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凤梅
申凤梅(1927年12月22日-1995年7月20日),女,出生于临颍县涂庄村,河南越调表演艺术家,历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南省分会副主席、主席,河南省越调剧团团长、名誉团长等职。
申凤梅从11岁开始学艺,14岁搭班。1938年,申凤梅入临县张潘镇越调科班学艺。在演艺生涯中,申凤梅经历了多次辗转流离,先后加入了南将罗剧团、临颍县李庄剧团和七里头剧团。1945年农历3月28日,申凤梅在襄县双庙、樊城剧团和襄县剧团对戏,被誉为“铁嗓子大梅”。1947年,申凤梅被编入刘邓大军二纵队胜利剧团。并于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在郑州为毛泽东主席演出《收姜维》。1962年5月,申凤梅收田发根、黄兰、徐广芝为徒,田发根为申凤梅的大弟子。1963年,申凤梅进京演出,4月1日拜京剧大师马连良先生为师。1984年,申凤梅收徒方玉兰(郑州市越调剧团演员)。1988年,申凤梅到了退休的年龄,被河南省越调剧团反聘。1991年,申凤梅收申小梅(原名赵玉霞)为徒,申小梅是她的关门弟子。1994年,申凤梅拍摄7部13集越调电视艺术系列片《诸葛亮》。1995年5月28日,申凤梅应文化部邀请,最后一次率团进京演出。同年7月20日凌晨零点五十分,申凤梅在周口市病逝。
1956年,申凤梅在《收姜维》一剧中扮演诸葛亮,荣获演出一等奖。1992年,申凤梅率团赴上海演出,荣获第四届白玉兰奖荣誉奖。申凤梅在唱腔方面具有良好的气息运用和巧妙的念白润腔,在表演风格方面扮相精美考究,表演细腻真切。申凤梅的代表作品包括《孔明出山》《舌战群儒》《华容放曹》等。河南省艺术研究院评价申凤梅形成了博大精深独树一帜的“申派”艺术,在越调历史上树起了一座艺术丰碑。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27年12月22日,申风梅出生在临颍县涂庄村。1938年,11岁的申风梅不愿意当童养媳,在姨母的劝导下,同8岁的妹妹申秀梅到许昌市张潘镇越调科班学戏,从此与戏结缘。
班主张书剑管理科班既严又狠,不准学员回家探亲,不准亲人到科班看望子女。申风梅就是在这样的苦难中学会了越调的唱腔板式。班主张书剑发现她有一副好嗓子,就想把申凤梅留在戏班唱戏为自己挣钱。申凤梅执意不允,班主就诬陷申风梅的母亲曾借过他的钱,非要以人抵账。申风梅为此费尽周折打了一场官司,幸遇好心人相助,她姐妹二人终于脱离苦海,开始了流浪艺人的生活。
初入艺坛
申凤梅在大师兄李大勋的帮助下,投靠到临颍县南杨罗村戏班。在这个戏班里,申凤梅跟姜高学会了《秦香莲》《蝴蝶杯》《林凤山》《义凤雪》《下南唐》《送灯》《送京娘》等许多旦角戏。而申凤梅算是越调女演员中的第三代了。女演员的出现推动了越调由“正装戏”向“外装戏”的转换,剧中人物也多是“内把角”(女性角色)为主。由于戏班经常流动演出,申凤梅接触的艺人逐渐多了起来。申风梅不断地扩充自己的学戏范围,学演了《探皇陵》中的李艳妃,《火焚绣楼》中的洪美荣,《大登殿》中的王宝钏,《无遇路》中的姜玉环,《小对鞋》中的阮娇容,《赶花船》中的张孝莲,《老少换》中的小三姐,《贺后骂殿》中的贺后,《招风树》中的王玉姐等。
1941年秋,南将罗剧团边演边往东走,到了周口市,在牛行街演出,恰巧毛爱莲所在的越调剧团也在周口,在王牌坊演出。
1942年,河南省大旱,南杨罗戏班不得不解散,申风梅带领一家人到信阳市一带沿街挨门卖唱糊口。灾荒过后,申凤梅和妹妹流落到樊城镇同庆戏班。
