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张作相

张作相

张作相(1881年2月—1949年4月19日),字辅忱,原名福臣,奉天锦州义县(今锦州凌海市班吉塔乡杂木林子村)人,祖籍衡水市,民国军事将领,原吉林省政府主席。

张作相出生于1881年2月的一个中农家庭,早年家庭贫困,后流落沈阳市。1901年张作相投身绿林并与张作霖结为盟兄弟,一同接受清政府招安,随张作霖发迹而随之升迁。1911年张作相进入东北陆军讲武堂学习,1912年至1919年,连续担任团长、旅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和师长等职。1922年因主张休战而被张作霖罢免总参谋长一职,同年直奉战争结束后,张作相任东三省陆军整理处副监。两年后,张作相接任吉林市督军一职。1925年11月22日,郭松龄反叛,张作相出兵平叛,首次大败,随后跟随张学良平定叛乱。平叛结束后,张作相再跟随张作霖进入关中,并推举张作霖为大元帅,并跟随张作霖南征北战。1928年,皇姑屯事件爆发,张作霖被炸去世,张作相力保张学良主政东北地区,同年与张学良等人一同宣布“易帜”,随后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席等职。次年,张作相再任国防司令。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张作相于锦州市尽孝,未能组织兵力对抗,日军迅速占领了东北三省。次年,张作相吉林政府主席一职被替换。1933年初,日军进犯热河,张作相领兵对抗,大败,张作相请辞隐居天津市。期间虽为财务之事多次奔波,但从未给日伪军任职。1945年,九三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再欲拉拢张作相。并于两年后任张作相为东北行辕政治协会委员,1948年4月,张作相任东北行辕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但未任职。同年9月,锦州解放,张作相于锦州家中被俘,不久后被释放。1949年4月,张作相于天津家中病逝,终年六十九岁。

张作相主政吉林省期间安定边界、剿灭匪患,同时还注重民生发展,修建铁路和自来水厂,并对鸦片进行抵制。在张作相主政吉林期间,在边境稳定、民生发展、经济发展、普及教育等方面都带来一定积极影响。现代学者张景权曾评价张作相:“张作相在吉林市为官八载,兴市政、筑铁路、办大学,在国势衰危、军阀混战的时代,这对于一个旧式军阀人物来说,实为难能可贵。”

人物生平

早年贫困

1881年2月,张作相出生于沈阳市(今辽宁省)义州杂木林子村的一个中农家庭,早年家境贫寒。张作相在读了三年私塾后就开始学习瓦工技术,后半工半农,以此谋生。16岁时,张作相加入村里的泥瓦工组,为村民建造房屋,因瓦工做的较好,被村里人称之为“青年能手”,后流落至沈阳一带。

奉系升迁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俄罗斯帝国趁机侵占东北地区辽西地区一带陷入混乱。次年,张作相因打死了杀害其族人的凶手后投身绿林并在此期间认识了当时还为绿林的冯德麟张作霖汤玉麟等人,并投靠张作霖,结为“盟兄弟”,随后张作相随着张作霖的升发而随之升发。1902年9月张作相随张作霖被清军招抚,不久后张作相被任为游击马队的哨官。

1907年,张作霖骗杀辽西土匪杜立三而升迁,张作相也随之升迁为管带,至辛亥革命前期,张作相一直跟随着张作霖于郑家屯洮南市一带剿灭土匪,并且跟随汤玉麟等人前往东北陆军讲武堂学习军事,并接受张作霖的命令替张作霖监督奉天的政治走向,以求张作霖的升迁之路安稳。1911年,张作相于讲武堂毕业。辛亥革命爆发后,东北地区政局不稳,张作霖率领张作相等人趁机进入沈阳市镇压革命党人。1911年11月12日,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于奉天召开“国民安保会”以此来镇压革命党人,张作霖率领张作相等人携带武器于会场警戒,会议中途,张作霖、张作相拿出手枪开始逮捕革命党人,革命党人纷纷逃散。

