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philips curve),由经济学家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提出,用来表示失业率与工资变动率之间关系,这条曲线显示,当失业率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低;反之,当失业率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高。
1960年,和将原来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用来描述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彼消此长的相互替代关系,并首次命名为“菲利普斯曲线”。在菲利普斯曲线未被正式定义之前,费希尔在探究物价水平的影响因素时就已经发现了通货膨胀与失业间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但他仅局限于二者之间的经验研究。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货币主义学派的菲尔普斯和提出适应性预期假说,经济学家们开始重视预期对于菲利普斯曲线的重要作用。面对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的“滞胀”现象以及理性预期学派对“货币政策无效”的抨击,新凯恩斯主义学派进一步发展了其理论,将通货膨胀的复杂形成机制纳入考量。菲利普斯曲线作为连接通货膨胀和产出增长两大关键宏观经济变量的桥梁具有学理意义和研究价值,其形态及影响因素对经济发展韧性的提高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科学制定具有一定影响。
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形态,存在不同的观点。其中一种观点认为菲利普斯曲线呈现扁平化趋势。由于直接估计结构化的前瞻性菲利普斯曲线可能存在误设和稳健性不足等问题,一些学者采取了结合需求冲击和异方差月度SVAR模型的方法,以此间接分析通胀和增长之间的权衡关系。然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现有的菲利普斯曲线研究可能过度依赖于曲线的线性假设,从而忽略了曲线中潜在的非线性或非对称机制。换句话说,菲利普斯曲线的形态可能是交替出现的,可能存在存在状态的扁平甚至消失。这意味着菲利普斯曲线的形态并非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提出者
,1914年生于的一个农民家庭。15岁那年,因为生活所迫到澳大利亚的一个里做工,晚上收工后,自学。1937年他到了英国,在伦敦电力局工作,还参加了英国电机工程师协会。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投笔从戎,在太平洋战场上作战,还在日本兵的战俘营里呆过一段艰难岁月。一直到战争结束后,32岁的菲利普斯脱下军装,到学习,这时他才在课堂上接触到经济学,并深深为之吸引。后来,菲利普斯对稳定政策和经济动态系统的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54年他在《》上发表了一篇《封闭经济中的稳定政策》,其中讨论的就是反应滞后对宏观稳定政策的影响,后来一直着手做这方面的研究。
初始内涵
1958年,菲利普斯在《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1861-1957年英国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就是在这篇文章中首先提出来的,主要用来表示失业率与工资变动率之间关系。菲利普斯利用近100年间的英国工资的统计资料,讨论了工资变动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菲利普斯发现:一、名义工资的变动率是失业率的递减函数;二,即使当名义工资的增长率处在最低的正常水平,失业率仍然为正(菲利普斯的统计大约为2%-3%)。
菲利普斯曲线表示为:
其中g表示货币工资增长率,为失业率,为社会均衡状态的失业率(或自然失业率),、为参数。当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模型演进
菲利普斯曲线的形式有三种:第一种表明的是货币工资变化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工资-失业”菲利普斯曲线;第二种表明的是物价上涨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物价-失业”菲利普斯曲线;第三种表明的是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产出-物价”菲利普斯曲线。以通胀预期为主要标志,菲利普斯曲线的发展经历了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和现代的菲利普斯曲线两个阶段。
新古典综合派代表和(P·A·Samuelson&R·M·Solow )对初始的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修正。1960年,保罗·萨缪尔森和罗伯特·索洛将原来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用来描述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彼消此长的相互替代关系,并首次命名为“菲利普斯曲线”。经过修正后的菲利普斯曲线,才真正表示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替换关系的曲线。若以代表社会均衡状态的失业率,则修正后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
其中是衡量通货膨胀对失业率的反映情况。
公式显示:只要通货膨胀率保持较高水平,失业率保持较低水平就可以有效抑制通货膨胀;反之,如果通货膨胀率持续上升,失业率不断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就会导致货币供给增加而引发通货膨胀。
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可追溯至上世纪20年代,但直到上世纪中叶才被明确定义,菲利普斯曲线在各宏观经济主流学派中经历了多次演变拓展,成为连接各种宏观经济变量的重要理论模型。以时间为序,主要有以下四大学派理论模型的划分。