1943年秋,临颍县小阁庄开了古会,樊同镇同庆戏班为了对戏成功,特派人请来了金凤楼助阵。申凤梅和金凤楼二人一见如故,演起戏来搭配合适,申凤梅向金凤楼学会了《白奶奶醉酒》《火焚绣楼》,还掌握了运气、发声、偷字、闪板、结构旋律、处理唱腔等技巧。在这一时期,她又学演了《老包说媒》《砸当典》《刘庸下南京》《皮匠过河》《卖豆腐》《送灯》《摸楼》《李双喜借粮》《白木店》《牧羊圈》《五遇路》《梅林拉灵》《赶花船》《血手印》《刀劈杨藩》《王子龙投亲》《太平场》《坐楼杀惜》《红书宝剑》等。1947年秋,刘邓大军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战役,解放军请申凤梅去唱戏。演戏时,申凤梅受到指战员的热烈欢迎。在七团连演了半个月,又到一纵队领导机关驻地去演出。一纵队的首长看了戏非常高兴,当即宣布该戏班为剧团,归属一纵队。第二天举行了隆重的命名仪式,首长把写着“刘邓一纵队胜利剧团”的大旗授给剧团,任命申凤梅为团长,还安排人给剧团排了《三打祝家庄》《王贵与李香香》等。1948年,淮海战役打响,一纵队要开赴战场,申凤梅、李大勋和年轻演员要求随军东进。部队首长考虑到剧团携家带口,行动很不方便,决定把剧团留下来,归属独树军分区(许昌军分区前身)接管。1949年春,军分区梁司令员到漯河市当市长,胜利剧团由军分区交给漯河,随之改为“漯河市人民越调剧团”。剧团归到漯河后,紧密以申凤梅为主演排了许多新戏,有现代戏《送军粮》《送军鞋》《打春桃》,传统戏《满江红》《打渔杀家》《九件衣》。这些戏的演出有力地配合了解放区的中心工作,起到良好的社会作用。
1950年,项城县越调剧团到西安市演出,新排了一批剧目,在《游西湖》中,金凤楼饰裴生,申凤梅饰慧娘;在《张羽煮海》中,金凤楼饰张羽,申凤梅饰琼莲;在《陈妙常》中,金风楼饰潘必正,申凤梅饰陈妙常;在《梁山伯与祝英台》中,金凤楼饰梁山伯,申凤梅饰祝英台。1956年,申凤梅参加了河南省首届戏曲汇演(毛爱莲演出《送灯》和《探皇陵》),荣获了演员一等奖。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在郑州为毛泽东主席演出由《天水关》改名而来的《收姜维》。1960年,申凤梅调离项城市到开封专区越调剧团。
演艺经历
1962年5月,申凤梅收田发根、黄兰、徐广芝为徒,田发根为申凤梅的大弟子。1963年,申凤梅进京演出,4月1日拜京剧大师马连良先生为师。李金枝在方城县拜申凤梅为师(原方城县越调剧团演员,后调入南阳地区越调剧团)。1965年,申凤梅在郑州演出《卖箩筐》,并到广州市演出现代戏《扒瓜园》,同年,该剧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成舞台艺术片。1979年,收马兰为徒。1980年春,北京电影制片厂把《诸葛亮吊孝》和《李天保娶亲》拍摄成电影。担任诸葛亮一角。收徒杜朝阳(襄城县越调剧团演员,后调至周口越调剧团)。1980年夏,申凤梅丈夫李大勋病逝,料理完丧事后继续投入新编历史剧《明镜记》的排演中。1984年,收徒方玉兰(郑州市越调剧团演员)。1987年,申凤梅被选为中国共产党十三大代表。1988年,申凤梅到了退休的年龄,被河南省越调剧团反聘。1989年,申凤梅在西华县代项城县越调剧团挂牌义演,资助项城剧团。1990年,申凤梅率《吵闹亲家》剧组进京演出,推荐中年演员陈静担任主演。收徒杨艳丽(扶沟县越调剧团演员)。1991年,申凤梅收申小梅(原名赵玉霞)为徒,申小梅是她的关门弟子。
