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柴达木沙拐枣

柴达木沙拐枣

柴达木沙拐枣(学名:沙拐枣属 zaidamense)为蓼科沙拐枣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模式标本采自青海柴达木盆地。A. Los.-Losinsk.在1927年, 根据П. К. Коэлов于1901年采自青海柴达木的标本,建立的C. koslovi A. Los., 原记载特征与本种是以瘦果是否扭转和刺的疏密以区别。观察了柴达木盆地的标本,这两个特征都没有明显的界线,故予以合并。

形态特征

灌木,高0.6-2米。老枝淡灰色或带黄灰色;幼枝灰绿色,节间长2-3厘米,向上开展。花稠密,2-4朵生叶腋。果(包括刺)宽椭圆形,长10-17毫米,宽8-15毫米;瘦果长卵形,扭转或不扭转,肋钝圆,沟槽深,肋中央生2行刺;刺细弱,较易折断,较疏或较密,基部扁,稍扩大,分离或稍连合,中部2次2叉分枝,末枝细尖。果期7月。

生长分布

分布于中国青海柴达木盆地及新疆东部。生长在海拔1500-2700米的沙丘、沙砾质荒漠

栽培

采种:柴达木沙拐枣的果刺或刺毛干燥、果皮坚硬呈木质,即表示果实已成熟,应及时采种。采集时可在植株上采摘,也可击落后在地上收集。种子采收后经晾晒、干燥、去除杂物即可得到纯净种子。种子放置在通风干燥处保藏,保存期间注意防潮、防虫。

种子处理:柴达木沙拐枣采用种子繁殖,由于种子坚硬,带有刺毛,发芽迟缓甚至长期不发芽。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可显著提高出苗率。种子处理的方法较多。为防止根癌、白粉病发生,催芽前可用0.1-0.2硫酸铜溶液等消毒剂浸种,采用沙藏法进行种子处理效果最好,消毒后的种子用40-60℃温水浸泡2-3天,用潮湿的沙子和种子混匀,比例为3:1,盖麻袋或草片,保持湿润,室温催芽待1/3种子吐自后播种,一般处理7-8天就可达到要求;也可用硫酸处理干种子2小时,再用清水漂洗后播种。

整地与土壤处理:柴达木沙拐枣育苗地选择以沙土、沙壤土为宜,有利于根系伸展和生长,不适应在黏质土壤。柴达木沙拐枣具有一的耐盐碱能力,但盐渍化过重的土壤也不适宜育苗。在播种前一年对土地进行深耕平整,通常翻耕深度为30厘米左右,并冬灌。施基肥,应以腐熟有机肥为主。柴达木沙拐枣育苗一般采用平床育苗,做到床面平整,土壤细碎。播种前用2-3%的硫酸亚铁溶液等消毒,播前灌底水。

播种:柴达木沙拐枣育苗以春播为主。青海省柴达木盆地沙地春季回温快,在不受晚霜危害的情况下,种子应该做到适时早播,播种时间为4月中旬,一般情况下当地表解冻2-3厘米,就可播种。早春播种种子发芽早,出土齐,扎根深,当干旱炎热的时期到来时,苗木已生长健壮,苗木抗病、抗旱、抗日灼的能力增强。柴达木沙拐枣种皮坚硬的种子,也可在晚秋播种。秋季播种宜晚,以免当年发芽,遭受冻害。秋季播种由于种子在播种地时间长,还要注意预防遭受鸟、鼠、兽的危害。播前3-4天苗床浇足底水。播种方式为条播,行间距30厘米左右,开沟深3-5厘米,播幅5厘米,开沟时要深浅一致,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沟内,种子间距1厘米,随即覆土平,轻轻镇压,使种子与土壤密切结合,有利于发芽出苗。播种量为150-225千克/公顷。

造林技术

苗期管理:柴达木沙拐枣出苗快,播种后4-7天出苗,8-15天出苗盛期,一般出苗期只有20天左右。柴达木沙拐枣生长快,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当苗木生长比较稳定时,及时间苗,留强去弱,播种行上每3-5厘米均匀留苗1株左右。幼苗出齐后结合除草进行松土保,松土深度3-4厘米。当年生苗在幼苗出土30-50天开始追肥,以尿素为主,磷肥为辅。

