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泾惠渠灌区

泾惠渠灌区

泾惠渠灌区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灌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蔬菜为主,复种指数1.85以上。一切为了灌区改造,一切服务于灌区改造。为了灌区的再度辉煌,灌区人同心同德,顽强拼搏,无私奉献。

渠灌区概况

从陕西省泾阳县泾河仲山口引水的自流灌溉工程。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灌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

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蔬菜为主,复种指数1.85以上。古老的泾惠渠是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的郑国渠的延续。灌区有145万亩设施灌溉面积,但因长期投入不足,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渠系输水不畅,尤其是支斗渠以下的末级渠系,大多数还是土渠,输水水量损失大,运行维护费用高。加上渠系未配套计量设施,用水分摊计量不准问题突出,造成了灌区灌溉面积逐年萎缩。渠系输水不畅和损失过大,不仅关系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投入成本,还影响到区域内粮食的丰减,对末级渠系挖潜改造迫在眉睫。从2000年开始,利用关中灌区改造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泾惠渠灌区实施了一系列重点渠系工程的更新改造,并取得一定成效。紧接着,于2004年被水利部列为末级渠系改造试点单位,进一步加大了斗渠衬砌和设施配套力度。在灌区改造过程中,他们注重干支渠道衬砌,更重点针对斗渠破损造成的“水中旱”、“渠边旱”进行整治,对斗渠实施以衬砌和田间配套水利设施为主的中低产田改造,6年已改造支渠125公里,改造斗分渠877公里,改造中低产田42.6万亩,恢复扩大了灌溉面积。对灌区改造的效果,泾惠渠管理局委托西农大进行测评,得出的结论是:斗渠衬砌后,渗漏比土渠减少50%,减少了输水损失,斗支渠利用系数平均由原来的0.72提高到现在的0.95,灌溉条件改善了。改造的节水效益同样显著,降低了田间灌水定额,斗口灌水定额平均由原来的130立方米/亩降为90立方米/亩。支斗渠改造同时改善了灌区农业生产条件,目前灌区复种指数由原来的1.2提高到了1.4以上,粮食亩均产量由原来的每亩180公斤提高到现在的450公斤左右。

渠道枢纽工程

泾惠渠是中华民国“关中八惠”的第一工程,民国19年(1930年)10月动工兴建,民国21年(1932年)6月开始通水,民国24年(1935年)4月全部竣工。灌区位于渭河以北渭河平原中部,由泾阳县张家山泾河峡谷筑坝引水,东流至阎良区临潼区2县(区)境内分别注入石川河与渭河,东西全长70km,南北最宽达20km,海拔高程350~450m,北依山原,西、南、东与宝鸡峡、交口抽渭灌区相连,总面积约1180km2,灌溉泾阳、三原、高陵、临潼、阎良5县(区)农田135万亩。灌区土地肥沃,气候沾和,古代曾是郑国渠、白渠、郑白渠及丰利渠等灌区。渠首加坝加闸工程由混凝土溢流坝、拦河闸、进水闸、引水隧洞及排砂闸等建筑物组成。

(1)、混凝土溢流坝

混凝土溢流坝是在原混凝土溢流坝的基础上再加高19m,其中溢流堰部分加高11.2m,在堰面上加了6孔净宽为10.3m的闸孔,闸墩厚3m。坝右侧为溢流段,左侧为拦河闸,坝型为微拱型混凝土溢流重力坝,曲率半径为180m,坝轴线长118.8m,坝顶高程469m,最大坝高35.7m,正常挡水位以下库容510万m3,有效库容370万m3,每年可调蓄灌溉水量1850万m3,调蓄及稳流水量为2692万m3,增灌农田4000hm2。

(2)、拦河闸

拦河闸布置在溢流坝的左侧。由于溢流坝是微拱型,故闸孔在水流方向为梯形,闸墩也是上游宽、下游窄的变断面形状,在门槽处闸孔净宽10.3。闸孔共6孔,闸墩厚度约3m。拦河闸段共布置了六扇10.3×8m2的升卧式平面闸门,每扇闸门上有四个滚轮,在门槽下部为滑动上升,到了一空高度变为沿轨道滚动并开始卧倒滚动。启闭设备为QPQ2×400kN的固定卷扬式启闭机。

