罂粟科
罂粟科(Papaveraceae Juss.)为木兰纲(Magnoliopsida)毛目(Ranunculales)下的一科。根据APG IV分类系统,罂粟科共有47属,约800种。罂粟科主要产于北温带,尤以地中海区、西亚、中亚至东亚及北美洲西南部为多;根据中国植物科学数据中心最新数据,其在中国有18属362种,南北均产,但以西南部最为集中,其中血水草属为中国特有的单种属;种类较多的为紫堇属和绿绒蒿属,而另一些多种属如罂粟属和花菱草属中国只有少数种或引种栽培。中国罂粟科植物广泛分布于海拔0-5500米、东经(E)73°-136°、北纬(N)18°-54°处的高山、低山、丘陵和平原等地域环境中;罂粟科植物大多喜干燥、凉爽和日光充足的环境,较耐寒,耐阴、耐瘠薄、耐高温,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在酸性、中性土壤及石灰岩山地上均能生长。
罂粟科植物为草本或稀为亚灌木、小灌木或灌木,极稀乔木状(但木材软),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主根明显,稀纤维状或形成块根,稀有块茎。基生叶通常莲座状,茎生叶互生,无托叶。花单生或排列成总状花序、聚伞花序或圆锥花序。花两性,规则的辐射对称至极不规则的两侧对称;花丝通常呈丝状;花药直立,2室;子房上位,胚珠多数;花柱单生。果为蒴果,稀有蓇葖果或坚果。种子细小,球形、卵圆形或近肾形。
罂粟科植物有较大的观赏和药用用途,其罂粟(Papaver somniferum L.)的重瓣品种常见于各地公园、庭园栽培;绿绒篙花大色艳;荷包牡丹(Lamprocapnos spectabilis)的花姿优美奇特;本科植物有些种类入药,如罂粟、延胡索、蛇果黄堇等,尤其紫堇属中的延胡索类,为著名的中药材。
此外,罂粟科中的一些植物有毒,如虞美人(Papaver rhoeas L.)、白屈菜(白屈菜属 majus L.)、野罂粟(Oreomecon nudicaulis)及荷包牡丹等全草有毒。家畜误食后会狂躁、嗜睡、脉搏加速、呼吸不匀,重则死亡;白屈菜则对人皮肤刺激性强,触及嘴唇使之肿大,咽下引起呕吐、痉挛和昏睡;野罂粟也可使人心脏麻痹、呕吐、昏迷等。
罂粟科中的一些保护物种由于野生资源稀少,群落规模较小,自然繁殖率低,生境条件恶劣,人为大量开采等原因导致野外种群数量锐减。因此,这些物种已被列入保护名录中,如尼泊尔绿绒蒿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Ⅲ中所收录;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高茎绿绒蒿、毛瓣绿绒蒿和久治绿绒蒿被评为NT(近危)物种;石生黄堇、红花绿绒蒿被评为无危(LC)物种;毛瓣绿绒蒿和久治绿绒蒿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收录;此外,石生黄堇、久治绿绒蒿(绿绒蒿属 barbiseta C. Y. Wu et H. Chuang ex L. H. Zhou)、红花绿绒蒿、毛瓣绿绒蒿(Meconopsis torquata Prain)被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所收录。
罂粟科植物有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其中花菱草是加利福尼亚州的州花;在意大利,罂粟的种子荚常被当作“邮票”;在盎格鲁-撒克逊的传统风俗中,虞美人花寓意为“休战纪念星期日”;在西班牙的某些地区,虞美人也是魔法和宗教信仰和实践的主题。
词源由来
罂粟科的学名Papaveraceae由模式属——罂粟属(学名:Papaver)的复合形式Papaver-加上表示科的等级后缀-aceae构成。该词为复数形式,故在做主语时应与动词的复数形式搭配。本科中文名亦由模式属中文名“罂粟属”中的专名“罂粟”加上“科”字构成。
