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佛手柑

佛手柑

佛手(学名:Citrus medica L.var.sarcodactylis Swingle),别名佛手柑、佛手香橼、蜜罗柑、福寿橘等,属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是香橼(Citrus medica L.)的一个变种。佛手原产印度,在法国意大利德国美国以及东南亚地区都有广泛栽培。在中国佛手的主要栽培地区有广东省福建省四川省浙江省等地。佛手适宜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喜光照和酸性的砂壤土、壤土,不耐严寒。

佛手的果实在发育过程中成为手指状,故名佛手。佛手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姿开张,嫩枝为紫红色。单叶互生,叶缘有波状齿,叶片上有透明油点。花单生、簇生或为总状花序。花瓣内面白,外面紫色或红色,果肉为白色或淡黄色,种子较小或无种子。花期为4-5月,果熟期为11-12月。中国是佛手的主要种植地区之一,佛手种类多样,可根据产区不同分为“广佛手”“川佛手”“永春佛手”等。

佛手是中国传统大宗中药材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63年版就将佛手收载,用作药食同源的中药材之一,其味辛、苦,性温,归肝、脾、胃、肺经,具有疏肝解郁、燥湿化痰、理气和胃止痛的功效。佛手除良好的药用价值外,还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可以鲜食,还可做成蜜钱、凉果,并可加工成佛手茶、枸橼、佛手果冻、佛手蜜和佛手酒等。同时,佛手其芳香油为高级的天然香料,其加工品佛手精油已应用于各种日用品、化妆品、香水等领域。此外,佛手还具有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一种观赏型香味盆景,又因佛手与“福寿”谐音,象征着勇气和智慧以及有美好和富家之意,故被视为吉祥之物。

名称来源

佛手由于子房在花柱脱落后就已分裂,果实在发育过程中成为手指状,成熟时形成细长手指状肉条形,形状像手指,故名佛手,别名佛手柑、佛手香、五指柑、福寿橘。

本草考证

佛手在中国许多古籍中都有记载,历史悠久。宋代《本草图经》在橘柚项下载:“枸橼,如西葫芦状,皮若橙而光泽可爱,肉甚厚,切如萝匐,虽味短而香氛大胜柑橘之类。置衣中,则数日香不歇……今闽广、江西省皆有,彼人但谓之香橼子。”。“佛手柑”一词的记载最早始于元朝,贾铭等撰写的《饮食须知》中香橼项下附录记载:“佛手柑,味辛甘,性平,与香橼功用相同”,反应其认为佛手与香橼是不同的药材。明朝医术大家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记载:“枸橼木似朱栾而叶尖长,枝间有刺。其实状如人手,有指,俗呼为佛手柑”,认为枸橼是佛手。在明代兰茂《滇南本草》中,明确指出香橼和佛手柑为2种不同的药材。明代李忠梓《本草徵要》将香橼与佛手分列,此为首次省略“柑”字,用“佛手”一名。清代本经逢源》中记载佛手和香橼为两种植物,称“柑为佛手,专破滞气,橼为香橼也,兼破痰水”。清朝赵其光《本草求原》再度将香橼与佛手分列,同时清代章穆也在《调疾饮食辩》中将枸橼与佛手分列。

由上述考证可知,古代所述枸橼即为佛手(Citrus medica L.var.sarcodactylis Swingle),枸橼则为另一种。因佛手、香橼的别名都称为枸橼,故后代对其多有混淆。佛手早在宋朝就有使用,此时名为枸橼,元朝始称佛手柑。元、明时期,佛手虽与香橼功效相同,实为两种植物。自明代以后,逐渐明确香橼即枸橼,佛手为香橼的变种,并与佛手柑分开。自196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起以“佛手”为正名记载收录。

形态特征

佛手柑为常绿的灌木或小乔木,株高可达3-4米,盆栽株高控制在数十厘米。

树冠开张,树皮呈灰褐色,枝上有短而硬的刺,嫩枝幼时紫红色。

单叶互生;叶柄短,无翅,无关节;叶片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先端钝,有时微凹,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边缘有浅波状钝锯齿。

