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Money Supply),亦称货币存量,指某一时点如(年终)一国流通中的货币量,是各国中央银行编制和公布的主要经济统计指标之一。

研究货币供应量有助于正确理解商品流通和货币规律。货币供应量的正确理解和控制是确保市场货币流通稳定、克服市场缺陷的关键。有效控制货币供应量是预防通货膨胀、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货币供应量的调控模式有直接型、间接型、过渡型,货币供应量调控机制涉及三个主体: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经济部门。货币供应量调控机制的基本因素有三个:基础货币、超额准备金和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的调控手段包含法定存款准备率调控、公开市场业务、利率等。

货币供应量理论早期经历“货币面纱论”,提出MV=PT,其中M是货币,V是货币流通速度,P是商品价格,T是商品交易量。货币数量论用产出GDP(用Q代表)取代商品交易量T,把货币数量论的公式改写为MV=PQ。各国国情不同,划分货币层次的具体方法也有所不同,即使按照资产流动性的高低将货币层次分为M1和M2等,所包含的资产范围也可能有很大的差异。美国、欧盟和中国在货币供应量及其构成方面有各自的具体方法。

基本概念

定义

货币供应量 亦称“货币存量”,指某一时点如(年终)一国流通中的货币量。是各国中央银行编制和公布的主要经济统计指标之一。货币供给量的现实水平是一国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预测货币供应的增长变动情况则是一国制定货币政策的依据。由于经济学家对货币的定义解释不同,以及各国经济、金融历史发展和现实情况的不同,各国中央银行公布的货币供应量指标也不尽相同。有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狭义货币供应量之分。

狭义货币供应量,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以及各大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事业单位或者各类企业的库存现金以及国民的口袋现金之和,再加上上述各类单位在银行办理的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供应量,是指狭义货币供应量加上上述各类单位或企业所办理的定期存款和国民在银行办理的各项存款。

货币供应量有存量和流量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货币存量,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实际存在于整个经济中的货币总量。所谓货币流量,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中货币流通的总量,实际上是货币存量与货币流通速度之积。在现代货币供给理论中,货币供应量通常是一个存量的概念。各国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都定期地公布这种货币的供应量,并根据具体的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的需要对它进行必要的调节和控制。

衡量标准

理论不断发展和新证券的涌现,货币供应量及其指标会不断更新和调整,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也会持续改进。一般来说,货币供应量以资产的流动性为基准进行分层次统计和发布。流动性指的是资产在不产生损失的情况下迅速转化为现金的能力,即“变现能力”。资产的可转让性、期限和面额决定了其流动性,可转让性强、期限短、面额小的资产流动性较高。因此,支票存款通常被归入狭义货币M1,而期限较短、面额较小的定期存款被划入广义货币M2,而期限较长、面额较大的定期存款通常不被视为货币或最多被视为“准货币”。然而,各国国情不同,因此划分货币层次的具体方法也有所不同,即使按照资产流动性的高低将货币层次分为M1和M2等,所包含的资产范围也可能有很大的差异。美国、欧盟和中国在货币供应量及其构成方面有各自的具体方法。

中原地区的货币供应量分为三个等级,用M0、M1和M2表示:

这种分类便于分析和调控,主要根据货币的流动性大小进行。M0最灵活,与市场消费紧密相连;M1与国民资金和单位财务联系紧密,常作为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而M2流动性相对较差,但更能反应未来的通货压力,通常用于分析社会总需求。我们日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实际上指的是广义货币供应量。

历史发展

1960年,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开始测算并公布货币供应量。其后五十多年来,美联储又对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做过 16 次修订。

在1994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公布了中国的M0、M1、M2三个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指标,基于流动性的不同水平进行了定义。1995年,中国央行尝试将货币供应量纳入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并在1996年正式确立了这一政策。于是,M1被正式确定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而M0和M2则被作为观测目标。

