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步兵战车
M2“布莱德利”步兵战车(M2 Bradlay Fighting Vehicle)是由BAE系统公司为美国陆军制造的一种轻装甲、全履带式运输车辆,可提供越野机动性、车载火力以及对火炮和轻武器火力的防护。用于机械化步兵和装甲骑兵作战。
冷战后,美国军队发现M113装甲输送车不适应核战争作战需要。而苏联则在1967年率先装备了BMP-1步兵战车。为此在1972年美国陆军决定授予FMC公司合同,开发XM723 MICV步兵战车。1977年5月该项目正式更名,XM723 MICV变为XM2步兵战车,而侦察车版则变更为XM3骑兵战车。1980年1月M2步兵战车开始全面量产,第一辆量产车于1981年5月交付美国陆军。M2和M3型战车全都以布莱德利将军的名字命名。
1983年,第一批“布莱德利”战车交付驻欧美军第3机械化步兵师。“布莱德利”战车的生产在1994年结束,总共生产了6,724辆。但美军仍在继续改进发展该型装备。美国陆军计划在2029年完成700多辆M2A4战车的升级计划。
该型装备参加了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以及伊拉克战争,2023年美国还向乌克兰援助113辆M2步兵战车。M2“布莱德利”战车从诞生伊始,其防护性能就遭到批评和质疑,项目投入和研发也并不是一帆风顺,但当时的美国陆军顶住了压力,仍坚持M2步兵战车的批量生产。反观21世纪的美国军队,从2003年开始就曾经有3次研发新装备替换M2步兵战车的计划,包括未来作战系统(FCS)、地面作战车辆(GCV)和选择性载人战斗车辆(OMFV),最后基本以失败告终。美国不但浪费了超过200亿研发资金,而且并没有研制出任何可行的原型车。
发展历程
研制背景
1959年美军装备了M113装甲输送车,但很快发现在战术核武器出现后,该型装备无法适应未来在核战后的放射性污染的区域作战。为此苏联在1967年率先装备了BMP-1步兵战车(ICV),而1969年德国则装备了黄鼠狼步兵战车。这两种装备体现了苏联和德国应对核战争的解决办法:即让步兵像骑兵一样,在他们乘坐的装甲车内,使用车载重型武器在核辐射地带作战。但是相比M113这类简单的装甲人员输送车,步兵战车的造价更为昂贵,同时携带的步兵数量更少。
美国陆军认为需要类似的机械化装备。1964年3月,美国陆军开始进行新的MICV-65(机械化步兵战斗车-1965型)的招标,并最终选择了太平洋汽车和铸造公司设计的XM701型步兵战车。该车设计基于M109自走炮和M110自行火炮的底盘。XM701的测试于1966年完成,但从未进入大量生产阶段。因为陆军认为该车尺寸超标无法空运,而且速度太慢无法跟上即将推出的MBT-70坦克。另一个原因是由于越南战争不断升级耗费大量资金,导致美国陆军被迫削减大量新武器开发计划。
同时越南战争的经验,也让美国军队意识到现有M113装甲人员输送车存在诸多不足,包括装甲厚度不足以抵御重火力威胁、空间狭小、乘坐体验差等。因此在越战中,美军和南越军队士兵甚至不愿意乘坐在M113内进行作战。这类旧式装甲人员输送车的设计针对的是反人员武器的客观威胁,但是忽视了装甲车内环境对机械化步兵士气的负面因素。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末,在装甲车内添加对外瞭望和射击的射击孔成为必不可少的因素,而这也与步兵战车在车内战斗的设计相符。
1968年,美国陆军乔治·凯西少将领导的特别工作组强烈建议陆军继续开发机械化步兵战车MICV。工作组研究认为,苏联机械化步兵正在大量装备BMP履带式步兵战车和BTR轮式步兵战车,未来苏联部队将全面压倒装备M113的美军。因此美军在1968年成立了一个新的MICV项目管理办公室。而M113装甲车制造商FMC公司立刻自行出资设计了XM765装甲步兵战车(AIFV)。但陆军认为该车装甲防护和速度都不达标。为此1972年11月美国陆军授予FMC公司一份合同,开发一种与XM765类似但速度更快、装甲更好的车辆。该型车命名为XM723 MICV。MICV与A步兵战车非常相似,但基于更重的来自LVTP-7两栖战车的组件,搭配FMC研制的能抵御14.5毫米子弹的层叠钢/铝复合装甲,还能搭载9名士兵,但由于搭配的20毫米机关炮研制不顺利,导致研发受阻。
1974年美国国会取消了XM800骑兵侦察车辆项目(ARSV),这让美军陆军认识到越战结束后该军种将无法获得大量的资金。1975年美国陆军将MICV和ARSV项目合并,试图开发一种通用装甲步兵战车。但此时美国情报机构获得了情报,显示BMP步兵战车在苏联国内受到高成本和不适应常规战场的批评。这再度引发美国军队对步兵战车的争论。这导致成立了另一个由拉金准将领导的特别工作组,主要研究三个问题:即选择XM723还是外国替代品更合适?MICV的基本概念是否正确?如何最好地将MICV和ARSV的需求合二为一?最终拉金小组还是支持继续研发MICV,同时能够采用双人炮塔并配备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器,以兼顾骑兵侦察战车的功能。
