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玉壁大战

玉壁大战

玉璧大战,也称玉璧之战,指南北朝时期东魏西魏之间于公元546年(西魏大统十二年,东魏武定四年)在玉璧城(今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域内)发生的攻防战。

公元534年(北魏永熙三年,梁中大通六年),曾经统一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由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帝国分裂为东魏和西魏。此后,两魏之间战事频发。公元543年(西魏大统九年,东魏武定元年),东魏在邙山战败后,西魏权臣宇文泰派军前往玉璧(今山西稷山附近)筑城设防,由守将韦孝宽镇守,防止东魏军趁机夺取玉璧城。公元546年(西魏大统十二年,东魏武定四年),把持东魏朝政的丞相高欢率重兵进攻玉璧城,旨在打开西进的道路。西魏守将韦孝宽深受宇文泰信任,展开积极防守,东魏军屡攻不下,伤亡惨重。在五十多日的苦战后,高欢忧愤成疾,东魏军被迫撤退,玉璧之战以西魏军的胜利告终。

此战后,东魏国力受损,无力再发动战争,西魏则实力渐盛,此后保持在东魏、西魏和南朝三方鼎峙中的战略优势。玉壁大战,不仅是两魏争夺“古中国”河东的关键一仗,更是东魏、北齐败亡的开始,为中国中世纪的大统一奠定了基础。后世学者靳生禾、谢鸿喜在《东西魏玉壁之战研究》一文中评价“以高欢为首的决策层,自恃地广兵强,盲目轻敌”“历史上从来骄兵必败,高欢自不能例外”。

事件背景

历史背景

北魏分裂

公元534年(北魏永熙三年,梁中大通六年),元修元修与当政的丞相高欢产生矛盾,逃到关西大行台(西北最高军政长官)宇文泰控制的关中;不久,高欢另立清河王元亶之子、十一岁的元善见为帝。自此,曾经统一中原地区北方黄河流域,由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帝国分裂为由元善见为帝(即魏孝静帝)、但实权由权臣高欢(496年—547年)控制的东魏(534年―550年),和由元宝炬为帝(即魏文昭帝),但实权由权臣宇文泰(507年—556年)控制的西魏(535年―556年)。两魏以黄河为界,东魏以邺(今临漳县西南)为都,占有函谷关以东原北魏的大部分地区;西魏以长安(今西安市)为都,占有原北魏的关陇地区。两魏和南方的后梁形成三分天下的态势。

军事背景

为争夺最高统治权力,东、西魏之间频频爆发战争。公元536年(西魏大统二年,东魏天平三年),西魏渭河平原发生灾荒。高欢乘西魏军民饥疲之机,兵分三路,发动战争。次年正月,大都督窦泰所率其中一路在小关(今陕西潼关东)战败,窦泰负伤后自刎而死,高欢退军;公元537年(西魏大统三年,东魏天平四年)闰九月,西魏宇文泰率军主动出击,接连攻克恒农(今河南三门峡市)等郡,高欢起兵二十万迎战西魏军。宇文泰在沙苑(今大荔县南洛水与渭水之间)设伏,出奇兵制胜,高欢大败,东魏国力、军力遭到严重削弱,无法随意侵入关中。东、西魏的主战场转移到山西省(今山西)和河南省境内。

公元538年(西魏大统四年,东魏元象元年),东魏大将侯景出兵,夺还南汾、、豫、广四州,之后会同高敖曹部围攻金城(今洛阳东),高欢率军前往助战。元宝炬元宝炬与宇文泰亲率军援救金墉。八月,双方在瀍水(今洛阳南)河桥上展开激战。侯景军不备,迅速被西魏军击溃,侯景遁逃。高敖被西魏追兵杀死。随后,高欢亲督大军与西魏军再战,西魏军溃逃,宇文泰命长孙子彦固守金墉;公元542年(西魏大统八年,东魏兴和四年)初冬,高欢率军由太原市沿汾河谷道南下围困玉壁,连续攻打九日未能攻克,又逢大雪,城外士卒因野战饥冻,死伤惨重,被迫撤军;公元543年(西魏大统九年,东魏武定元年),东魏北豫州刺史高仲密投降西魏,宇文泰率军接应,并进犯东魏。高欢亲率十万大军至河北省抵御。双方在邙山激战,西魏军大败,宇文泰率领西魏军残部逃回潼关县

