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野牦牛

野牦牛

野牦牛(学名:Bos mutus),别名髦牛、亚归,为洞角科牛属动物。野牦牛体长200~260厘米,雄性肩高170~200厘米,雌性为137~156厘米,雄性体重535~821克,雌性为306~338千克,其体型呈线型,头型窄而长,鼻唇小,耳小。雌雄两性都有角,形状相似为圆锥形,但雄性的角比雌性的更大更粗。野牦牛肩部尤为高耸,站立时前高后低。除吻端有一块污白色毛之外,全身乌褐,夏毛呈深乌褐色,冬毛褐中有黄;尾部长毛形成簇状,下垂到踵部,长100厘米。

野牦牛主要分布在中国青藏高原地区,少量分布于尼泊尔西北部和印度拉达克,无固定栖息地,终年随水草分布而迁移,主要栖息在3000~6000米的高山草甸、高山干旱草原和荒漠草原

自1996年后,野牦牛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易危(VU)。2021年2月5日,野牦牛列入中国《国家重点野生保护动物名录》,评级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023年,野牦牛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

发现与起源

发现

中国古籍:《史记·西南夷列佳》《诗经·小雅·出车》《荀子·王制》《山海经·北山经》《中山经》《新唐书·地理志》《后汉书·西南夷列传《北史·吐谷浑》、苏轼物类相感志》以及李时珍《本草纲目》、司马相如《上林赋》等众多史料与著作中,都对野牦牛作了详细的描述和考证。除了中国,最早提到野牦牛的是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Marco Polo),而对野牦牛最早进行实地考察与测定并进行全面描述的是俄国人普热瓦尔斯基(Przewalski)。

起源

野牦牛起源于欧亚大陆的东北部,从中国华北、内蒙古自治区,以及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州等地发现的牦牛化石考证,分布在中国国藏北高原昆仑山区的野牦牛,是更新世生存并广为分布在欧亚大陆东北部的原始牦牛,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气候变迁而南移至中国青藏高原地区,并能适应高寒气候而延续下来的牛种。现存的家牦牛和野牦牛都是同一祖先野原牛的后代,它们之间不存在后代与祖先的关系。

分类与命名

关于野牦牛的科学命名及其属级单元的分类地位,动物学的意见至今仍有分歧。

分类

在解剖结构上,野牦牛有14对助骨,比其他牛属动物多1对,而形态上(如披毛长度)也与其他牛属动物有较大差异。基于此,1863年,英国动物学家爱德华·格雷(Gray)等将野牦牛列为独立的野牦牛属(Poephagus),其后,1876年,俄罗斯动物学家普热瓦尔斯基等人将野牦牛单立一种,命名为Poephagus mutus。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发现野牦牛和家牦牛基因型相同,染色体数目、形态、大小也无显著差异,因此,主张将野牦牛(B.g.mutus)和家牦牛(B.g.grunniens)作为牦牛(Bos grunniens )的两个亚种,且野牦牛为家牦牛的祖先。直到2005年,根据脱氧核糖核酸基因片段的分析,野牦牛和家牦牛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型,它们实质是同一个物种。

命名

1766年,瑞典动物学卡尔?冯?林奈(Linnaeus)将家牦牛归入牛属(Bos),命名为Bos grunniens,此后,该学名也被用作野牦牛的名称。ITSI分类系统认为Bos grunniens mutus (Przewalski,1883)属于哺乳纲偶蹄目洞角科黄牛属下的亚种,称Bos grunniens mutus(Przewalski,1883)为野牦牛。2003年,国际动物命名法委员会裁定,野牦牛的名称Bos mutus并非无效,因此《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将野牦牛命名为Bos mutus,而将家养品种牦牛命名为Bos grunniens。

形态特征

野牦牛体长200~260厘米,雄性肩高170~200厘米,雌性为137~156厘米,雄性体重535~821克,雌性为306~338千克,其头型窄而长,颅全长50厘米,鼻唇小,耳小,颈部没有垂肉,角为圆锥形,角的长度通常为40~50厘米,角尖略向后弯曲,如“月牙”般。野牦牛肩部尤为高耸,站立时前高后低。野牦牛除吻端有一块污白色毛之外,全身乌褐,夏毛呈深乌褐色,冬毛褐中有黄。(有大约2%的野牦牛出现金棕色突变,被毛为金棕色)它们的皮毛由3种类型的毛发组成:长毛、粗毛、针毛,其肩部、胸腹部及腹部均披长毛,长度可达40厘米以上,尾部长毛形成簇状,下垂到踵部,长100厘米。野牦牛四肢粗壮且短,蹄大而宽圆,蹄壳边缘有锯齿状褶纹;尾长100厘米。

雄牛的角比雌牛的更大更粗。

品种类型

据体型结构、体格大小、头型、自然特征及分布范围,中国野牦牛划分为祁连山脉型和昆仑山脉型两个生态类型,还有一个特殊品种:金色野牦牛。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历史分布

野牦牛曾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周边区域,包括中国西部、印度北部、尼泊尔不丹、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南部等地。

世界分布

野牦牛绝大多数分布在中国青藏高原地区,少量分布于尼泊尔西北部和印度拉达克,其模式产地为中国甘肃西北部祁连山脉

中国分布

在中国,野牦牛种群多分布于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及新疆,主要在羌塘高原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阿尔金山保护区,少量的野牦牛种群也分布于中国甘肃和四川省