总状花序,5-7朵顶生或族生。单生于叶腋,有雌花两性花)和雄花单性花)之分,每花序有4-6朵完全花。一年可开3-4次花,以夏季最盛。花瓣内面白,外面紫色或红色。萼片5裂,花瓣5片,雄蕊30个以上。

果实

佛手手指状肉条形,果皮淡黄色,粗糙有褶皱,果皮较厚,难与果肉剥离,内皮白色或略淡黄色,棉质,松软,瓢囊10-15瓣,果肉呈白色、近透明或淡乳黄色,味酸或略甜,有香气。

种子

佛手通常无种子,有种子时其种子小,种子表面较为平滑,子叶乳白色,多或单胚。

分布生境

分布范围

佛手原产印度,现在法国意大利德国美国以及东南亚地区都有广泛栽培。在中国,佛手栽培地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福建省四川省浙江省云南省等地,在各地形成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地方品种。其中,广佛手主产于肇庆市地区,包括高要区、德庆等地。川佛手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边缘地区,主产于泸州市合江县、宜宾、沐川县犍为县乐山市及重庆铜陵等地。浙佛手主产于婺城区罗店镇金东区赤松镇

地理生境

佛手为热带、亚热带植物,在排水良好、肥沃的稻田生长良好。其中,广佛手多种植在海拔300-500m的丘陵地带。川佛手适宜生长于海拔400-700m以下的平原、谷地和丘陵地带。

生长习性

佛手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耐贫瘠,耐涝,怕冰霜、干旱,不耐寒,最适生长温度为25-35℃。如果气温长时间低于3℃时,佛手的嫩梢和叶会出现伤害,叶片卷曲或脱落;4-5年生以上的植株如遇较长时间5℃低温,也会遭受冻害;在夏季如遇较长时间的酷热天气,也常出现落叶现象。同时佛手生长以年降水量1000-1200毫米,年日照时数1200-1800小时为宜。

此外,佛手还喜阳光,但幼苗在夏季烈日时宜进行遮荫;喜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pH值约为5.5-7.0的砂质壤土或粘壤土中生长。花期为4-5月,一年可开3-4次花,以夏季最盛;果熟期为11-12月。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宜选砂土或油砂土,土粒粗细合适,肥力较高的微酸性土壤种植。种植前先开好四周排水沟,按株行一定距离进行挖穴,若是利用田边地角零星闲地种植,可栽密些,穴内泥土要整细,最好采用三角形排列。

育苗方法

佛手通常不产生种子,因此插、嫁接繁殖均可,其中扦插繁殖是佛手育苗的主要繁殖方式。

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简便,繁殖量大,但从扦插成活到开花结果要经过4-5年时间,适合大规模种植。选择无病虫害、健康的树条作为插条,当年的春梢作为插穗。截取插条时,上端切口应位于枝条节下,下端切口倾斜,香椿之前进行扦插最为合适。扦插完成之后要及时遮阴、防旱、排水,长出根系后及时追肥。

嫁接繁殖

嫁接法技术复杂,但苗木根系发达,生长旺盛,结果早,从嫁接成活到开花结果一般只3年时间,可加速良种繁育。一般于春秋两季进行,选择4-5年的香橼或柠檬作为砧木,已经开花的优质枝条作为接穗。可选用靠接法,于8-9月进行;或切接法,于3月上、中旬进行。

移栽定植

挑选生长粗壮、苗高50cm以上、无病虫害的苗,将苗木基部叶子剪掉,保留3-4个分枝,其余全部剪去,便于整形。于春、秋两季均可定植,定植时,将苗木栽于穴中央培土压实,最后覆土稍高于地面,浇足定根水,用草覆盖保持湿润。

