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型人格障碍
自恋型性格障碍(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是以对自我价值感的夸大和缺乏对他人的共情为基本特征的人格障碍。
“自恋”的词源于古希腊神话中水仙相关的故事。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病因以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解释为:患者无法把自己本能的心理力量投注到外界的某一客体上,该力量滞留在内部,便形成了自恋,其特征为“以自我为客体”。美国和德国调查显示,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比率为0~0.4%。该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包括过于自负、嫉妒他人拥有能力或财产、缺少同情心、难以接受他人批评等症状。
自恋型性格障碍采用DSM-IV-TR的诊断标准,需与其他各类型人格障碍进行鉴别,如反社会型、强迫型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药物治疗可试用锂盐、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氟西汀等,心理训练手段则包括解除自我中心观和学会爱别人。精神动力学派的学者虽提供不少有关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假设,但其中多数缺少实验的支持。
命名
“自恋”这个词源有关水仙花的古希腊神话。有一个小伙子爱上了水中自己的倒影,他痴迷于自己的形象,以至于在水边生根,变成了一株水仙。埃利斯(Ellis)在心理学著作中引用了这个“自恋”的神话故事。
病因
关于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成因,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解释是这样的:患者无法把自己本能的心理力量投注到外界的某一客体上,该力量滞留在内部,便形成了自恋。现代客体关系理论认为,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特点是“以自我为客体”。通俗地说,就是“你我不分、他我不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患者在早年的经历中体验过人际关系上的创伤,如与父母长期分离、父母关系不和或者父母对其态度过于粗暴或过于溺爱等。有这样一些经历,使得患者觉得自己爱自己才是安全的、理所当然的。
在科胡特看来,可以追溯到童年的婴儿时期,按照客体关系理论家马勒等的研究,这一障碍大约形成于一岁半到三岁之间。科胡特认为,每一个个体在其婴儿时期都是有自体自大、夸大倾向的,例如婴儿稍稍不得到满足就会大哭等,在婴儿的心理世界中,他或她是全能的上帝。当这一上帝由于被养育者(自体客体)所满足时,则获得快乐。如果不满足,则因为自己的全能感遭受挫折无法实现而暴怒。这一不被满足的情况其实是在婴儿养育中经常偶然发生的,但如果养育婴儿者是长期的如此对待婴儿的,也就是说婴儿是长期无法得到夸大的自体自恋满足的。不能与内部期待配对成功,则婴儿将失望于外在,大脑则据实际情况放弃这一正常的养育被养育的循环回路构成,而以自体幻想性循环回路来替代补偿这一自恋之需要。这样的幻想往往是阻碍了自体了解正常自恋的现实性,而超出常人所能接受的范围而形成自己独有和过分的自恋,于是就会有以上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类似夸大性格的表现。
同时养育者如果是情绪经常有问题的,则早期也同时会把自己的自恋失败的暴怒反映出来,而在于婴儿的互动之间内化婴儿的心理信息处理系统中,成为婴儿今后无意识判断人际关系的某些基础情感。所以在英国客体关系学家温尼科著名的录像实验中,一个快乐的婴儿由于和一位表现抑郁的母亲一直在一起一个多小时,这婴儿的脸也变得和母亲一样抑郁了。这就是科胡特所提及的著名特点:转变的内化作用。长期如此,则对于婴儿成人时候的人际感情能力直接产生影响。这也就是影响了婴儿今后发展中的内部期待的基础。
流行病学
根据DSM-4的定义,在社区样本中(美国),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患病率为0%至6.2%,在被诊断为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个体中,50%至75%是男性。美国和德国调查显示,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比率为0~0.4%。
临床表现
自恋型性格障碍患者的特点是过于自负,夸张地认为自己是特别的、优秀的,沉湎于幻想中的巨大成就、权力、美貌、聪明才智等。他们期待着别人的赞赏、羡慕及给予特殊待遇。如果其他人没有赏识和认同患者的特殊地位,就认为遭到了虐待,气愤不已,充满戒备,情绪低落。患者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对自己十分关注,而对别人却十分冷淡,漠不关心。他们嫉妒他人拥有能力或财产,贬低别人的成功,担心别人会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利用他人而不顾及别人的感受,缺乏同情心。如果在人际关系方面出现矛盾,患者总认为责任全在于别人。面对别人的批评,患者难以接受,十分沮丧,戒心增高。患者会想方设法地与有钱有势或成功人士拉关系,目的是项提高自己地身价。当别人与患者相处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当初对他的良好印象与实际的内涵有着十分强烈的反差时就会远离患者。