研制历程
1976年11月,装备“大毒蛇”25毫米机炮和“陶”式反坦克导弹双人炮塔(TBAT-II)的改进型XM723 MICV开发正式获得批准。FMC公司开始建造新的车型模型。新设计在1977年3月获得批准。新的步兵战车被设计为能够搭载九名士兵,驾驶员位于左前方,与动力装置舱位相邻。车长转移到新的双人炮塔的右侧,炮手位于左侧。武器装备方面除了25毫米机炮,还有一挺同轴的7.62毫米机枪,炮塔左侧还安装了一个可折叠的双管“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器。而侦察车版本则取消了射击口,车载人员减少到5人,但增加了弹药携带量。
1977年5月该项目正式更名为战斗车辆系统(FVS),XM723 MICV变为XM2步兵战车(IFV- infantry fighting vehicle),而侦察车版则变更为 XM3骑兵战车(CFV-cavalry fighting vehicle)。1977年6月该项目再度扩充,增加了地面支援火箭系统(GSRS),即后来的多管发射火箭系统(M270多管火箭炮系统),底盘采用与两种步兵战车相同的动力传动和悬挂系统。XM2和XM3与XM723 MICV设计略有不同,炮塔外形有变化,驾驶员舱口更大,使用了新的扭杆悬挂系统,负重轮位置也有所变化。
1978年FMC公司交付了头两辆XM2原型车,随后在1979年3月交付了另外六辆。再通过进一步的测试后,这些车辆在1979年12月被分类为M2步兵战车(IFV)和M3骑兵战车(CFV)。全面生产在1980年1月获得了批准,第一辆量产车于1981年5月交付美国陆军。美军最初计划用两位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陆军指挥官来命名,将M2命名为布莱德利,将M3命名为雅各布·迪弗斯,但最终决定全都以布莱德利将军的名字命名,因为这两款车辆在基本上是相似的。由于美国军队经常使用缩写词,所以IFV和CFV被赋予了一个总称缩写词BFV(布莱德利战斗车)。
生产历程
美国军队在1980财年预算中提供了最初100辆战车的资金,其中包括75辆M2步兵战车和25辆M3骑兵战车。此后在1981财年增加了400辆,然后每年增加600辆直到1984年,1985财年增加到680辆。尽管通过了定型测试,M2战车在1983-1984年大规模生产期间却遭受了媒体的持续批评。例如1984年,布莱德利战车的铝制装甲被指责无法防御穿甲弹而且容易起火,军方被指责对士兵的安全漠不关心,布莱德利战车被称为“死亡陷阱”和“火葬场”。但是这些批评者却无法给出更好的方案,因为更高的防护性只能意味着更重的质量和更高的成本。因此美国陆军顶住了媒体的压力,仍然坚持M2步兵战车的批量生产。
布莱德利战车的生产在1994年结束,美国总共生产了6,724辆布莱德利战车,其中包括4,641辆步兵战车(IFV)和2,083辆骑兵战车(CFV)。型号系列包括2,300辆M2和M3,1,371辆M2A1和M3A1,以及3,053辆M2A2和M3A2。许多早期的车辆后来被改装成了A2型配置。1994年美国FMC公司由于作战车辆业务持续削减,将其防务部门重组为“联合防务工业公司”(United Defense Industries)。
M2A3/M3A3“布莱德利”战车是通过A1、A2型再制造改进生产,第一辆低速初始生产型于1998年11月交付,并于2000年4月投入使用。大规模的翻新改造在2001年5月开始。截至2010年10月,已有超过3,390辆战车升级到了A3型号。2005年英国BAE公司投资42亿美元收购“联合防务工业公司”。2020年BAE公司开始少量交付升级完成的M2A4型“布莱德利”步兵战车。美国陆军计划在2029年完成700多辆M2A4战车的升级计划。一辆M2A4战车的平均成本为435万美元。
装备历程
第一批布莱德利于1981年5月交付。到1982年,FMC公司已经生产了足够的车辆开始装备机械化步兵部队,其中第2装甲师的第41步兵团在胡德堡首先接收到这些车辆。1983年,第一批布莱德利交付给欧洲,装备了第3机械化步兵师。从编制上看,美国军队一个装备M2/M3“布莱德利”战车的机械化步兵营有四个步兵连,每个步兵连有13辆战车,分为三个由四辆车组成的排和一个连指挥车。整个营有54辆步兵战车(包括营指挥官两辆车)。与传统M113装甲车营相比,新变化是将战斗支援连并入指挥部连中,营的支援排具有更多的燃油和弹药运输能力,营部连还有六辆М3步兵战车,以及六门基于M113底盘的M106型4.2英寸自行迫击炮。这些新武器使得营的火力比以前大大增强。
