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岗镇
长岗镇总面积3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9万亩,人口3.8万人,辖长东、长西、长南、长北、马尧(徐孟、马尧、肖堂三个村民小组共同归属马尧村委会管理)、后常、魏庄、马集、朱庄、张庄、吴庄、孟桥、李庙、王庄、三赵、高庄、南郭、轩老、前张、后张、西张、三齐、鲁庄、杨楼、北郭、回民村、徐楼27个行政村,58个自然村,151个村民小组。
长岗镇位于县城西南17公里,睢、杞、太三县交界处,106国道东侧,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通讯设备齐全,为睢、杞、太物质贸易集散地。
历史沿革
长岗,自古为睢县西边塞要镇,西北邻杞县,西南靠太康县。镇中心十字道的大圩头,为全县海拔最高。据明嘉靖《睢州志·山川》载:“在州西南三十里,以岗形南北绵亘故名。”据《睢县古今地名荟萃》载:“明初于南北2公里土岗上建村,故名长岗。天顺间(1457—1464年)置长岗里,属锦翠乡。崇祯三年(1630年)并村,仍名。”《商丘地区地名荟萃》载:“长岗集:明崇祯三年孙菜园、小陈庄、肖庄迁至长2公里土岗上,并村成集称今名。”
清末,长岗设寨。据清光绪《睢州志·建置·寨工》载:“长岗寨:清咸丰三年(1853年)筑,距城三十里,为城西南十寨之一,置长岗西社。”19世纪中叶,捻军几次攻打该镇。由于该镇地主武装修筑有圩寨和墙外壕沟,均未被攻破。至民国初百余年来,土寨墙时有修复,当年风韵犹存。
20世纪30年代初,长岗集中心建有一座四层砖木结构的大楼,楼顶建有可供居高临下射击的垛口,貌似钢叉,方圆群众叫它为“四层钢叉楼”。睢县沦陷前不久,杞县著名的土匪“十大老李”集合攻长岗寨,大老李李卫国的哥哥死于楼下,寨不但未破,还损兵折将,悻悻而归。由此可见其时长岗寨的防卫和重要地位。
革命传统
长岗镇有着悠久的革命历史,早在1926年即是全县8个中共工作点之一。1926年11月间,中共河南省委派我来睢县开辟工作。两个月内在全县建立起8个工作点:阎土楼、李康河、城内西后街、苗楼、龙塘岗、杜土楼、长岗、河堤岭的马庄。长岗集负责人王明伦,王四黑村人,红枪会首领,是经李西峰介绍认识的。
睢县沦陷后,长岗成为睢县人民抗日战争的发起地和中心区域,群众抗日热情高。抗战期间,共产党抗日武装曾三次攻克日伪占据的长岗寨,打击了敌人盘踞豫东的嚣张气焰。该村王纯一积极参加抗日,成为睢县解放后第一任县长。
一克长岗
1938年5月,日军侵占睢县。由于时局动乱,此时该县形形色色的武装蜂拥而起。不但有代表封建地主势力的中国国民党“驮派”人物,如长岗的张心贞、白庙的夏锡岭、潮庄的董尉亭等蠢蠢欲动,准备投降日军,而且土匪劣强拉起的杂扒队遍地皆是,出现三里一团长,十里八里一司令的现象。他们盘踞地面,各据一方,拉票抢劫,无恶不作,有的甚至打着抗日的旗号公然收粮派款。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民俗音乐:“日本打,老蒋退,遍地成立杂扒队。杂扒队,不保国,先牵牲口后挖麦。挖了麦还不算,临走还拿衣裳片。”
长岗地处睢杞太三县接合部,由于距三个县城遥远,这里有史以来治安都较混乱。长岗民团团长张心贞自踞这个平原金汤,又有三四百人枪,妄图霸占睢县西南一带,而其发指之处则为残杀共产党员李省三。1938年6月某日,共产党员李省三单人骑车,准备从睢县船李村经杨楼沿睢杞边界回家,欲将家乡伯党(睢县北30多里,现属民权县)一带组建的武装拉出来共同抗日。不料,这一行动计划被张心贞侦知。李省三行至长岗、贾沙窝之间的一条荒僻小路上,伏兵四起,惨遭杀害。张心贞和其弟张心顺尚不解恨,又将五尺之躯斩首截肢,大卸八块,投入水塘和庄稼地里。
李省三事件发生后,中共睢杞两个中心县委在豫东特委书记吴芝圃的领导下,决定集中睢杞抗日武装对企图降日、敌视共产党、残害李省三的张心贞反动民团进行铲除。为确保战斗的顺利进行,吴芝圃组织了睢县、杞县两个中队,还有睢县姜朗山、李寿山的武装,杞县孟海若的武装。战前在英王村为烈士李省三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会上,指战员个个臂缠白纱,誓为烈士报仇雪恨,提高了全体攻克长岗的信心。事后,兵分三路包围了长岗。
战斗打响,长岗集四周被武装包围,战士个个神勇无比,经一番激战将敌压挤到东门里区部的大院内。“四层钢叉楼”很难靠近,周围筑有高墙和堡,易守难攻。大队采取围而不打、断绝敌人饮食的的战术,困敌三天两夜。里面粮尽水绝,6月暑热,被毙尸体发臭。6月27日黎明,张心贞带领残存人员,从围子东北地区面挖地道突围,他们焦渴难忍,钻出洞口到坑边争饮污水,又被毙伤20余人。经过激战,战士们俘敌三四十人,获枪400余支,子弹2000发,自行车13辆,火烧了“四层钢叉楼”;张心贞率残部逃窜。