水肥管理

佛手浇水需适量,种植后第一次水要浇透,平时要干湿交替,不可滥浇。夏秋高温季节应在早晚浇水,春秋两季可在上午9时以后进行,并应不干不浇,浇则浇透。浇水前先将土疏松,再缓慢浇水。

具体施肥浓度和次数应根据树龄大小、生长情况而定。一般前3年幼苗期,以攻梢肥为主,在抽发的春梢、夏梢、秋梢前各施1次速效肥,9月份可不施肥,以防止秋梢徒长。3年生以后的结果树需肥量较大,全年施肥4次,分别为香椿肥、谢花坐果肥、 壮果肥和采果肥。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病虫害防治

佛手病虫害较多,病害主要有黄龙病、炭疽病溃疡病、疮痂病、烟煤病、白粉病、黑斑病和衰退病;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柑橘潜叶蛾、吹棉介壳虫凤蝶科虫等,为保证佛手的产量和品质,在佛手种植过程中须加强管理,并对病害进行综合防治。如在早期集中修剪发芽整齐,及时摘除零星夏秋梢和晚春梢。到冬季清园时,剪除枯枝落叶深埋或烧毁,减少病源防止传播,当发现病害时,要及时喷药防蔓延,如针对炭病,在发病前喷波尔多液,保护新梢生长;发病时喷二硝散200倍液或代森锰锌1000倍液;针对溃疡病,在春梢萌发前后及秋梢萌发期,可用波尔多液喷洒防治;针对吹绵介壳虫用乐果乳油1000倍液防治。

适时采收

佛手果的成熟期不一致,一般在11-12月陆续成熟。采收时以佛手成熟至约有50%的果皮转变为金黄色为好,选择晴天用果剪从果梗处剪下果实,直至冬前采收完成。

用途

园艺观赏

佛手是观树、观叶、观花、观果皆宜的优良绿化、美化的观赏植物,特别在庭园栽培,制作佛手盆景或树桩盆景均高雅优美,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同时由于佛手与“福寿”谐音,象征着勇气和智慧以及有美好和富家之意,故被视为吉祥之物,多用于家庭盆景,可陈列于家庭室内案头,或布置会议室、候机室等处,具“新、奇、妙、绝”的艺术功效,深受人们喜爱。

医学药用

佛手的药用历史悠久,据中药典籍《中华本草》记载,佛手味甘、微辛,性温,无毒。入肝、脾、肺经。有舒肝理气,活胃止痛的功能。其干燥的成熟花、果、根皆为中国的传统药材,均可入药。

佛手的干燥花朵,长约1.5cm,花萼杯状,或略呈五角形,略有皱纹,花瓣5,外表淡棕黄色,有棕褐色麻点;性味微苦,微温,归经归肝、胃经,具有疏肝理气,和胃快膈等功效。佛手果性味辛、酸、无毒,具有理气化痰,舒肝和胃的功效,主治痰饮咳嗽、胸闷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佛手根性味辛、苦,平,归经、脾、胃、肾经,具有顺气化痰的功效,主治用于肝胃气痛,脾肿大,癫痫。

食用营养

佛手的果实皮色金黄,肉质白嫩,香脆甘甜,除鲜食外,还可做成蜜钱、凉果,并可加工成永春佛手茶枸橼、佛手果冻、佛手蜜和佛手酒等。同时还可根据古方将佛手制成保生大佛手汤、参便佛手散、佛手柑饮、佛手祛毒膏、佛手膏、佛手散、佛手汤、佛手丸、归经佛手散、加味佛手散和神效佛手散等多种药剂,以及多种保健饮品和保健食品。

经济加工

佛手因芳香油含量达1.6%,是一种重要香料植物,用其制成的佛手精油已应用于各种日用品、化妆品、香水等领域,如著名品牌香奈儿中多款香水使用佛手作为香水前调。

物种分类

按产地分类

根据产地不同,佛手又分为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称“广佛手”;四川省称“川佛手”;浙江省称“永春佛手茶”;福建省称“闽佛手”;还有云佛手和兰佛手(因在浙江省兰溪市集散而得名)等;现行规格主要分为广佛手、川佛手及永春佛手茶