1991年2月“沙漠风暴”行动地面战开始时,美军约有2,200辆布莱德利部署在沙特阿拉伯;其中大约19%是基本型,33%是A1型,48%是A2型。并不是所有战车都参与了战斗;许多旧的基本型被留在前线作为补充备件。第1步兵师装备有大量的M2基本型,但其骑兵旅装备有M3A2型。另外第24步兵师和第3装甲师装备了M2A1型,美国陆军第1骑兵师和第1装甲师主要装备了M2A2型,第2装甲骑兵师和第3装甲骑兵师主要装备M2A2和M3A2型。
2022年4月美国陆军第3步兵师第2装甲旅战斗队第67坦克团第3营“猎犬营”宣布接受首批21辆M2A4“布莱德利”步兵战车。
后续改进
1984年后,美军相继对M2/M3战车进行了“block I”和“block II”阶段升级,升级后的型号为M2A1/M3A1和M2A2/M3A2。1991年海湾战争沙漠风暴行动(ODS)后,美军根据实战对布莱德利M2A2/M3A2型战车进行了一些改装,包括安全的二氧化碳激光测距仪、全球定位系统、战斗识别系统、驾驶员热成像驾驶装置和干扰反坦克导弹装置。这些车辆被命名为M2A2ODS和M3A2ODS。而从1995年开始,美军又启动了M2A3/M3A3的升级计划。M2A4的开发始于2018年,其发动机功率从 6马力提升675 马力,并与具有集成电源管理功能的新型变速箱相连接。为了适应更重的车体,M2A4型使用了更轻的履带、新的减震器、新的悬架支撑系统和更高容量的扭杆。原有的战场车辆电子和通信系统被最先进的数字电路所取代,进一步提高了态势感知、网络传输和通信能力。
基本设计
车体外形
M2和M3型战车的外形基本一致,区别就是后者没有向外的射击口。而从内部看M2步兵战车在车组舱内提供了七个士兵的空间,总共有6个射击口,М3骑兵战车只提供了两个观察员的空间。
布莱德利的车体和炮塔由5083和7039铝合金装甲以及钢制夹层复合装甲组成。其中炮塔顶部和车体底部的前三分之一为钢装甲,车体底部的钢装甲厚度为9.52毫米,用于防护地雷冲击。车体上首驾驶员前部装甲、车体底部后三分之二、炮塔后侧、车体后方顶部,均为5083铝合金装甲,而炮塔前方、车体两侧倾斜面为7039铝合金装甲。而车体两侧垂直面和车体后部,则使用钢制夹层复合装甲组成。这种复合装甲由两块6.35毫米厚的高硬度钢板组成,间隔2.5厘米,并安装在2.5厘米厚的铝装甲的外侧。美方认为这种复合装甲能防御苏联14.5毫米穿甲弹和152毫米高爆炮弹破片。
由于炮塔为偏右设计,驾驶员座位和后部乘员舱之间有一个通道,能够容纳两名成员坐在通道中,后部载员舱内有作战班组的其他四名成员。在车体的左右两侧分别有两个M231射击口武器(FPW)。所谓的“射击口”武器是M16A1突击步枪的冲锋枪版本,仅配置为自动射击,使用特殊的曳光弹药来辅助瞄准。这种设计是因为无法在满足核生化战场中设计一个步兵使用自己M16步枪的安全射击口。这意味着每个小组成员在步兵战车上既有车载步枪,也有自己携带的步枪。
1984年后“block II”阶段改进后的M2A2/M3A2型战车外形有所修改。车体上,取消了水上行驶稳定装置,并在前部、垂直侧面和底部增加了钢制装甲板。后部增加了夹层钢装甲,下部侧面则采用夹层钢护板进行保护。炮塔的前部和侧面也增加了钢制装甲板,7.62毫米M240C同轴机枪的枪管护罩被移除。炮塔后突增加了夹层装甲制作的圆形护罩,还提供了额外的储物空间。钢制装甲板上还能加挂被动装甲或爆炸反应装甲。M2A2/M3A2披挂的钢制附加装甲厚度为25毫米,用螺栓固定在主体铝合金装甲上。覆盖部位包括炮塔正面、炮塔右侧、车体正面、车体两侧、车体底部和侧裙板。加挂附加装甲后,M2A2型战车具有抵御俄罗斯BMP-2 步兵战车30毫米机关炮穿甲弹射击的能力。为了增强对RPG7火箭炮破甲弹一类武器的防护能力,A2型在附加装甲外还可以外挂爆炸式反应装甲,全套反应装甲由105块构成,同样用螺栓固定在炮塔和车上。
在内部,M2A2战车搭载步兵人数为七人,其中六人位于载员舱两侧的长凳上。第七个人坐在驾驶员后方面向后方。内部可携带五枚“陶”式导弹或三枚“陶”和两枚FGM-148反坦克导弹。而一些加装防空套件的M2A2型战车会在内部携带6枚“毒刺”便携式防空导弹。在M3A2骑兵战车中,两名观察员被移到载员舱左侧的长凳上。为了保护车辆内部的关键区域,车内还安装了凯夫拉防溅衬垫。
观瞄火控系统
M2步兵战车的武器使用一个集成瞄准装置(ISU),其中包括白天模式和热成像夜视系统。热成像瞄准镜也可以在白天使用,以穿透尘埃、烟雾或阴霾。这在战术上的优势是布莱德利战车可以发射烟雾弹,然后利用烟幕掩护向敌方车辆射击。但是该系统造价高,约占总车辆成本的十分之一。白天模式和热成像夜视系统的放大倍率为4倍和12倍,主要为炮长使用。该系统还有一个5倍辅助瞄准器,供炮手和车长共用。车长通过辅助瞄准器可以使用炮手的昼/夜(热像)瞄准器观察目标。
炮塔火控系统还包括电驱动炮塔旋转与主炮俯仰、发射架独立促动与俯仰以及电子控制箱、炮手和车长控制柄等。М2战车的主炮与并列机枪还使用了双向稳定装置。稳定信号由双向速率陀螺引出,放大后再驱动旋转和俯仰装置中的 伺服马达,以便稳定火炮瞄准线。两个附加速率陀螺还进一步提高了稳定性能。