自2001年以来,中原地区对货币供应量的统计进行了一次修订和四次技术性完善。2001年6月的修订旨在消除股票申购过程中资金冻结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其中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存款计入了M2。而四次技术性完善则分别发生在2002年、2006年、2011年和2018年。2002年开始将外资金融机构吸收的人民币存款纳入了M2;2006年起,货币发行部门不再包括信托投资公司和租赁公司;2011年将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以及住房公积金存款纳入了M2;最后,2018年将非存款机构部门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代替货币市场基金存款(含存单)。

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原地区自2008 年以来,货币供应量每年均以 18%以上的增长率持续增长,曾一度创下环比130.58%的记录,这个数值领先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主要理论

在国际研究中,货币与产出之间的影响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其中,最直接的研究方法之一是观察货币供应量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早期,托宾首次提出了货币供应与产出呈正相关的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用于评估货币政策影响的工具不断演变,从最初的回归和结构性模型分析,逐步发展到采用更先进的计量经济学方法。

1992年,克里斯托弗·西姆斯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方法对法国、德国、日本、英国和美国的货币与产出进行了分析。他运用了6个指标,包括货币供应量,并对每个国家进行了VAR模型估计。他的研究得出结论:在这些国家,货币变动引起了产出变动。

而在中原地区,史永东于1999年使用了1993年1月至1997年12月的月度数据,发现了中国货币供应量与产出之间的密切联系。他运用了计量经济学的协整理论,对中国货币供给量与产出、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中国宏观经济变量都表现为非平稳的过程,但货币供应量与经济活动、产出和价格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并呈现出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他的协整检验得出以下结论:M0与产出和价格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而M1和M2与产出、价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货币面纱论

“货币面纱论”阶段将货币视为纯粹的交换工具,只担当交易媒介角色,与实体经济无实质联系,被看作是独立于实体经济的外在因素。这阶段代表人物欧文·费雪提出经典交易方程式MV=PT,其中M是货币,V是货币流通速度,P是商品价格,T是商品交易量。根据这理论,货币量变化不影响货币流通速度(V)和商品交易量(T),只会按比例影响商品价格(P),造成一般物价水平升降,但不改变商品间相对价格,对生产和就业不产生影响。

魏克赛尔理论

努特·维克塞尔理论认为,货币并非仅是经济的“面纱”,而是对经济有着重要影响的因素。他指出,货币对经济的影响是通过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之间的一致性或不一致性来实现的。货币利率指的是市场上的实际借贷利率,而所谓的自然利率则实际上是指投资者期望的利率。魏克赛尔指出,当货币数量增加导致货币利率低于自然利率时,企业因为看到利润可能性而增加投资,从而推动经济扩张;反之,当货币数量减少导致货币利率高于自然利率时,会导致经济紧缩。他认为,只有当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相匹配时,投资、生产、收入和物价才能保持稳定,使经济达到均衡状态。因此,魏克赛尔主张政府采取一定的货币政策来调整货币利率,使之与自然利率相一致,以消除货币对经济的不利影响。这是他首次提出管理货币以调控经济运行的观点。

凯恩斯理论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奠基人,通过著作《货币改革论》《货币论》和《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改变了对货币的认识。他将货币理论渗透到M理论体系中,提出了管理货币、调节货币、稳定物价以维持经济均衡的概念。在经历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后,凯恩斯认为解决失业和促进经济复苏的关键在于增加投资、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他主张国家实行全面管理货币政策,通过大规模投放货币来应对危机。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政策有效帮助西方经济走出危机,但对其理论过度依赖和过度使用刺激政策导致了货币刺激效果减弱,产生了滞胀的状态。针对这种情况,以米尔顿·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派崛起,提出了货币在短期对经济产生影响,在长期只反映在绝对价格水平上的观点。他用这一理论解释了凯恩斯主义政策带来的“滞胀”,取代了凯恩斯主义,开启了货币主义新时代。

