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施特劳斯
老约翰·施特劳斯(德语:Johann Baptist Strauß,1825年10月25日——1899年6月3日),也叫小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著名音乐家、指挥家、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的父亲也是奥地利著名音乐家,被称为“圆舞曲之父”。由于父子同名,后人通常将儿子称作小约翰·斯特劳斯(Johann Strauss Jr.)或约翰·斯特劳斯二世(Johann Strauss II),将父亲称为老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 Sr.)或约翰·斯特劳斯一世(Johann Strauss I)来区分他们。
约翰·施特劳斯自幼热爱音乐,6岁开始创作,19岁组建了自己的乐队,擅长小提琴、指挥、作曲。经过和父亲老约翰·施特劳斯五年的竞争,1849年,约翰·施特劳斯继承了父亲的遗产,统治了维也纳音乐界。他创作的《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至今仍是圆舞曲中的经典。1871年,约翰·施特劳斯转向轻歌剧创作,同样获得了成功。他一生辗转奥地利、法国、英国、俄罗斯、美国多地演出,在世界各地享有一定知名度。1899年因病去世,享年74岁。
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体裁广泛,代表作有圆舞曲《蓝色多瑙河》《春之声》,轻歌剧《蝙蝠》《吉普赛男爵》等,以三拍子的圆舞曲最为出名。在约翰·施特劳斯的笔下,圆舞曲不再是舞会的伴奏,更可以供人欣赏,他奠定了维也纳圆舞曲在欧洲音乐史上的地位,被誉为“圆舞曲之王”。
人物生平
痴心音乐的天才少年
1825年10月25日,约翰·施特劳斯出生在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西郊的小城圣乌尔利希,是家中的长子。父亲老约翰·施特劳斯当时是兰纳“六人乐队”的中提琴手,在音乐创作的道路上刚刚起步;母亲玛莉亚·安娜·施特赖姆是“红公鸡”啤酒馆老板的女儿。父亲将自己的名字给儿子在当时的欧洲是很常见的,由于约翰·施特劳斯父子都在音乐史上有重要地位,后人习惯将父亲称为“老约翰·施特劳斯”,将儿子称为“小约翰·施特劳斯”来区分他们。
小约翰·施特劳斯出生后,父亲的音乐事业蒸蒸日上,声誉、受欢迎程度和作曲能力飞速增长。老约翰在欧洲各地巡演,他拥有一个约两百人的精英乐队,一手奠定了圆舞曲在维也纳乐坛的地位,受到罗伯特·舒曼、弗朗茨·李斯特、艾克托尔·柏辽兹等音乐家的称赞,音乐出版商甚至只印他一人的作品。小约翰·施特劳斯的童年就是在父亲忙碌排练、演出的琴声中度过的,对父亲的崇拜让他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家庭的遗传和熏陶让他从小就表现出了非凡的音乐天赋。1831年,6岁的约翰·施特劳斯便创作了第一支圆舞曲《第一个想象》。
然而,梦想成为音乐家的他却遭到了父亲的反对。老约翰不希望儿子为音乐四处奔波、生活不稳定,更预感到儿子的音乐才华会对他的地位构成威胁,因此严令禁止他学习音乐。1841年,小约翰·施特劳斯在维也纳的苏格兰教会中学毕业,被父亲送入综合技术学校学习商科。在母亲的支持下,小约翰·施特劳斯偷偷和父亲乐队里的首席小提琴手弗朗茨·阿蒙学习,还向管风琴师普拉斯学习钢琴。痴心音乐的他宁愿看乐谱也不去上父亲安排的私人课程,次年又因上课时作曲唱歌被学校退学,这使得他和父亲爆发了激烈的矛盾。
1843年,老约翰抛弃妻儿,和情妇重新组建了家庭。成为一家之主的小约翰·施特劳斯开始发奋学习音乐,先后受教于理论家姚阿幸·霍夫曼教授、皇家教堂乐队长约瑟夫·德雷克斯勒、皇家宫廷歌剧院教师安东·科尔曼等人,仅用一年的时间就成长为出色的小提琴手,在作曲方面的天赋也得到展现。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在音乐上挑战那个背叛了家庭的父亲。
父子争雄诞生的乐坛新星