M2A3/МЗАЗ战车安装了第二代前视红外装置,从而使乘员可以昼夜搜索和识别超出车载武器最大有效射程的目标,以便做好射击准备或避免误伤。该前视红外装置分为车长专用观察仪和炮长观瞄仪(IBAS-Improved Bradley Acquisition Subsystem)。这两种观察仪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车长使用专用观察仪向炮长提供昼间电视图像或前视红外图像观测到的目标,然后炮长使用放大倍率分别为4倍和12倍观瞄仪来瞄准目标。这种瞄准仪能根据弹药性能自动确定对运动目标的射击提前量,从而使炮长在射击时的操作简单到仅需将十字线对准目标就可射击。车长炮长的这种配合可高效完成战场“猎歼”作战。
指挥控制系统
相比老型号,М2АЗ步兵/МЗАЗ骑兵战车的按照美国陆军数字化结构体系规则,安装了车载指挥与控制系统,与М1А2主战坦克、直升机、野战火炮等其它数字化平台进行数字通信,共同组成了指挥、控制、情报和战术互联网,极大提高了М2АЗ/M3A3战斗力和态势感知能力,并保持行动的灵活性。车长座位前的车长平面控制显示器是M2A3/M3A3指挥与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车长通过该显示系统,可接收并显示现场观测通报、后勤通报、火力申请一类的预定格式的信息,并可对信息进行贮存、检索和必要的处理。系统联网后,车长可通过显示器获得友邻车辆、己方部队和敌方部队的位置及状态方面的最新情报,并通过该显示器系统向战场信息网络发送信息,将发现的目标迅速准确地移交给武装直升机、野战火炮和迫击炮。此外,在战车后部还有一个显示器供步兵班长使用。班长既可以利用它看到车长平面控制显示器中同样的图像和信息,又可以利用它选择显示车长专用观察仪或驾驶员影像增强器中的图像,就能在率队下车前明确战车所处的位置和地形。
通讯系统
第一代的М2/МЗ战车在车长、炮手后部安装一套无线电设备。两根鞭状天线由原车体处改装到炮塔顶部,以避免被炮火打坏。连级指挥车装AN/VRC-46和AN/GRC-160电台各一部。排级指挥车装AN/GRC-160电台两部。排级以下车辆装AN/VRC-12和AN/PRC-47电台各一部。
М2A3/МЗA3战车采用与M1A2主战坦克类似的车际通信系统,通过单信道地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RT-1702E(C)U电台,可以与M1A2主战坦克、AH-64D攻击直升机以及上级指挥部之间实现实时的数字化信息交换。单信道地空无线通信系统具有数字传输、保密通信和抗电子干扰的优点,能快速压缩并通过战术互联网传输地图、图像和战地情报。
动力系统
M2步兵战车的发动机位于前部,驾驶员的右侧。发动机和变速箱的位置等于给车体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额外保护,在车身前部受到攻击时能够保护炮塔和后部乘员。
M2步兵战车的发动机采用康明斯发动机VTA-903柴油发动机,额定功率为2600转/分钟时输出500马力,配有通用电气HMPT-500液力机械变速箱。在作战状态下,М2和М3的重量分别为22797公斤和22695公斤。最大公路行驶速度为66公里/小时,在水中为7.2公里/小时。在道路上的巡航里程约为483公里。HMPT-500液力机械变速箱在当时是一项新技术。它有三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这里的“档”是对应传统变速箱的传动比,但在静液机械传动中传动比是无级变化。静液机械传动装置通过两套球塞式油泵马达机组输出行驶和转向力矩。该系统可根据油门位置与车辆负荷,自动确定速比和发动机输出功率。
M2A2和M3A2的战斗全重增加到约33吨。为了保证机动性,M2A2和M3A2安装了升级的动力系统,包括改进的康明斯VTA-903T柴油发动机,输出增加到600马力。它与改进的HMPT-500-3变速箱相连。搭配这个动力系统,车辆在公路上的最高速度为56.3公里/小时,在水中为6.4公里/小时。175加仑的燃油箱可提供大约402公里的巡航里程。
最新的M2A4战车则采用了康明斯VTA-903E-T675型柴油发动机,输出功率增加到675马力。车辆还配备了新的变速箱。发动机和变速箱位于车体前部,形成一个整体的动力包,使得维护和维修变得更加容易。M2A4型“布雷德利”战车升级计划中最重要的部组件是增加辅助动力装置,以及开发容纳该装置的改装车体。
悬挂系统
