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兰
王秀兰,女,汉族,生于1932年,山西朔州人,蒲剧花旦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蒲州梆子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蒲剧五大名演员之一。
王秀兰小时候住在运城市,初名秀贞。1939年,由于日寇侵华,7岁时,她随家人从山西运城逃亡到西安市,机缘巧合下,主演了《柜中缘》女主角“许翠莲”,一炮唱红,人称“八岁红”,后加入晋风社,改名秀兰,师承名小旦“月月仙”(原筱亭),此后两年成为晋风社骨干演员。王秀兰首次出演蒲剧《西厢记》是在20世纪40年代,一经推出,就收到好评。她与当时同在西安饰演“红娘”形象的常香玉、徐汉英被誉为“西京三大红娘”。1950年,王秀兰返回太原市,参加山西省蒲剧学社实验剧团。此后,《西厢记》便成为王秀兰的拿手好戏,她也被称为蒲剧五大名伶之一。1952年,她参加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饰演《藏舟》中的胡凤莲,获演员二等奖,1956年任山西省人民蒲剧团团长,1958年任晋南专区蒲剧团副团长。1959年12月,首部蒲剧电影《窦娥冤》上映,王秀兰在剧中扮演窦娥。1960年,她被评为山西省劳动模范。文化大革命期间,王秀兰被扣上“三名三高”“历史反革命”“反动学术权威”的罪名,1970年任运城市蒲剧团副团长。1972年,她在舞台上复出。1973年,王秀兰被平反,白手起家创办了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1979年至1983年她连续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是第三届、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戏曲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历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山西分会副主席。1980年,王秀兰任运城地区戏校校长,至1993年离休。2022年7月6日,王秀兰荣获蒲剧艺术传承特别贡献奖。
王秀兰擅演花旦戏,传统功底深厚,戏路较宽,唱做皆优,她的表演真实自然,刻画人物细腻,唱腔以“情深、字清、透亮、婉转”见长。代表作品有《柜中缘》《西厢记》《窦娥冤》等。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王秀兰,1932年生于山西石楼县,小时候住在运城市,初名秀贞。1939年,由于日寇侵华,7岁的她随家人从山西运城逃亡到西安市。机缘巧合下,她以票友身份主演了晋风社《柜中缘》女主角“许翠莲”,一炮唱红,人称“八岁红”,后加入晋风社,改名秀兰,师承名小旦“月月仙”(原筱亭)。此后两年,她先后上演了9个折子戏和10个本戏,成为晋风社骨干演员。
出演《西厢记》
王秀兰首次出演蒲剧《西厢记》是在20世纪的40年代。该剧最初是由西安剧作家淡栖山于1939年根据杂剧《西厢记》改编而成,王秀兰在该剧中饰演红娘,将一个下层婢女形象地呈现在蒲剧舞台上。在20世纪40年代的西安市,蒲剧《西厢记》一经推出,就收到好评。当时,王秀兰与同在西安饰演“红娘”形象的常香玉、徐汉英被誉为“西京三大红娘”。
1950年7月,王秀兰同西安的蒲剧社回到山西省。在运城市,王秀兰一行人为了答谢广大群众,剧团在民主舞台连续演出四天,上演的剧目就包括《西厢记》。到了省城太原市,首次亮相,剧团也演出了古典名剧《西厢记》,由王秀兰主演红娘,筱月来饰张珙,筱凤兰饰崔莺莺。此后,《西厢记》便一直是王秀兰的拿手好戏。
回晋生活
1950年,王秀兰回到太原,参加山西省蒲剧学社实验剧团,年仅17岁的她已经是一个具有10年艺龄的蒲剧艺人,与著名须生阎逢春、张庆奎、杨虎山、筱月来并称蒲剧五大名伶。同年她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以《藏舟》之胡凤莲参加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演员二等奖。1956年任山西省人民蒲剧团团长。1958年省大众蒲剧团与晋南专区蒲剧一团合并为晋南专区蒲剧团,她任副团长。1959年12月,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首部蒲剧电影《窦娥冤》上映,王秀兰在剧中扮演窦娥。1960年,她被评为山西省劳动模范。
