虻科
虻科(食虫类:Tabanidae),是双翅目短角亚目下的一科昆虫的统称,俗名有牛虻、马蝇等。虻科昆虫是一大类体型较大的常见吸血昆虫,不仅是多种人畜共患病,如罗阿丝虫病、野兔热的传播媒介,也是锥虫病、炭疽病等畜禽重要传染病的传播媒介。在生物物种名录(COL)的分类标准中,虻科下有4亚科13族177属4525种,其中 Adersiniiae 亚科是2023年设立的新亚科。
虻科昆虫是内生翅类,一个世代中要经历卵、美国白灯蛾、蛹、成虫四个不同的发育阶段。虻科昆虫的成虫体型粗壮,体长在3~40mm之间;其体色较暗,呈棕褐色或黑色,但有较鲜艳的色斑和光泽;体无粗刚毛,多软毛。成虫头部的复眼多具深绿色金属光泽和紫色斑纹,有些种具横带;但死后复眼色泽及横带均消失。幼虫在不同条件下能延长生活期,故该科昆虫生活史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幼虫期的长短。
虻科昆虫除了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和一些孤立的岛屿,如夏威夷群岛等外,在全世界均有分布。它们常栖息于草丛和树林间,幼虫则主要生于潮湿的泥土中。雄性成虫不吸血,只吸取植物汁液或花蜜。雌性成虫不仅需吸血,还需吸取植物汁液作为能量的来源。而幼虫多数是肉食性的,有的也吃植物碎片。虻科昆虫飞翔能力强,飞行速度可高达50km/h。
人被虻科昆虫叮咬后,伤口周围可能有明显水肿和发痒,应尽快拔除患部口器残留,并涂布氨水或肥皂水,必要时可口服抗过敏药。尽管虻科昆虫是多种传染病的传播媒介,但中医认为,牛虻虫或华虻及其同属近缘昆虫的雌虫体可入药,能破血消癥。因其市场价格较高,具养殖潜力和前景,已被人工养殖。此外,该科中嗜尸性昆虫山崎虻,因常被人或动物尸体吸引前来进行觅食和繁殖,可以作为命案现场的昆虫证据,被视为重要物证。虻科下物种Stonemyia velutina(尚无确凿中文名)已于1996年灭绝;Brennania belkini(尚无确凿中文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中被列为易危(VU)。
起源与演化
虻科昆虫的起源和分化,与大陆漂移学说及哺乳动物的发展、迁移有着密切的关系。该科昆虫起源于南美洲,分南北两路向全世界扩散。南路向澳洲界、非洲界扩散,再由非洲向欧洲、亚洲扩散;北路则由新热带界(动物地理分区之一,涵盖整个南美大陆、墨西哥低地及中美洲)向新北界(动物地理分区之一,包括格陵兰、加拿大、美国、墨西哥高地、中美洲及部分加勒比海群岛)扩散,再由新北界向古北界(动物地理分区之一,由撒哈拉沙漠以北的非洲、欧洲大陆、中亚以及包括西伯利亚地区在内的亚洲大陆北部地区组成)扩散。因此,原始或较原始的类群大多数分布于南美洲、澳大利亚及非洲,其中南美洲虻科原始类群最为丰富,而非洲、澳大利亚的虻科昆虫种类与南美洲的种类接近。进化后的类群,如虻亚科(Tabaninae)则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和欧亚大陆。该科昆虫最古老记录的化石记录可追溯到早白垩纪。
1969年,澳大利亚昆虫学家华莱士·P·默多克(Wallace P. Murdoch)和日本昆虫学家高桥浩(Hiroshi Takahashi)肯定了距虻亚科(Pangoniinae)是较原始的类群,斑虻亚科(Chrysopinae)属于中间类型,而虻亚科是虻科中进化程度最高的一类类群,如虻亚科中的虻族(Tabanini)为了适应树洞或其他非常见的产卵地,进化出了更窄的第8腹板。
命名与分类
法国昆虫学家皮埃尔·安德烈·拉特雷耶(Pierre André Latreille)于1802年描述了虻科,将食虫类定为“Tabanidae”。该科昆虫因外形似蝇,且多在牛马等身上吸血,有牛虻、马蝇等俗名;又因其入室后常在窗户上撞击,故又有瞎虻之称。