М2战车共有6对负重轮、3对托带轮。负重轮直径61厘米、宽10.2厘米。负重轮、主动轮、诱导轮等都与LVTP-7登陆车相似。悬挂采用高强度扭杆,还安装4对液压减振器,负重轮行程提高到355毫米。履带是单销、带可拆卸橡胶衬垫的锻钢履带板。它是将LVTP-7的457毫米履带板加宽到533毫米的改进产品。M2战车服役初期试验表明,平均每行驶965.5公里,行走装置就会发生一次故障。悬挂系统配合传动装置,使M2战车具有较好的越野性能和加速性能,从静止加速到32公里/时需要7.7秒,加速到48公里/时需要19秒,从静止加速到64公里/时需要25.2秒。战车可跨越2.54米宽的壕沟,翻越0.914米高的垂直墙和31度的坡道。
武器系统
炮塔位于布莱德利的中央偏右位置,装备有M242型25毫米“大毒蛇”链式机炮和同轴的M240机枪,以及烟雾发射器和可升降的双管“陶”式导弹发射器。炮塔右侧为车长,左侧为炮长。车长配备360度视野的观察孔。此外,他还配备了一个特殊的舱口,可以锁定在头部上方,允许他在不使用观察孔的情况下观察车外,同时还能得到装甲保护。所有武器控制装置在车长和炮长的位置都有双重备份,允许二者之一根据需要攻击目标。炮塔乘员中的任何一个成员都可以随着其他小组成员一起下车作战。
25毫米机炮的俯仰范围为+59到-9度,快速转动速度为每秒60度,以便快速攻击直升机等目标。25毫米机炮由1.5马力的电动机链条驱动,再加上稳定系统,能够在行驶中实现精确射击。该炮可以选择高或低射速,高射速为每分钟200发,低射速为每分钟100发。通常该机炮以四到六发的连发方式射击,因为长时间按住扳机会导致在长距离上散布过大。待发弹药库中的通常混合弹药是75发穿甲弹(AP)和225发高爆弹(HE)。M2型车体内还储备了600发25毫米弹药,M3型则能储存1200发。布莱德利最初使用M791穿甲弹,带有碳化钨弹芯,而后续装备改进型的M919贫铀穿甲弹。该弹能够在2000米距离穿透30毫米以上的装甲,足以摧毁几乎任何常规战斗距离下的步兵战车,甚至能击穿一些坦克的侧面和后方装甲。M2步兵战车的25毫米机炮射程超过苏联的BMP-1步兵战车的73毫米主炮的射程。
双管陶式反坦克导弹中国湖泵动式榴弹发射器接在炮塔的左侧。当升至发射位置时,发射器具有独立的仰角机构,仰角范围为+29到-19度。发射器内携带两枚TOW导弹。М2步兵战车在车体后方左侧的存储架上携带了五枚导弹。М3骑兵战车则携带了十枚“陶”式导弹。只有车辆停止时才能发射导弹。装弹时,炮塔向左旋转45度然后升高发射架,使其后端向下。车内的一名步兵兼装填手负责将车内两枚导弹推上发射架。
同轴的M240机枪是比利时FN公司生产的MAG-58式机枪。它的两次故障间平均使用时间是美国同类机枪的3-4倍。机枪单独装在舱内,有故障信号灯。它由车长装填、瞄准、射击,但也可由炮长操纵射击,其主要针对目标是近距离的卡车和步兵等目标。
防护系统
一开始M2/M3型战车没有化学武器防御系统,如果经过化学武器沾染地带,士兵必须穿着化学防护服乘车作战。而“block I”阶段改进后的M2A1/M3A1型战车则装备了气体微粒过滤器单元(GPFU)。其中在M3A1型骑兵战车中,过滤器单元能通过他们的M24/M25面具为整个车组提供纯净空气,而在M2A1中则只为炮塔组和驾驶员提供纯净空气,而不照顾其他成员。美国军队不在M2型战车中使用超压系统,因为他们认为士兵下车作战会使超压系统失效。
在M2A4加装新的辅助动力后,该型步兵战车将计划装备以色列的“铁拳”主动防护系统。虽然在测试中发现“铁拳”存在哑弹和发射装置电源故障等问题,但美国仍计划对其改进以装备M2A4“布莱德利”战车。此外由于现役的A3型“布雷德利”战车的车载电力供应不足以维持“铁拳”主动防护系统的使用,早期型号的“布雷德利”步兵战车升级面临困难。
性能指标
服役情况
使用国家
美国:M2/M3“布莱德利”是美国军队现役装备数量最多的履带式步兵战斗车辆,总数超过6700辆。截止2010年10月,已有超过3390辆战车升级到了A3型号。美国陆军计划在2029年完成700多辆M2A4战车的升级计划。
沙特:沙特阿拉伯在1990年从美国采购了400辆基本型的M2步兵战车,后续又升级到M2A2的标准。
黎巴嫩:2017年美国驻黎巴嫩大使馆宣布,美国向黎巴嫩交付了8辆M2A2“布莱德利”战车,未来总共将向该国出口32辆步兵战车,帮助保护其边境和打击恐怖分子。
克罗地亚:2022年1月,克罗地亚宣布为了作为北约成员组建新的步兵旅,已与美国达成协议购买89辆“布莱德利”步兵战车。美国已经批准了对克罗地亚首批76辆M2A2 ODS“布莱德利”战车及相关设备的翻新军售。克罗地亚未来将总共62辆战斗车辆、22辆备用零件车辆和5辆训练车辆。
乌克兰:截至2023年6月,美国已经向乌克兰捐赠了109辆M2A2-ODS“布莱德利”步兵战车以及4辆基于M2型战车改装的BFIST火力支援车。
实战运用
海湾战争