分类
分类历史
罂粟科在系统发育上是被子植物门中较为原始的科系之一,在区系地理上为典型的北温带分布科,极少数延伸到中南美洲的干旱荒漠草原区,也有少数出现在东非草原区和南非好望角及澳大利亚;同时,形成了3个分布中心,即北美太平洋沿岸、中国喜马拉雅山地区和地中海地区。
罂粟科植物分类比较复杂,历来分类学家对该科的范围有不同的见解。1936年,Fedde 按照Engler和Diels的分类系统,认为罂粟目(Rhoeadates)由7个科组成,其中罂粟科分为3个亚科:角茴香亚科 (Hypecoideae) 、罂粟亚科 (Papaveroideae) 和荷包牡丹亚科 (Fumarioideae) 。1921年,Hutchinson 把罂粟亚科和荷包牡丹亚科分为两个独立的科,即罂粟科和荷包牡丹科,而将角茴香亚科作为一个属归在荷包牡丹科中;1968年,Cronquist的分类系统认为,罂粟目仅仅有两个科组成,角茴香亚科的两个属Hypecoum和teridophyllum也许是两科之间连接的环。1973年,A.Takhtajan和Airy-Shaw则将罂粟科分为3个亚科处理,即角茴香亚科 (Hypecoideae) 、罂粟亚科 (Papaveroideae) 和荷包牡丹亚科 (Fumarioideae);1978年,Heywood也把罂粟目分为罂粟科和荷包牡丹科两个科,再将荷包牡丹科分为角茴香亚科和荷包牡丹亚科;1993年,Kadereit依据雄蕊形态特征和毛状特征把罂粟科分为4个亚科;1995年,Loconte et al. 依据形态联合的拓扑结构把罂粟科分为8个亚科等。在中国,人们常把A.Engler的概念称作广义罂粟科。
中国对罂粟科植物的分类研究起步较早,1981年,苏中武在罂粟科的植物化学分类学中提到罂粟科包含47属700余种,中国约20属250余种。中国对罂粟科植物的分类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中国植物志》 及《中国植物图鉴》等著作。此外,《云南植物研究》对中国云南省分布的罂粟科植物进行了研究总结,同时收录了一些新种和新分布,它们是研究中国罂粟科植物的重要参考文献;而其他地方植物志和树木志多为引证《中国植物志》的成果。 1999年,中国植物学家吴征镒在编写《中国植物志》时,对中国现有的罂粟科植物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修订,修订结果:他采纳Airy-Shaw的主张,将中国罂粟科分为3亚科。
分类变动
罂粟科在一些分类系统(如克朗奎斯特系统)中分为狭义罂粟科和紫堇科(Fumariaceae)两科。有时,蕨叶草和角茴香属也可独立为单属的蕨叶草科(Pteridophyllaceae)和角茴香科(Hypecoaceae)。分子研究表明,包括狭义罂粟科、紫堇科、蕨叶草属和角茴香属在内的广义罂粟科为单系群;在不包括蕨叶草属和角茴香属的情况下,狭义罂粟科和紫堇科也均为单系。然而,蕨叶草属和角茴香属系统位置不定,比如在2009年的一项研究中,它们彼此互为姐妹群,共同组成广义罂粟科的基部分支。鉴此,APG系统决定保持一个传统概念上的广义罂粟科,可以把由蕨叶草和角茴香属引起的系统发生不确定性留在罂粟科内部等待解决,而不影响科级以上的被子植物门大系统。这样,罂粟科就分为4亚科,即罂粟亚科、蕨叶草亚科、角茴香亚科和紫堇亚科。
下级分类
根据多识植物百科2023年数据,罂粟科共有47属,约800种。
形态特征
罂粟科为草本或稀为亚灌木、小灌木或灌木,极稀乔木状(但木材软),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无毛或被长柔毛,有时具刺毛,常有乳汁或有色液汁。
根
主根明显,稀纤维状或形成块根,稀有块茎。
叶
基生叶通常莲座状,茎生叶互生,稀上部对生或近轮生状,全缘或分裂,有时具卷须,无托叶。
花