1860年,德国昆虫学家卡尔·路德维希·勒夫(Carl Ludwig Loew)根据后足胫成对距的有无,将虻科分为距虻亚科和虻亚科;1954年,澳大利亚昆虫学家罗纳德·F·麦克拉斯(Ronald F. Mackerras)根据一系列外部和内部特征提出了一个新的分类系统,将虻科分为距虻亚科,盖虻亚科(Scepsidinae)、斑虻亚科(Chrysopinae)和虻亚科;1960年,比利时昆虫学家马塞尔·勒克莱克(Marcel Leclercq)对麦克拉斯的分类系统作了修正,把盖虻亚科移入距虻亚科中,其余的亚科地位不变。
在整合分类学信息系统(ITIS)中的数据,虻科下有4亚科31属426种,而在生物物种名录(COL)的分类标准中,虻科下有4亚科13族177属4525种,本词条采用 COL 分类标准,具体情况如下:Adersiniiae(尚无确凿中文名)亚科下有1属6种,斑虻亚科下有34属574种,距虻亚科下有50属671种,虻亚科下有81属3258种。其中 Adersiniiae 亚科,是由美国昆虫分类学家尼尔·L·伊文修斯(Neal L. Evenhuis)和丹麦昆虫学家托马斯·帕佩(Thomas Pape)于2023年设立的新亚科。
形态特征
虻科昆虫是一大类体型较大的常见吸血昆虫。它们是完全变态昆虫,有成虫、卵、幼虫、蛹4个形态。
成虫
虻科昆虫的成虫体型粗壮,体长在3~40mm之间。如小型种斑虻属(Chrsops)昆虫体长为8~13mm,麻虻属(Haematopota)昆虫体长为9~14mm;大型种虻属(Tabanus)昆虫体长为9~26mm,瘤虻属(Hybomitra)昆虫体长为10~25mm。
虻科昆虫体色较暗,呈棕褐色或黑色,但有较鲜艳的色斑和光泽。体无粗刚毛,多软毛。
头部
头部呈半球形,通常接近胸部的宽度,雄虻则略超过。
头部的两侧为1对硕大的复眼,占头部的大部分,多具深绿色金属光泽和紫色斑纹,形状因属、种略异,有些种具横带;但死后复眼色泽及横带均消失。
两眼之间为前额。雄性为接眼式,两复眼紧靠在一起;许多种类复眼上半部小眼面大于下半部,色泽亦有区别。雌性为离眼式,即两复眼多分开,中间形成额带,通常有粉被和毛所覆盖。
在前额的上方顶部,有的具3个分离而明显的单眼,如斑虻属;有的具1个退化的单眼形成的单眼瘤,如瘤虻属;有的单眼和单眼瘤均缺,如黄虻属(Atylotus)、麻虻属和虻属。
中间额上一般具骨化强的瘤状物,为黑色或褐色的无鳞被及粉被的光裸区,称为或额板。前额上的胛主要有基胛和中胛。基胛形状很多,有方形、长方形、圆形、心形、三角形等,其上方中间或两侧可能有线形突出,伸向前额的中部与中胛相连。各胛的有无、大小和形状,是雌虻分类的重要特征。
虻科昆虫的触角形态因属、种变化很大。触角各节的形状、长短、长度的比例和第3节的环节数目,是分类的重要依据。触角由3节组成,其中第1节常较粗大;第2节较为短小;而第3节很发达,是触角中变化最大的1节。在第3节上,有形似分节的3~7个小环。
虻科昆虫的口器位于唇基的下面,构造具有刺吸式和吸式口器的综合特征。由1个下唇,1个扁平的舌,1对具细齿的下颚,1对呈刀状的上颚和1个凹槽的上内唇组成。
口器两侧有1对颚须,颚须分为2节,第1节短,第2节长;雌性第2节颚须的形状、颜色及毛色在种的鉴定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雄性第2节颚须呈卵圆形。
胸部
虻科昆虫的胸色暗,宽而粗壮,其前、中、后胸界限不清晰,胸盾片无完整的横沟,其上常具纵纹及短绒毛。胸部两侧具一对近三角形的翅前胛,呈各种不同的颜色,在分类上有一定的意义。
腹部
虻科昆虫的腹部一般较为宽扁,并被软毛,体节可见7节,每1节由背板和腹板组成;背板或多或少呈弓形,彼此之间相连接。腹部的颜色和纹饰是种的鉴定重要特征。腹部1~7节每节两侧有气门,8~11节为生殖节。