在“以色列沙漠之鹰0.50in手枪”行动期间,美国军队很少有机械化步兵或装甲师部队按照和平时期的M2“布莱德利”战车营的编制作战。例如装甲骑兵师的部队则将装甲骑兵团分为三个中队,每个中队有三个分队。一个装甲骑兵分队有9辆坦克和12辆布莱德利装甲战斗车,每个中队共有41辆坦克和38辆布莱德利装甲战斗车。机械化步兵和坦克营的连队也被混编为任务部队,通常是两个“布莱德利”战车连和两个M1坦克连或者团属坦克特遣队进行混编,行进中坦克经常处于领先地位,布莱德利战车则形成防护屏障。一旦到达伊拉克防线,布莱德利战车部队就会前进,为战斗增加火力。
M2“布莱德利”在海湾战争中表现出了如下优势。第一是高速度,使其能够与M1A1坦克保持同步。这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许多M2战车部队指挥官认为,高车速是车辆生存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它使得伊拉克的RPG火箭筒手或其他反坦克武器很难准确瞄准。第二是M2的热成像夜视仪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表现出色,使美军M2能在伊军装甲车辆无法作战时发动进攻。许多车组成员认为布莱德利的热成像瞄准仪优于M1A1艾布莱姆斯坦克,可以在更远的距离上识别目标。第三是火力表现强大。美国陆军官方资料显示,25毫米“大毒蛇”机炮的威力“超出预期”,其使用的贫穿甲弹能够击穿伊军老旧坦克的侧面装甲。第四是防护能力强。“布莱德利”的隔舱设计以及A2型上的内部凯夫拉防溅衬垫都减少了车辆受损时的伤亡,自动灭火系统被证明是有效的。根据美国陆军官方资料,仅有三辆布莱德利是在敌方火力下损失的。美国国防部关于战争的官方报告得出结论,布莱德利A2型的生存能力改进证明是有效的,即便遭到了伊军穿甲弹的攻击,但很少发生殉爆现象。M2“布莱德利”的缺点包括7.62毫米同轴机关枪常出现卡壳现象、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器可靠性不高、缺少战斗车辆识别系统以防止误伤等。另外布莱德利的高度和体积较大,侦察部队对其不太满意。
反恐战争
2006年工党的报告称,美国军队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反恐战争中总共损失了150辆M2/M3步兵战车,主要的损失原因是简易爆炸装置(IED)和RPG火箭筒的攻击。2003-2004年底,美军在伊拉克的战斗中,有10人因为“布莱德利”战车的设计缺陷而丧生,这些缺陷包括侧装甲与车身之间没有间隙,燃料箱距离车内太近。另外至少有5人是因为M2底部装甲无法防御地雷和路边炸弹而死亡。但即便如此,美军认为重型“布莱德利”战车的防护性能仍然远远超过“斯特赖克”这类中型轮式装甲车,值得继续投资改进提升性能。
俄乌战争
截至2023年6月,美国已经向乌克兰捐赠了109辆M2A2-ODS“布莱德利”步兵战车以及4辆基于M2型战车改装的BFIST火力支援车。2023年6月9日,首批4辆被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摧毁的M2A2“布莱德利”步兵战车的视频在网络上曝光。
2024年4月24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价值950亿美元的对外援助法案。当日,大量美国援乌布拉德利步兵战车准备发往乌克兰。
衍生型号
改进型号
M2A0:M2“布莱德利”战车的基础型号,没有化学武器防御能力,装备20毫米机关炮、“陶”式反坦克导弹和500马力的发动机。
M3A0:M3“布莱德利”战车的基础型号。M3和M2的外观区别是M3没有向外的射击口。
M2/M3 A1:1986年美国开始生产的M2M3第一批改进型号,主要包括装备了气体颗粒过滤单元(GPFU)和能够发射带有改进弹头的“陶-2”式反坦克导弹。
M2/M3 A2:M2/M3A2是美国从1988年开始装备的“布莱德利”M2/M3A1的改进版本。改进内容包括:增强车辆的生存能力、关键部件的内部装甲防护、增加凯夫拉衬里、车体和炮塔的额外装甲保护、车长后视镜加装防弹护罩、改进传动系统和悬架。
M2/M3A2ODS:海湾战争沙漠风暴行动(ODS)后,美国军队根据实战对布莱德利M2A2/M3A2型战车进行了一些改装,包括安全的二氧化碳激光测距仪、全球定位系统、战斗识别系统、驾驶员热成像驾驶装置和干扰反坦克导弹装置。这些车辆被命名为M2A2ODS和M3A2ODS。
M2/M3 A3:1994年,美国陆军授予联合防务公司一份合同开始研发改进的M2/M3A3步兵战车。1997年美军批准了M2/M3A3改进型号并进入低速生产阶段。新的M2/M3A3步兵战车在2000年开始进入美军服役,2001年进入全速生产阶段,2003年参加了伊拉克战争。M2/M3A3改进内容为增加态势感知以及数字指挥和控制能力。截至2010年10月,已有超过3,390辆战车升级到了A3型号。