在每孔升卧式闸门上的上游侧均布置有一道检修门槽,六扇升卧式闸门公用一套叠梁式检修闸门,叠梁由自动抓梁操作其关闭或开启。自动抓梁由2个50kN的电动葫芦操作。

(3)、引水洞

引水洞进水塔位于左岸左坝肩前。引水洞为压力隧洞,洞径4m,长268m,设计流量为50m3/s。进口设有1扇4×4.5-17.5m的事故检修闸门,由1台QPQ2×400kN-20m固定卷扬式启闭机操作。在其上游侧设有两扇孔口尺寸为4×7.4-4m的拦污栅。由于泾惠渠首夏季河道中柴草及污物较多,为了不影响水轮机发电机组发电两道拦污栅需频繁的轮换提升,由2台QPQ2×400kN的固定卷扬式启闭机操作。

(4)、排砂洞

排砂洞位于引水洞的右侧,它是由原来的1号输水洞改建而成,洞径4.5m,长63m,进口底板高程449.00m,比引水洞进口高程低4.5m。排砂洞进口为龙抬头形式,水流由此跌入原1号输水洞,进口段底部原1号输水洞部分以混凝土填塞,进口闸室段长9m,用环氧砂浆抹面,在闸室的进口设有1扇1.8×1.8-32m的平面工作闸门,用1台QPPYⅡ-630kN-3M公司的液压启闭机操作,在其上游侧设有1扇1.8×2.2-20m的平面检修闸门,用1台QPPYⅡ-500kN-3m的液压启闭机操作。加坝加闸工程于1997年6月底全部完工,正式投入使用。整个加坝加闸工程共完成土石方14.3万m3,混凝土4.85万m3,钢筋制安730t,闸门金结392t,工程完成投资总投资3952.7万元,1997年6月,泾惠渠渠首大坝下闸蓄水投入运行。

建制沿革

引泾灌溉始于公元前 246年战国时代秦修建的郑国渠,当时引洪灌溉4万顷(折今约1155万亩)。汉代在同一峡谷修渠,

宋代修丰利渠,元代修王御史渠,明代修广惠渠。清代引泾困难,只能从峡谷引山涧泉水,名龙洞渠,清末灌溉面积仅两万亩。这些灌区均为郑国渠的继续。历代引水口遗迹至今尚存。20世纪20年代末关中大旱后,由水利专家李仪祉主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兴建了泾惠渠灌溉工程。当时计划灌溉面积64万亩,到1949年实灌50万亩。

泾惠渠是中华民国“关中八惠”的第一个工程,民国19年(1930)10月动工兴建,民国21年(1932)6月开始通水,民国24年(1935)4月全部竣工。灌区位于渭河以北渭河平原中部,由泾阳县张家山泾河峡谷筑坝引水,东流至今阎良区临潼区2县(区)境内分别注入石川河与渭河,东西全长70公里,南北最宽20公里,海拔高程350米~450米,北依山原,西、南、东与宝鸡峡、交口抽渭灌区相连,总面积约1180平方公里,灌溉泾阳、三原、高陵、临潼、阎良5县(区)农田135万亩。灌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古代曾是郑国渠、白渠、郑自渠及丰利渠等灌区。

筹备规划

民国初年,郭希仁曾有过兴建引泾工程的设想,于民国2年(1913)与李仪祉同赴欧洲考察水利,

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民国6年(1917),郭希仁任陕西水利分局局长。民国10年(1921),为兴办引泾工程,在陕西靖国军总司令于右任、总指挥胡笠僧等人的倡仪下,成立了以李仲三为会长的渭北水利委员会,设渭北水利工程局(后改工程处)于三原县,特邀正在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执教的李仪祉回陕共襄大事。民国11年(1922)秋,李仪祉回陕任陕西水利分局局长和渭北水利工程处总工程师,即对引泾工程进行勘测设计,提出了高、中、低3种建坝引水方案,因政局不稳,工款无着作罢。民国16年(1927)李仪祉离陕。民国19年(1930)杨虎城将军主持陕政,目睹大旱灾害给陕西省群众造成的悲惨境况,把兴办水利作为当务之急,于11月16日召开渭北5县各界代表大会,成立水利协进会,决定采取政府拨款和利用义赈救灾款、华侨捐助等办法进行兴建,再次特邀李仪祉回陕任省建设厅厅长和渭北水利工程处总工程师,同年12月,引泾工程正式开工。次年成立了以颜惠庆杨虎城为名誉会长,李协(李仪祉)、李柏龄、塔德(美籍)为委员的渭北水利工程委员会。