货币数量论

货币主义再次复活了传统货币数量论,它用产出GDP(用Q代表)取代商品交易量T,把货币数量论的公式改写为MV=PQ。根据货币主义理论,货币只单向影响GDP,货币与经济之间有一个明了稳定的数量关系。由于基本稳定,即变化趋零,所以,管理货币是实现对和有效管理的关键。货币量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经济,而无需通过利率来传导,所以,重要的是控制货币供应量。

重要性

认识市场情况

研究货币供应量有助于正确理解商品流通和货币规律,因为了解实际货币供应量并不意味着它就是合理的。确定合理的货币供应量并不是一种试错的过程,而是受到客观需求的约束。如果实际货币数量超出了客观需求,就会对经济造成破坏。因此,研究货币供应量需要遵循货币流通规律,确保货币量符合实际需求。

市场经济体制需要

研究货币供应量是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理解市场经济内涵是重要的,也是理解货币数量重要性的基础。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通过价格变动引导有限资源最优利用。消费者决定生产,平衡供需关系。通过竞争调节利益,鼓励积极性与创造力。这种机制需要商品经济关系的支持。市场机制依赖于企业自主决策、竞争、利润追求和合理利益分享。完善市场经济需要国家宏观调控和功能协调。货币供应量的正确理解和控制是确保市场货币流通稳定、克服市场缺陷的关键。

完善货币政策

研究货币供应量是建立起完善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需要货币供应量是货币传递中的关键环节,只有抓住这一关键的环节才能建立顺畅有效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银行调控需要

研究货币供应量是确保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有效运作的关键。这是稳定货币政策和防止通货膨胀的核心。有效控制货币供应量是预防通货膨胀、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稳定经济

货币供应量反映了全社会的货币存量,是承担流通和支付的证券总和,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提供了概括性度量。在中国,货币供应量目前是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之一,虽然政府每年设定M2增速目标,但实际值往往与之不一致。M2的走势通常成为市场预判经济走向和中国人民银行行动的重要参考。对于投资者而言,M2快速增长且持续上升,可能暗示经济过热,央行可能会采取“抽水”政策。

货币供应量对宏观经济尤其是通货膨胀具有重要影响。供应量过多往往伴随着活跃的经济活动,但也会增加通货膨胀压力。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归根结底是个货币现象。中国截止2017年M2/GDP比值较高,2013年达到了195%,明显高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截至2022年,美联储仍然定期公布 M1和 M2等货币存量指标,但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操作很少以这类指标作为政策调整的抓手。

调控机制

调控模式

调控模式指中央银行在宏观经济调控中设立明确的最终目标(如经济增长、财政平衡、失业率降低、物价稳定等),并使用有效的政策工具(例如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等)选择特定的调控对象(或中间目标,连接最终目标和政策工具的金融目标,如货币供应量、利率水平等)。这些部分相互联系,构成完整的调控系统。货币供应的调控模式与国家的经济体制和中央银行模式密切相关,包括以下几种模式。

直接型

直接型调控模式建立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基础上。1979年前,中国采用这种模式,主要缺点是资金与商品绑定,信贷计划分配,金融杠杆效应削弱,管理方式刻板,行政管理出现放任即混乱、严格即停滞的问题,不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

间接型

间接型调控模式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常采用的调控方式。它以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连接货币政策工具和宏观最终目标,旨在抑制经济波动和大幅度波动。

过渡型

过渡型调控模式是指从直接型向间接型的过渡阶段。发展中国家通常采用这种方式。此模式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但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低,金融市场不发达,同时存在财政、外汇赤字和严重通货膨胀等问题,因此仍需依靠某些直接控制手段。

调控机制体系

货币供应量调控机制是一个由内在诸因素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复杂综合体。为说明问题,它的组成可用以下三个层次剖析。

调控主体

货币供应量调控机制涉及三个主体: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经济部门。中央银行可被视为发动主体,它提供给商业银行始初货币,决定调控机制的规模。作为最终贷款者,它的作用至关重要。

商业银行是放大主体,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通过商业银行系统内的放大效应,创造出大量存款货币,直接提供给非银行经济部门。作为直接贷款者,其放大效应至关重要。