长岗大捷,这是水东地方抗日武装初建的第一个大型战斗,取得了辉煌的战果。群众奔走相告,方圆杂扒队闻而生畏。杞县所谓的“十大老李”武装,忙请吴芝圃赴宴,甘拜下风,愿听从指挥。在很短的时间内,抗日武装迅猛扩大。
二克长岗
1938年年底,新四军游击支队在睢杞太地区打击了日伪的嚣张气焰,震慑了地方上的土顽杂扒队后,挥师东进,开辟新的敌后根据地。睢杞太地区的日伪军、杂扒队又蠢蠢欲动,继续祸害乡里。睢县西南重镇长岗被三支队攻破后,张心贞收拾残部逃亡柘城县,再不敢称霸睢县西南。他的弟弟张心顺步其后尘,公开投降日军,建立了长岗伪区公所,李继美任区长,张心顺任区团长。
1939年2月10日,新四军游击支队三大队(又称独立营,即原豫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由副司令员吴芝圃率领二次回师睢杞太,稍作休整,连续夜袭杞县荆岗土匪李继书,再袭杞县顽匪朱子固,围歼杞县土顽刘志立。于3月10日拂晓,三大队又向睢县长岗伪区部发动了进攻。不到一个小时,就结束了战斗,俘获伪区长李继美以下40余名,缴获长短枪30余支,战马3匹,打死打伤分队长张心邦等10余人,而三大队毫无伤亡。二次攻打长岗,使睢县日伪政权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伪区长李继美被释放后,吓破了胆,再也不敢任伪区长,所缺一职由张心顺代替。
这年3月,睢杞太各地建立“睢杞太农民抗敌自卫总团”,团总部设杞县赵村,睢县境内有长岗分团、王行分团、平岗分团、潮庄分团等。到6月,自卫团拥有人枪五六百。后来,部分编入新四军。然而此时,睢杞太地区的人民抗日武装遭到了日伪、顽匪和反动会道门的联合夹击,仅在长岗一带,被日伪屠杀的抗日志士、抗日军人家属就有50余人。
三克长岗
长岗两次被共产党的抗日武装攻破,日军仍把它作为睢县西南方的一个重要据点,不断增兵遣将,构筑工事。民族败类、甘当日军走狗的伪睢县警备团团长孟昭华,更视为与新四军较量的前沿阵地,不断狐假虎威地带队到长岗集。特别是区团长张心顺,不甘失败,招兵买马,甚嚣尘上,誓与共产党决战到底。
1944年7月17日,水东独立团以围点打援的战术,一大队包围了长岗,二大队在援敌必经之路李龙王庙等村设伏。太康大队则包围了敌人设置在长岗邻近的重要据点潮庄、孙聚寨。长岗战斗一开始就打得异常惨烈,一大队首先攻破了长岗东门,一部同敌人逐屋逐街地争夺,一部乘势向东南角的仓库攻击。在长岗战斗十分激烈之时,孟昭华急令骑兵连来援。骑兵连进入二大队在李庙、李龙王庙的设伏圈后,遭子弹、手榴弹从房上、院墙内、路边骤然袭来,顿时人仰马翻,鬼哭狼嚎,乱作一团,四处逃窜。
18日下午4时,日军眼看长岗据点不保,200多名伪军被歼灭,孟昭华又无力救援,垂头丧气。刚到睢县上任的日本顾问登正南狗急跳墙,亲自带着城里全部日军和大部伪军再次增援。凶悍的日军强攻到长岗北门,依靠原先的战壕,接出部分伪军,却以登正南以下数十名日伪军被击毙为代价,最后还是以惨败告终。此役,水东独立团共击毙日伪军300多名,缴枪百余支,日本造轻机枪一挺,掷弹筒两个,小麦30万斤,致使日军再也不敢在长岗设立据点。
长岗战斗后,潮庄伪区公所在水东抗日武装强大军威和政治攻势下,伪团长祁修德带80人携枪投诚。孙聚寨据点伪军60人也放下武器投降。
经济发展
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了畜牧、反季节蔬菜、农副产品深加工三大产业,三大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畜牧业、全镇养鸭达 到10万只以上,并成立了养鸭协会,养猪初具规模,现存栏2000余头;大棚蔬菜发展势头较好,今年共建节能日光温室大棚100座,并建成了长岗镇高效示范园区(既长岗镇双孢菇种植基地)。建成立体式大棚10座。
由于该项目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食用菌,变废为宝,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年总效益在50万元以上。种植规模也在逐步扩大;长岗镇农副产品深加工开发公司是长岗镇北村与浙江凯达支农有限公司联建的项目,位于长岗镇北村,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总投资1200万元,主要从事辣椒、大蒜、胡萝卜、洋葱、大豆、红薯等农副产品深加工开发,年产值可达1000多万元。
发展教育
提高全民素质,该镇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全镇中小学教师合格率达100%。在校生巩固率达98%以上,初中生升学率达80%以上,升入重点高中人数达70%以上,全镇各学校注重教师培训和素质教育,教育事业出现崭新局面。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