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虻虫

虻虫

虻虫是一味传统活血化瘀药中药,别名牛虻和牛虻虫。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来源为虻科动物黄绿原虻Arylotus bivitateinus Takahasi、华广原虻Tabanus signatipennis Portsch、指角原虻Tabanus yao Macquart或三重原虻Tabanus trigeminusCoquillett的雌性成虫的干燥体。

虻虫主产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浙江省江苏省、湖北等。夏、秋两季捕捉,用蝇拍轻轻拍取,用线穿起,沸水烫或稍蒸,晒干或阴干。虻虫性微寒,味苦;有毒;入肝经。功效破血逐瘀、通经消癥,主治血滞经闭、癥瘕积聚、少腹蓄血及跌打瘀血肿痛,外用治肿毒等症。虻虫现代临床用于治疗心绞痛和宫颈癌

虻虫内服:煎汤,1.5~3克,研末0.3~0.6克,或入丸、散。孕妇忌服。虻虫与土鳖虫配伍:两药合用可增强逐瘀破血功效,适用于瘀滞癥瘕积聚之证;与地黄配伍:二者配伍可逐瘀补血,既祛邪又扶正,适用于瘀滞月经不行或产后瘀滞腹痛等证。方剂如《妇人大全良方》《鸡峰普济方》地黄通经丸可治月经不行或产后恶露、脐腹作痛,由熟地黄、虻虫等组成。成药有逐瘀通脉胶囊,由水蛭、桃仁、虻虫、大黄组成,主治血瘀型眩晕证;化癥回生片由益母草、红花、虻虫等多种药物组成,用于瘀血内阻所致癥积等。虻虫为妊娠禁忌药,有堕胎功效,妊娠期及体虚无瘀、腹泻者禁用,且不宜多用久用。

主要来源

虻虫为虻科动物黄绿原虻Arylotus bivitateinus Takahasi、华广原虻Tabanus signatipennis Portsch、指角原虻Tabanus yao Macquart或三重原虻Tabanus trigeminusCoquillett的雌性成虫的干燥体。

 性状

虫体呈长椭圆形,长1.5~2厘米,宽0.5~1厘米。头部黑棕色而有光泽,有凸出的两眼及长形的吸吻,复眼大多已经脱落;胸部黑褐色,背面呈壳状而光亮,其两侧生有2对透明薄膜状翅,翅长超过尾部;胸部下面突出,黑棕色,具足3对,多碎断。腹部棕黄色,有6个体节。有横纹节,体轻质脆,具腥臭气,味苦咸。以个大、完整为佳。

虻虫有毒,很少用,在药斗里多时不动,容易生虫变质,建议晒干后放干燥容器中,密闭,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功能药性

性味归经

虻虫性微寒,味苦;有毒;归肝经。

功能主治

破血消癥,逐瘀通经。用于癥瘕积聚,蓄血,血瘀经闭,跌扑伤痛。

效用分析

虻虫味苦泄降,药性寒凉,专入肝经血分,性急破血,药力峻猛,为破血消癥、逐瘀通经之品。善治瘀血阻滞所致的癥瘕积聚、蓄血发狂、瘀滞经闭等证。亦用治跌打损伤之瘀肿疼痛,有活血消肿、疗伤止痛之功。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克,研末0.3~0.6克,或入丸、散。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虻虫配土鳖虫

虻虫苦凉有毒,功善逐瘀破血;土鳖虫咸寒小毒,功善破瘀通经。两药合用,更增逐瘀破血之功,以消散癥结,适用于瘀滞癥瘕积聚之证。

虻虫配熟地黄

虻虫药性峻猛,破血通经;熟地黄味甘柔润,补血滋阴。两药配伍,功能逐瘀、补血,既祛邪、扶正,又可防破血之品伤及正气,适用于瘀滞月经不行,或产后瘀滞腹痛等证。

方剂举例

虻虫可治治月经不行,或产后恶露,脐腹作痛。方法为:熟地黄四两,虻虫(去头、翅炒)、蚂蝗(糯米同炒黄,去糯米)、桃仁(去皮、尖)各五十枚。上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五、七丸,空腹温酒下。(《妇人大全良方》《鸡峰普济方》地黄通经丸)。

成药举例

逐瘀通脉胶囊

药物组成:水蛭、桃仁、虻虫、大黄。

功能主治:破血逐瘀,通经活络。主治血瘀型眩晕证,症见眩晕、头痛耳鸣、舌质暗红、脉沉涩。

化癥回生片

药物组成:益母草、红花、花椒(炭)、烫水蛭、当归、苏木、醋三棱、两头尖香果降香、醋香附子、人参、高良姜姜黄、没药(醋炙)、炒苦杏仁、大黄、人工麝香、盐茴香桃仁、五灵脂(醋炙)、虻虫、鳖盖子胶、丁香、醋延胡索、芍药、蒲黄炭、苯甲酸(醋炙)、干漆(煅)、制吴茱萸阿魏属肉桂、醋艾炭、地黄紫苏籽

功能主治:消癥化瘀。用于瘀血内阻所致的癥积、妇女干血痨、产后血瘀、少腹疼痛拒按。

风险禁忌

虻虫属于妊娠禁忌药,具有堕胎的功效,孕妇与无瘀血证者忌用,体弱者慎用。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虻虫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多肽多糖脂肪酸及24种无机化合物元素(如钙、镁、磷、铁、钴、铜、锰、锶、锌、铝等),以及14个化合物(如胆甾烯醇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己基)脂、胞嘧啶尿嘧啶、胆甾醇、胸腺嘧啶等)和20种脂肪酸成分。研究证明虻虫药材中抗凝血药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0左右、基本结构为葡萄糖的多糖类物质。