随后,张作霖通过各种手段夺取政权,并于1919年统治了全东北,而张作相也随之升迁,1912年张作相担任二十七师骑兵团长、炮兵团长,两年后,张作相获陆军少将衔,同年8月,晋升为陆军少将。1916年张作相再升任为二十七师五十四旅旅长,不久后再升任为二十七师代理师长,并取代杨宇霆成为张作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同时担任法库县康平县彰武县三县剿匪司令。1918年,张作霖任东北地区巡阅使,掌管吉林省黑龙江省,不久后,张作相获颁四等宝光嘉禾勋章,再晋升为中将。次年,张作相被正式任命为二十七师师长,。张作霖称霸东北后,也加入了军阀混战,而张作相也一直跟随着张作霖南征北战,但同时张作相也主张优先稳定东北政局,不急于举兵进关,但张作霖不满张作相的主张,于1922年2月解除了张作相总参谋长之职。

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之战爆发,张作霖自任镇威军总司令,并自兼东路军总司令,命令张作相任东路军第一梯队司令,张学良李景林任第二、三梯队司令,虽张作相对不同意加入此次混战,但因张作霖执意要打,也无奈同意。张作霖所属的奉军大败,退还关内,张作相虽为败军之将,但因与张作霖互为兄弟,仍被重用。同年6月,张作相任东三省陆军整理处副监,负责领导整训奉军。

平步青云

1924年4月,吉林市督军兼省长孙烈臣病逝,由张作相继任吉林督军一职并兼东北地区保安副司令一职。同年9月,第二次直奉之战爆发,奉军编组六个军,张作相任第四军军长,汲金纯任副军长,负责在锦州市一带留守后方,张作相留守后方期间,主张“固守关外,将养生息”。张作相一边训练士兵,扩充实力,一边建设基础设施,如:修建吉敦铁路、建吉林大学、兴办自来水厂等,并且命令禁止种植鸦片。第二次直奉之战奉军大胜,奉系军阀和国民军共同控制了北京政府。张作相改任为吉林军务善后督办,次年再兼任东北三省铁路护路军总司令。

1925年3月,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整编,张作相兼任东北陆军第十五师师长,4月,张作相获陆军上将军衔。同年11月,张作相任第五方面军团军团长,负责警戒热河西部至古北口一带,22日,奉军将领郭松龄滦州率部倒戈,回师沈阳市,相继攻占山海关区绥中县等地,张作霖紧急调命张作相阻击,张作相率命于连上一带阻击郭松龄,张作相大败,狼狈逃回沈阳。经此一役,张作霖本欲下野,但因得到日本的资助再次命张作相、张学良等人阻击郭松龄部队,郭军大败,郭松龄被擒杀。郭松龄死后,奉系军团内部多数主张杀死郭松龄所有部下,但张作相苦苦哀求,并从时局角度分析利弊,张作霖才将此事不了了之。而张作相在张作霖面前保下的郭松龄部下也为日后的西安事变发挥了作用。

郭军反奉失败后,张作霖再次挥军入关,1926年春天,张作相率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国民军冯玉祥部开战,并与吴佩孚和解,合力对抗国民军,4月,联军占领北京,八月攻占南口。11月30日,张作相与吴俊升孙传芳张宗昌阎锡山等十六位将领共同推选张作霖安国军总司令。次年6月,诸将共推张作霖为陆海军大元帅,组织军政府,改编并统称为陆军,编为七个方面军团,张作相任第五方面军团军团长,获一等大绶宝光嘉禾勋章。同年9月,张作相兼任东省护路军总司令,10月,张作相再任辅威将军,升陆军上将,同时,张作相出兵攻打倾向蒋介石方的阎锡山,并成功占领了天镇、大同市等地。

1928年2月4日,张作相被张作霖命令前往日本签订日本在东北地区建造铁路的条约,但赶赴现场后,张作相拒不签字,张作霖只能以“罢免张作相之后签字”搪塞日本,不久后,以中国国民党蒋介石为首的四派联军联合攻打张作霖,张作相和张学良见势不妙,便劝谏张作霖退回关外,保存实力。同年6月4日清晨,张作霖乘车抵达皇姑屯,关东军将事先设置的炸弹引爆,张作霖当场重伤,不久后因伤势过重死亡。同月,东三省议会联合会推举张作相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兼吉林省保安司令,张作相坚决请辞不就。

主政吉林

1928年7月4日,张作相推选张学良为东北地区保安总司令,并表示自己愿意以军事行动促使中国统一。12月29日,张作相与张学良、万福麟等通电,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随后国民政府即任命张作相为东北边防副司令长官、吉林省政府主席并兼任国民政府委员。当时张学良因反感日军的侵略行为,所以积极推动反日方针,张作相也同样表示支持。日本人要求张学良完成当初张作霖对日本的承诺,但张学良和张作相都拒绝了日本人的要求。