足部
虻科昆虫的足粗壮或多毛,分为基节、转节、股节、胫节、跗节。跗节又分为5节,末端存在着爪间突与爪垫;胫节正常或膨大,中足胫节有2个距。有些种类后足胫节有距,具有鉴别亚科的意义。
翅膀
虻科昆虫的翅大,翅膜透明或呈棕色或布有各种纹饰,在分类上具有重要意义。如麻虻属翅具点状或云朵状色斑;斑虻属翅具暗色斑;瘤虻属翅的横脉侧处多具有小的暗斑点;虻属仅少数种在横脉处具暗斑,个别种具横带,有些种在翅前缘着棕色。
虻科昆虫大部分种类的翅膀在静止时呈水平状态,仅麻虻属呈屋脊状。翅脉整齐、变异小,前缘脉围绕着整个翅,腋瓣大,有3个径室和5个后室,基室大,臀室关闭。
卵
虻科昆虫的卵为纺锤形或圆筒形,大型种的卵为(1.8~2.5)mm×(0.4~0.5)mm,小型种的卵为(1.5~2)mm×(0.3~0.4)mm。
初产下时卵为白色、浅黄色,以后变成褐色至黑色。卵产出后成堆聚集或平铺成卵块。
幼虫
虻科昆虫的幼虫呈圆柱形或梭形。体形大小因种不同,小型种长 11~17.5mm,大型种可达45~55mm。体色有白色、灰绿色至棕褐色。
幼虫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头小,棕色至黑色,可缩入胸部。头节有口器、触角及退化的单眼。胸部3节,没有附肢,从前胸向后胸渐粗。腹部8节,1~7腹节上每节通常有3~4对疣状突起;第8节后端有一个呼吸管,其顶端有气门的开口,肛门位于第8节的下方。前7节一般各有4对伪足,伪足的对数因属而异,第8腹节多数无伪足。
幼虫体外包被一层薄膜,在虫体前端上唇的背方生有破卵器,该器为深黑色具刺的突起,又称孵化刺。破卵器在孵化后的瞬间即消失。
蛹
虻科昆虫蛹的形状似蝴蝶的蛹,小型种长10~16mm,大型种长27~32mm。蛹为裸蛹,多呈淡绿黄色、棕褐色至黑色,体表几丁质化强,有许多瘤突、刚毛和棘刺。蛹体向腹面略弯曲。
蛹分头胸部及腹部。头胸和腹部的形态变化较大,多因种而异。头胸部生有刺和毛。腹部第1~7节形状相似,上生有气孔、刺和毛,第8节(肛节)变形,腹节上有成圈的尖端向后的细刺。末端生有蛹星体(昆虫蛹期中特有的结构,通常呈星状或椭圆形,由昆虫体壁上一系列角质板组成),由背、侧和腹三对结节组成。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虻科昆虫分布范围极广,除了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和一些孤立的岛屿,如夏威夷群岛等外,在全世界均有分布。其中虻亚科是是虻科中分布最广、数量也最多的一个亚科。
虻科昆虫的发生和发展,除受自然地理条件制约外,已证实还与血源动物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如麻虻族(Haematopotini)与牛种有关,南美洲和大洋洲没有牛,北美洲也不多,而非洲和欧亚大陆有丰富的牛种,麻虻族的分布情况正与此相符。
中国虻科昆虫的分布遍及全国,海拔5000m的青藏高原仍有其分布;其中以虻属的种类最多,分布的地区最广。
栖息环境
成虫栖息环境
虻科昆虫属野栖性吸血昆虫,常栖息于草丛和树林间,一般不在室内栖息。它们在平原地区一般栖息于树干和树枝上,在草原地区上常栖息在草的茎、叶上,也可见裸露的石头上。在林区,最常见栖息在1~2m高的树干和枝条上,一般不超过4m。
幼虫栖息环境
虻科昆虫幼虫的孽生地(指适宜于病媒生物世代繁衍生活的物质或场所)很广泛,主要孳生于潮湿的泥土中,如稻田、水塘边、沼泽(包括盐泽)和河边的污泥中,以及森林、草地和庭院的湿土中,也有的孽生于烂树叶、烂木头和树洞中或流动的水中,以及石头和活树上的青苔中。此外,在蚁巢中也发现有虻科昆虫幼虫孽生。