其中金佛手品系在近500年的种植过程中,已经演化成3个不同的类型——青衣童子、白衣秀士和赤金王子,及1个选育品种(小果浓香),在植物学特征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广佛手不同产区种质没有明显差异,川佛手不同产区种质差异较小。

按花色分类

按花的颜色分可分为白花佛手和红花佛手。

白花品种群

白花佛手最早从南京市江苏省一带引入,又称“金华市种”“南京种”,产于浙江省金华市瑞安市东阳市等县、市,其中罗店镇是著名的老产区,佛手栽培历史已达400余年。花白色,与“福建省种”比较,果实稍小,香气更浓。果形多为指佛手(即顶端指状分裂)。金华种植株有一定的耐寒性,中国东部各省、直辖市均引进此品种栽植。

红花品种群

红花佛手因花瓣外表有紫红晕或红晕而得名,花冠白色,小枝暗紫红色。有4个品种。

(1)大种

也叫福建省种,产于福建省福安、蒲田一带,中药材叫建佛手。生长健壮,树形高大,枝条粗壮直立,叶片肥大宽厚。叶脉明显,嫩梢嫩叶,花呈紫红花,花芽易分化。果实大,产量高,单果重一般为380g左右,果形顶端指状闭合如拳(即拳佛手)。由于香气较淡,外观较差,果实含水量高,不耐贮藏,故种植较少。

(2)小种

树体矮小症,树冠紧凑。嫩枝紫红色,老枝淡灰色。叶小,叶缘平或浅波状。果多、形小,黄色,光泽淡,指状条开裂浅,如指短伸,多为拳形集合状,成熟早,香气浓,产量低。中国各佛手产区都有栽培,但数量较少,抗寒性差,可作为矮化盆景栽培。

(3)广东省

中药材叫广佛手。产广东省高要、雷州市肇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凌东、灌阳县大新县等县、市,当地叫五指柑,是主栽品种。树形高大,短枝多。叶大,波状边缘。果大,单果重者2000g以上,淡黄色,果形多抱合如握拳,含水量高,高产。果片大,白色,体糯,气香,品质稍低于金华市种。

(4)川佛手

主产于四川省合江县江津区、宜宾、綦江区等县、市。树势强。不耐寒,大小年明显。嫩枝红色。叶较大,叶缘有浅锯齿。果长圆形,果大,有棱,果面粗糙,橙黄色,开裂情况与大种相似。果片稍小,略厚,质硬,色黄,香气浓,品质略高于大种。

按果形分类

按果形有指佛手和拳佛手之分。春花结的果实一般顶端分裂如手指,呈伸指形,俗称“开佛手”“伸佛手”和“掌佛手”。夏花结的果实一般为握拳形,习称为“闭佛手”或“拳佛手”。

按枝干颜色分类

根据其枝干的颜色又可分为白皮和青梅两个品系。

白皮枝干灰白色,节间长叶呈淡绿色或黄绿色,大而薄;花芽分化差,座果率较低,果实大而稍长,单果重350g左右,果皮细且光泽度好;香气浓郁,较耐贮藏。

青皮为主栽品种,枝干青褐色,较粗壮;叶片较厚,叶浓绿色;花芽易分化,结果性好,丰产稳定,单果重300g左右(最大的可达2000g);香气浓较,耐贮藏。

近缘对比

佛手各器官形态与香橼(Citrus medica L.)难以区别。但子房在花住脱落后即行分裂,在果的发育过程中成为手指状肉条,果皮甚厚,通常无种子。花、果期与香橼同。

相关研究

化学成分

各国学者对佛手化学成分的研究报道较多,其主要化学成分有芳香油黄酮类、多糖、氨基酸、矿物质、香豆素类、多酚、蛋白质及维生素等,具体有柠檬油素、柠檬苦素、二甲氧基香豆精、三羟基二甲氧基黄、胡萝卜苷、β-谷甾醇、对羟基苯丙烯酸软脂酸琥珀酸、柠檬油素二聚体、小量香叶木及橙皮苷等生理活性成分。