栖息环境

野牦牛无固定栖息地,终年随水草分布而迁移,主要栖息在3000~6000米的高山草甸、高山干旱草原和荒漠草原,其喜好生境是高山草甸,海拔为4000米~6100米。

生活习性

社群行为

野牦牛喜欢集群生活,牛群数量一般为10~200多头,野牦牛群在雪地上行走会排成一列,顺着领头野牦牛留下的脚印行走。与雌性相比,雄性大多分布在较低的海拔和不那么崎岖的地形中。年老的雄牛性情孤独,常在夏季离群孤独生活至终生。

节律行为

野牦牛主要在夜间和清晨出来觅食,白天则进入荒山的峭壁上,站立反,或者躺卧休息、睡眠。它们对热极其敏感,其季节性活动与温度和食物资源相协调,有季节性移动,在冬季下降到较低的山谷。中国藏北高原和青海省一带的野牦牛,夏季常向北移动,有时还移入甘肃祁连山地。

觅食行为

野牦牛是典型的粗食者动物(grazer),它们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均在觅食,食物以禾本科(Gramineae)及莎草科(Cyperaceae)为主,常采食各种针茅薹草属等,另外它们也吃绿绒蒿(A.viridissima)及灰绿蒿(A.glauca)等植物。

防御\攻击行为

野牦牛特别警惕,如果牛群受到惊扰,它们会竖起尾巴疾驰,奔跑很长一段距离。

适应性

野牦牛有厚厚的被毛、强大的肺活量以及在崎岖地形上灵活攀爬的能力极其适应严酷的高原。野牦牛的血细胞大小大约是家牛的一半,但数量至少是家牛的三倍,增加了它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其厚厚的被毛和少量的汗腺可保存热量。

生长繁殖

野牦牛3岁性成熟,一般在9~12月份交配,发情期雄牛性情会变得异常凶猛,经常发出求偶叫声,争夺配偶的现象十分激烈,胜利的一方一般率领数只到20多只雌牛共同生活,而败者会跟随群体伺机交配,或者会离开群体寻找新的配偶,有些失败的雄牛还会下山闯入家牦牛群中,与雌性家耗牛交配,甚至将雌性家牦牛带上山。怀胎雌牛每年6~7月份产仔,妊娠期约240~250天,每胎1犊,犊牛出生后半个月便可以随群体活动,第二年夏季断奶,寿命为23~25年。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野牦牛的整体数量仍呈持续衰退趋势。20世纪中至21世纪初,野牦牛数量不断下降,一度面临灭绝的风险据估测,1995年全球野牦牛成年个体数量约为1.5万头,其中国西藏有8000~8500头、中国青海有3200~3700头、中国新疆有2000~2500头。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调查,2014年全球野牦牛成年个体数量仅为7500~9999头。2018年,野牦牛种群估计为2.4万~3万头,中国的青海、西藏和新疆等西部地区是其核心分布区,有野牦牛2.2万头左右,其中西藏羌塘高原地区野牦牛种群为1.1222万~2.1072万头,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牦牛种群数量为659~1793头。

保护级别

1986~1996年野牦牛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濒危(EN)。

自1996年后野牦牛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易危(VU)。

2021年2月5日,野牦牛列入中国《国家重点野生保护动物名录》,评级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2023年,野牦牛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

致危因素

捕猎及过度利用

捕猎及过度利用一直为野牦牛最主要的威胁,为利用其肉和毛皮,野牦牛在青海省西藏自治区被大量捕杀,自19世纪起,西方探险家会捕猎高原上的野生动物作为成为他们的标本和食物的来源,这也加速了野牦牛数量的下降。

资源竞争

野牦牛核心分布区的西藏藏北、藏东以及珠峰地区,存在于野生动物与人、社区及牲畜间的较强的资源竞争及冲突,对野牦牛的种群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一些牧民对野牦牛有敌对情绪,常有报复性猎杀事件发生。

生境变化

完整的野牦牛分布区因人类的活动被分割成孤立的分布块或点,导致生境破碎化,影响和阻隔了野牦牛的季节性迁移、觅食和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种质资源受损

因野牦牛与家牦牛生境重叠,繁殖季节常出现野牦牛经常与家牦牛交配的现象,野牦牛的基因库容易受到影响,增大其种质资源消失的风险。

保护措施

中国政府为了更好地保护野牦牛等高原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先后在新疆阿尔金山、西藏羌塘、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青海三江源等地区建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且严格禁止对野牦牛的捕猎和交易,从2000年开始,没收当地社区的猎枪。在尼泊尔,野牦牛受1973年国家公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保护附录I(National Park and Wildlife Conservation Act 1973)的保护。

主要价值

野牦牛于家牦牛培育的第一代杂种性情凶猛暴烈,野性难驯,第二代杂种体重比野牦牛高42%,在畜牧业上具有十分高的经济价值。野牦牛毛长,毛的光泽好,韧性强,可编结做帐篷用的毛毯,或做舞台道具(如假发、胡须等);其绒毛纤细而柔软,可纺呢绒。

参考资料

..2023-07-01

Animalinfo.ITIS.2023-07-01

野牦牛.中国百科大全书.2023-07-01

..2023-07-01

Wild Yak.iucnredlist.2023-07-01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07-01

野牦牛.《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2023-07-01

..2023-07-18

..2023-07-18

野牦牛.animalinfo.2023-07-18

..2023-07-18

Department of National Parks and Wildlife Conservation.dnpwc.2023-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