凯恩斯主义的菲利普斯曲线
在菲利普斯曲线未被正式定义之前,费希尔在探究物价水平的影响因素时就已经发现了通货膨胀与失业间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但他仅局限于二者之间的经验研究,未对其命名和进一步的理论推导。之后,菲利普斯(1958)在对英国1861-1957年间货币工资变化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时,发现了二者之间的相依关系可以表示为一条稳定的由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表明货币工资变化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非线性的负相关关系,菲利普斯(1958)将这一曲线命名为菲利普斯曲线。由于该曲线主要描述了工资与失业之间的相关关系,故该曲线又可被称为“工资—失业”型菲利普斯曲线,“工资—失业”型菲利普斯曲线可以总结为:
其中,为上期工资,为本期工资,表示货币工资的变化率,为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为失业缺口变动所引致的货币工资变化率的反应程度。当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时,货币工资会上升,反之,货币工资则会下降,也就是说要想使货币工资上涨,势必要将失业率降至自然失业率水平之下。
货币主义的菲利普斯曲线
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货币主义学派的菲尔普斯(1968)(1968)提出的适应性预期假说在一定程度上预见了菲利普斯曲线的消失,经济学家们才开始重视预期对于菲利普斯曲线的重要作用。(1968)认为短期内存在通货膨胀与失业率的权衡关系是由于通胀预期和“货币幻觉”的存在所导致的,于是他将适应性预期假说纳入菲利普斯曲线的框架之中:
这里,为适应性预期(通常取滞后一期的通胀率或滞后几期通胀率的加权平均作为代理变量),它的变化会导致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
新古典主义的菲利普斯曲线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开始出现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双双升高的“滞胀”现象,这使得传统菲利普斯曲线中通胀与失业间此消彼长的权衡关系遭到质疑,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忽略预期的存在可能导致菲利普斯曲线趋于消失的说法。虽然货币主义经济学家考虑了适应性预期的潜在影响,但是新古典主义学家认为适应性预期即使在信息完全的情况下,也会出现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反复错误,也就是说经济行为人并不能够充分利用信息,并由此造成一定损失,因此适应性预期假说并不能够完美刻画现实世界的预期机制,(1971)、以及(1972a,1973)在穆斯(1961)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理性预期,提出了如式所示的菲利普斯曲线:
其中,表示理性预期下的通货膨胀水平,为随机冲击。这种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了一种完全理性的状态,即经济行为人能够充分利用当前可获得的全部信息来对未来的价格水平做出理性预期,使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值能够与实际的通货膨胀保持相对一致。在这种假设下,无论在短期还是中长期,经济行为人的预期均不会出现系统性错误,能够准确地预测到未来的通货膨胀水平,因此新古典主义的菲利普斯曲线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都将呈现为一条垂直于失业轴的垂线,失业率水平始终保持在自然失业率水平上,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的此消彼长关系完全消失,因此完全推翻了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有效论,决策当局无法进行有效的决策菜单选择,通过牺牲一定的通胀(失业)来换取较低的失业(通胀)水平。
新凯恩斯主义的菲利普斯曲线
面对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的“滞胀”现象以及理性预期学派对“货币政策无效”的抨击,新凯恩斯主义学派进一步发展了其理论,将通货膨胀的复杂形成机制纳入考量,并指出新古典主义学派的立论基础仅为“工资和价格的完全弹性变化”,对其是否真正实现了理性预期提出了质疑,同时考虑到这一时间背景下石油危机爆发所引致的大宗商品价格冲击的出现以及供给冲击理论的不断发展,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的发展就形成了两种理论分支,一种是最早由戈登(1977)提出的三角模型,另一种就是包含微观经济基础的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Taylor,1980;Calvo,1983;GalıGertler,1999)。
应用与局限
应用
菲利普斯曲线常被用于对中国的经济现象所作的研究,近年来有一些学者对菲利普斯曲线进行研究,发现直接估计结构化的前瞻性菲利普斯曲线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误差较大、不够稳健等。因此,他们采用了需求冲击和异方差月度SVAR模型来间接分析通胀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权衡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当货币政策受到一单位的冲击时,通胀和产出同时增加,但是从2010年以后,通胀相对于产出的反应程度明显减弱,同时菲利普斯乘数也显著下降。在稳健性检验中,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对通胀的影响在2010年后也大幅减弱,并且这个基本结论在因子模型中仍然成立。研究中排除了总需求曲线变平的可能性,并发现自2010年以后,中国人民银行的反通胀意愿没有增强,因此通胀反应减弱可以解释为总供给曲线的变平,也就是菲利普斯曲线的变平。更具体的数据显示,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变平与经济增速放缓同时发生,且技术外部性产生的全要素生产率表现出较强的与经济周期相一致的变动。因此,在标准的DSGE模型中引入了知识资本积累和内生的全要素生产率。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货币政策冲击和物质资本投资冲击是主要驱动通胀波动的因素,并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积极影响,表现为正向需求冲击。通过比较内生和外生增长模型,研究还发现内生增长渠道显著放大了需求冲击对产出变量的影响,但减弱了需求冲击对边际成本和通胀的影响。这是因为内生增长渠道形成了生产率的反馈效应,导致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同向变动,从而减弱了通胀和产出增长之间的同向关系。研究通过重新估计2010年以后的数据,发现广义菲利普斯曲线在该时期明显变平,这是内生增长渠道变强和边际成本传递变弱共同作用的结果。