地理背景

玉壁位于峨嵋垣北缘的台地(今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域内),处于汾河下游的南岸,北濒汾水谷地,西为黄河,东为涑水河,三面黄土断崖,只有南侧有道路与外界连接。玉壁地区土地肥沃,富产粮食,可供给民用军需。对西魏而言,据玉壁则可保长安兼顾太原市;对东魏而言,得玉壁则可夺晋阳直驱长安。由于邙山之战的惨败,西魏军损失惨重,所以宇文泰在西魏构建府兵制扩充兵员,采取守势的宇文泰派大将王思政率军前往险要的玉璧(今山西稷山附近)筑城设防。筑城完成后,宇文泰又派韦孝宽镇守军事要地玉璧城,同时任命韦孝宽代理南汾州刺史,防止东魏军趁机夺取玉璧城。

主要人物

高欢

高欢:(496—547),字贺六浑,出生于代北怀朔(今内蒙古自治区固阳),鲜卑化汉人。其祖先仕于慕容氏的后燕政权,至曾祖父高湖时,率众归附北魏,为右将军。公元533年(永熙二年)正月,高欢灭尔朱氏、拥立元修,成为东魏实际控制者。在其子孙建立北齐政权之后,高欢便被谥为“神武皇帝”,庙号“高祖”。

宇文泰

宇文泰:(507—556),字黑。其族源出于匈奴,先世祖为鲜卑部落大人,出生于代北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公元534年(永熙三年),奉时任太师的南阳王元宝炬为帝。史称的“西魏”政权从此建立,宇文泰成为西魏实际控制者,北周建立后被追尊为文帝。

韦孝宽

韦孝宽:(509—580),出身于关中大族京兆韦氏,西魏、北周名将,曾在玉壁挫败了东魏丞相高欢率领的数十万东魏军连续五十多天的进攻。后被封为郧国公,公元572年用反间计除掉北齐名将斛律光。公元580年杨坚辅政后,他率军平定尉迟迥的叛乱,同年病逝。

战争经过

围城断水

公元546年(西魏大统十二年,东魏武定四年)八月,东魏从首都邺城遗址出发的十万军队,在太原市集结完成。同时,高欢命部将侯景从南路进攻西魏。九月,高欢率大军抵达,围困玉壁,又下令日夜攻城,意图诱宇文泰挥师来救,将西魏主力绞杀在山西省。西魏宇文泰则驻于渭河平原不做反应,由守将韦孝宽随即应变,领城内数千士兵坚守玉璧城。因玉壁城的水源汲于北面的汾河,而西魏守军从汾河汲水供城内人马饮用,高欢便命将士在汾水上游另掘河道,一夜之间工程完毕,汾水绕行,城内用水的供应中断。韦孝宽没有恐慌,他下令在城内凿井取水。玉璧城地下水丰富,城内守军供水问题很快得以解决。

造山挖地

高欢又命东魏兵士在城南筑起土山,打算居高临下,越过城墙。由于玉壁城上原来建有两个指挥作战的楼,韦孝宽便命守军在碉楼上再建碉楼,在原先城楼上的两个高亭之间绑缚木柱,一直保持比土山还要高的高度,东魏士兵一爬上土山,城内就投石、掷火箭,使东魏兵不能近城,东魏军队来自土山的攻击再次被化解。东魏军攻城受挫,高欢派人向城内喊话,表示将掘地入城。他命令军队在城南外日夜不停地广挖地道,分为十路,意图从城底穿入。同时在城北再造土山,集中力量,攻击北城。韦孝宽则沿外城墙掘开沟堑,切断东魏军的地道,并选派将士把守堑口,一见东魏士兵从地道里钻出,就捕捉格杀。他又命守兵在堑外囤积柴草,在掘通的隧道口点上柴草,另备火种投火燃烧,用皮风箱鼓动,烈火浓烟,全吹入地道,地道中东魏士卒就全都焦烂,损失惨重。

攻车火烧

攻车是古代攻城战的常用器具,东魏军所用的攻车,体积庞大,构造特殊,所撞之处,无不留下极深的痕迹,玉壁城的城墙与城门,耗损严重。韦孝宽命令用布匹缝成又厚又大的帐幔,从城楼上挂下来。攻车到那里,就在那里悬起帐幔,帐幔距城墙有一段距离,攻车力量被化解,不能发挥威力。东魏军于是在长长的竹竿前绑缚松香等易燃物,灌油燃火,从远处烧帐幔,同时也可以直接烧城楼。韦孝宽则命人把锐利的铁钩也绑到长杆上,等火杆攻击时,举起钩杆迎击,把松枝、麻秆全都割掉。东魏军再使用地道,在城四周加倍挖掘二十条,用木柱支撑,然后放火焚烧木柱,木柱烧断,城墙崩塌(高欢曾用此方法攻陷邺城遗址,生擒刘诞),韦孝宽在城墙崩塌处,用栅栏堵住,遂无法攻入。