引泾工程规划设计始于民国8年(1919),由郭希仁派人草测泾河谷口地形图提出工程设想。民国10年(1921),北平华洋义赈救灾总会请全国水利局顾问方维因咨荐工程师吴南凯来陕进行现场勘测,提出改变凿洞方案为修复旧渠的引水建议。民国11年(1922),李仪祉组建测量队,任命胡步川为水队队长,刘钟瑞为陆队队长,分别对泾河河谷、灌区地形进行勘测,开展水文观测工作,民国12年、13年先后完成《陕西省渭北水利工程局引泾第一期报告书》和《引泾第二期报告书》,提出渠首工程甲、乙两种方案。甲种方案为建高75米、长200米的高坝水库,设计灌溉面积400万亩以上,共需资金700万~800万元。乙种低坝方案有二:一为坝高15.5米、长85米,引水洞2700米,设计灌溉面积142万亩,共需资金194万元;一为坝高15米、长75米,开挖引水洞1500米,设计灌溉面积85万亩,共需资金178万元。施工前,因筹资所限,又提出了投资为150万元的低坝第三方案,采取缩短引水洞和拓宽旧石、土渠等办法,引水流量由40立方米每秒减为16立方米每秒,设计灌溉面积由85万亩减为50万亩。

兴建发展

泾惠渠灌区,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由初步建成到不断扩大,经历了前后两个不同时期。民国19年~38年(1930~1949),为泾惠渠的兴建、配套时期。民国19年(1930)12月7日在渠首张家山筛珠洞口举行隆重开工典礼,大会由李仪祉主持,陕西省政府主席杨虎城、陆军第十七师师长孙蔚如、华北慈善联合会会长朱庆澜、北平华洋义赈救灾总会工程师安立森(挪威籍)等各界代表数百人参加。施工按工款来源分工负责。渠首枢纽和总干渠上段工程,由北平华洋义赈救灾总会组成的渭北引泾工程处负责,塔德、安立森组织施工;总干渠下段及其它渠道工程,由省政府组成的渭北水利工程处负责,李仪祉、孙绍宗组织施工。经过一年多的协同工作,第一期施工于民国21年(1932)春完成了渠首枢纽、总干渠、南北干渠及第三支渠等工程。同年4月6日,由省政府决定命名为“泾惠渠”。6月20日在渠首举行放水典礼,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吴稚晖褚民谊陕西省省政府主席杨虎城,特邀代表朱庆澜、艾德敷、贝克、陈福田(檀香山华侨代表),总工程师李仪祉、塔德,施工人员和陕西各界以及灌区各专、县代表等数千人参加大会。

泾惠渠建成通水以后,又在民国22年~24年(1933~1935)继续组织第二期施工,修建中、下段各支渠,改进和完善引水工程与其他支渠,使灌区尾留与配套工程全部建成,灌溉面积达到49万亩。工程总投资167.5万元,其中省政府筹款64万元,全国经济委员会拨款24.8万元,华洋义赈会和擅香山华侨捐款73.55万元,朱庆澜捐助水泥2万袋。