文化大革命期间,王秀兰被扣上“三名三高”“历史反革命”“反动学术权威”的罪名。后来,她的帽子一个一个被摘掉。1970年,临汾、运城分专后,王秀兰任运城地区蒲剧团副团长。1972年,她在舞台上复出。1973年,王秀兰被平反,白手起家为运城创办了第一所艺术院校——运城地区戏曲学校,也就是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她的学校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蒲剧表演艺术家。1979年至1983年,她连续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是第三届、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戏曲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历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山西分会副主席。1980年,王秀兰任运城地区戏校校长。20世纪的80年代,《西厢记》剧本经由马少波和秦学敏改编后,王秀兰再次将改编后的《西厢记》呈现在蒲剧舞台上,“王秀兰”版《西厢记》也因此成为蒲剧舞台上的影响较大的作品之一。
离休生活
1993年,王秀兰从运城市艺术学校退休,结束了长达20年的执教生涯,不过她仍牵挂着学校的发展和蒲剧的传承。
艺术特点
王秀兰艺术生涯早期,以模仿师傅及同行表演套路为主,她除了向师傅原筱亭学会不少花旦戏外,还向王存才学《杀狗》,向孙广盛学《藏舟》,向筱艳秋学习《算粮登殿》。她在舞台表演中十分注意对传统艺术加以分析,标新立异,取长补短。比如在《藏舟》划船的动作上,她吸收了孙广盛的稳中有飘,以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在表情上,她学习老师诚恳含蓄,既考虑“父亲被害”的特定情景,又体现“公子求婚”之热切场面,恰到好处,成功塑造了一位庄重机智、又温柔多情的女中英贤。王秀兰以由内到外、由外及内的有机结合,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把内因与外在恰当合,使之浑然一体。她将其归纳为“动以言志,唱为心声”“装龙像龙,扮虎像虎。装龙要知龙行,扮虎要识虎性”。她认为,演戏要用心把握表演尺度,让观众心领神会,从而产生出浓厚兴趣和美妙的遐想,形成台上和台下的良性互动。这些富有哲理的演绎逻辑,极大地丰富了蒲剧艺术知识宝库。
王秀兰擅演花旦戏,勤奋好学,博采众长,传统功底深厚,戏路较宽,唱做皆优。她的表演细致,表情自然逼真,舞蹈动作优美洗练,刻画人物细腻,唱腔以“情深、字清、透亮、婉转”见长。同时,她在广泛地继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努力进行革新创造,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人物轶事
20世纪40年代,王秀兰首次出演蒲剧《西厢记》,在西安初排此剧时,正值周璇主演的电影《西厢记》在西安上映,王秀兰在电影院内学习、体会、模仿周璇的表演,学了不少新东西,使她的戏曲表演由程式化趋向了生活化。她还借鉴电影里红娘的服饰,改掉系裙子,换披大坎肩,使服装更接近人物,也利于表演。经过王秀兰的努力,把红娘的聪明伶俐、天真活泼、大胆机智、敢于向封建势力作斗争的性格特点表现得生动逼真。
1958年,为纪念关汉卿诞辰700周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决定制作戏剧电影《窦娥冤》,由王秀兰扮演窦娥。在准备期间,王秀兰苦心钻研角色,甚至读了关汉卿的其他作品。她用大手帕将剧本裹住,夹在胳肢窝下,走到哪儿看到哪儿,甚至做梦都是窦娥的三桩誓愿。
2018年6月,王秀兰将79年艺术生涯中积攒的数百本蒲剧剧本捐赠给运城市戏剧研究所。
社会任职
参考资料:
参演作品
参演电影
参考资料:
参演剧目
参考资料: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从蒲剧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蒲剧舞台全面呈现“西厢故事”是从王秀兰开始的。王秀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代优秀蒲剧演员,也是蒲剧史上的一代宗师。(《\u003c西厢记\u003e在当代戏曲舞台上的传播与重构研究》评)
20世纪50年代,王秀兰被评选为蒲剧五大名演员之首,她的表演真实自然,刻画人物细腻,唱腔以“情深、字清、透亮、婉转”见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评)
王秀兰老师,是运城市戏迷心中的蒲剧皇后,她的戏路非常宽广,从正旦到武旦,从小姐丫头到婶婶婆婆,各类典型人物,演什么像什么。(运城市戏剧研究所前所长宁云峰评)
参考资料
山西晚报封面人物7月号丨王秀兰:梨园泰斗,蒲剧戏迷心中的神 .山西晚报.2024-03-19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01-04
与时间赛跑:(60分钟/每集)100集专题片《梨园记忆——山西戏曲名家口述历史》拍摄进行时…….山西传媒学院官网.2024-03-19
攒了79年的数百本剧本蒲剧皇后王秀兰一下都捐了.今日头条.2021-09-15
窦娥冤.豆瓣.2024-03-19
2022首届蒲剧艺术周开幕.今日头条-山西新闻网.2022-07-12
秀雅之体 兰蕙其质——写在蒲剧艺术家王秀兰从艺八十周年之际.运城晚报.2024-03-23
王秀兰.时光网.202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