1929年1月,张作相兼任国民政府首都建设委员会委员,同年夏,张学良接受蒋介石的唆使,意图向苏联挑起“中东路事件”,趁机夺回中东路,但是张作相劝谏张学良不要轻易惹恼苏联,日本人可能会趁虚而入,未果。不久后,张学良挑起了中苏边境战争,张学良任命张作相为国防司令,万福麟为副司令,并且分派吉林省黑龙江省部队增防中东路东西段,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惨败,张学良不得不采取张作相的建议,派遣特使与苏签订了停战协议。同年8月,吉林大学成立,张作相兼任校长。

1930年1月,张作相获颁二等宝鼎章,同年夏,中原大战爆发,国民政府冯玉祥阎锡山均派代表至东北地区寻求支持,不仅如此,蒋介石还以各种职位来劝张学良出兵援蒋。张学良一时间举棋不定,并在沈阳市开启了高级会议,在会议上,以张作相为首的元老派,都坚决反对出兵关内,并建议张学良只在绥靖之地保境安民,不与任何方面合作,后蒋介石派专人拜访张作相,张作相依旧拒绝了蒋介石的建议。9月18日,张学良发表和平通电,拥护中央,并派军入关,冯、阎部队战败,内战旋即结束。

1931年1月,张作相获一等宝鼎章,6月,张作相再兼任国民委员及中央政治会议委员。9月18日,日军进攻沈阳,“九一八事件”爆发,张作相身为东北边防军副司令是有一定的指挥权的,但当时张作相因父亲病逝还留在锦州市奔丧,而东北各边防军也采取了不抵抗政策,导致日军在数月之内占领了东北地区,吉林沦陷时,张作相只是遥领吉林省军政首长名义,但对当时已投敌的吉林军署参谋长熙洽成立伪政权未做任何表示,直到11月才组织吉林省临时政府与熙洽的伪政权对抗。同年12月,东北政务委员会改组,张作相仍任委员。

隐居逝世

1932年初,北平军事整理委员会成立,张作相兼任理事,同年七月,国民政府任命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将领丁超代理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席,李杜代理东北边防军驻吉副司令长官,次月,国民政府设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张作相兼任委员,委员长由蒋介石兼任,张学良代理。

1933年初,日军进犯热河及山海关区,政府颁布华北军战斗序列,张作相任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兼第六军团总指挥,指挥第五军团汤玉麟和第九军团的孙殿英进行抵抗,但因汤玉麟不战而逃,张作相无奈退至古北口,后得到张学良许可回到北平。从此不在军中担任军政实职,并前往了天津市隐居。期间,张作相因生活奢侈而财政不足,张作相曾向伪满政权要求其归还其在东北地区的财产,伪满政权要求张作相和张学良断绝往来才肯归还部分财产,张作相不肯,后张作相命其三子张延藩前往各地周旋。1935年,关东军归还了张作相于锦州市的部分房产。后有日本军邀请张作相前往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担任要职,张作相婉言拒绝。

1936年1月,张作相改任军事参议院上将参议,同年7月,张作相再获国民革命军誓师十周年纪念勋章。同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张作相为张学良四处奔走,后国民政府任命他为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上将参议,张作相电辞不就。不久后,蒋介石借张作相电辞不就为由派中国国民党大员赶赴天津市,强迫张作相等人在报纸上指责张学良“劫持长官,以下犯上”。后抗战期间,张作相隐居津门,曾多次受到敌伪势力的威逼利诱让他出山,但张作相不为所动。

1945年,九三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又拉拢张作相,并曾多次夸奖张作相在沦陷区却未给日本人做事,很难得可贵。同年十月,熊式辉东北地区任国民党军委会东北行营主任时,蒋介石曾叮嘱熊式辉:到了东北一定要得到张作相等人的支持。但因张作相并非蒋介石嫡系,也一直未被蒋介石起用。

1947初,张作相任东北行辕政治协会委员,十月,东北行辕政治、经济委员会合并为政务委员会,张作相任委员,次年4月,张作相任东北行辕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不久后再任东北“剿共”副总司令员,因时局变化,未能就任。1948年9月,锦州市解放,张作相于锦州家中被俘,后被释放归家,期间蒋介石曾派专人催促张作相前往台湾,张作相不为所动,1949年农历三月二十二日(4月19日)张作相因脑出血天津市家中逝世,终年六十九岁。