1844年10月8日,19岁的约翰·施特劳斯组建了自己的乐队,虽然乐手只有24人,但施特劳斯制定了严格的管理规定,例如:乐师上下舞台不得发出声音、排练和演出不得找人替代、违反施特劳斯安排或酗酒都会被解雇等等。在他优秀的管理下,乐队稍加训练就有了公开演奏的能力。7天后,小约翰·施特劳斯乐队的首次演出在多姆迈尔游乐场举行。由于媒体对父子之争的炒作,演出当天观众摩肩接踵,根本无法跳舞。演出以奥柏《波尔蒂契的哑女》序曲开始,轰动全场,不得不立刻重复表演;接着又演奏了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追求恩宠者圆舞曲》《方阵舞》《闲聊快速波尔卡》等作品,都获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心灵的诗篇圆舞曲》在观众的要求下甚至演奏了五遍。这次演出大获成功,轰动了维也纳,幽默家弗朗茨·韦斯特写下了著名评论:“晚安,兰纳!晚上好,老施特劳斯!早上好,小施特劳斯!”小约翰·施特劳斯成为维也纳音乐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但是,老约翰在维也纳享有崇高声誉,他很快利用人脉和影响力来打压儿子。各剧院经理和娱乐场所的老板都迫于压力不愿聘请小约翰·施特劳斯,报纸媒体也调转风向,在将施特劳斯父子比较时总是褒父贬子,不断给他找麻烦。眼看着父亲精力充沛地频繁指挥演出,小约翰·施特劳斯只能趁父亲去外地演出时在维也纳的一些饭店举行音乐会,他在这场父子争雄的激烈角逐中逐渐落了下风。
此后两年,经过冷静分析的小约翰·施特劳斯决定培养自己的观众。他以年轻人为目标,为他们创作华尔兹舞曲《维也纳的青年人》;又顺应潮流,支持各斯拉夫民族的民族主义者,为他们创作了《塞尔维亚进行曲》《捷克波尔卡》《塞尔维亚方阵舞曲》《时代的画面》等作品,深受各民族年轻观众的喜爱。在此期间,父子二人还为艾克托尔·柏辽兹《罗马狂欢节》序曲和歌剧《在西里西亚野营》的演出权进行过激烈冲突,甚至传唤了警察。
1848年,“三月革命”爆发。在布加勒斯特演出的小约翰·施特劳斯也参与了革命,试图占领当地的奥地利总领事馆,但以失败告终。他陆续创作了《罗马尼亚民族进行曲》《革命胜利进行曲》等作品。但到这一年年末,革命完全被镇压,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行为使当局对他十分厌恶,却巩固了他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就在被革命中断的父子争雄即将继续的时候,1849年9月25日,老约翰·施特劳斯因病逝世。小约翰·施特劳斯最终继承了父亲的乐队,五年来和父亲竞争的经历让他创作和演出的能力炉火纯青,一个属于他的时代即将来临。
功成名就的圆舞曲之王
1849至1853年,约翰·施特劳斯忙于演奏、作曲,很快体会到了父亲所说的辛苦。同时,他还试图修复和奥匈帝国王室在革命中闹僵的关系。1850年,他得到沙皇皇后的青睐,得以在沙皇和奥地利皇帝面前演出,三年后又因奥地利皇帝遇刺却幸免于难一事创作《为法兰兹·约瑟夫一世皇帝得救而欢呼进行曲》,终于获得当局的谅解,后来,约翰·施特劳斯还担任奥匈帝国皇室宫廷舞会乐队指挥。1853年,因长期劳累工作,他推荐同样音乐才能出众的二弟约瑟夫·施特劳斯代替他担任施特劳斯乐队指挥,自己则安心养病。六年后,三弟爱德华·施特劳斯也承担了乐队的一部分工作。施特劳斯乐团几乎垄断了维也纳的圆舞曲行业。
由于约翰·施特劳斯声名显赫,再加上和沙皇的关系,俄罗斯铁路公司邀请他合作,在1856年至1865年每年五月至十月前往圣彼得堡巴甫洛夫斯克音乐火车站举行音乐会,年年轰动,他在俄国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加冕典礼就是约翰·施特劳斯的乐队伴奏的。在俄国期间,约翰·施特劳斯创作了不少名作,如《闲聊波尔卡》《波斯进行曲》《快活列车》等。他还为俄国民族作曲家格林卡提供支持,鼓励当时刚刚从音乐学院毕业的彼得·柴可夫斯基,对俄国音乐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1862年,37岁的约翰·施特劳斯和女歌唱家亨利艾特·特雷夫茨(耶蒂)结婚,夫人是他的贤内助,把他的生活和事业打理得井井有条。在妻子的支持下,约翰·施特劳斯迎来了创作圆舞曲的巅峰期。除了在俄罗斯的作品外,他在1864年创作了打破圆舞曲常规的《晨刊》,又于1867年为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创作了著名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在维也纳和稍后的巴黎世博会上引发轰动,风靡世界,奠定了他“圆舞曲之王”的地位。