M2/M3 A4:M2/M3 A4的开发始于2018年,其发动机功率从600马力提升至675马力,并与具有集成电源管理功能的新型变速箱相连接。A4型使用了更轻的履带、新的减震器、新的悬架支撑系统。原有的战场车辆电子和通信系统被最先进的数字电路所取代,进一步提高了态势感知、网络传输和通信能力。
改型型号
FVS系列变型车:美军通过延长M2/M3步兵战车的车体底盘,研发了战斗车辆系统(FVS)系列载具,能够衍生出战场维护和抢救车辆、前沿补给车辆、布雷发射器、指挥所和通信车辆、防空车辆和各种导弹发射车。后续出现的M4指挥车、M270多管火箭炮系统多管火箭发射车等装备都是基于这种底盘。
MLRS:波音公司和沃特公司在1977年基于战斗车辆系统(FVS)载具平台开发了M270型227毫米多管火箭发射系统(MLRS)。该型装备1982年开始生产,1983年开始装备美国军队部队。M270型发射车可携带两个装满六枚227毫米M26火箭的火箭发射器或2枚陆军战术导弹(ATACMS)。
M4指挥控制车 (C2V):M4指挥控制车(C2V)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发的装备,用于取代原有的M577指挥车。M4指挥控制车基于战斗车辆系统(FVS)载具底盘,机动性更强,体积更大。前部的上层建筑可容纳三人。指挥所模块安装在后平板上。指挥所模块具有各种类型的通信设备和地图。安装了卫星通信模块和10米伸缩桅杆。M4指挥控制车没有武装。美国陆军最初需要439辆,但最后只生产了25辆,有15辆投入使用,其余10个作为备件封存。
M6“后卫”(Linebacker)近程防空系统:该系统是波音公司为满足美国陆军对抗低空飞行的飞机、直升机、巡航导弹和无人机威胁,以M2步兵战车为基础开发的近程防空系统,一开始被称为“增强型布莱德利毒刺导弹战车”(BSFV-E)。M6“后卫”系统实际是将原有的双联装陶式反坦克导弹换成了四联装“毒刺”防空导弹发射器。美国总共生产了99辆M6“后卫”系统,从1997年开始服役。但是2006年后88辆车又被拆除了“毒刺”防空导弹发射器,改回了标准M2A2步兵战车。
复合材料装甲车: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个想法是使用新一代纤维增强塑料来制造装甲战车的车体,这样能大幅度降低装甲车的重量同时不降低防护性。1986年9月,FMC公司获得美国陆军材料技术实验室的合同,使用复合材料研发布莱德利的车体。新车体于1989年3月完成,使用的是铝制框架搭配S-2玻璃增强聚酯纤维复合材料,比原来的金属结构面板重量减轻了25%,外部用二硼化钛陶瓷装甲覆盖。1989年6月,美军公开展示了完整的复合材料M2布莱德利步兵战车。但是这种新材料战车存在的问题是陶瓷装甲和纤维复合材料很容易损坏而且难以修复。最终该项目转为技术储备。
ADATS:在取消M247“约克中士”防空系统之后,美国陆军于1988年选择了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奥里康MIM-146“阿达茨”(ADATS)导弹系统作为新防空系统,用于在重型师前沿地区防御敌方飞机和直升机。加拿大军队已经订购了该系统并将其安装在改装的M113底盘上;美国陆军选择了布莱德利底盘,并计划建造562辆。但是美国军队在1990年评估中发现,该导弹系统存在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问题。1992年该项目被终止。
M7 BFIST:M7 BFIST(布莱德利火力支援车)是美国陆军炮兵部队的“眼睛”,用来取代M981火力支援车(FISTY)。该车基于布莱德利M3A2ODS战车的底盘,使用了最先进的远程传感器,“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器被目标捕获光学器件所取代。M7 BFIST主要用途是捕获、识别、跟踪和指定目标,通常被分配给美国陆军装甲旅战斗队的装甲侦察营和合成兵种营。
“黄貂鱼”Stingray:1982年9月,美国陆军授予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开发AN/VLQ7“黄貂鱼”电光对抗系统的合同。该计划旨在开发一种布莱德利战车搭载的能量激光武器,能够破坏敌方战术车辆和飞机的光学设备窗口,摧毁电光传感器。“黄貂鱼”通过发射低能量激光束扫描战场。当激光光束照射到坦克瞄准镜等光学表面时,激光光线会被反射回来,让传感器确定其位置。然后“黄貂鱼”使用中等能量激光光束攻击已定位的敌方传感器。在“沙漠风暴”行动期间,美国军队部署了两辆布莱德利“黄貂鱼”,但实际上并未使用。
美国瞄准线反坦克导弹:LOSAT(Line-Of-Sight-Anti-Tank)是一种超高速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系统,安装在改装的布莱德利战车底盘上。该系统是美国陆军开发的,用于取代M901改进型“陶”式导弹发射车。随着美苏冷战的结束,美军建议在1993年10月终止LOSAT项目以降低成本。后续该型武器改为安装在“悍马”轮式车辆上继续发展。