鉴于多数虻种孳生于湿地,孳生地一般可分为:①沼泽型,指水体不流动的积水区域;②流溪型,指如河流、小溪、运河、水渠等流动水域;③潮湿的苔藓型,即河边岩石和山岩有渗出水,长有苔藓植物的地方;④草地型,指草原、牧场、林间草地、田间草地、河边草地,特别是有渗出水的牧场;⑤森林地型。不同种孽生于同一孽生地的不多见。
虻科昆虫对孽生地的适应性不同,可分为广适应性和窄适应性两种。广适应性种,如日本虻(Tabanus nipponicus)既可孽生于流溪又可孽生于草地,金色虻在流溪、沼泽和青苔等场所均有孽生。窄适应性种,如突额瘤虻(Hybomitra montana)、显著瘤虻(Hybomitra distinguenda)等,仅在沼泽被发现。
生活习性
摄食行为
虻科昆虫的雄性成虫上颚退化,不吸血,只吸取植物汁液或花蜜。雌性成虫不仅需吸血,还需吸取植物汁液作为能量的来源。幼虫多数是肉食性的,捕食昆虫幼虫、甲壳亚门、蚯蚓、蜗牛和其他软体动物门,有的也吃植物碎片。
该科昆虫摄取植物汁液、花粉等习性无种的特异性,对吸血对象也无严格要求。虻科昆虫喜欢吸地面动物的血液,如牛、马、鹿、骆驼等,也吸鸟类及蛇、鳄鱼、四脚蛇、鳖科、龟和蛙等爬行类、两栖类动物的血。唯独斑虻属、麻虻属是该科中比较喜欢吸食人血的类群。
虻科昆虫在叮咬动物时,通过上颚和下颚的协同运动,将上内唇和舌头组成一个管状结构插入动物的皮肤,借助唇瓣的帮助,它们能够吸取动物的血液。不同种的虻科昆虫在动物身上喜欢吸血的部位不同。斑虻属一般在腹部吸血;麻虻属一般在体两侧吸血;虻属中的原野虻(Tabanus amaenus)喜欢在腿部吸血,而佛光虻(Tabanus budda)和金色虻(Tabanus chrysurus)则喜欢在背部吸血。
虻科昆虫的吸血量一般约等于体重,多的可达体重的2倍,范围为50~500mg。几种大型的虻科昆虫能吸血至10min之久,吸血量可多至0.2mL。
节律行为
日节律
虻科昆虫通常在白昼活动,一般于日出后2小时营出活动,多喜强烈阳光,午后达活动高峰,日落后活动停止。虻科昆虫吸血活动的昼夜节律因种和环境条件而异。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多数物种有黄昏吸血高峰现象,而在北方,多数物种在白天活动,吸血高峰则在白天。
在晴朗天气阳光充足时,虻科昆虫出现数量较多,在阴天或多云时则出现数量较少,在雨天及有风时一般不活动,仅麻虻属在雨雾的天气也袭击牲口。
季节节律
虻科昆虫在热带全年均有活动,它们攻击牲畜时的温度一般不会低于15~16℃,而是在19~20℃以上。因此,随着纬度的上升,虻科昆虫的活动季节会缩短。
以虻科昆虫在中国的活动时间为例,华南为3~11月,长江流域为4~9月,华北为5~8月,东北为5~9月。其中华北和东北地区一般自5月中旬至8月下旬出现该科昆虫,以6月下旬及7月下旬为盛季。
根据活动季节长短和高峰情况,虻科昆虫可分为3个类型:
活动特点
虻科昆虫的活动能力和飞翔能力强,有追逐动物吸血的习性,且能飞很远寻找动物吸积血。它们喜欢攻击移动物体,如人在走动时,虻科昆虫会追踪,但人停下不动时,却很少受到攻击;有些虻科昆虫会追逐奔跑的动物或汽车,当动物或汽车刚停下时,可发现有许多虻科昆虫停落,以后则慢慢减少。
虻科昆虫为了吸血、交配、栖息、产卵,均要飞行,且飞行速度可高达50km/h。它们大都单独飞行,但在虻科昆虫密度很高的地区,如中国西北牧区,有时也成群地攻击人畜。
生长繁殖
虻科昆虫的发育过程中有卵、幼虫、蛹及成虫四个时期。生活史的长短不仅因种而异,而且也因幼虫孽生地的环境条件不同而有很大变化。该科昆虫在多数地区一年一代,热带地区一年两代,寒冷地区2~3年一代。
交配产卵
交配
虻科昆虫群舞交配活动不易观察。在群舞时,可能会有10多只、几只或者仅有1只雄性成虫在离地面1~4m高的空中迎着微风飞舞,轻微地上下和前后移动。当雌性成虫飞入时,它们会在空中交接,然后停落在植物或岩石上,完成交配。群舞交配的时间因物种而异。