泾惠渠枢纽绵延2公里,大坝初建时引水流量16立方米每秒,民国24年至38年(1935—1949)加高3次,引水流量分别为17、19、25立方米每秒;1952年第四次加高大坝,引水流量增至26立方米每秒。原大坝建于明广惠渠口上游出山口处,为重力式滚水坝,最大坝高9.2米、长68米、宽4米,上游坡1:0.2,下游坡1:1,坝内部为乱石排齐灰浆灌缝,外层为1米厚,1:3:6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及石方4413.6立方米,用水泥1万袋。设计过水深度15米。引水洞开于左岸,长359米,洞口明渠25米,设进水闸3孔,为1.75米×1.5米,闸墩为混凝土抹面,闸顶高12米,钢板门联结上面齿轮绞盘启闭。民国21年(1932)7月洪水入渠,总干及北干渠淤积30多公里,民国22年(1933)8月8日夜大水,洪峰9200立方米每秒,坝上水深14米,坝上原留有各宽4米退水口两孔亦遭冲毁,水不能人渠,且进水闸门无法启闭,遂于坝下游2公里处二龙王庙下设节制闸及退水闸以控制全渠引水量,并于总于渠以下设两仪闸、汉堤洞闸、磨子桥闸、生王闸、彭李闸。其后,在管理运行中,经对大坝、进水闸、引水洞等进行加固、改造与完善,至1949年5月,设施灌溉面积增至69万亩。

1949年~1995年,为泾惠渠灌区的改善、提高、发展时期。主要包括改造渠首枢纽、改善调整渠系、修建排水沟系、发展井站灌溉、完善田问工程等。

(一)渠首枢纽改造

1966年7月27日,洪水冲毁拦河大坝,省、地县各级政府立即组织重建,成立以咸阳专署专员王世俊为指挥、泾阳县县长郑公卿,泾惠局副局长乔大海、总工程师叶遇春为副指挥的工程指挥部。10月下旬至次年6月13日,在原坝址下游16米处新建1座高14米、长87.5米、底宽23米的混凝土溢流坝,引水流量50立方米每秒。1971年5月,完成新建进水闸、扩建引水洞与加高石堤工程,节制闸、退水闸由人力启闭改装为倒挂式双作用油压启闭机。1989年对渠首进行加坝加闸和除险加固。泾惠渠大坝平面布置见图3-2-5。

(二)渠系改善

新中国成立以来,按照边运用、边改善、边发展的原则,对新老渠系进行了3次规模较大的改善调整与挖潜扩灌。1949年~1966年为第一阶段,主要项目有:翻修干、支渠各种建筑物318座,使原有的砖体建筑物全部改为混凝土或砌石建筑,改建了新五支渠与分支渠,增开泄水渠2条,斗渠16条。新建了长36公里的第九支渠,在原一支渠中段和四、五支渠尾端,修建了过清河、石川河倒虹3座,开斗渠87条,新增灌溉面积32.5万亩,在南干渠作了7.6公里的混凝土衬砌试验。至1966年,灌区设施灌溉面积发展到122万亩。

1966年~1983年为第二阶段,主要是对总干渠、南干渠和支、斗渠进行改善和调整,总干渠延长10公里至山西庄,取消原南干渠和北干渠。改建下移十支渠进水闸,对二支渠三原县县城内外段5.86公里进行裁弯改直、片石衬砌,完成北干渠及北干分支渠、三支渠等改善工程,修建各种建筑物142座,将南一千渠生王分水闸下移至北孙村,下接四支渠,全部混凝土衬砌;增建四支渠过清分支渠,新开斗渠3条,对南二干渠与七支渠作了混凝土衬砌,并将彭李分水闸移至朝李村。1978年,灌区设施灌溉面积达135.5万亩,1982年有效面积为134.3085万亩.

80年代后期至1995年为第三阶段。为继续解决灌区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问题,1989年泾惠渠被列入关中三大灌区改造之一,开展了以更新改造、完善配套和方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灌区建设,共安排8项工程和方田38.7万亩。主要项目有:渠首加坝加闸和除险加固、总干渠险工段整治与石渠坡脚砌护,南干渠改善,干、支、斗渠衬砌与翻修,重点建筑物加固改造,排水干沟整修以及通讯线路更新改造等,完成工程投资1571万元,建成渠、井、电、路、树相配套的方田面积41.8万亩,至1993年完成项目任务,1995年8月通过竣工验收。

