堵住去路,而护送她的10名比利时士兵也惨遭杀害。当乌维琳芝吉伊马纳逃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基加利办事处后,胡图族武装军人无视国际法,强行将她从联合国机构内押走,随后在总统府附近将她活活打死。

4月9日,卢旺达爱国阵线的增援部队从北部边境地区的基地向首都进军,于4月12日抵达基加利市中心。胡图族强硬分子在街头巷尾到处搜查图西族人,不仅如此,那些与图西族联姻的胡图人,或是支持、同情过图西族的胡图人也惨遭杀害。此后3个月里,先后约有80万至100万人惨死在胡图族士兵、地方武装、平民的枪支、弯刀和削尖的木棒之下,卢旺达全国1/8的人口消失,另外还有25万至50万卢旺达妇女和女孩遭到强奸。胡图族军人还打死了3名反对党内阁成员和10名联合国援助团的比利时士兵。比利时政府以此为由,撤出了全部在卢旺达的部队,并带走了所有的武器。

除了比利时以外,联合国也表现得非常消极。直到大屠杀发生的第四天,联合国才决定在卢旺达保留260名维和人员。然而,这一行动也仅仅只是象征性的作为,其维和人员的职责也仅限于调停战火和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大屠杀持续了一个半月后,联合国才决定将救援人数增加到5500人,并说服其他国家参与救援。不过在战争中,也有许多国家或组织对卢旺达人进行了一些援助。例如,法国基伏湖附近建立了野战医院,红十字会、无国界医生等国际救援组织在大屠杀发生期间设立医院,运送物资,减少了民众的伤亡。

6月14日,胡图人与图西人在突尼斯签署停火协定,但不久又重新开火。6月23日,2500名执行任务的法国干预部队进入卢旺达西部,“绿松石行动”开始。7月4日,图西人攻占了首都基加利和南部城市布雷塔,全国2/3以上的地区已落入图西人控制中。法国干预部队将吉孔戈罗周围占卢旺达约1/5面积的地区划为“人道主义安全区”,禁止任何武装力量进入。

而美国在卢旺达大屠杀发生后,不仅没有进行干预和援助,反而还阻止他国的干预行为。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克里斯托弗拒绝用“种族灭绝”(genocide)一词来形容卢旺达大屠杀,理由是如果将其定义为“种族灭绝”,美国和国际社会即有责任根据1948年联合国关于“防止和处罚种族灭绝罪行公约”采取援救行动。美国总统威廉·克林顿还签发了第25号总统令,对维和行动的范围、人数、期限、资金及危险程度都进行了严格规定。参议员西蒙和杰福于5月13日与联合国负责卢旺达事务的官员通话讨论卢旺达局势后,要求美国政府敦促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批准派兵阻止正在发生的大屠杀。克林顿总统却在27天后才正式回函,此时大屠杀已近尾声。

7月17日,图西人的爱国阵线军队攻克临时政府所在地吉塞尼,导致胡图族及难民大批逃往扎伊尔,扎伊尔边境城镇戈马的难民超过100万人之多。7月18日,图西人宣布卢旺达爱国阵线取得胜利,并立即实行停火。7月19日,以爱国阵线为主的多党派新政府在基加利宣誓就职。至此,卢旺达种族大屠杀事件结束。

联合国曾要求美国提供装甲输送车帮助援卢使团的行动,美国国防部表示,联合国可用400万美元租用美国存放在德国的48部运兵车,但须先签约再运输;美国将运兵车送到乌干达机场,向联合国又追加了600万美元运费。但最后由于缺乏与之配套的重型武器和电台,加上没有卡车运送,直到1994年8月这些运兵车仍停在乌干达的恩特贝。

事件结果

有关大屠杀死亡人数一直没有确切统计。人权观察组织认为在屠杀发生20天后,受害者已经有10万人。随后,无国界医生提出的数字翻了一番。1994年5月,卢旺达爱国阵线的广播电台(Radio Muhabura)播出了死亡者为50万这一数字,几天后又降为30万。联合国建立的卢旺达专家委员会经过调查后提出了一个相对模糊的估计数字,受害者介于50万—100万之间。普鲁尼耶将各种数字进行了综合后认为,受害者在50万—80万人之间。卢旺达政府认为107.4万人在1994年大屠杀中丧生。目前,只有韦尔普尔登对卢旺达的吉孔戈罗辖区(Gikongoro Prefecture)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这一研究报告比较了该地区大屠杀前(1990年和1991年)的人口普查数,通过对比1990年和1991年的卢旺达人口统计,得出了卢旺达在大屠杀中死亡的图西人达到60万—80万之间。

新政府成立后,当即宣布要起诉那些策划或参与种族大屠杀的罪犯。1996年1月,由10名法官组成的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在坦桑尼亚阿鲁沙正式开庭。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6月24日宣布,因种族屠杀和煽动强奸罪名,对卢旺达前家庭和妇女发展部长尼拉马苏胡科(Pauline Nyiramasuhuko)判处终身监禁。其儿子阿尔塞纳·沙洛姆·纳塔霍巴利作为同案被告,因种族屠杀、种族灭绝、强奸、煽动强奸等罪名被判终身监禁。另外4名同案被告分别被判25年监禁至终身监禁不等。

2020年5月16日,巴黎检察院发表公告称,卢旺达大屠杀嫌疑人费里西安·卡布加(FELICIEN KABUGA)在经历了25年的逃亡后,在巴黎地区被逮捕。2023年5月24日,被控参与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的通缉犯富尔根斯·卡伊希马(Fulgence Kayishema)在逃亡数十年后于南非帕尔(Paarl)被捕。