柴达木沙拐枣育苗,苗期少灌水,整个生长期可视气候情况适时灌溉2-3次,否则易得立枯病,造成苗木死亡;进入6月,柴达木沙拐枣易感白粉病。间隔7-15天可用70可湿性粉剂甲基硫菌灵800倍液和50%可湿性粉剂五氯硝基苯600倍液轮流喷洒。

出圃:柴达木沙拐枣种子生命力较强,成苗率高,生长迅速,当年苗高可达30厘米,当年雨季或第二年春出圃。产苗量控制在60万-75万株/公顷。

柴达木沙拐枣植苗造林在春、秋两季及雨季均可。春季造林则在4月中上旬进行,此时沙地已经解冻,墒情较好。雨季进行容器苗造林。秋季造林应在初霜后至土壤封冻前,一般在10月底至11月初进行。秋季造林和春季造林相比较,在柴达木盆地地区更适宜采用春季造林。

选地:造林地选择土壤含水量2以上、土壤含盐量小于2%、地下水位1-8米的沙地、固定或半固定沙丘、流动的沙丘及轻盐化土壤。林地选择方面宜选择沙质土、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以及盐碱含量小的平沙地造林,在流动沙丘迎风坡中下部也可以造林,待沙丘被围封固定后,即可在沙丘顶部造林。

种苗:一般苗高20厘米以上,主根长30厘米以上的一年生健壮苗木,均可用作造林,成活率较高。苗龄越大,造林成活越困难。2年生苗也可以用来造林,但成活率一般较一年生苗低。起苗时要力求保持根系较为完整,根长在30厘米以上为好。柴达木沙拐枣幼苗根和枝条硬脆易折,起苗时要细心,尽量使苗木不受折伤。起苗时间可根据造林时间而定,一般情况下要做到随挖苗,随运输,随造林。需要越冬假植的幼苗,应选择在土壤疏松、湿润、排水和通气良好的沙土或沙壤土,管理方便和避风的地方,根据苗木大小,挖40-60厘米假植沟进行假植。

密度:柴达木沙拐枣造林密度应根据降水量、地下水位、单株土壤占有量、土壤水分含量以及病害发生情况来确定,不宜过大。密度过大,成林后水分、养分消耗增大,易造成柴达木沙拐枣死亡,并且成林后郁闭度增大,易发生白粉病,影响生长,严重时造成植株死亡。为保证单株生长量和正常生长年限,株行距一般为1.5米×2米、2米×2米和1米×4米。

整地:柴达木沙拐枣造林整地一般采用不完全整地,包括带状整地、沟状整地和穴状整地3种形式。挖坑时将上层干沙和下层湿沙分开堆放,定植深度不低于30厘米。沙丘水分表层10-20厘米以内是干沙层,往下是湿沙层,不同地区有显著不同,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沙地水分状况明显好于西部。柴达木沙拐枣造林根据苗木根系长度和地上部分高度,要求尽量深栽。柴达木沙拐枣造林一般采用穴植,深度可根据苗根长短而定,但栽植深度以埋土至原土根际10-15厘米为宜,保证定植深度不低于30厘米。

栽种:定植时先将苗木放入定植坑内,填人坑深1/3的湿沙,边提苗边踏实,保证根系伸展然后再回填湿沙,同时轻提苗木,使根系舒展,直到与地面齐平,最后在苗木基部覆盖些干沙即可。如能跟水造林,将进一步提高造林成活率。容器苗高度在20-30厘米,主根长20厘米左右可出圃造林。适宜栽植时间为每年6-8月。大田容器苗不需要炼苗,造林前1-2天浇透水,带容器上山造林。温室容器苗炼苗15天以后,浇透水带容器造林。容器苗在运输及栽植时保证土团完整,栽时整个根团埋入土中。

抚育管理:柴达木沙拐枣的抚育管理比较简单,造林后可自然生长,原则上不需要除草、松土和修剪。但柴达木沙拐枣幼林易受牲畜践踏啃食,造林后应派专人管护,严禁牲畜和人为破坏。

用途

柴达木沙拐枣具有较强的耐沙埋及耐地表高温的能力,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是沙区防风固沙及荒漠防治的首选植物材料。对柴达木盆地的生态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