至1995年,渠首引水能力为50立方米每秒。全灌区共有干渠5条,长80.42公里,已衬砌67公里;支渠20条,长297.49公里,已衬砌78公里;斗渠527条,长1206公里,已衬砌630公里;配套机井1.4万眼;抽水站22处,装机1824千瓦;设施、有效灌溉面积分别为134.04万亩(其中抽水灌溉面积37.2万亩)和125.99万亩。

(三)园田化建设

1965年在《建设泾惠渠灌区农业稳产高产规划》中,把改善斗渠、平整土地和方田建设作为首要任务。1964年继泾惠渠管理局在泾阳县姚坊公社对南干渠及十支渠11条斗渠进行改善试点之后,灌区各县相继铺开的有三原县安乐、独李公社,高陵区通远坊公社火箭大队,临潼区徐杨公社,泾阳县石桥公社等,均是灌区当时园田化建设的样板。“文化大革命”初期,园田化建设曾一度停顿。进入70年代,在全国北方农业会议精神和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推动下,按照“以土为首,水、土、林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方针,灌区又开展了以一平(地平)、三端(渠、路、树端)、六结合(渠、路、沟、井、电、树)为目标的田问工程建设。至1978年,累计完成斗渠改善514条,长1392公里,新修各种建筑物11071座,植树1000多万株,平整土地97.5万亩,建成了一队一方至数方,渠、井、路、沟、树、电相统一的大、小园田4516方,面积约130万亩。

50年代“大跃进”至1980年期间,灌区兴起了群众性的打井热潮,1965年建成机井2559眼,1973年猛增到12570眼,1980年达14730眼(其中有深井360眼,大口井180眼,辐射井21眼),灌溉面积110万亩,占灌区总灌溉面积的80%,基本实现了渠井双灌化。

灌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程老化失修仍较突出,渠首引水量不稳不足,渠井双灌互有矛盾,致使渠首年引水总量由70年代最高4.7亿多立方米降到80年代的2亿多立方米,实际渠灌面积由130万多亩减少到92万多亩。

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扩建、改建了渠首工程和灌排渠系;改善了田间工程,实现了渠、路、沟、井、电、林六结合的方田布局。渠首引水能力由16m3 /s增加到50m3 /s,80年代末灌溉面积达135万亩。灌区由单一水源的渠道灌溉,发展为渠井结合的多水源灌溉系统。灌区实行计划用水,推广先进灌水技术,并开展科学试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增产效益显著。与20世纪50年代初相比,1982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已由0.40提高到0.55;灌区粮食单产由130kg/亩提高到579kg/亩。

管理经营

灌区实行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贯彻以渠养渠方针,加强维修养护,保持工程完好状态,合理征收水费,全面推行按方收费,以量计征的办法,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目前灌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灌水技术有待进一步改进。灌溉水源有时不足。今后需要进一步进行灌区技术改造,加强工程维修养护,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系统总结合理利用泾河水沙资源及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的经验,适当灌溉更多的土地。