产卵
多数虻科昆虫种类在交配后需要吸食血液才能产卵,然而,也有一些种类不需要吸食血液即可产卵,这种现象被称为“自殖(autogenous)”。自殖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完全不吸食血液的种类;另一类是第一次产卵时不需要吸血,而依赖幼虫期积累的养分来支持卵巢发育,但在后续的产卵过程中需要吸食血液才能完成。虻科昆虫从吸血到产卵的过程可以称为一个生殖营养周期。在温度约在26~30℃时,通常需要3~4天(有个别情况下可能为2天)完成一个生殖营养周期。当气温较冷时,这个周期可能延长至2~3周。
虻科昆虫的产卵活动通常发生在白天,尤其集中在下午。它们在产卵时采取头部朝下、尾部朝上的姿势。产卵地多在稻田、沼泽、池塘边的植物、叶片上,有些种类也会产卵于流溪中突出的岩石上,此外也有少数种类产卵于泥土上。每次产卵所需的时间大约是几十分钟,每分钟可以产下几个到10多个卵。卵产出后或聚集成堆,或铺成3~4层的卵块,可能包含500~1000枚卵。虻科昆虫的产卵力由虫体的大小和生理年龄所决定,以体小或产卵次数多者产卵量为低。
生长发育
卵期
虻科昆虫的卵通常在经过6~7天后孵化,孵化时间相对一致,同一卵块内的卵通常在同一天内孵化完成。卵一般多在早上孵化,一旦幼虫从卵中孵化出来,它们会掉落到水中或湿润的土壤上,然后钻入土中深约数厘米的地方,或者生活在漂浮的植被中。刚孵化出来的幼虫多数为浅色,少数为深色,在几小时或隔天内它们会变成栗色至黑色。尚未发现以卵过冬的种类。
幼虫期
虻科昆虫以幼虫越冬。幼虫一般钻入5~10cm,也可至25~128cm土壤深处发育。幼虫期很长,变化较大,一般视生活环境、气候和食物条件而异。在热带地区至少在2~3个月以上,在温带地区幼虫的发育可长达1年,甚至2年或更长。幼虫在不同条件下能延长生活期,因此,虻科昆虫生活史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幼虫期的长短。
幼虫发育的龄期视种属不同,黄虻属和麻虻属等为7~11龄,斑虻属则为5~7龄。雄虫的龄期要比雌虫的短。
幼虫越冬后,一般于次年5~6月化蛹。化蛹前有一个2~3天的预蛹期,成熟幼虫会移居至土壤表层,然后蜕皮为蛹。化蛹过程通常发生在较为干燥的浅土层中。
蛹期
虻科昆虫的蛹期一般为5~7天,也可延长至3~4周。蛹期长短与温度相关,温度高则蛹期长。
蛹内成虻发育成熟后,通常会从蛹皮的前部第1~4节,在背侧中央的一个裂开处钻出,这个过程也被称为羽化。在羽化时,蛹的头部朝上,它们会借助腹部的刺逐渐靠近土壤表面,并最终从土壤中露出。
成虫期
成虫期一般为1周至2个月。雄虻通常会比雌虻早若干天的时间出现,但雄虻一旦完成交配往往很快就会死亡。在某些热带地区的虻科昆虫中,雌虻的生活周期可长达70天,雄虻则仅6天。在实验室条件下,雄虻寿命也不会超过一个月。
物种保护
虻科下分布于美国的 Stonemyia velutina(尚无确凿中文名)已于1996年灭绝;另外,截至2023年数据,分布于美国和墨西哥的Brennania belkini(尚无确凿中文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中被列为易危(VU)。
人工养殖
虻科昆虫的牛虻虫(Tabanus bivitatus)或华虻(Tabanus mandarinus)及其同属近缘昆虫的雌虫体可入药,是市场上较为紧缺的中药材,市场价格较高,在中国被广泛养殖。
饲养环境