非银行经济部门被视为目标主体,调控机制通过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提供始初货币并在商业银行系统内放大后,最终目的是向非银行经济部门提供适量货币。尽管非银行经济部门的行为也会影响调控机制的运转。

基本因素

货币供应量调控机制的基本因素有三个:基础货币、超额准备金和货币供应量。在中央银行体制下,中央银行提供基础货币,商业银行经过倍数放大效应。商业银行在扣除法定存款准备金后形成超额准备金,反复使用产生倍数放大效应。1元中央银行负债,在商业银行系统中资产运用后变成了数倍商业银行负债。这放大的银行负债和中央银行提供的部分现金构成了整个货币供应量,提供给非银行经济部门。

金融变量

法定存款准备比率、超额准备比率、定期存款比率和现金比率等因素共同影响着倍数放大效应。法定存款准备比率是商业银行缴存给中央银行的规定存款与吸收存款的比率;超额准备比率是保留在商业银行并未用于资产业务的准备金与活期存款的比率;定期存款比率是指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的比率;现金比率是非银行经济部门持有的现金与活期存款的比率。这些因素构成货币供应量调控机制的组成部分,但考虑时间变量和利润因素后,其实际运作更为复杂。

调控手段

法定存款准备率

商业银行按国家法律规定将一定比例的存款作为存款准备金交存中央银行,这叫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比率称法定存款准备率。国家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来调控货币。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会导致商业银行上缴的准备金增加,超额储备减少,外部贷款减少,货币供应量也减少。货币供应模型显示,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会缩小货币乘数,减少基础货币,导致货币供应量收缩,反之亦然。因此,确定最合适的法定存款准备率并无明确的数学计算方法。即使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制定法定存款准备率也依据资产管理原则和经济状况,没有精确计算方法,但这一比例范围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有重要影响。

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根据某一时期货币供应量指标,在金融市场上进行有价证券的买卖,以提供或减少非借贷性资金,从而调整货币供应量。购买有价证券时,中央银行用支票支付价款,增加卖方银行的准备金并导致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增加。抛售有价证券则减少货币供应量。

中原地区正在考虑采用公开市场业务调控货币供应量,因此中央银行正逐步完善这一调控条件,以此工具来影响货币供应。金融体制改革任务包括加速金融市场建设、有计划地发行债券,并灵活使用公开市场业务,以国家银行的市场行为调节货币供应,促进金融对国民经济的作用。

利率

中央银行利用再贷款利率来调控货币供应。当货币供应过多或过少时,中央银行调整再贷款利率,影响了商业银行的借贷成本。若再贷款利率升高,银行对外贷款利率也会提高,引发借款成本上升,压缩了借款需求。这导致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减少,最终减少了货币供应量,反之则增加。

为有效控制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需要依赖各存款机构对其资金的依赖性,这样再贷款利率的调控才会有效。此外,存款机构应以利润为目标,能敏感地对经营成本做出反应。利率水平也要合适,不得过高或过低。

再贷款是一种稳定金融系统的工具,能够对整个金融行业的资金运用进行调控,发挥了“云台”的作用。近年来,中原地区通过再贷款调节存款机构的资金来源,限制其资金运用能力,以此影响货币供应量。然而,这种方式的计划性强,限制了资金配置的灵活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中央银行需要更有效地利用市场机制进行再贷款的调控,充分利用利率的作用。

直接调控手段

除了前面介绍的调控手段之外。中央银行还可以运用直接调控手段有效调控货币供应量主要包括信贷规模控制,利率极限控制,现金管理和工资基金监督等。

国家比较

计算方法

美国的货币供应量及其构成

截至2017年,美联储公布的货币层次及其构成如下:

m1包括:

M2包括:

欧盟的货币供应量及其构成

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统计基于成员国已有的货币层次划分,并采用一套被各成员国广泛接受的统一标准。以下是欧洲中央银行发布的各货币层次及其构成:

