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渠
杨开渠教授(1902年10月27日-1962年2月2日),是我国杂草稻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也是一位在科学教育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优秀农业教育家。杨开渠原籍诸暨市,早年留学日本,1931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农学部。1936年被聘为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农艺系教授;1950年担任四川大学农艺系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后兼任四川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1956年川大农学院迁雅安市独立建院,命名为“四川农学院”,杨开渠被国务院任命为第一任院长。杨开渠历任四川省第一届政协常委、四川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特邀委员、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川西区科普协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1957年被聘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1961年被选为中国作物学会第一副理事长。1962年2月病逝于成都市。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02年10月27日,杨开渠生于诸暨市县一个贫寒农家。自小刻苦读书,靠半工半读考入杭州甲种工业学校,在学校加入救国工业会。1924年,经校长许炳堃介绍到杭州有利电气公司工务股任检表员。
1927年初,北伐军攻克杭州市后,杨开渠参加了东路军政治部宣传队,并于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被选为工会副会长,为党工作。后因身处白色恐怖中才于1927年7月离杭州经上海市去日本东京,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杨开渠赴日留学后,入东京大学农实科学习,自此弃工从农,人生志业发生重大转变,树立了之后贯穿终身的农业救国的人生抱负。留日期间,杨开渠尽其所能地对日本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思想进行深入研究,翻译日语著作多部,先后有《日本帝国主义下之台湾》《文学十讲》《人口问题概论》,他还与作家夏衍(笔名夏衍)合作翻译过苏联著名小说《沉醉的太阳》。
投身教育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杨开渠义愤填,辞去日本的育种研究室工作回国,供职于浙江省自治学校,投身于抗日救国的洪流之中。
1935年,杨开渠经人推荐至重庆乡村建设学院任教。1936年,全面抗战爆发前夕,杨开渠创建四川大学农学院稻作室(今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并发表《民族复兴最后根据地:四川省目前的稻作增收计划书》一文,提出“四川为吾中华民族复兴最后之根据地,现已为人所共知,愿所谓民族伟大复兴根据地者,不仅以其地理的进足以取退以守之优越条件,且需具备一切立国之要素。杨开渠通过历时一年多对四川省省农业生产条件的细致调查,提出通过种植双季稻、采取干田直播法、选育旱稻品种等全面促进四川粮食增产,以期就此巩固抗日大后方,为抗日战争做好粮食供应准备。
1937年11月,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受四川省教育厅委托,代办省立高级农科职业学校,由杨开渠教授兼任校长。1961年初,杨开渠背脊疼痛,感到身体不适,但他仍带病坚持工作,按计划到北京完成了《中国水稻栽培学》的全部统稿和定稿工作。5月,经四川医学院诊断,杨开渠所患癌症已属晚期。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他的学生傅淡如和孙晓辉一面精心照顾卧床不起的老师,一面抓紧时间为老师收集编选论文。1962年2月2日,杨开渠病逝,当时的四川省委书记杜心源为杨开渠主持了追悼会。11月,杨开渠遗著《稻的一生》出版。1963年1月《杨开渠稻作论文选集》出版。
社会任职
杨开渠历任四川省第一届政协常委、四川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特邀委员、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川西区科普协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1957年被聘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1961年被选为中国作物学会第一副理事长。
人物生活
杨开渠的业余生活有一大爱好就是养菊花,说他养菊如痴,爱菊如命也不为过,这在四川大学师生中是出了名的。杨开渠不断钻研,培植了许多菊花新品种,几乎每年都要在学校开办一次个人菊展。培养鉴赏菊花是杨开渠个人生活中的赏心乐事,也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寄托,他还为学生开设过“种菊与赏菊”专题课,既讲栽培技术,也讲古典文学,把专业培养和文化欣赏融会贯通,润物细无声地陶冶着学生的心灵。杨开渠也喜欢书法和历史。他写得一手流畅隽永的毛笔字,还参加过川大的美展。他喜欢看史书,像《资治通鉴》《旧唐书》这样大部头的史书竟然是坐在“鸡公车”上看完的。原来,当时国立川大的新生院在三瓦窑,距离望江校区本部有3公里远,路面狭窄且坎坷不平,除了步行,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鸡公车”,车速缓慢又颠簸。杨开渠在日记中写道:“时代是原子时代,一早坐了鸡公车,在车上看《唐书》,到了三瓦窑新生院去上课,真是可笑的事。”
杨开渠是一位惜时如金的人,他在“鸡公车”上挤时间备课、读书,理发也是请夫人潘月屏代劳,剪成平头以便节省打理的时间。杨开渠从小家境贫寒,杨开渠5岁时父亲去世,靠二哥、三哥教书维持全家生活。在女儿杨光蓉的记忆中,父亲杨开渠平时总是布衣、布鞋,甚至草鞋,他说“穿得太好,工作起来不方便。”女儿平时从不敢随便向父亲要零花钱,他总说:“一分钱,就那么容易?你去赚赚看!”但是,当1937年7月抗战爆发,国难当头,杨开渠马上把8月份的全月工资捐给了“四川大学抗敌后援会”。杨开渠在日记中写道:“人生的目的,如果是为了援助社会或改造社会而生的,那么我就不应该为自己而享受,我不应该有一点私产,要尽一切力为社会。” 杨开渠一生都是以这样的精神目标身体力行的。他工资之外的收入不纳入家用,一生不置私产,一次又一次地把工资、奖金和稿费捐赠出去,稍有积蓄,就千方百计支援教育、科研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1939年,他捐出1000元为浙江省家乡乡里赈米;1940年,他捐出工资积蓄1300元给家乡购田11亩,以田租补助清寒子弟学费; 1957年,川农幼儿园开园之初,他用自己的工资给幼儿园添置了一架最好的风琴;1958年,他将一笔2000多元的稿费捐给了雅安城南乡小学,作为办学之用。杨开渠在病重时,因背脊疼痛无法入睡,但发现他的一位研究生没有垫床的褥子,就从自己的床上抽出一条送给学生,夫人问缘由,他说:“我有两条,为什么不分给他一条呢?”
人物影响
四川省作为抗战时期对前线输送粮食最大的省份,与当时杨开渠等为代表的在川农业科研工作者的上述研究贡献密不可分。
参考资料
川农大红色档案(五):杨开渠农业救国思想探析.四川农业大学新闻网.2024-01-26
“草鞋教授”——水稻专家杨开渠先生生平散记.四川大学新闻网.2024-01-26
莫谓书生空议论.四川农业大学.2024-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