《蓝色多瑙河》成为了维也纳音乐的象征,出版社每天要印刷成千上万份乐谱发往世界各地。紧接着,他又创作了《艺术家的生涯》、具有奥地利民间乡村音乐特色的《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名作,并受邀前往法国、英国、俄国演出,将维也纳圆舞曲带向世界。经过他的创作演绎,圆舞曲不再只能供人跳舞,更可以供人欣赏,这种音乐形式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再创辉煌的轻歌剧时期
在约翰·施特劳斯功成名就的时候,雅克·奥芬巴赫创作的轻歌剧逐渐风靡了维也纳。1868年,在奥芬巴赫和妻子耶蒂的激励下,约翰·施特劳斯终于决定也开始创作轻歌剧。两年后,随着母亲和二弟相继去世,他把乐队交给二弟打理,自己则创作出第一部轻歌剧《印迪格与四十大盗》,在1871年2月10日首次演出,取得巨大成功。演出精彩绝伦,其中一段约翰·施特劳斯别出心裁地用乐器来模拟驴的叫声,组成了驴贩子阿里巴巴和驴的二重唱。批评界高度评价了这部轻歌剧,戏票更是一票难求。两年后,他又创作了轻歌剧《罗马狂欢节》,剧中没有一首已经出名的施特劳斯圆舞曲,但有很多开头精心设计的合奏曲,该剧深受观众喜爱,甚至连演了30场。约翰·施特劳斯的轻歌剧打破了雅克·奥芬巴赫对维也纳轻歌剧舞台的垄断。
在短暂前往美国参加纪念世界和平五十年的国际音乐节后,约翰·施特劳斯在1873年底用42天,基于法国新喜剧《圣诞节晚餐》改编的戏剧脚本,写下了他最伟大的轻歌剧杰作《蝙蝠》。他利用圆舞曲来刻画人物的心理,用圆舞曲和波尔卡的主题变化来表现人物关系和矛盾,将音乐和剧情完美结合。1874复活节,《蝙蝠》首次公演,约翰·施特劳斯亲自担任指挥,这部歌剧取得了空前成功,连演49场,风靡欧洲,如今已成为世界各大歌剧院的保留节目之一。
1878年,妻子耶蒂的离世给了施特劳斯很大的打击,再娶的妻子埃尔奈丝蒂娜·亨利艾特·安杰利卡·狄特里希(丽莉)也背叛了他,忍无可忍的约翰·施特劳斯重新组建了家庭,于1887年和阿黛勒·多埃契结婚,这使他的家庭重归宁静。这段时期,施特劳斯继续创作了很多轻歌剧杰作,其中的代表有:1880年创作的《女王的花边手帕》,其中《南国玫瑰圆舞曲》是施特劳斯创作的最优秀的圆舞曲之一;1883年创作的《威尼斯之夜》;1885年由匈牙利作家穆尔·约凯的小说改编而成的《吉普赛男爵》更是标志着维也纳轻歌剧进入白银时代,成为和《蝙蝠》媲美的经典。
一直到逝世之前,约翰·施特劳斯都在坚持着指挥和创作的工作,其晚年作品以《帕斯曼骑士》《理智的女神》轻歌剧和《皇帝圆舞曲》较为出名,他的几乎每一部圆舞曲和轻歌剧都取得了成功。1890年,维也纳市政府曾经做过一项民意调查,在欧洲最知名人物一栏,约翰·施特劳斯高居第三,仅次于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和德国首相奥托·冯·俾斯麦。在1894年举行的庆祝施特劳斯艺术生涯五十周年纪念会上,他收到了维也纳各界和世界各地的祝贺,他自己则谦虚地表示唯一的功绩在于扩大了华尔兹舞曲这一艺术形式。1899年5月22日,约翰·施特劳斯在剧院指挥《蝙蝠》时倒地,6月3日因肺炎去世,享年74岁。维也纳近十万人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葬礼,他那不朽的音乐还活在人们的心中。
主要作品
以下信息来源于:
舞台剧作品
(1) 歌剧
(2)芭蕾舞剧
(3)轻歌剧
圆舞曲(华尔兹舞曲)
波尔卡(波尔卡-马祖卡舞曲、加洛普)
进行曲
艺术特色和成就
题材源于生活
约翰·施特劳斯的音乐来源于生活,他的作品中为了活动或赠献某人而作的只占少数,更多是源于生活中的灵感。他更愿意抒写凡人的生活,社会各阶层都能在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中有所表现。他为民族主义者和青年谱写《维也纳的青年人》《塞尔维亚进行曲》《捷克波尔卡》;为医学院学生创作《心跳加速》《病情发作》《初诊》圆舞曲;为法律系学生写出了《判决圆舞曲》《诉讼波尔卡》;为研究物理的学生创作《电磁波尔卡》《发动机方阵舞曲》《声波圆舞曲》等,这让听众对他的作品非常亲切。他的作品中还加入了很多生活的元素。例如《电报拍发圆舞曲》在活泼的曲调中加入发电报的声响;《海涛圆舞曲》中参杂浪花拍打礁石的声音等。“艺术源于生活”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情感扣人心弦