M1 = 流通中的现金 + 隔夜存款

M2 = M1 + 2年内到期的定期存款 + 3个月的通知存款

M3 = M2 + 货币市场基金份额 + 回购协议 + 2年内到期的债务证券

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及其构成

中国人民银行自1994年10月开始编制并发布“货币供应量统计表”首次将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划分为如下三个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单位活期存款

M2=M1+储蓄+单位定期存款

国际现状

随着金融创新不断演进,传统的货币指数已经无法完全满足理论和实际需求。对Divisia指数的关注日益增加,许多主要经济体如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货币当局已经研究了采用Divisia货币数量指数方法来综合货币资产。1994年,美国密西西比大学举办了“Divisia Aggregate”学术会议,系统总结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英国中央银行定期发布Divisia货币指数,将其作为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美联储经过多年努力,在1980年公布了修正后的货币总量,采用了Divisia指数方法。国内外经济学者也使用Divisia方法对货币指数及其对经济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包括W.A.Barnett等人,D.L.Schunk,A.Serletis和A.L.Robb,以及其他学者。

随着全球资本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其对国际和国内经济的影响力迅速上升。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资本市场受到了巨大冲击,各国纷纷采取货币政策以减轻危机造成的破坏。在这个背景下,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关系成为当前货币理论研究中的焦点问题。美国经济学者利用Goodhart的思想将资产价格作为制定货币政策的指标,研究发现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之间没有影响关系。其他学者如Prinkel和Keran利用回归分析发现货币供应量变化与股票价格变化存在正向关系。而Berkman和Lynge的研究则指出存在逆向变化的关系。Pearce和Roley的研究显示未预期的货币供应量变化与股价变化呈反比关系。Hardouvelis的研究发现货币供应变化与资产价格之间存在显著的逆向关系。在货币中性条件下,Lastrapes的研究发现货币供给量的突然变化与股票价格短期变化存在正向关系。

中国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重视经济发展并实施对外开放政策,使货币供应量成为经济衡量的重要指标。广义货币供应量特别备受关注,成为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主要依据,也被用于判断货币政策变化趋势和预测经济活动和趋势。市场扩大,活跃度增强,CPI受到更多关注,对中央银行的货币调控引起更多关注。以往货币供应主要以外汇存款为主,易于理解。但现在外汇款项比例下降,社会回笼渠道和投放多样化,给中央银行带来压力和误解。广义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标准的实际调控难度不断提高。数据显示,自2010年以来,环比增长远高于预测值,这种偏离较大,从98.6%到110.7%不等,并出现了连续几年增高的情况。这种现象并不乐观,因为M2作为中间标准与实际经济、通货膨胀和就业关系不大。随着互联网经济崛起,经济周期变短,自2014年以来,检验货币政策变得更加困难,不能只依赖过去指标执行未来政策。

2022年12月末,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266.43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7.17万亿元,同比增长3.7%,增速比上月末低0.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47万亿元,同比增长15.3%。全年净投放现金1.39万亿元。

截至2023年6月1日,中国M2货币供应为39,157,530.374百万美元,较5月1日的39,636,835.443百万美元有所下降。这一数据持续按月更新,涵盖了1997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1日的318份观测结果。历史最高值出现在2023年4月1日,达到40,556,359.427百万美元;而历史最低值在1997年1月1日,为928,586.876百万美元。

相关事件

2023年3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降准正式落地。中国人民银行此前公告,决定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此次降准意味着市场上流动性更加充裕,将进一步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稳定经济大盘再添助力。降准,是常见的货币政策工具国家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要求,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盘活存量、提升效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参考资料

货币供应量.zgbk.2023-12-14

货币理论的演进与应用.新浪财经.2023-12-20

..2023-12-14

..2023-12-14

..2023-12-14

2022年货币供应量情况.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2023-12-14

中国 货币供应M2.ceicdata.2023-12-14

3月27日,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降低0.25个百分点—— 降准落地,为经济恢复再添助力(锐财经).人民网.2023-12-2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读|社融规模、货币供应量的“锚”表述有变,意味着什么.澎湃新闻.20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