施政举措

政治

张作相任职期间多次不仅积极推选张学良主政东北地区,而且还积极劝谏张学良易帜,并且多次表示自己愿意以军事行动促使中原地区统一。也曾多次采取举措保证政治与社会安稳,如其主政期间曾对官吏进行了澄清,他下令选贤荐能,对各级官吏都会进行一核,而且考核严格,并会进行奖惩,其曾要求各部门需遴选出合格人员进行选拔,选拔通过的文官都会得到保送升任的资格,而未通过者也会遭受处罚。在维护社会治安方面,张作相曾派遣专人进行护林防火、开展护路行动等工作,同时设立宪兵大队来维护社会治安。

军事

保境安民

张作相在军事多主张“保境安民”,反对军阀之间互相混战,主战固守关外,休养生息,训练士兵来提升实力。也因为张作相对于这种“保境安民”的思想,所以也曾多次反对张学良领军入关。另外,张作相主张“兵不在多而在精”的军事思想,也为此制定了多种练兵方案。对于边境安全,张作相也主张“严加防备,不起摩擦”的方针,对吉林省边境日夜巡查,对苏联严加防备,避免摩擦发生。

另一方面,自1924年开始,张作相便开始将吉林军训练成强劲部队,制定整军方案,编制训练方针纲领及教育计划等,每年都会对各部定期进行检阅,并召开高级会议,对各部队进行奖优罚劣。因吉林为中苏边境之地,张作相派遣重兵镇守,并且在沿江要地,日夜巡查,构建工事以预备不测。

剿灭匪患

张作相刚主政吉林期间,匪患严重,张作相最开始采取“边剿边抚”的策略,从各部队抽编游击队的方式来进行抗匪,并要求各地驻军联合地方警卫团共同抗匪,命令其剿灭之后必须进行清乡,以负起保卫地方治安之责,同时,张作相还设立了七个防剿区,从各地抽调指挥官负责各个区域。另外,他还会组建水上警察,进行水陆联合,并且在各地建立保安团和装设电话,对于匪患发生之后能够对各地进行及时的支援。

张作相还严格制定了剿匪的奖惩措施,对于剿灭匪徒的部队或者地方武装进行了极为丰富的财物奖励,而对于安抚过来的胡匪头目也会进行职务安排,但是依旧有不少胡匪还是会反叛,之后张作相不再受降胡匪,进行了全面的剿灭。。

张作相还对各警卫团进行改革,要求个警卫团薪饷一致,并对地方警卫团的财政进行彻查,而后还建设了高等警官学校等,培训剿匪人才,但这些举措大多都未见成效。

与日交涉

张作相在吉林省期间,对日本交涉频繁,他曾提出,不会让日本人的侵略计划实施,如在“万宝山事件”发生时,张作相曾提出要严惩凶手,并对死者作出抚恤。在“九一八事件”之后也对抗日战争采取积极的对抗政策,《主政吉林八年的张作相》的作者刘敏认为,张作相对中国的抗日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经济

开源节流

张作相主张一切从简,反对铺张浪费,并且要求一切外出都得“轻车简从”,而对于财政方面,张作相还主张“开源节流”,他的开源节流也一度使吉林省的财政“扭亏为盈”。

稳定金融

张作霖管理东三省期间,设立了东三省银行,要求吉林、黑龙江分担股款,黑龙江分摊六百万至八百万银元,而吉林省翻倍,但张作相托词无力负担没有照做。直奉战争爆发后,通货膨胀,东三省银行发行的钞票价格暴跌,辽宁和黑龙江两地深受其害,而张作相主政的吉林一地未受影响。

修建铁路

张作相同时在修建铁路方面颇有建树,从他来到吉林省不久后就开始修建吉海铁路。1927年,该铁路在吉林进行了开筑仪式,吉海铁路在修建过程中曾多次受到日本人的阻挠,但是张作相不予理睬,照常建设。1931年4月,吉海铁路在吉林黄旗屯车站正式举行了通车典礼,当时很多旅客或者货运主基于爱国之情都愿意搭乘吉海铁路,甚至导致周围的吉长、满铁等铁路都受到了影响。他在吉林省修建的吉海铁路对发展地方经济,促进省内外的物资交流都起到了一定作用。

