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二将
哼哈二将是两位护法的汉化后的民间名,哼将在佛教中本名为密迹金刚,梵语为Guhyapada,哈将则叫“那罗延天”,梵语为नारायण,nārāyaṇa。哼哈二将一词最早出自《封神演义》,为作者根据佛教两位护法杜撰而来。哼将名为郑伦,能以鼻哼白气制敌;哈将名为陈奇,能口哈黄气擒将。
哼哈二将原本作为佛教护法,在初入中国的时候并未有如此之高的知名度同时也不叫做哼哈二将。直至后来经过《封神演义》的进一步汉化后,使得这两位护法在民间广为人知,并改名为哼哈二将。在《封神演义》中,两位佛教护法被描述为商朝的大将,其形象威武凶猛。哼将结局是被生擒改邪归正,最后被金大升杀死,陈奇结局则是被黄飞虎刺死。不过最后两人都进入封神榜,被姜子牙封为佛教护法,负责护卫佛门。而在现今的中 国传统佛教寺庙中,哼哈二将的图像常作为山门的守护者,其所在的山门称为仁王门,或仁王殿。
哼哈二将在佛教当中的职责主要是拥护佛法、降伏外道,以及降伏鬼神。在经过汉化后逐渐形成民间所熟知的哼哈二将,在民间哼哈二将又被赋予了镇宅守门,保家护国新职责。
基本概况
哼哈二将,为天界现愤怒相、持金刚杵之夜叉,职责为拥护佛法、降伏外道及鬼神。哼将又称密迹、夜叉王、秘密主、金刚手、密迹士、金刚密迹、密迹力士、金刚力士、金刚手秘密主。哈将叫那罗延天,又称那罗延金刚。
在寺庙佛像中,其形象多为武将形象,哼将刻画为头顶戴帽,怒瞪双目,紧闭嘴唇,鼻孔张,左右手皆在腰间,身着甲胄,而哈将则为额生三目,凶神恶煞,身穿乳钉纹甲胄,抬左臂握拳上举,右手自然落在腰前,赤手空拳。两尊佛像一左一右立于寺庙门口,称之为仁王门。
名称由来
哼哈二将一词最早出自《封神演义》,是作者根据佛教当中的密迹金刚与那罗延两位护法改编而来,其形象也保留了两位护法的形象,现忿怒相,手持金刚杵。在书中郑伦名为郑伦,能以鼻哼白气制敌;陈奇名为陈奇,两人死后进入封神榜,被姜子牙封为佛教护法,负责护卫佛门。
历史演变
早期发展
根据《大宝积经》卷八《密迹金刚力士会》中的说法,过去,勇郡王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法意,一个叫法念。两位太子各自表达了他们的意愿。法念太子誓言希望众生都能成佛道,并经常鼓励和帮助他人,使佛法得以传播。而法意太子则发誓,皈依佛法后,要经常亲近佛,并愿成为金刚力士,普闻一切诸佛的秘要和密迹之事。后来,法意太子成为了佛陀五百密执金刚侍卫的首领和代表,被称之为“密迹金刚”。
作为护法侍卫队长,密迹金刚自然要承担起警卫任务,守护僧伽蓝门庭,把守山门。由于外来户的“金刚力士”只有一位,所以中国早期佛教的金刚力士也只有一尊。
进一步发展
佛教自汉朝之际传入中原地区后,不仅在各方面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样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中华传统固有文化的影响和同化。华族一直以双为吉,故而在哼哈二将的发展过程中,不免收到其影响,同时考虑到金刚力士的职责,以及中国传统文化观念通常将其与把守门庭之神郁垒、神荼以及尉迟、秦琼并称,因此,孤零零的一尊密迹金刚不太符合中国人的对称均衡的习惯。在此基础上,为了适应外界情况的变化,多添一位金刚力士也并无多大关碍。
隋朝智领所著的《金光明经·文句》中解释说,根据经文,金刚力士本应该只有一位,但现在佛寺里却有两尊像,这是为了适应外界情况的变化。
后经明代《封神演义》的一番艺术加工,郑伦在《》中变为部将郑伦,的督粮官,曾拜师西昆仑度厄真人,习得窍中二气的鼻烟神通,将鼻一哼,就响如钟声,专吸人魂魄。郑伦的兵器为两柄降魔杵,坐骑为,座下有三千乌鸦兵。后被擒获,苏护劝反投降,最终被部下的金大升斩杀。陈奇在《》中为部将陈奇,青龙关总兵的督粮官,兵器为荡魔杵,座下有三千飞虎兵,坐骑,其外形与拿人手段也似郑伦一般,武艺也如郑伦相当,后来被哪吒刺死。在封神时敕封郑伦、陈奇镇守西释山门,宣布教化、保护法宝。这就是民间所流传的哼哈二将。不过,佛教者对这类说法多不认可,认为只是小说杜撰。然而中国百姓对汉化的金刚,更觉容易接受,所以民间习惯上把佛寺山门内的金刚叫作哼哈二将,他们已成为地地道道的中国金刚。
相关传说
汉传佛教
哼哈二将源自印度神话,原先是帝释天住处之外的守卫。后被佛教教化,成为佛教的护法之一。在早期佛经中,认为有持金刚杵的鬼神在护卫释迦牟尼。因为他们的动作迅速,隐密难知,被称为金刚手
除此之外,在佛教中还有一种神话传说,哼哈二将其实是转轮王的儿子,传闻转轮王生了一千位儿子,每位儿子最后都能成佛,最小两个儿子,一个叫青叶髻,一个叫楼至德,他们两兄弟为了保卫兄长们成佛,便自愿做了佛国的佛法守护神。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认为,哼将是佛与菩萨的护卫,受四大天王管理,其中有许多是佛与菩萨的权现化身(如观世音菩萨),其本身也是菩萨。相传,哼将领受释迦牟尼的教法,并负责保护,特别是秘密教法。在《大宝积经》中哼将名为密迹金刚,被认为是楼至佛化身。