花单生或排列成总状花序、聚伞花序或复总状花序。花两性,规则的辐射对称至极不规则的两侧对称;萼片2或不常为3-4,通常分离,覆瓦状排列,早脱;花瓣通常二倍于花萼,4-8枚(有时近12-16枚)排列成2轮,稀无,覆瓦状排列,芽时皱褶,有时花瓣外面的2或1枚呈囊状或成距,分离或顶端粘合,大多具鲜艳的颜色,稀无色;雄蕊多数,分离,排列成数轮,源于向心系列,或4枚分离,或6枚合成2束,花丝通常丝状,或稀翅状或披针形或3深裂,花药直立,2室,药隔薄,纵裂,花粉粒2或3核,3至多孔,少为2孔,极稀具内孔;子房上位,2至多数合生心皮组成,标准的为1室,侧膜胎座,心皮于果时分离,或胎座的隔膜延伸到轴而成数室,或假隔膜的连合而成2室,胚珠多数,稀少数或1,倒生至有时横生或弯生,直立或平伸,具二层珠被,厚珠心,珠孔向内,珠脊向上或侧向,花柱单生,或短或长,有时近无,柱头通常与胎座同数,当柱头分离时,则与胎座互生,当柱头合生时,则贴生于花柱上面或子房先端成具辐射状裂片的盘,裂片与胎座对生。
果实与种子
果为蒴果,瓣裂或顶孔开裂,稀成熟心皮分离开裂或不裂或横裂为单种子的小节,稀有蓇葖果或坚果。种子细小,球形、卵圆形或近肾形;种皮平滑、蜂窝状或具网纹;种脊有时具鸡冠状种阜;胚小,胚乳油质,子叶不分裂或分裂。
分布
分布范围
根据多识植物百科2023年数据,罂粟科共有47属,约800种。罂粟科主要产于北温带,尤以地中海区、西亚、中亚至东亚及北美洲西南部为多;在中国南北均产,但物种分布最丰富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四川省境内;其次为西藏自治区、云南省,并以四川为种丰富度分布中心,向西北及东北地区呈现递减的趋势,粤、琼分布的最少;而属分布最丰富的则是河南省、湖北、陕西省;其次是四川、云南。其中血水草属为中国特有的单种属;种类较多的为紫堇属和绿绒蒿属,而另一些多种属如罂粟属和花菱草属中国只有少数种或引种栽培,有些单种属或寡种属如荷青花属、白屈菜属、博落回属和角茴香属则较广泛分布。
生境
罂粟科是典型的北温带分布的科;中国罂粟科植物广泛分布于海拔为0-5500米、东经(E)73°-136°、北纬(N)18°-54°处的高山、低山、丘陵和平原等地域环境中;如延胡索属中的全叶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 T. Wang)常野生于山地、稀疏林以及树林边缘的草丛中;紫堇属中的伏生紫堇常野生于山坡、林下草丛中,也旁生于山沟内与河流边;紫堇常野生于丘陵、沟边或多石地;刻叶紫堇常生长在山区林缘、路边或疏林下等地。
习性
罂粟科植物大多喜干燥、凉爽和日光充足的环境,较耐寒,耐阴、耐瘠薄、耐高温,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在酸性、中性土壤及石灰岩山地上均能生长;但紫堇属中的的全叶延胡索和紫堇属中的刻叶紫堇喜温暖湿润气候;花菱草不耐湿热,在炎热的夏季处于半休眠的状态,容易枯死,秋天过后可重新萌发。
繁殖
罂粟科植物多为异花授粉,如罂粟属异花授粉植物,为虫媒花,花粉量较大,在自然界中容易引起变异产生新的物种;虞美人开花时,花药成熟,花粉量较大,柱头低于花药,有利于自花授粉,主要是靠昆虫和风携带花粉完成授粉等。罂粟科中一些植物的种子还存在休眠,如红花绿绒蒿的种子休眠类型为深度复杂形态生理休眠,自然萌发率低。此外,罂粟科中还存在一些自交不亲和的植物,以柱头S蛋白作为信号分子的,当它与花粉管表面的S受体分子特异性结合后引起一个[ca(clo)2+]i作为第二信使的细胞内级联反应,通过其下游信号转导最终使花粉管停止生长。
用途
园林观赏
罂粟科植物有较大的观赏用途,如罂粟的重瓣品种常见于各地公园、庭园栽培;绿绒篙花大色艳;荷包牡丹花姿优美奇特;花菱草株型小巧、茎叶嫩绿、开花繁茂、花瓣具丝质光泽、花色鲜艳,可在庭院中作花丛及带状栽植,也可与其它草花混栽作花境,或是用于草坪丛植或坡地覆盖,亦或作切花或盆栽观赏;虞美人既可花坛栽植,也可盆栽、用作切花,在公园里成片种植,可营造花海景观等。此外,在乌克兰西部,虞美人的种荚常被用来装饰其他宗教庆祝活动如复活节、变形节等。