1991年夏,申凤梅赴河南九市灾区义演。冬,赴曹县演出。1992年,申凤梅率团赴上海演出,荣获第四届白玉兰奖荣誉奖;被选为中共十四大代表。1993年11月,申凤梅在邢台市演出时妹妹申秀梅在许昌市逝世。1994年,申凤梅拍摄7部13集越调电视艺术系列片《诸葛亮》。1995年春节,申凤梅参加河南广播电视台主办的春节戏曲晚会。1995年5月,申凤梅率团赴山西太原参加戏曲第三届“金三角地区”交流演出,演出《七擒孟获》。1995年5月28日,申凤梅应文化部邀请,最后一次率团进京演出。1995年6月20日,申凤梅随剧团从北京市回周口市。1995年7月10日,申凤梅为配合河南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的宣传,应邀到省电台灌制了越调清唱盒式盒式录音磁带,留下了她生前最后的录音。1995年7月20日凌晨零点五十分,申凤梅在周口病逝。
个人作品
代表剧目
参演电视剧
以上内容来自参考资料:
参演电影
以上内容来自参考资料:
创作特点
唱腔特点
气息运用
就申凤梅所表演的大量越调戏曲作品而言,大多都注重唱功的戏曲作品,在演唱方面有着很大的难度,但是申凤梅灵活地做好气息的把控以及应用,气息把控十分稳定。注重根据演唱的需求来进行气息的调挖。能够把声音和气息进行完美的融合。构成了申凤梅唱腔的一个重要特征。例如,在《收姜维》这一作品的演绎当中,申凤梅所扮演的诸葛亮角色的唱词超过了300句,难度极大。为了更好地对唱腔进行把握,控制好气息,申凤梅做好了细致的演唱并行腔自如的完成了整体表演。
念白润腔
申凤梅受马连良先生的影响很大,马先生进行了非常深入的京剧演唱实践。特别是在念白语言的演绎上形成了独特风格。马先生在收申凤梅为徒后,特别强调其要反复的训练道白技巧,增强韵律感,以便能够更好地对人物形象和情感进行呈现。在之后的表演当中,申凤梅将其融入越调艺术。在演唱当中呈现出强烈酣畅的顿挫之感。还特别注重装饰音等的运用。让整体的润腔更加巧妙和富有特色。
笑中传声
越调艺术富有独特的魅力,特别强调要借助优美声音和清晰语言来表达真情实感。对于演唱者更是提出了极高要求除了保持稳定声音状态之外。还需要演唱者能够为作品增加情感色彩和艺术魅力。在越调唱腔方面,申凤梅独树一帜。她能够有效的做到笑中传声,通常会称为笑唱。实际上是把笑态和歌唱融为一体。以笑带声。形成一种独特的演唱风格。让唱腔更加的朴素自然。
表演风格
扮相精美考究
在越调的表演艺术方面,申凤梅的突出特点就是扮相精美考究。传统的越调戏曲表演并不注重布景、道具等舞台表演的装饰因素,申凤梅所扮演的诸葛亮角色在装扮上更是不修边幅。她思量此种装扮不太符合诸葛亮这位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的身份。于是,她一边认真阅读《三国演艺》,细心琢磨人物形象,一边寻求机会去看兄弟剧种的演出,注意其装扮。之后,她将头盔、服装、鞋靴等进行了改良。脱掉平底鞋穿上高靴,并将诸葛亮的道士八卦农改为鹤,经过此番努力,不仅更贴近人物形象,而且增强了艺术荚感。
表演细腻真切
申凤梅的表演细腻、真切,毫无装腔作势、矫揉造作之感。每接到新剧本,她总要仔细阅读、反复推敲,加深对剧情和角色的理解,做戏的火候与分寸把握得相当准确、恰到。其后,申凤梅又以《收姜维》一剧红遍大江南北。其真切的演绎为世人称颂。在表演时申凤梅特别注意唱腔的伸展、含蓄,根据唱腔的启承转合以及音乐的起伏,用眼神和羽扇传达言词用意,自然随和,动作不多,但恰到好处。
荣誉成就
人物评价
曾先后在传统戏、现代戏、新编古装戏 200 多个剧目中分别扮演过生、旦、净、丑各种行当、各种年龄、各种身份的角色,塑造了各色各样性格迥异众多的舞台艺术形象。尤其成功地把政治家、军事家、一代贤相诸葛亮刻画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以“活诸葛”的美誉著称剧坛,闻名遐迩,影响深远。形成博大精深独树一帜的“申派”艺术,在越调历史上树起了一座艺术丰碑。(河南省艺术研究院评)