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在轻歌剧中,他通过主题和乐曲风格的变化表现出人物的关系和心理,做到了音乐和剧中人物的完美结合。他的圆舞曲更是具有很强的情感和感染力,例如著名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随着乐曲一开始的三个逐渐上升的音符组成第一主题,一条神秘高贵而温柔的、哺育了无数维也纳人民的大河仿佛就出现在眼前,缓缓流淌,寄托着约翰·施特劳斯的憧憬和向往,以及所有奥地利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这首曲子可以让奥地利人团结起来,后来一度作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又如《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是约翰·施特劳斯根据自己与朋友坐马车游玩维也纳森林的经历所作,寄托着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至于他的波尔卡舞曲,很多充满了激情的生命狂欢,《爆炸波尔卡》《电闪雷鸣波尔卡》都是其中典型。
大胆进行创新
想象力丰富的约翰·施特劳斯经常在作品中创新,让人眼前一亮。除了在轻歌剧中用乐器模仿动物的声音外,在他的圆舞曲中,序曲不再是乐曲开始的信号和邀请起舞的伴奏,而是直接展开一幅宽广而有诗意的画面。一首曲子往往围绕主题展开,在主要部分开始之前层层递进,尽如主要部分不再是对主题的简单重复,而是让旋律充分变化,一个段落结束又开始新的主题,高潮迭起,就如交响乐一般。最能代表他创新风格的是《晨刊》圆舞曲,在主题部分,约翰·施特劳斯运用三部曲式创作了五首小圆舞曲,风格清爽舒畅,而其序奏和结尾部分则格外与众不同,节奏激烈,气氛宏大,违背了圆舞曲为跳舞伴奏的常理,极具欣赏价值。经过约翰·施特劳斯的创新,圆舞曲摆脱了跳舞时伴奏的艺术形式,人们逐渐重视其艺术价值,更凸显出他的作品在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
风格鲜明多样
约翰·施特劳斯曲风多变,既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又善于结合不同风格和类型的音乐,博采众长。他的圆舞曲多为大调,运用全音阶中的七个音作为旋律,配合六度和弦,使声音听起来非常自然。同时,他在传统圆舞曲的基础上吸收了维也纳农村、酒吧的民间舞曲和各民族音乐,让作品更富有弹性。这一特点的代表就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约翰·施特劳斯频繁引入奥地利乡村民俗音乐元素,加入民间的连德勒舞曲和民间乐器基塔琴的声音,还配有鸟儿的鸣叫声,一幅维也纳近郊森林的风景画跃然眼前。这使得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个人特点。
家族成员
后世纪念
人物轶事
创作癖好
约翰·施特劳斯是个天才的作曲家,当灵感来临时,他随时随地都会进行创作。因此,妻子阿黛勒在住宅的许多角落、他的裤兜和上衣口袋都放了纸和笔,方便他随时创作。约翰·施特劳斯还喜欢晚睡晚起,很多旋律是夜间构思的,《辛普利丘斯》中《我十分怀恋我已逝去的幸福》圆舞曲是他在床单上写的;《梦境》和《家庭交响曲》是他在睡意朦胧中模糊口述,由阿黛勒记下的。《加速圆舞曲》是在吃饭时赶写在菜单上的。而相传著名的《蓝色多瑙河》五线谱是由妻子在他衬衣衣袖上发现的,还差点被洗衣妇拿去洗掉,多亏耶蒂抢救下了那件衣服,才挽救了珍贵的乐谱。
其他爱好
除了音乐外,约翰·施特劳斯很喜欢打台球和打杜洛克牌,还很喜欢作弊。德国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著名音乐家瓦格纳和他关系很好,经常来拜访他。但是,约翰·施特劳斯常常在打牌、打球和与朋友进餐到一半的时候忽然来了灵感,就把朋友冷落在一边,自己跑去创作了。此外,他还很喜欢画画。在乐器里,他很喜欢风琴,而不是陪伴他长大的钢琴,据说他的一生从未在钢琴旁谱曲。
与轻歌剧的结缘