工业原料
本科植物有些种类如白屈菜、蓟罂粟、虞美人、罂粟等植物的种子含油30%-40%。罂粟可作为土耳其的动物饲料,特别是兔子和猪。在意大利,罂粟叶被给予母鸡以增加产蛋量,它的种子仍被用作鸟籽。在西西里岛,罂粟花曾经被大量喂给农场动物,以便在屠宰前将它们击晕。
医学药用
本科植物有些种类入药,如血水草、荷青花、白屈菜、博落回、多种绿绒蒿属、角茴香、紫金龙、荷包牡丹、多种紫堇,尤其紫堇属中的延胡索类,为著名的中药材。据《中药大辞典》记载,罂粟的种子可入药,具有健脾开胃、清热利水的功效,主要用来治疗腹泻、痢疾等病症;延胡索的块茎可入药,具有活血散的功效,主治腰痛、胸痹心痛、经痛、腹疼痛、产后瘀滞腹痛、跌打损伤等病症;蛇果黄堇全草可入药,具有活血止痛、祛风止痒的功效,主要治疗跌打损伤、瘙痒症等病症。
保护
类群现状
罂粟科中的保护物种的资源较少,如高茎绿绒蒿为不丹西部的特有物种,分布在哈区(哈拉和久拉)的灌木丛、岩石等地区。久治绿绒蒿在世界上的群居显著下降,分布面积狭小,已知分布点已少于10个,生境明显退化,成熟个体数极度波动。红花绿绒蒿的野生资源十分稀少,群落规模较小,多为点状分布,有些群落甚至只有几十株。截止到2021年,中国青海省红花绿绒蒿蕴藏量最大、四川省次之、甘肃省最小,三省总蕴藏量仅为105.6吨。同时随着气温不断上升和生长环境的持续恶化,导致红花绿绒蒿出现生境面积减少和种群分布破碎化,分布范围日渐缩小,从而进一步加剧红花绿绒蒿资源量下降。
致危因素
随着气温不断上升和生长环境的持续恶化,导致红花绿绒蒿出现生境面积减少和种群分布破碎化,分布范围日渐缩小,从而进一步加剧红花绿绒蒿资源量下降;石生黄堇的自然繁殖率低,生境条件恶劣,人为大量开采导致野外种群数量锐减。此外,火灾的发生常对高茎绿绒蒿构成威胁,生境的退化或丧失也对久治绿绒蒿产生威胁。
保护等级
罂粟科中的一些植物已被列入世界保护名录中,如尼泊尔绿绒蒿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Ⅲ中所收录;高茎绿绒蒿、毛瓣绿绒蒿和久治绿绒蒿被列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中,被评为NT(近危)物种;石生黄堇、红花绿绒蒿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中评为无危(LC)物种;毛瓣绿绒蒿和久治绿绒蒿于2013年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所收录,评估等级均为NT(近危);石生黄堇、久治绿绒蒿、红花绿绒蒿、毛瓣绿绒蒿于2021年被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列为二级保护植物。
保护措施
截至2006年,中国相关研究员开展了野生石生黄堇人工引种驯化栽培研究,完成10代人工种子繁殖驯化栽培过程,建立了约333.3公顷的石生黄堇种植基地。2016年,据中国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生药所副所长扎西次仁介绍,人工培育过程中,科研团队在基地内建立了仿野生培育生境,采取种子繁殖方法,系统分析种子生理状态及萌发特性等,同时实时对照实验室数据,测试大田种植技术的稳定性。于2016年正式开启大田县种植实验。其中红花绿绒蒿等6种濒危绿绒蒿属种人工培育获得成功。此外,在吉美凯萨尔已建立高茎绿绒蒿的自然保护区。
毒性
成分及作用机理