在唐三藏法师义净翻译的《金光明经》中哼将原为金刚力士,依书中所述,金刚力士是大鬼主神,与其眷属五百徒众皆是大菩萨,皆拥护《金光明经》的听讲者、诵持者。此一力士常以猛烈行为来捍卫佛法、保护佛陀。但是他也有至情至性的一面。在释尊入灭时,平素随侍释尊的他,几乎悲伤欲绝。
藏传佛教
在藏传佛教中,特别是帝洛巴传承中,哼哈二将的原身总持被视为是本初佛,原始佛,而在其他传承中其被称为五大金刚与文殊菩萨等菩萨并列,是藏传佛教中极其重要的神灵,其代表着大圆镜智,具有护持正法、摧破诸魔的威力。
民俗信仰
佛寺大门一般是三门并立,中间一大门,两旁各有一小门,象征“三解脱门”(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三门”又称“山门”。有的寺院只有一座大门,也称为三门式山门。三门常盖作殿堂式,故又称为“三门殿”。哼哈二将便分立在山门两侧,威风凛凛。哼哈二将所在的庙宇被称为仁王殿,在民间,人们通常将他们视为守护神,可以驱邪避凶。在中国的许多地方,人们会在家门口贴上哼哈二将的画像或者塑像,以保佑家宅平安。同时在中原地区古代信仰中,哼哈二将也常常作为壁画存在,如中国的龙门石窟、麦积山中就有金刚力士的画像。
除了画像以外,敦煌舞中也有对哼哈二将的专门舞蹈动作,来体现其在民间信仰中的形象,其舞蹈动作康健有力,质感奔放,手姿呈“魔鬼手”形态或以“拳”状展现,在手姿上体现的形态来看,有力且具有震慑。
北京八大处景区寺院山门殿里也同样有哼哈二将的雕像,这两是由世界第一大佛设计师制作者、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林胜标设计建造而成,两位金刚体魄雄壮,上身裸露,肌肉饱满,一个张口呼哈,一个闭口怒哼。形象逼真,狰狞可怖,为较有名哼哈二将形象
文化内涵
哼哈二将是佛教密宗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哼哈二将有着强调声音和音符重要性的文化内涵。在佛教中哼将的原型”密迹金刚“经常以各种特定的音符和咒语来表示,这些声音被认为具有神秘的力量,可以引导人灵性的提升和禅定。同时声音被视为连接人与宇宙之间的纽带。 而金刚力士的实践旨在引导个体经历心灵的转变和觉醒。通过反复念诵和冥想特定的音符和咒语,修行者可以超越日常思维,进入更高层次的意识状态,从而实现心灵的升华和觉醒。
且哈将原型”那罗延“通常与瑜伽和冥想相结合。修行者通过身体的调整和呼吸的控制来增强对声音的集中和感知,以实现内在平静和超越物质世界的目标。杨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解脱,摆脱轮回。声音和咒语被视为超越世俗现实的工具,可以帮助修行者实现灵性的自由和解脱。
在中国,哼哈二将具有镇宅驱邪、保家护国职责,中国人普遍拥有的家国情怀使得哼哈二将成为中国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而其威猛的武将形象也符合中国门神传统印象。除此之外,哼哈二将的形象已经渗透到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在各种壁画、雕像等传统工艺品中,经常发现有哼哈二将的形象,现今哼哈二将早已成为中国不可抛弃的传统文化之一。
相关争议
形象争议
哼哈二将原为佛教中的金刚力士,其形象经过汉化后变化较大,在《早期金刚手图像考》一文中提出,"在印度文献中,金刚手、因陀罗和萨卡是混淆在一起的神,而在实际造像中,可以明确地区分出金刚手和因陀罗(或萨卡),即早期的金刚手,通常是一手持金刚杵,另一手有时持拂尘,而最明显的特征是头发蓬松、衣着简单,全身上下没有任何饰物,既不着冠也不缠头巾,更没有耳环,其形象通常出现在佛的身后,事实上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忠厚的仆人。"这与现在的金刚力士的形象完全不同,故而有学者认为,佛教吸收印度土著宗教的神祇,并对伴随佛陀身边的金刚手进行了一番改造。
名称来源争议
哼哈二将原本刚传入佛教时,名为金刚手,梵名为Vajrapaini,藏文名为“转缴邀鞘湍”(恰那多杰)。梵语vajra意为金刚, pani意为手掌,一行在《大日经疏》中解释说, "金刚手秘密主,梵语叫做播尼,也就是手掌的意思,另一种说法是密迹,如果简单明了地解释,秘密主就是夜叉王,他手持金刚杵常侍卫佛,所以叫做金刚手。“
《一切经音义》说,"其名称为药叉金刚手,药叉是梵语,是居住在须弥山的地居天众鬼神,属于北方毗沙门天王,其职责是保护众生界的善神,散布在各个山居之地。”以还说"药叉"在汉译中意为勇健,即飞行者.有暴恶、可畏之意,在梵语里,药叉一词Yaksa,指的是一种形态、超自然的存在。此类神祇或行于地、或在虚空,可以噉鬼,守护善神。
艺术形象
参考资料
《封神榜》.豆瓣.2023-09-21
封神榜.豆瓣.2023-09-21
封神榜.豆瓣.2023-09-21
封神榜之凤鸣岐山.豆瓣.2023-09-21
封神榜之武王伐纣.豆瓣.2023-09-22
封神英雄.豆瓣.2023-09-22
封神演义.豆瓣.2023-09-22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豆瓣.2023-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