药理作用

佛手是属柑橘属类的芳香植物,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佛手有抗抑郁、抗菌、抗炎药、抗衰老、降血压等作用。如中国学者芦红等通过实验发现除佛手油水溶物外,其他佛手油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高洪元等探讨了佛手挥发油的抗抑郁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皮质酮水平和海马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水平有关。

相关文化

历代文人将佛手入诗入画,成为文学的描写对象和美术的描绘对象。在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中,佛手有时表现得高雅,有时融入民间风俗,表现为一种俗文化,成为雅俗共赏的珍品。

相关诗词

明代诗人朱多炡的《咏宗良兄斋头佛手柑》诗:“春雨空花散,秋霜硕果低。牵枝出纤素,隔叶卷柔荑。指竖禅师悟,拳开法嗣迷。疑将洒甘露,似欲揽伽梨。色现黄金界,香分肉麝脐。愿从灵运后,接引证菩提。”

除了朱多的,还有清代沈蕙端的《南商调金梧落妆台·咏佛手柑》,李琴夫的《咏佛手》,雪樵的《秋晓香柑》,《三希堂画谱大观》卷三中,有一首署名“则水道人”的题画诗写得更加淋漓尽致:“断此黄金体,施于树林。度人难下指,合掌即传心。昧向骈枝悟,香从反复寻。诸文有真诀,巨擘竞森森。”

文学文化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写贾探春房中摆设时,将佛手与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同列,可见在曹雪芹的眼中,佛手是一种高雅的观赏果品。

民俗文化

佛手在传统的绘画与雕刻中,往往表现出一种俗文化。在《三希堂画谱大观》中有两幅图谱表现了这方面的内容。一幅是佛手、桃、石榴三者画在一处。佛手象征“福”,桃象征“寿”,石榴象征“多子”,该画表达的是“福寿双全,子孙满堂”。另一幅是佛手、石榴、莲藕、百合四种果品。因莲藕中间空,寓意“通心“‘通情”,心心相通,有和睦之意;百合,寓意百事好合,和睦欢乐。整幅图就是表达了“福寿双全,子孙满堂,通心达理,合家欢乐”。

此外,佛手还音谐“福寿”,就其一个“佛”字给人一种吉祥之感。因此,佛手还被作为吉祥之物加以描绘。在民间的一些房屋的梁、栋上,牛腿上也雕有佛手图饰,象征这“福寿”之意。

资源保护

种质资源

佛手中的广佛手,产于广东省,被列为岭南道地药材加以保护、发展。确定其主产地在高要区,今肇庆市四会市云浮市、郁南、新丰县增城区佛冈县番禺区清远市五华县兴宁市翁源县阳山县乳源瑶族自治县台山市信宜市高州市梅县区等县市。所产佛手均称广佛手,果大,果皮含油量高,质量最佳,为广东道地药材“十大广药”之一。

保护措施

广东省为了加强岭南中药材保护,规范利用岭南中药材资源,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广东省岭南中药材保护条例》。其条例从种源保护、产地保护、种植保护、品牌保护、监督管理以及法律责任等6各方面,保护广佛手等八种岭南中药材种类。具体通过优先设立岭南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设立优质岭南中药材生产基地,定期进行检查并组织专家评审,并对私自采集或者采伐岭南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种质资源的处以罚款,从而促进保护措施的落实。

参考资料

Citrus medica L.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12-03

Citrus medica var. sarcodactylis|iPlant.植物智——植物物种信息系统.2023-12-03

..2023-12-03

..2023-12-03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政务服务平台.2023-12-03

佛手柑.植物智.2023-12-21

..2023-12-03

香橼 Citrus medica|iPlant 植物智.植物智.2023-12-03

..2023-12-03

广东省岭南中药材保护条例.广东省人民政府.2023-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