罂粟科中的一些植物有毒,其富含异哇啉类生物碱(isoquinolinetype alkaloids),如前鸦片碱(protopine)、异紫堇碱(异紫堇定碱)、罂粟碱(papaverine)、Morphine(morphine)、可待因(codeine)、血根碱(sangulnarine)、白屈菜碱(chelerythrine)、博落回碱(bocconine)、痕迹那可汀(narcotine)、蒂巴因(thebaine)等。如罂粟科中的罂粟是制取鸦片的主要原料,从蒴果上提取的汁液,可加工成鸦片、吗啡、海洛因等;而虞美人全草有毒,果实毒性较大,主要含丽春花碱型生物碱、原小檗碱型生物碱、藤荷包牡丹赛因碱等;罂粟和虞美人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性。罂粟碱不能选择性地松弛平滑肌,可因肠道松弛而致血压持续降低,甚至严重心律失常,最终导致死亡。此外,白屈菜、野罂粟及荷包牡丹等罂粟科植物也有毒。
中毒症状
食用罂粟壳会使人体产生依赖性而造成瘾癖,对人体肝脏、心脏有毒害作用。长期食用含有罂粟壳的食物,就会出现发冷、出虚汗、乏力、面黄肌瘦、犯困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造成损害,引起精神失常,出现幻觉,甚至会呼吸停止而死亡;虞美人使人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癫痫发作、肌病、心律失常,其被家畜误食后会导致家畜狂躁、嗜睡、脉搏加速、呼吸不匀,重则死亡;白屈菜对人的皮肤刺激性强,触及嘴唇使之肿大,咽下引起呕吐、肌肉痉挛和昏睡;野罂粟可使人心脏麻痹、呕吐、昏迷。
中毒事件
民间常用罂粟来治疗咳嗽和腹泻,但常因用量掌握不当,时有中毒现象发生。如1位母亲给孩子服过量的罂粟壳导致患儿出现拒乳,继而出现呕吐、昏睡,四肢发凉,急诊入院等现象。此外,误食罂粟科植物也常导致一些中毒事件的发生。如一名3岁的女性患者因食用虞美人的花2小时后出现恶心、烦躁不安和呼吸困难等症状;一名90岁的男性患者因摄入虞美人一小时后手臂和腿部麻木、失去力量。
治疗措施
罂粟壳中毒抢救的方法包括保温、洗胃、导泻、吸氧、人工呼吸,应用呼吸中枢兴奋剂,静脉补液以及对症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代表类群
罂粟属
学名:Papaver L.,为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亚灌木。根纺锤形或渐狭,单式。茎1或多,圆柱形,不分枝或分枝,极缩短或延长,直立或上升,具乳白色、恶臭的液汁,具叶或不具叶。基生叶形状多样,羽状浅裂、深裂、全裂或二回羽状分裂;具叶柄。花单生,稀为聚伞状总状花序;花蕾下垂,卵形或球形;花瓣4,极稀5或6,着生于短花托上,通常倒卵形,二轮排列,外轮较大,大多红色,稀白色、黄色、橙黄色或淡紫色,鲜艳而美丽,常早落。蒴果狭圆柱形、倒卵形或球形。种子多数,小,肾形,黑色、褐色、深灰色或白色。约100种,主产于中欧、南欧至亚洲温带,少数种产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南部。中国有7种3变种和3变型,分布于东北部和西北部,或各地栽培。大多庭园栽培供观赏,有些种类入药。
花菱草属
学名:Eschscholzia Cham.,为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稀为亚灌木,无毛,呈蓝灰色,具微透明的液汁。叶互生,三出多回羽状深裂,小裂片狭窄,大多线形。花大,单生于长花梗上,黄色或橙黄色;花托膨大成杯状,周位花;萼片2,通常草质,长圆形或圆锥形;花瓣4,宽,生于杯状花托边缘,芽时覆瓦状排列或扭卷。蒴果长圆柱形,10脉,2瓣自基部向顶端开裂,并抛出种子,开裂后通常弯曲。种子多数,球形,有网纹,具小瘤状突起,无种阜。约12种,是一个多变的属,广泛分布于北美太平洋沿岸的荒漠和草原区。中国广为引种栽培1种。
紫堇属