成虫养殖棚通常可以使用竹木或钢架结构来搭建,面积宜大不宜小。棚的顶部和四周应使用聚酰胺纱网进行严密封闭,纱网的孔大小要足够小,以确保虻虫无法飞出。棚内光线较暗的一侧,可开一扇门供饲养人员进出;棚的中上部或两侧应设置若干个饲养台,食具可以使用盘皿或剖开两边的竹筒。在棚内,可以放置一些花盆,其中一部分花盆可以种植草(Echinochloa crus-galli),保持盆土被水淹没,以供成虫产卵用;另一部分花盆可以种植九里香属(九里香属 exotica)、夜兰香(Telosma cordata)或其他小灌木,以供成虫栖息。
幼虫饲养池可选择靠近养殖棚的场地建设,通常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池的内侧四周应堆积中等厚度的富含腐殖质的肥土,并向池的中心倾斜,也可在泥土中拌入杂草种子。池中央设一个水池,并在池中放置大量蚯蚓,以供幼虫捕食。在成虫羽化前,须用纱网将全池罩住,以防羽化出的成虫飞走。
饲喂管理
成虫的饲料通常包括各种动物的血液,例如猪血、牛血、鸡血、鸭血,以及蜂蜜、奶汁和花果汁液。动物血液中宜加入枸酸钠,以防止血液凝结。饲料应放在饲料盘内供应。为了防止饲料腐败,最好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进行喂养。此外,也可以考虑使用未长毛的乳兔供给成虫吸血,或者每天下午将牛牵入棚内,让成虫叮咬1小时后再将牛牵出,然后给成虫提供蜂蜜、奶汁等食物,这有助于提高成虫的产卵量。
幼虫饲料为蚯蚓及各种昆虫,如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地鳖虫(Eupolyphaga 中华缺翅虫)、洋虫(Martianus dermestoides)、蛾(Pyralidae)类幼虫、蝇蛆、甲虫和动物肉与内脏等,也可为发酵的猪粪、鸡粪或发酵的米糠。10月份后幼虫陆续进入冬眠,越冬后需继续投喂饲料,直至成熟化蛹。
孵化管理
卵通常在5天内就可以孵化出幼虫。孵化过程可以使用各种容器,如盆、瓶、杯等来完成。在孵化时,将卵块放入适当的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水,以确保孵化后的幼虫能够存活。如果使用盆进行孵化,可以在水中投放木块,使木块浮在水面上,并将卵块置于木块上。如果选择使用瓶或杯进行孵化,可以将卵块斜靠在瓶或杯的壁上,确保卵块高于水面,以便孵化后的幼虫可以自然掉入水中。同一天产的卵块应放入同一容器内进行孵化,孵出的幼虫应尽快移出以进行专门的喂养,以防它们相互残杀。
采捕加工
幼虫4~5天后化蛹,蛹3~4天后羽化为成虫,10天后待部分产卵即可采捕入药。采捕成虫时,通常会采用捕虫肉或食物作为引诱物。捕捉到的成虫会被串在线上,然后经过沸水烫杀,随后晾干或烘干处理。也可将捉到的成虫放入锅中,用文火炒热至微黄,然后取出晾凉。
危害与防治
主要危害
虻科昆虫是多种人畜共患病的传播媒介,某些斑虻属昆虫是非洲当地居民罗阿丝虫病的传播媒介。在美洲、欧洲和亚洲,许多虻科昆虫是兔热病的传播媒介。同时,虻科昆虫也是牛、马、骆驼的锥虫病、炭疽病等重要传染病的传播媒介。在中国西北,曾经因虻科昆虫传播锥虫病造成大批骆驼死亡。
虻科昆虫偏嗜畜血,在牧区和林区,成千上万的虻科昆虫吸血和骚扰活动造成牛奶和肉牛减产,同时因叮咬而引起不停的流血,严重危害畜牧业的发展。由于虻科昆虫的严重骚扰,可以使乳牛奶量下降。
此外,虻科昆虫也是盛夏时分,广大林业工人作业时的主要影响因素,严重时只能停止伐木与育林。在稻作区,虻幼虫对农民手脚的叮咬,轻者留有伤口和肿块,重者则继发感染。
防治方法
由于虻科昆虫的孳生地分散且种类多样,同时成虫具有野外分散栖息习性和出色的飞翔能力,因此防治工作较为困难。对虻科昆虫的防控策略主要侧重于综合性措施,以防护为主、杀灭为辅。
环境防治
清除禾本科杂草、植被,填平坑洼,疏通渠道,可以减少虻科昆虫的产卵和孳生场所,达到防治的目的。但从环保角度看,清除植被并不现实,故此方法实际难以运用。