悬赏招降

东魏军在城外用尽所有攻城方法,西魏军在城中防守,仍有余力,韦孝宽又夺取东魏军攻城用的土山;高欢无可奈何,乃派粮军事参议官(仓曹参军)祖珽游说韦孝宽投降,被韦孝宽拒绝。高欢又派人把招降悬赏文告射到城中,韦孝宽在文告背面,亲笔写下西魏政府同样的悬赏,射回城外。高欢又用铁锁锁上韦孝宽在关东的侄子韦迁,押到城下,威逼韦孝宽投降,韦孝宽不为所动。

东魏撤军

东魏在玉壁城下,苦战五十多日,死伤惨重。时值隆冬,军中缺衣少药,疾病蔓延,史载“死者七万人”。高欢身体不支,旧病复发。公元546年(西魏大统十二年,东魏武定四年)十一月一日,高欢下令解除包围,东魏军撤退。次日,高欢派太原公高洋(高欢嫡次子)前往首都邺城遗址坐镇。次日,又命坐镇邺城的世子高澄(高欢嫡长子)回太原市。而负责在南路进攻西魏的侯景在边境屯兵近两个月,等到高欢兵败,也立即撤回河阳。玉璧大战后,西魏升韦孝宽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封建忠公。

战争影响

公元547年(西魏大统十三年,东魏武定五年)正月初八,高欢在首都邺城病逝(年五十二岁),高澄继任。数日后,侯景在河南叛乱,其先依附西魏,之后投靠南梁。玉璧之战后,东魏国力受损,加之侯景之乱,东魏无力再征讨西魏,两魏之间的战争暂时结束。而西魏在玉璧战事的胜利后,国力逐渐增强,此后保持在东魏、西魏和南朝三方鼎峙中的战略优势。玉壁大战,不仅是两魏争夺“古中国”山西省的关键一仗,更是东魏、北齐败亡的开始,为中国中世纪的大统一奠定了基础。

后世评价

后世学者靳生禾、谢鸿喜在《东西魏玉壁之战研究》一文中评价“以高欢为首的决策层,自恃地广兵强,盲目轻敌”“历史上从来骄兵必败,高欢自不能例外”。学者陈长琦、易泽阳在《韦孝宽与玉壁之战》论述中评价认为,“由于韦孝宽率领的西魏军取得了玉壁之战的胜利,使东、西魏双方的战略态势发生转折,不但改变了东强西弱的战略格局,还最终影响到了南北朝后期中国历史的走向。”

相关轶事

《敕勒歌》

玉璧大战,东魏军队久攻不下,死伤惨重,加上天寒地冻,将士无心恋战,高欢也因病休养,便下令退兵太原市。东魏军队在撤退途中,队伍秩序涣散,西魏韦孝宽趁机派出奸细在东魏军中散布谣言,称东魏丞相高欢已中箭身亡。谣言四处蔓延,使东魏军陷入恐慌中。西魏人又编出歌谣“高欢鼠子,亲犯玉璧,箭弩一发,元凶自毙。”东魏军队听闻流言,斗志大为消沉。高欢听说此事后,决定带病宴会众将领,破除谣言。宴会中,高欢知道敕勒族人善歌善舞,为稳定军心,命敕勒族大将斛律金唱歌鼓舞士气,律金随即唱《敕勒歌》。《古乐府》记载歌词是:“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高欢附和吟唱,有感而伤,《敕勒歌》遂流传至今。

玉璧城遗址

玉璧城遗址位于稷山县太阳乡白家庄村、均安村的汾河二级台地上,始建于公元538年(西魏大统四年)。遗址东西稍长,南北稍窄,整体略呈“凹”字型,东西长约1850米,南北宽约1430米,总面积约264.6万平方米。遗址内现存南城墙残段、万人坑、烽火台和地道。玉壁城遗址对研究北朝史、兵法和古代战争史具有重要的意义。2013年5月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影视

参考资料

玉璧城遗址.稷山县人民政府.2023-08-20

东西魏之战.豆瓣电影.2023-08-20

中华战争通史.爱奇艺.2023-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