学名:Corydalis DC.,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或草本状半灌木,无乳汁。主根圆柱状或芜菁状增粗,有时空心或分解成马尾状。茎分枝或不分枝,直立、上升或斜生,单轴或合轴分枝。基生叶少数或多数(稀1枚),早凋或残留宿存的叶鞘或叶柄基。茎生叶1至多数,稀无叶,互生或稀对生,叶片一至多回羽状分裂或掌状分裂或三出,极稀全缘,全裂时裂片大多具柄,有时无柄。花排列成顶生、腋生或对叶生的总状花序,稀为伞房状或穗状至圆锥状,极稀形似单花腋生;花冠两侧对称,花瓣4,紫色、蓝色、黄色、玫瑰色或稀白色。果多蒴果(稀扭曲或具节),形状多样,通常线形或圆柱形,极稀圆而囊状、不裂,个别种向上卷裂。种子肾形或近圆形,黑色或棕褐色,通常平滑且有光泽;种阜各式,通常紧贴种子。
延伸文化
民间故事
罂粟科中虞美人在中国有着丰富的民间故事,相传在中国楚汉战争时,项羽因中了韩信的十面埋伏计,被困在垓下这个地方。后来项羽因为突围困难在军帐中饮酒,面对虞姬和他骏马乌,不禁悲歌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在项羽准备最后一次突围时,虞姬拔剑自刎;在虞姬血染的地方就长出了一种罕见的艳美花草,为纪念这位美丽多情又柔骨侠肠的奇女子虞姬,就把这种不知名的美颜花朵命名为“虞美人”。
象征
罂粟科植物中的花菱草是加利福尼亚州的州花,其英文名是Califonia Poppy,在园林绿化专业中译为花菱草或金英花,花菱草是由日本名称翻译而来。原产于北美,被当地人视为“幸福生活和富有”的象征;在意大利,罂粟的种子荚常被当作“邮票”。
此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场上盛开着虞美人的花,其花的颜色——血红色有隐喻战争的寓意。在盎格鲁-撒克逊的传统风俗中,虞美人花寓意为“休战纪念星期日”,每年11月11日前的星期日,佩戴红色虞美人花,庆祝阵亡将士纪念日。英国“阵亡将士纪念日”定于11月11日,起初为纪念一战的结束,后扩大至所有为国捐躯的军人,在这天,佩戴红色的虞美人花,对二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举行悼念仪式。此外,在西班牙的某些地区,虞美人也是魔法和宗教信仰和实践的主题。
参考资料
罂粟科.多识植物百科.2023-07-30
罂粟科.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3-07-30
毛瓣绿绒蒿.中国珍稀濒危物种系统.2023-07-30
罂粟科.物种2000.2023-07-30
濒危物种绿绒蒿在西藏培育成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3-07-30
高茎绿绒蒿.IUCN.2023-08-10
毛瓣绿绒蒿.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3-08-10
久治绿绒蒿.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3-08-10
石生黄堇.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3-08-10
红花绿绒蒿.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3-08-10
久治绿绒蒿.中国珍稀濒危物种系统.2023-07-30
罂粟科.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3-07-30
罂粟科 PAPAVERACEAE.中国植物志.2023-07-30
盆栽罂粟“当蔬菜吃”?涉嫌违法犯罪!有关知识来了解一下.宁夏药品监督管理局.2023-07-30
罂粟属.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3-08-10
Eschscholtzia Cham..植物智.2023-08-10
紫堇属.中国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3-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