渠灌区改造

这是一个古老的灌区,浓缩着陕西水利发展的历史,然而,灌区工程运行数十年来,她已经积劳成疾,步履蹒跚,如何使她青春再现,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事实上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代,泾惠渠已经存在,那时的名字叫郑国渠,史载溉泽卤之地4万余顷,开古代大型灌区引水灌溉的先河,为中国三大古代水利工程之一,《史记·河渠志》中记载,郑国渠建成后,“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中华民国,水利大师李仪祉引进水利新技术,开我国现代水利建设的先河,建成 泾惠渠,灌溉面积135.5万亩,成为当时中国灌溉面积最大的灌区。泾惠渠灌区自1932年建成以来,已经运行了70年。目前,灌区粮食平均亩产已达560公斤,据1949~1998的资料统计,50年来灌区累计生产粮食149.4亿公斤,累计向国家提供商品粮50亿公斤,较旱地亩均增产152.5公斤,为灌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陕西省省粮 食和蔬菜的主要生产基地。然而,曾几何时,这座大型灌区已经衰老,工程设施老化失修,渠系输水不畅,带病运行,特别是多数支渠土渠,过流能力严重不足,淤积、冲刷严重,工程面貌较差,输水时决口、漫溢等险情经常发生。据调查,灌区渠道滑塌、衬砌损坏、引水能力不足的渠道长度占到总长度的1/2,建筑物中严重老化损坏需修复的占27%,灌区机井的完好率仅占60%。80%以的机电设备陈旧落后,绝缘老化,能源单耗超过国家标准的1.2~1.7倍。同时田间工程配套不全,约10%的有效灌溉面积不能保证灌溉。基于这些问题,1992年全国大型灌区调查时泾惠渠灌区被水利部确定为“一级老损灌区”。灌区老化带来的是效益滑坡,在干旱年份,问题更为严重。泾惠渠1997年灌区斗渠衬砌率仅为43.7%,失修损坏长度占总长36.2%牞输水能力仅达设计能力的一半,灌溉面积也大大萎缩,1994、1995年大旱时,因工程设施老化,竟然引不上水,灌不上地,眼 睁睁看着庄稼枯死而没有办法,一年下来,灌溉面积连设计灌溉面积一半都没有达到。泾惠渠管理局领导告诉记者,由于灌区设施老化失修严重,效益正在逐步衰减。只有通过改造,灌区面貌才能得以恢复,这不仅是泾惠渠生存与发展的大事,也直接关系 到陕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一切为了灌区改造,一切服务于灌区改造。为了灌区的再度辉煌,灌区人同心同德,顽强拼搏,无私奉献泾惠渠灌区改造工程涉及面广,线长点多,程序复杂,管理难度很大。同时项目建设时间紧,任务重,别是不少子项目建设要在河流枯水季节施工,有的渠道工程建设要在停水时段进行,要确保防汛与建设、灌溉和施工两不误,技术难度高。为此,管理局成立了由局长任主任、主管副局长为副主任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办公 室,下设工程科、财务科和综合科三个科室。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从全局抽调优秀技术人员到项目建设办从事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管理局党政领导班子定期召开项目建设专题会议,听取项目建设情况汇报,确定目标任务,协调各方关系,使项目建设稳步推 进。党委书记白鹏翔在灌区改造动员会议上讲,“要把灌区改造项目作为管理局的头等大事来抓,一切围绕改造工程,一切服务于改造工程,全力以赴、高质量按期完成灌区改造任务”灌区改造能否搞好,前期工作是关键。泾惠渠管理局结合灌区工程老化、改造规模大、涉及范围广等实际,首先组织骨干技术力量,经过综合论证,编制完成了《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使灌区改造有了总体的计划、思路和侧重点。为使各项改造技术措施更加合理,他们专门邀请西北水科所对灌区改造进行技术指导和咨询。在改造 方案的选择上,对每一条改造渠道均制定多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征求管理各方意见,最终确定经济实用的改造设计方案。对改造工程的各类设计文件均委托有资质的勘测设计单位完成,实行局内审查通过后再上报。由于前期工作扎实细致,为顺利实施灌区改造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密切配合,开拓进取,克服工程初期施工中的重重困难,确保了工程进度和质量。在抓进度方面,项目办按照现场监理审批的施工计划,及时检查落实,实行日清旬结月平衡,超奖欠罚,保证施工进度。为了有效调动每位建设者的积极性,项目办组织工程参建各方开展“文明工地”创建活动,通过对工地每年两期的检查、联评,对各项任务完成的项目部授予“文明工地”光荣称号,给予项目经理奖金奖励。还组织有关部门对参建技术人员进行综合考评,对工作表现突出的业主代表、监理、施工技术人员等参建个人进行表彰并给予奖励。3年来,灌区管理局先后评选出“文明工地”5个,表彰先进项目经理3人,表彰先进业主代表、监理和施工技术人员12人次。通过开展创优活动,激发了广大参建人员的工作热情,在全灌区掀起了一个比进度、比质量、比安全的建设高潮。