物理防治
在虻科昆虫数量多的场所,个人防护是防虻刺叮最现实和经济的办法。可在暴露的皮肤涂擦驱避剂,或头披防虫网,穿浅色工作服;另外,可安装纱门纱窗,挂置防虻窗帘和门帘,以防止虻科昆虫侵入帐篷和室内。
役用牛马可在躯干部分围厚布以减少虻科昆虫的刺叮。虻科昆虫密度高的牧区,可改为夜间放牧,南方地区可提前把牲口赶回畜舍,避开黄昏的刺叮高峰。
化学防治
在虻科昆虫的栖息地或停栖地(例如畜舍周围的植被和栅栏等建筑物)可以喷洒丙体六氯环己烷,也可使用狄氏剂进行喷洒,这种方法杀灭效果很好,且持效期可达一年以上。
此外,在虻科昆虫数量多的草原牧区,必要时可使用飞机或地面设备喷洒二氯苯醚菊酯、马拉硫磷、敌敌畏等药物。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可能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
叮咬治疗
根据中国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实践,人被虻科动物蜇伤后,应检查患部有无口器残留皮内,如有需立即拔除。伤口局部可涂布3%氨水或肥皂水。一般经过2~3小时后逐渐好转。个别患者伤口周围有明显水肿和发痒,这可能与过敏有关。可口服氯苯那敏(扑尔敏)、特非那丁等抗过敏反应药物。此外,可以在伤口局部涂布四环素可的松软膏,以预防细菌性感染和过敏反应。
主要价值
虻科昆虫是多种传染病的传播媒介,对畜牧业、林业和农业生产都会造成危害,但该科昆虫在药用和研究领域也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药用价值
中医认为,虻科昆虫牛虻虫(Tabanus bivitatus)或华虻(Tabanus mandarinus)及其同属近缘昆虫的雌虫体可入药,其性苦,微寒,有小毒,归肝经,可破血消癥,逐,破积,通经。既可入煎剂,也可研末冲服或者入丸散。但孕妇及体虚无瘀者、腹泻者忌用。在《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新修本草》中均有这些虫体入药的经方记载。
研究价值
昆虫证据在犯罪现场具有重要价值,可被视为与血痕、指纹、毛发和纤维同样重要的物证。当人或动物死亡后,尸体内部的细菌分解和组织自溶会导致释放各种不同的化学气味分子到空气中,吸引嗜尸性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门前来觅食和繁殖。虻科昆虫中,如山崎虻(Tabanus yamasakii)即可以作为昆虫证据。
种间关系
寄生关系
寄生蜂可以寄生于虻科昆虫的卵块,有些寄生蜂也会选择美国白灯蛾和蛹作为宿主。线虫类和某些螨形总目的幼虫则寄生于虻科昆虫的成虫或蛹。虻科昆虫还会受到体腔真菌和绿僵菌等真菌的感染。
捕食关系
虻科昆虫面临着各种捕食性天敌的威胁。这些捕食性天敌包括各种昆虫,如人头蜂、泥蜂、青蜂,还有蜘蛛、鸟类和鱼类等。它们可以捕食虻科昆虫的不同生命阶段,包括成虫、幼虫、卵或蛹等,从而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起到控制虻科昆虫种群的重要作用。
参考资料
Tabanidae.ITIS.2023-11-09
Tabanidae.COL.2023-11-09
Tabanidae Latreille, 1802.GBIF.2023-11-09
Stonemyia velutina .IUCN.2023-11-09
Brennania belkini.IUCN.2023-11-09
Tabanidae.GBIF.202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