患者产生求医愿望的因素是与外部环境的抗争导致了对自尊心的威胁。有些事件,如人际关系的受挫、工作方面的困难、失去亲朋好友、自我形象的损害等,会作为一种催化剂,使患者对自己的问题有所警惕。患者的情绪处于低落状态时,渴望尽快恢复能力和良好的自我感觉。患者出现挫败感,或因利用他人、攻击行为及滥用职权而陷入困境时也会产生求医的愿望。自恋型性格障碍的患者最主要的内心冲突体现在夸大的自我感觉和态度与现实局限性之间的矛盾。他们社会功能的缺损体现在工作表现、人际关系、不道德行为、欺骗他人、违法乱纪、贪污受贿罪等多方面的问题。
诊断标准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DSM-IV-TR):最普遍的行为模式是夸大(幻想与行为),需要他人的赞美,缺乏同情心,至少符合5种以下表现:
参考资料:
鉴别诊断
自恋型人格障碍以妄自尊大的夸大观念和沉湎于无限成功、权力和智慧光辉的幻想为特征。需与其他各类型性格障碍进行鉴别,如反社会型、强迫型、癔症型、边缘型等。
治疗方法
概况
心理治疗是通过精神分析发展有力的自尊调节机制;药物治疗可试用锂盐、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氟西汀等。自恋型人格障碍在中年常出现恶化,心理治疗有助于病情好转及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训练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心理训练方法主要分为解除自我中心观和学会爱别人。
解除自我中心观
自恋型人格的最主要特征是自我中心,而人生中最为自我中心的阶段是婴儿阶段。由此可见,自恋型性格障碍患者的行为实际上退化到了婴儿期。朱迪斯·维尔斯特在他的《必要的丧失》一书中说到:“一个迷恋于摇篮的人不愿丧失童年,也就不能适应成人的世界”。因此,要治疗自恋型人格,必须了解那些婴儿化的行为。可把自己认为讨人厌嫌的人格特征和别人对自己的批评罗列下来,看看有多少婴儿期的成分。
还可以请一位和自己亲近的人作为自己的监督者,一旦出现自我中心的行为,便给予警告和提示,督促自己及时改正。通过这些努力,自我中心观是会慢慢消除的。
学会爱别人
对于自恋型的人来说,光抛弃自我中心观念还不够,还必须学会去爱别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体会到放弃自我中心观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因为要获得爱首先必须付出爱。艾瑞克·弗洛姆在他的《爱的艺术》一书中阐述了这样的观点:幼儿的爱遵循“我爱因为我被爱”的原则;成熟的爱遵循“我被爱因为我爱”的原则;不成熟的爱认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认为“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维尔斯特认为,通过爱可以超越人生。自恋型的爱就像是幼儿的爱、不成熟的爱,因此,要努力加以改正。
预后
自恋型热性格障碍在中年常出现恶化,心理治疗有助于病情好转及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性格评价
在实际中,他们稍不如意,就又体会到自我无价值观。他们幻想自己很有成就,自己拥有权利、聪明和美貌,遇到比他们更成功的人就产生强烈嫉妒心。他们的自尊很脆弱,过分关心别人的评价,要求别人持续的注意和赞美;对批评则感到内心的愤怒和羞辱,但外表以冷淡和无动于衷的反应来掩饰。他们不能理解别人的细微感情,缺乏将心比心的共感性,因此人际关系常出现问题。这种人常有特权感,期望自己能够得到特殊的待遇,其友谊多是从利益出发的。
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常有普遍性的人际关系;他们的抑郁情绪、人际困难或不切实际的目标可能影响工作。但另一方面,他们对功利的追逐可能使他们获得较高的工作成就。
相关理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Freud)将“自恋”融入有关性心理的理论中,认为恋物行为与人格发展中的自恋阶段有关。
约翰逊(S.Johnson)、克恩伯格(Kernberg)、科胡特(Kohut)等学者认为处在15至24个月阶段的婴儿,如果父母抚养孩子的意见不一,漫不经心,孩子就得不到充分的关爱,情感脆弱的孩子就会受到“自恋性损伤”(narcissistic injury)。在弥补这种损伤过程中,孩子会以自大和虚假的自我来博得父母的关注和自我的满足。以后这种虚假的自我被固定下来,以获取别人持久的赞赏。尽管自恋者的内心感到自己没有价值,缺乏能力,情绪诅丧,但他们却以虚假的、过分夸张的自我来增强脆弱的自尊。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dler)认为,试图克服由于他人比较而产生的低人一等的感觉是一种动力,这称为“补偿”(compensation)。自恋性格障碍的患者在与别人进行比较后,认为自己不重要、不如别人,从而产生了虚假自强的补偿行为。
米勒(N.Millon)的社会学习理论与精神动力学理论的假设却相反,认为自恋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父母对孩子的过度重视所造成。一旦父母过度夸张孩子的自我价值和权力意识,孩子的内在自我形象就被夸张地强化了。但是这种膨化的内在形象与客观的外在实际形象之间是不相统一的,这就会引起明显的失望和失落感。过度夸张的自我形象在不断得到强化以后,能够产生消除失落感的平衡作用。因而,扭曲的自我形象便以一种特定的行为模式固定地呈现出来,形成一种病态的自恋人格特征。
杨(Young)用认知理论阐述了自恋性人格障碍的形成特点。认为患者的信念是一种绝对的、自我为中心的信念,这种信念开始于童年早期,通过互动模式而习得。随意利用他人和不能宽容他人则反映了患者对自我评价中的失实及功能失调,并试图获得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需要指出的是,精神动力学派的学者提供了很多有关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假设,但其中很多缺少实验的支持,而认知治疗法可以与现象学理论紧密联系,并与实验及临床研究的实证性支持,提供了对患者及治疗师都易于掌握的治疗策略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