教育

鼓励教育

张作相因早年失学,所以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在主政吉林省之前,张作相曾在家乡锦州市创办“龙泉中学”。并且在视察吉海铁路之时特地前往磐石高等小学,赏银1千,以资鼓励。张作相在吉林的八年间,任命知名人士担任相关教育职位,同时兴建学校,使得吉林地区的中小学和中等职业技术学院得到显著增加,民众的基础教育也得到了提升,但同时,张作相反对新文化运动,提倡旧文化与旧思想,对拥护新文化的学生或者导师进行严厉惩罚。

创办大学

张作相于1926年接受学者刘风竹的要求筹办吉林大学,张作相也本有心办理吉林大学,但是因财务问题迟迟没有解决,1929年4月,张作相召开会议专门研讨兴办大学之事,并在会议中决定,之后筹设吉林大学费用由财政厅分年解决,1929年8月,吉林大学正式成立,张作相亲任校长,并设立文学、法学等四个学院,同时建立新的校舍。后“九一八事变”事件爆发,吉林大学被迫停办。

民生

修建自来水厂

张作相主政期间,也曾修建过自来水厂,张作相早年发现吉林省内部用水极不卫生,后决心建设自来水池。1926年10月,张作相正式开始筹备吉林的自来水事宜,并募集了195万现大洋来进行自来水厂的修建,选取当时较为昂贵的材料进行建设,张作相亲自负责修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任命当时颇有廉洁之名的周玉柄负责建设水厂的相关事宜。

1929年1月,自来水厂竣工完成并提供供水,当时,普通民众对自来水并不了解,都很少使用。但是张作相以省主席的名义通告民众,要求民众必须前往自来水厂用水,不得再前往江边取水,并派遣警察把守江边。其次再命令各学校必须安装自来水厂,保证学校的供水使用。最后就是实施优惠,并对居民安装用水、供给材料进行一定的补贴。由于张作相的举措,自来水的使用得到了提升,到了1930年自来水厂的收益已达到了收支平衡。

筑路修堤

张作相在主政吉林省之时,不仅修筑铁路,而且对于基础的道路和堤坝的建设维修也非常重视。其主政时期,对吉林省城道路作了通盘筹划,采取“分段建筑”的方法来修建铁路,而且当时的市区下水道为木制水沟,到了下雨天泥泞不堪,张作相命人修宽道路,并铺上柏油马路,虽然因自来水工程和道路工程冲突,使得道路修建工期延长,但是到了九一八事变事件爆发时,城市内的道路已初具规模。

1926年,张作相见松花江水患严重,松花江北面不仅三面无堤,而且十分脏乱,张作相为了美化景观,方便沿江居民,决心治理水患,并发动富绅捐款,采用木桩筑堤,建立起“十里江堤”,很受当时民众称赞。

发展慈善

张作相主政吉林时期同时还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如建设发展劝善所、济良堂和育婴所等设施,并对这些场所进行拨款、加派人手等援助。张作相在发展慈善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腐败的社会风气,振奋了民众精神,促进了社会治安。

抵制鸦片

张作相主政吉林期间,因军阀多年混战和奉系军阀内部生变,而出现了巨大的财政问题,张作霖曾要求东北都种植鸦片来弥补财政赤字,但是张作相反对了张作霖的意见,主张继续执行“禁烟”的法令。而且张作相本人也不吸食鸦片,并且多次下令要求普通民众和公务人员也不可吸食鸦片,违者都将重罚。虽在禁令之下“吸烟”、运烟事件还是偶有发生,但张作相的坚决举措,对贯彻禁烟运动和推动禁烟运动的发展还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人物评价

《辅帅逸闻纪实——记张学良的老佐臣》一书评价张作相:“他出身农民,重孝悌,讲义气,对部属宽厚,在文武官员中威望素著,有‘忠厚长者’之称”

现代学者张景权曾评价张作相:“张作相在吉林市为官八载,兴市政、筑铁路、办大学,在国势衰危、军阀混战的时代,这对于一个旧式军阀人物来说,实为难能可贵。”

现代学者刘敏评价张作相:“(张作相)对吉林省历史发展进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死亡争议

根据《辅帅逸闻纪实——记张学良的老佐臣》记载,张作相死于1949年农历三月二十二日(4月19日),但是根据天津历史资料出版的《张作相》一文记载,张作相于1949年5月7日死在了天津,而《锦县文史资料》记载,张作相是死于1949年的3月,对于张作相真实的死亡时间存在争议。