对待艺术 执着进取—— 在申凤梅心里,越调已经不仅仅是供人们闲暇娱乐的剧种,而是一门艺术。她把越调看做自己的事业,看做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她没有门户之见 ,善于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她一方面拜京剧大师马连良先生为师学习京剧,把京剧中的表演和唱腔艺术融入自己的表演中,更学习兄弟剧种的长处,择善而从。她的唱腔里既有京剧、曲剧,又有河南坠子和河北梆子。(周口日报评)
1963年4月19日,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观看《收姜维》,演出结束后,周恩来十分赞赏申风梅饰演的诸葛亮并评论“你们河南省的诸葛亮(申凤梅)很会做思想工作。”
个人生活
与申凤梅同在一个科班学戏的李大勋,从小家境贫寒,他常以大师兄的身份照顾和保护小师弟和师妹们,而申凤梅就是其中的一个。二人出科后又同在一个戏班里演戏,李大勋深知申凤梅比他更苦,是为了不当童养媳才进科班学戏的。从此,李大勋担负起一半师兄一半兄长的责任。每当申凤梅在李大勋的帮助下练功或上高台演出,都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安全感,李大勋的正直和真诚感化了凤梅,萌发了爱情,后来二人也成婚走在一起。
人物轶事
培养青年演员
申风梅深谙戏曲正逐渐走向衰落的大趋势,因此非常注重越调下一代接班人的培养。在艺术上,她常说:“凡是我学到手的东西,都要毫无保留地交出去,传给学生。”在生活上,她给予青年演员无微不至的关怀,经常拿出自己的钱给他们改善伙食和购买学习资料。这使得团中的青年演员都与申凤梅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1979 年,时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的汪洋导演专程跑到河南省,观看了申凤梅主演的《诸葛亮吊》和《李天保吊孝》,对申凤梅的艺术造诣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决定将这两场戏拍成电影。申凤梅获悉之后,决定让尚未转正的青年演员马兰代替自己饰演《李天保吊孝》中的李天保一角。马兰得知后十分惶恐,申风梅一面安抚她的情绪,帮助她树立信心,一面认真地给她辅导唱腔,直至影片顺利拍摄完成。虽时隔多年,演员马兰至今提起此事,仍感慨万千。
尊师重友
申凤梅在《怀念我的老师马连良》一文中曾写道:“多少年来,每当我演戏的时候,总要想起他,想起老师对我的教诲和期望,想起老师的为人和对待艺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申凤梅于 1963 年拜在京剧大师马连良的门下,与马连良夫妇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文化大革命时期。申风梅为保护当年拜师时留下的签名绸,受尽了造反派的凌辱。文革过后为马连良先生平反之时,当申凤梅把签名绸重新拿出来时,人们大为惊撼。马连良去世后,申凤梅还多次赴京看望师娘,为其购买药品。其重情重义之甚,可见于此。
周口市地区越调老艺人张连奎,从剧团退休后便孤身一人,生活非常困难。此人与申风梅旧时在一起演过戏,但不过数面之缘。1965 年,申凤梅调至周口地区越调剧团,她获悉张连奎的情况后,便购买了生活必需品前去看望。此后近 20 年的时间里,申风梅每月从工资中拿出 20 元来接济张连奎直至 1979 年张连奎去世。在周口工作期间,但凡来找申风梅帮忙的朋友或同行,申风梅总是来者不拒,给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这在业内人所共知。1995 年,在一次文艺界座谈会上,豫剧演员高洁提出想筹办一场个人演唱会,为自己的艺术人生做个总结,但是却无力筹划。申凤梅得知后,托人送去了 1000 元钱,并四处帮其张罗事宜。这使得高洁感动不已。