药理毒理

虻虫有两种相对分子质量的纤溶成分存在,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约为40.0KD和29.0KD;它既具有纤溶酶的直接水解纤维蛋白的作用,又具有纤溶酶原激活物的间接水解纤维蛋白的作用。

虻虫对多种疾病具有重要的药理作用,有抗血小板聚集、影响血液流变性、抗炎药镇痛、抗肿瘤等功效。

1、抗凝血:虻虫水提物270、540mg/(kg*d)对大鼠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7d.能显著延长大鼠出血时间,显著减少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对血小板最大聚集率高剂量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2、其他药理学作用:虻虫多糖20、40、80mg/0.1ml对小鼠皮下注射给药,每天1次,连续7d.40、80mg/0.1ml组可使尾静脉注射血栓诱导剂-盐酸肾上腺素胶原蛋白混合物导致小鼠死亡率下降,小鼠偏瘫恢复数明显升高。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捕捉,捕后用沸水烫死或用线穿起,洗净,用蝇拍轻轻拍取,用线从颈部穿成一串,晒干或阴干。

炮制方法

1、虻虫:取原药材,除去杂质。

2、炒虻虫:取净虻虫置锅内,用文火加热,微炒,取出放凉。

3、米炒虻虫:取净虻虫与米置锅内,用文火加热,拌炒至米呈深黄色为度。取出筛去米粒,摊凉。每虻虫100kg,用米20kg。

相关论述

虻虫一名,始载《神农本草经》,有木虻和蜚虻之别。经姜波、章明珠等考证认为蜚虻即今之虻虫。唐以前的本草仅有其药用记载而无形态等描述,故当时使用的何种虻虫已难以考证;唐至明代的“本草”对虻虫形态和习性描述基本一致,“大如蜜蜂属,黄黑色或黄色或黄绿色,食牛马血。”“生于塘河川谷,茂暑繁盛,产于江夏区云梦县安陆市)、霸州市河北省境内)。”故唐以后所用虻虫为今之昆虫牛虻虫Tabanus bivittatus等虻科多种昆虫的干燥雌虫体,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一致。目前,此种虻虫占市场比重较小。从1985年至2010年《中国药典》历年版本之附录均把复带虻作为虻虫原动物的来源,但是这一食虫类是双斑黄虻的旧名。虻虫应为虻科虻亚科黄虻属昆虫双斑黄虻Atylotus bivittateinus Takahasi雌性成虫的干燥全体。对于木虻,章明珠等考证认为,木虻较蜚大,如蜩蝉,食牛马血,为今之虻科昆虫虻属的多种昆虫。

基源动物信息

形态特征

黄绿原虻虫:体长1.3~1.7cm全体呈黄色,头部与胸腹部常分离。头部复眼黄棕色,位于额的两侧:额部基瘤和中瘤小,分别呈圆形和心脏形,彼此分离甚远。胸腹部中胸背板及小盾片密覆黄色毛,腋瓣上的一小撮毛为金黄色;一对,透明,翅脉黄色;腹背板1~4节的两侧具大块黄色斑纹。质轻而脆。气微腥,味咸。

华广原虻虫:体长1.6~1.8cm。全体呈灰黑色,头部与胸腹部常分离。头部复眼黑色;额灰黄色,高约为基宽4倍,基瘤近卵圆形,黄棕色,中瘤柱状,与基瘤相连;触角基环节呈黑红。胸腹部翅一对,透明,脉棕色,腹背板3节以上两侧具斜方形的白斑。

指角原虻虫:体长2~2.3cm。额部基瘤椭圆形,中瘤狭线形,与基瘤相连;触角基环节呈棕红色。腹背板灰褐色,每节背板后缘黄色,并有黄色细毛。

三重原虻虫:体长1.9~2.lcm。中瘤线形,与基瘤相连;触角基环节黑棕色,并着生斑鱾。腹背板仅2节,两侧具斜方形白斑。

炒虻虫:形如虻虫,表面色泽加深。

米炒虻虫:形如虻虫,表面色泽加深。

主要分布

平常居于草从及树林中。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浙江省江苏省山西省等地。

生长环境

1、华虻:雌虫吸食牛、马等动物血液,雄虫不吸血,吸食植物汁液。常居于草丛及树林中性喜阳光,多在白昼活动。

2、双斑黄虻:成虫白日活动,喜强烈阳光。雌虫吸食牲畜的血液。

种类

虻虫种类很多,现代文献记载作为药用的有:①双斑黄虻,雌虫体长13~15mm,富黄色种,东北地区、华北、华东地区均有分布。②华虻,雌虫体长16~18mm,灰黑色种,全国各地均有分布。③雁虻,雌虫体长21~26mm,腹部黑色,分布于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河北省等地的山区。④江苏虻,雌虫体长12~15mm,灰褐色。分布于北京、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等地的山区和平原。⑤佛光虻,雌虫体长22~24mm。分布在东北、华北等地的山区。⑥峨媚山虻,雌虫体长20~26mm胸部灰黑色,腹部棕黑色。为四川省西部山区的常见品种。⑦姚虻,雌虫体长22~25mm,虫体呈灰黑色。分布于河南省山区等地。⑧黄巨虻,体长大约25mm,黑褐色,主要分布吉林省的山区。

参考资料

虻虫.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202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