人物关系

张作相有四位夫人加上子女儿媳、副官、卫士、司机、厨师等有数百人,具体姓名等信息未有记载。

人物轶事

理发差钱

张作相早年流亡沈阳市,曾在一家沈阳理发店内理发,理完发之后突然发现包里少了几文钱,在张作相呆坐在原地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有个同来理发的人为张作相慷慨解囊,替张作相付了理发费,但张作相当时没有去问那个人的名字,后面也成为了张作相的一大憾事。

看婚遭驱

张作相早年贫困,一日,张作相在大街上游逛,发现有一家富人家内在操办婚事,锣鼓喧天,观者云集,极为热闹,张作相为了看热闹好不容易挤到了前排观看,但是因为衣服破旧,被富人家以为是行窃的乞丐而被赶了出来,张作相深感气愤,但也无可奈何。

观大十面

张作相曾在沈阳市流亡时,曾想去观看沈阳故宫院内稀有度古文化遗存“大十面”,于是在严冬时期,张作相冒着风雪前往了奉天故宫,因为没有帽子,为了御寒,张作相把一件单衣裹在头上当帽子使用。到奉天故宫后,两个守门的卫兵看张作相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以为张作相是来行乞的乞丐,直接一枪托打倒了张作相,并将张作相赶了出去。

后世纪念

张作相旧居

张作相旧居,又被称为“张作相官邸”或“张作相公馆”,位于中原地区沈阳市和平区九纬路22号。该建筑始建于1917年,总建筑面积为1607平方米,坐北朝南,总体呈现出欧式建筑风格。原本为两层楼,但在1988年时拆除了二层的屋顶,后又按照原有的风格增建了一层,并且还设有地下一层。

张作相官邸

该官邸位于锦州太和区新民乡唐庄子村小岭子机场附近,其坐北朝南,四周用青砖围墙围起来,占地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据了解,这座官邸是在1922年建造的,恰逢直奉战争之后。直奉战争以奉军的失败告终,奉军损失惨重。这一事件触动了张作霖,并与当时的27师师长张作相商议,决定对手下的军队进行正规化军事训练。张作相主持修建了锦州北大营(金屯),包括2000多间营房和高墙环绕的区域,内设有士兵营房、军官宿舍、讲堂、操场和射击场等,主要用于训练骑兵、步兵和炮兵。与修建北大营同时,张作相还在小岭子机场建造了这座官邸。该建筑群已经申报中国国家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而在船营区松江西路155号也有一座张作相官邸,其始见于1927年,为水泥钢筋结构,现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地上三层,地下一层,楼顶建有一座八柱砖石结构的园亭。该建筑采 用德国设计图纸,部分材料从德国进口,建筑风格为简约欧 式风格。建筑整体美观大方,工艺考究,且具防震、隔音等特点,是民国时期吉林省代表性建筑之一,吉林市解放后,1949年成为吉林省高级干部招待所,1959年归属吉林市 西关宾馆,被称为“西关小黄楼”。1992年,吉林市政府将其公布为吉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吉林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作相墓

张作相墓现位于东北义园内,而具体墓穴所在位置至2012年都未被挖出。东北地区义园是由1935年由军事将领张学良主持建立的公墓,主要安葬东北籍抗日将士、平民及当时北京的社会名流。2012年,东北义园被批准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5年,被列为北京抗日战争纪念地之一。

张作相碑

吉林市北山西峰南麓,有一座名为张作相德政碑的石碑。这座石碑是凿岩而成,平坦如砥石,长宽大约为五米。碑身背靠着旷观亭,前方可俯瞰松花江。它稳稳地树立在岩石上。这座碑由两块青石并列而立,碑身高2.07米,宽0.75米,厚0.28米。东碑颂扬了张作相的德政,而西碑则记载了他的事迹。

相关作品

相关书籍

相关影视

参考资料

张作相旧居与“辅帅”张作相.中新网.2023-11-18

辽西张作相官邸亟需抢救修复(图)——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11-22

..2023-12-02

党史学习教育 | 北京大学机关党员干部赴东北义园学习抗战精神.北京大学新闻网.2023-11-18

张学良所设东北军墓园改造 墓地持有者变租用人.中国新闻网.2023-11-18

乱世枭雄.豆瓣读书.2023-11-18

少帅 (2015).豆瓣电影.2023-11-18

张学良将军 (1999).豆瓣电影.2023-11-18

少帅传奇 (1984).豆瓣电影.202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