《诸葛亮吊孝》的加工整理
1958 年12 月,毛主席来河南省视察工作,并召开了有名的郑州会议。其间,毛主席观看了越调《收姜维》,陪同观看的还有刘少奇、朱德等出席郑州会议的领导。毛主席很喜欢《收姜维》,尤其喜欢其中诸葛亮这个人物。演出结束后,中央领导上台接见演员时,毛主席问申风梅会不会演《卧龙吊孝》,申风梅诚实地回答说:“不会。”毛主席遗憾地“啊”了一声,就不再往下问了。
毛主席的这句问话对剧团领导和申 风梅震动和启发都很大。受毛主席问话的启发,剧团决心挖掘和整理《卧龙吊孝》,并派导演闵彬到南阳市一带遍访当地老艺人。但被访者都说越调没有《卧龙吊孝》这个戏。后来笔录了一位老艺人口述的《芦花荡》和《柴桑口》两出折子戏。根据这两出折子戏,又参考了《三国演义》的有关章节,终于整理出了《诸葛亮吊孝》。申风梅同志说:“如果没有毛主席的那句问话,剧团就不会想起去整理《诸葛亮吊孝》这出戏,如果没有毛主席的那句问话,我们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决心和毅力去搞这出戏。十年磨一戏,《诸葛亮吊孝》从确定题材到拍电影,前后经历了 21 年.....”
心系焦作矿工
申凤梅心系煤矿工人,多次到焦作各个煤矿演出,并且利用午饭后的时间到食堂为炊事员清唱。她说:“炊事员很辛苦,没时间看戏,我们就应该送戏上门,让大家高兴高兴。”1990年的一天,申凤梅听说冯营矿实现安全生产1000天,就亲自带领演员到矿上慰问演出。冯营矿的干部工人深受感动,当场授予她“名誉矿工”称号。还有一次她到小马村矿演出时病了,不能好好吃饭。团领导劝她休息两天,她执意不肯,并语重心长地说:“煤矿工人一年到头看不了几场戏,我既然来了,怎能不出场呢?”实在坚持不了时,她就为矿工们清唱几段,和大家见见面聊上两句。有一次她率团在焦作人民会堂演出,恰逢省里召开文代会。于是,她白天到郑州市开会,晚上回焦作演出,一场也没缺过。有人劝她休息一天,她说:“广大观众想看我的戏,我不能让观众失望,自己辛苦。”
参考资料
申凤梅的艺术生涯.河南文化网.2024-01-07
申凤梅.周口市人民政府.2022-07-19
河南越调大师申凤梅:荣获多个奖项 被誉为“铁嗓子大梅”.中国小康网.2024-01-07
一代大师申凤梅.中华龙都网.2024-01-06
申凤梅与毛爱莲.梨园春官方.2024-01-13
申凤梅越调《收姜维》全场_腾讯视频.腾讯视频.2020-08-08
申凤梅的艺术生涯.河南文化网.2024-01-09
申凤梅的艺术生涯.河南文化网.2024-01-09
申凤梅的艺术生涯.河南文化网.2024-01-09
申凤梅的艺术生涯.河南文化网.2024-01-09
申凤梅的艺术生涯.河南文化网.2024-01-09
【追思缅怀】人民艺术家申凤梅20周年祭.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2024-01-13
55个剧目,250张剧照,罗云导演部分作品展示.微信公众平台.2024-01-13
申凤梅:“孩子乖,谢谢你来背我。”.微信公众平台.2024-01-13
申凤梅作品.豆瓣电影.2024-01-07
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周口.河南政协.2024-01-13
越调代表人物.郑州师范学院公共艺术教学部.2024-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