参考资料
M2/M3 Bradley Fighting Vehicle.www.military.com.2023-07-18
Bradley A4.www.baesystems.com.2023-07-21
M2A4 Bradley.www.militarytoday.com.2023-07-19
US Army equips first unit with modernized Bradley.www.dvidshub.net.2023-07-19
Bradley Fighting Vehicles Have Arrived In Ukraine.www.thedrive.com.2023-07-18
The Army' s Lousy Tracked Record.www.pogo.org.2023-08-03
Military Contractor Sold to Buyout Firm.www.nytimes.com.2023-07-21
Bradley M2/M3 – Tracked Armoured Fighting Vehicle.www.army-technology.com.2023-07-19
BAE Systems unit completes UDI acquisition.washingtontechnology.com.2023-07-21
M2.www.tanks-encyclopedia.com.2023-07-18
US Army Fields M2A4 Upgraded Bradley IFV.www.armadainternational.com.2023-07-19
BRADLEY FIGHTING VEHICLE — M2A4.美国陆军网站.2023-07-29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Modern).tanks-encyclopedia.com.2023-07-20
Meet All The Heavily Armored Western Combat Vehicles Ukraine Is Getting.www.thedrive.com.2023-07-20
US Delivers Bradley Fighting Vehicles to the Lebanese Army.www.israeldefense.co.il.2023-07-20
Croatia Announces Deal to Buy Bradley M2A2 Operation Desert Storm (ODS) Armored Vehicles.militaryleak.com.2023-07-20
Ukraine Situation Report: U.S. Sending More Bradleys.www.thedrive.com.2023-07-20
Russia Has Destroyed Its First Ukrainian Bradley Fighting Vehicles.www.thedrive.com.2023-07-20
波兰装载现场曝光:大量美国援乌布拉德利步兵战车准备发往乌克兰.央视网-今日头条.2024-04-25
美总统拜登签署援乌援以法案.京报网-今日头条.2024-04-25
BRADLEY M2A2 IFV ODS.www.armyrecognition.com.2023-07-20
Bradley M2A3 IFV tracked armored infantry fighting vehicle data.www.armyrecognition.com.2023-07-20
M270 MLRS (1983).tanks-encyclopedia.com.2023-07-20
M4 Command and Control Vehicle.weaponsystems.net.2023-07-20
M6 Linebacker.www.militarytoday.com.2023-07-20
Composite M2 Bradley IFV.tanks-encyclopedia.com.2023-07-20
BFIST Bradley Fire Support Team M7A3 M7 FIST.www.armyrecognition.com.2023-07-21
AN/VLQ-7 Stingray.man.fas.org.2023-07-21
LOSAT Line-of-Sight Anti-Tank Weapon.www.army-technology.com.2023-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