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排便

排便

当粪便充满直肠刺激肠壁感受器,发出冲动传入腰部脊髓内的低级排便中枢,同时上传至扣带皮层而产生便意。如环境许可,大脑皮层即发出冲动使排便中枢兴奋增强,产生排便反射,使乙状结肠和直肠收缩,肛门括约肌舒张,同时还须有意识地先行深吸气,声门关闭,增加胸腔压力,隔肌下降、腹肌收缩,增加腹内压力,促进粪便排出体外。

粪便反应

粪便形成后,由于结肠蠕动使各部结肠收缩,将粪便推向远段结肠,这种蠕动常由肝曲开始,每日2~3次,以每分钟1~2厘米的速度向前推进到左半结肠,到乙状结肠贮留。但在进食后或早晨起床后由于胃结肠反射或体位反射而引起结肠总蠕动,以每小时10厘米的速度推进,如乙状结肠内存有粪便可使粪便进入直肠内,蓄积足够数量时(约300克左右)对肠壁产生一定压力时则引起排便反射。

排便反射

排便反射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动作,它包括不随意的低级反射和随意的高级反射活动。通常直肠是空虚的。如环境不允许,则由腹下神经和阴部神经传出冲动,随意收缩坐骨直肠窝脓肿括约肌,制止粪便排出。外括约肌的紧缩力比内括约肌大30%一60%,因而能制止粪便由肛门排出,这可拮抗排便反射,经过一段时间,直肠内粪便又返回乙状结肠或降结肠,这种结肠逆蠕动是一种保护性抑制。但若经常抑制便意,则可使直肠对粪便的压力刺激逐渐失去其敏感性,对排粪感失灵,加之粪便在大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被过多的吸收而变干硬,产生排便困难,这是引起便秘的原因之一。排便是可以随意志而延滞的,所以应当而且能够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当人们早晨起床产生的起立反射,和早饭后产生的胃结肠反射,都可促进结肠集团蠕动,产生排便反射。因此,早上或早饭后定时排便符合生理要求,这对预防坐骨直肠窝脓肿直肠疾患是有很大的意义。应该形成起床后或饭后排便的正常反射,除非环境不允许,就不应当有意识地抑制排便。当排便反射弧的某个环节被破坏,如切除齿线上4~5厘米肠段,腰骶段脊髓阴部神经受损伤,肛管直肠环断裂等,就会导致排便反射障碍,产生大便失禁。

排便的节制

由于人的排便反射受扣带皮层的控制,因此意识可控制排便。肛门部保持一定的紧张力,使肛门紧闭,阻止粪便、液体、气体漏出,这种作用叫排便节制作用。排便节制作用,由感觉、反射、肌肉活动共同完成,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反射活动。如果环境条件不许可,有排便感觉而不能排便时,排便的高级中枢下传冲动抑制低级排便中枢,使括约肌收缩增强,肛门象节制闸门一样紧闭,并反射地引起乙状结肠舒张,直肠内的粪便即返回乙状结肠,使便意暂时消失。但如果经常或长时间抑制排便,可使直肠对粪便刺激的第三性降低或消失,粪便在大肠内停留过久,水被吸收过多而使其干燥,可产生便秘。因此,不可随意地节制排便,最好有便就排。

排便小技巧

1、必要的预备运动,如怒挣前间断的短时间收腹,有利于肠蠕动和粪便下移。

2、排便前腹部按摩,有助于肠蠕动。如用手掌按于腹部周边,顺时针按摩。

3、穴位按压,有助于产生排便感,如用右手四指(除小指外)呈矩形在脐周距脐两指的位置分上下左右四个点按压。

4、在双手手指末端指甲两侧分别按压,交替进行,有助于产生便感。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