雅克·奥芬巴赫在轻歌剧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约翰·施特劳斯本来完全不打算写歌剧,作为一个纯粹的音乐家,他几乎从未给歌词配乐。民间传说是奥芬巴赫和他进行了神秘的谈话,劝他写轻歌剧,才使他走上了这条道路。实际上则是他的夫人耶蒂把他的圆舞曲乐谱偷偷拿给维也纳河畔剧院的导演斯泰纳,让其为乐曲配上歌词。之后,耶蒂带着约翰·施特劳斯去剧院听歌手排练。约翰·施特劳斯虽然对歌词很陌生,但旋律却是自己创作的,他无比兴奋,很受鼓舞,后来终于答应为这家剧院创作一部轻歌剧。
人物评价
德国音乐家里夏德·瓦格纳1863年在《维也纳宫廷歌剧院》“维也纳的使者”部分评价他:“任意一首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在优美精致和真的音乐内涵上都超过了大多数煞费周章地从国外引进的产业化的音乐作品,它们之间的对比就像施蒂芬教堂的塔尖和巴黎环形大道旁边可疑的空心柱子一样。”
奥地利音乐评论家爱德华·汉斯力克1884年在施特劳斯周年庆典上评价他:“他的受欢迎程度恰恰是不可度量的。世界上每一个地方都能听到施特劳斯的旋律,而在我们这个地方几乎是在每一所房子里都能听到。”
奥地利讽刺作家卡尔·克劳斯1899年6月在《火炬》写道:“在他的《蓝色多瑙河》的旋律中,有一天一群股票经纪人和记者也开始摇摆。打杜洛克牌的朋友和剧院的经理这个圈子里的人从那以后几乎是不由自主地被天才般人物的艺术创造力吸引到一起。”
奥地利音乐学家吉多·阿德勒1900年在《传记年历与德国讣告》中评论他:“施特劳斯的作品却是牢不可破的……是一种充满艺术性的、马赛克式的拼接,他将相距很遥远却又类似的东西联系起来,通过一种眼睛看不到、全神贯注也几乎听不到的方式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各个部分之间紧密地结合。这种音乐有一种自己的技术,自已的表达方式,通过独特方式来展示时代的精神......小施特劳斯成了奥地利精神音乐上的展示者。”
毛里斯·拉斐尔1906年2月7日在写给耶安玛诺尔德的信中说:“您知道我认为他在舞曲中表达出来的生活的乐趣比弗兰肯式清教徒精神要深刻得多。”
音乐评论家理查德·施佩希特1909年在《约翰·施特劳斯》中写道:“因为这些问题都会被他带给这个世界上的欢呼一般的音乐给吹走了,吹散了……这种音乐不是解惑性的,不是揭示型的,它是非常罕见的,它就是乐趣本身。即使是一小段音乐也充满了对生活乐趣的向往。”
德国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和阿达尔伯特·戈德施米特都曾评价他:“浑身散发着音乐的气息。”
奥地利音乐家威廉·金茨尔1925年在纪念施特劳斯诞辰100周年时评论他:“施特劳斯是一个天才,他的灵感永不枯竭。在创作力和新发现旋律的数量上,他所处的位置应该与沃尔夫冈·莫扎特和弗朗茨·舒伯特并列。”
德国作曲家理夏德·施特劳斯1925年在纪念施特劳斯诞辰100周年时于《维也纳日报》写道:“我特别崇拜约翰·施特劳斯的一点就是他的原始性,原始的天赋。在所有的人都在追求复杂的思想的时代,出现了这种自然的天赋,它有一种能力可以创造出完美。我认为他是具有原始灵感的最后一个人。是的,原始、本源、旋律本身……”
参考资料
小约翰·施特劳斯 Johann Strauss.豆瓣音乐.2023-07-15
小约翰施特劳斯作品全集.豆瓣.2023-07-15
老鼠约翰 Johann Mouse (1953).豆瓣电影.2023-07-15
Strauss: The King of 3/4 Time.IMDb.2023-07-15
斯特劳斯王朝 The Strauss Dynasty (1991).豆瓣电影.2023-07-15
翠堤春晓 The Great Waltz (1938).豆瓣电影.2023-07-15
翠堤春晓 The Great Waltz 获奖情况.豆瓣电影.2023-07-24
维也纳的华尔兹 Waltzes from Vienna (1934).豆瓣电影.2023-07-15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圆舞曲传统与艺术创新.光明网.2023-07-24
《2023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四大亮点及官方曲目单抢先看!.央视网.2023-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