事件影响

卢旺达种族大屠杀影响了无数人,也给这个原本物产丰富的小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大屠杀使这个国家的劳动力大批丧生,许多妇女成为了寡妇,国家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4岁以下的儿童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40%。大屠杀产生了一个专门的称呼, “战争之孕”——约25万名图西族妇女被胡图军人强奸。根据受害人组织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大约有1万名孩子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生的。当这些孩子长大后,他们将不得不面对自己沉痛的出生历史。此外,大量逃亡邻国的胡图族极端主义分子渗入邻近国家,给这些国家的安定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其中,超过一百万胡图人逃到了扎伊尔(今刚果),与其他外国武装力量一起被蒙博托·塞科收留,成为蒙博托实现自己权利的利剑。1996年,安哥拉乌干达和卢旺达建立联盟,进攻扎伊尔,想要推翻蒙博托的统治,于是引发了第一次刚果战争,在1997年5月随着蒙博托的倒台而结束。但新一任的总统洛朗·卡比拉与卢旺达和乌干达失和,于1998年8月引发了第二次刚果战争,直到2003年才达成了和平协议。然后,基伍地区东部的战火直到今天都没有停止。

纪念活动

国际反思日

2003年12月23日,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反思卢旺达大屠杀国际日”。2018年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其正式更名为“反思1994年针对图西族的卢旺达大屠杀国际日”。

十周年纪念

2004年3月26日,联合国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了“卢旺达大屠杀10周年纪念会”。在会上,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发表了讲话,呼吁国际采取行动,以防止卢旺达悲剧的重新上演。同年4月7日,卢旺达国内举行了卢旺达大屠杀10周年的全国性纪念活动,以悼念在屠杀中遇难的人们。

二十周年纪念

2014年4月12日,卢旺达纪念大屠杀20周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和多个非洲国家领导人等出席了纪念活动。约3个月前,卢旺达官方纪念活动就已经开始启动,一束表达追忆和纪念的火炬在全国各地传递。7日这天,这束火炬最终传递至首都基加利的大屠杀纪念中心,主火炬燃烧了100天,代表着大屠杀发生的日子。

二十五周年纪念

2019年4月12日,联合国总部举行活动纪念卢旺达大屠杀25周年。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第73届联合国大会主席罗格·埃斯皮诺萨、卢旺达总统保罗·卡加梅等一同点燃联大讲台前的蜡烛,古特雷斯在讲话中缅怀大屠杀遇害者,同时也对卢旺达在大屠杀后重建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卡加梅表示,“纪念是为了预防”,反对否认大屠杀存在的行径对预防杀戮再次发生至关重要。当天纪念活动现场还播放了卢旺达政府提供的反思大屠杀短片,两位大屠杀幸存者分享了他们痛失亲人和此后克服创伤、回馈社会的经历。

遗迹场馆

卢旺达大屠杀纪念馆

该纪念馆位于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市郊,建在一个山头的平地上,纪念馆内分为展室、碑墙、墓地、会馆。展室为三层楼,有照片、实物、音频、资料,主要是为了纪念1994年在卢旺达种族大屠杀中被杀害的80万图西族人而建立的。纪念馆的后院是遇难者的墓穴,里面埋葬了25万多名大屠杀遇难者。

千山饭店

2004年,好莱坞大片《卢旺达饭店》上映,在大屠杀的子里,饭店经理保罗·路斯沙巴吉纳在这里挽救了1268名图西族难民。其原型千山饭店也一夜成名,千山饭店坐落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的繁华街区,这家四星级宾馆如今是外国游客必到的景点之一。

比利时遇难军人纪念馆

在卢旺达大屠杀的日子里,比利时的10名维和军人遭到杀害。事件发生后,比利时政府撤出了全部在卢旺达执勤的部队,并带走了所有武器。为纪念被害军人,在被害之地竖起10个立柱形石碑,旁边是遇害者所住的房屋,墙壁上弹孔斑斑,伤痕累累。

相关作品

研究论著

《卢旺达危机》,本书是法国著名的非洲史学者热拉尔·普吕尼耶的倾力之作,主要论述了卢旺达19世纪到21世纪的历史发展,尤其侧重于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前后的历史。同时,本书也是当代研究卢旺达历史与卢旺达大屠杀的经典之作。2017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文艺作品

《与屠刀为邻:幸存者、刽子手与卢旺达大屠杀的记忆》,本书是由法国作家让·哈茨菲尔德的《赤裸生命》《屠刀一季》《羚羊战略》三部作品汇编而成,这三部作品之间存在较强的连续性和整体性,有“卢旺达大屠杀三部曲”之称。经中国译者龙云、孙旋翻译整理后,2022年2月由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

《我只有八岁》,散文,作者李家同,收录于《让高墙倒下吧》。

影视作品

参考资料

逃亡22年后,卢旺达大屠杀一名主要通缉犯在南非被捕.光明网.2023-07-13

..2023-06-26

卢旺达前女部长因种族屠杀煽动强奸被判刑.台海网.2023-07-14

卢旺达大屠杀主要嫌疑人经历25年逃亡后被捕.新京报.2023-07-14

卢旺达大屠杀一名主要通缉犯在南非被捕.环球网.2023-07-14

全球连线|卢旺达举行活动纪念大屠杀28周年.新华网.2023-07-13

卢旺达纪念大屠杀20年.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3-07-13

联合国总部举行活动纪念卢旺达大屠杀25周年.新华网.2023-07-13

《卢旺达危机》.豆瓣读书.2023-06-25

《与屠刀为邻》.豆瓣读书.2023-06-25

《让高墙倒下吧》.豆瓣读书.2023-06-26

《四月某时》.豆瓣电影.2023-06-20

《杀戮禁区》(2005).豆瓣电影.2023-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