局限
现有关于菲利普斯曲线形态的研究主要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菲利普斯曲线始终存在且有效,第二种观点则主张菲利普斯曲线呈现扁平化态势,第三种观点则认为前两种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研究过度依赖于曲线的线性假设,而忽略了曲线中潜在的中潜在的非线性或非对称机制,因此菲利普斯曲线的存在、扁平甚至消失的状态可能是交替出现。
在1976年的授予仪式上发表了《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演讲,系统阐述了他对菲利普斯曲线的看法。弗里德曼指出,新古典综合派的菲利普斯曲线存在两大缺陷。一是把名义价格或名义工资的变动看作是实际价格或 实际工资的变动。弗里德曼认为,劳动的供给和需求是实际工资率的函数,而不是货币工资率的函数。 菲利普斯曲线关键问题在于混淆了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区别。二是没有考虑预期因素对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影响。由此,把“自然率假说”和“适应性预期假说”引入到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分析中,提出了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
式中,表示预期通货膨胀率,表示实际通货膨胀率,表示失业率,表示自然失业率。
新约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可以得到影响通货膨胀率的三个因素:通货膨胀率的预期、企业在每时期调整价格的概率、当期产出缺口。以上几个模型都是基于本期对将来的预期,即预期是前向的,故此类菲利普斯曲线又称为前向菲利普斯曲线。虽然前向菲利普斯曲线将理性预期引进到通货膨胀率动态变化机制中,从而成功的逃脱了“卢卡斯批判”,但是前向菲利普斯曲线有缺陷,即它不能解释通货膨胀的。在前向菲利普斯曲线中,看不出通货膨胀具有惯性,因此它的政策含义是:当需要使用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时,不会引起产出的下降。
相关理论
通货膨胀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以季度或年度为时间单位),一国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之比,即货币供应量除以货币流通速度。从广义上说,通货膨胀是指在一段时期内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大幅度上升的现象;从狭义上说,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劳务的平均市场价格与通常情况下居民家庭购买物品与服务所支付的金额之比超过正常水平而引起的物价持续上涨现象。
失业率是指当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之比达到某一水平时,该数字所对应的劳动力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不同:CPI(消费物价指数)上升,通常说明价格上涨;而失业率下降,则表示价格上涨得到抑制。
SVAR模型,即结构性向量自回归模型(Structural 向量 Autoregressive Model,简称SVAR),是一种用来描述经济变量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的模型。该模型基于时间序列数据,通过估计多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帮助我们理解经济系统中的冲击与反应。在SVAR模型中,通常会假设存在一个结构冲击(如货币政策冲击、需求冲击等),这些冲击对经济变量产生影响,并通过各种反应机制传导和扩散。通过SVAR模型,可以推断出不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它们对特定冲击的反应。
异方差(Heteroscedasticity)指的是时间序列数据中的方差不是,而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在SVAR模型中,异方差通常被认为是影响经济变量波动性的重要因素。异方差月度SVAR模型考虑了时间序列数据中的异方差性质,并在建模过程中进行了相应的处理。
需求冲击(Demand Shock)是指由于一些经济因素的变化导致需求水平发生剧烈波动的情况。需求冲击可以是正面的(如经济扩张、消费增加等)或负面的(如经济衰退、消费减少等),对经济系统的其他变量产生连锁反应。
参考资料
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与经济增长.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2023-10-21
通胀—增长权衡和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平坦化.金融研究.2023-11-09
菲利普斯曲线引起的世纪大战.新浪财经.2023-11-09
通货膨胀.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2023-10-24
COVID-19背景下的总需求冲击、经济波动与我国政策应对.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2023-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