把质量视为生命,以管理创造效益,用有限的资金创造一流的工程在灌区改造工程实施过程中,泾惠渠管理局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和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坚持实行“四项制度”,7项改造工程的施工全部实行招投标。同时专门制定了《招投标管理办法》、《质量评定规定》、《验收管理办法》、《资料整理办法》、《施工监理记录与档案管理细则》和《设计变更制度》,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招投标、施工、验收和移交管护,从单项工程立项、勘察设计、重要材料购置、施工管理及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上从严把关,实行全过程管理,使提高和保证工程质量落在了实处。在财务管理上,实行资金管理使用责任制,做到了建设资金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各项支出严格执行有关财务制度和国债资金管理规定。同时,在资金拨付环节上,实行承包商按进度申请,监理审核,工程、财务部门会签,分管领导审核,财务领导签发的做法,一方面保证了资金的安全和及时拨付,又杜绝了挪用、挤用等违规行为施工现场管理是确保质量的关键环节,管理局作为业主严格履行合同中的权利和义 务,甲方代表搞好协调、检查和监督;现场监理工程师严格执行技术规范,抓好“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质检人员充分发挥质量监督、检查的职能,开展不定期抽检;施工单位周密安排部署现场的施工组织计划,按规范和合同要求进行施工。由于加强了参建各方的现场管理,且各自责任落实,现场建设管理井然有序,建成了精品工程,据质检部门检验,改造工程单元工程优良率达到了80%以上。大胆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使改造工程既经济合理,又适宜灌区实际。泾惠渠积极探索渠道改造方案,专门支渠上进行渠道衬砌实验,优化施工方案,在衬砌结构型式的选择上,总结以前的实验经验,大范围使用混凝土下铺设土工织物布复合板膜结构型式,对“U”形渠道,采用土基上直接浇筑混凝土结构型式,对于部分地下水高的渠段采用全断面浆砌石衬砌结构型式。对施工工艺,结合灌区施工有效工期短的实际,采用了全断面现浇、渠底现浇汇坡预制、全断面浆砌石等施工工艺,有效地增加了 灌区改造的科技含量。实干赢得发展,拼搏铸就辉煌,灌区改造使泾惠渠焕发出了勃勃生机走在今天的泾惠渠灌区,记者看到的是一个设施配套、渠道整洁、灌排自如、面貌一新的现代化灌区,建成的各项工程已经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据介绍,灌区改造工程实施3年来累计完成投资4175万元,已经衬砌改造干支渠道43.84公里,使灌区干支渠衬砌率提高了11%以上,工程完好率达到95%,渠道及配套渠系建筑物全部达到了设计标准,年减少管理维修费用80余万元。通过对骨干干支渠道进行防渗衬砌改造,配合在田间节水工程和推广“三改两全”灌水技术,灌区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已由1998年的0.517提高到2001年的0.527,按多年渠道平均用水量计算,年减少水量损失1000余万立方米。2000年和2001年,灌区在渠首引水量没有增加的情况下,田间斗口用水量均超过1亿立方米,增幅超过10%,创历史最好水平,使实际灌溉面积逐年增加。同时,管理单位通过开发渠土资源,3年共栽植防护林64620株,绿化干支渠道116公里,栽植经济林37亩,大大改善了灌区生态环境,增加了灌区经济收入。灌区改造还推动了灌区改制的深入发展。据介绍,过去由于部分干支渠道工程条件差,输水无保证,致使其控灌的田间斗渠无水可引,工程面貌差,这部分斗渠改制工作无法开展。节水改造项目的建成,彻底改变了原来输水不畅的局面,灌溉保证率大幅度提高,为斗渠改制打下了良好的硬件基础,增强了群众参与斗渠改制的兴趣,群众主动向管理部门申请,积极要求租赁、承包经营斗渠,目前该灌区87%的斗渠已完成了改制,达到了以改造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良好效果。更重要的是,灌区改造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经实测,改造后的一、四、九、十4条支渠水利用系数平均提高了4-6个百分点,这4条支渠控灌的47.5万亩农田粮食平均产量提高150公斤以上。同时为农民调整结构增加效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灌区五县(区)统计,灌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也由1995年的1200元增加到目前的1626元,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02年灌区冬春连旱,由于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实施,使灌区防旱抗灾能力显著增强,冬春灌斗口抗旱灌溉引水达8800余万立方米,满足了灌区100余万亩冬小麦的灌溉用水,大大促进了灌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