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腹肌

腹肌

腹肌(Muscle of abdomen)是构成人体腹壁的一组肌群,分为前外侧群和后群。前外侧群形成腹腔的前外侧壁,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后群肌包括腰方肌和腰大肌,位于脊柱两侧构成腹后壁,其后有竖脊肌加强。

腹肌上附着于胸廓,下附着于骨盆,对于腹内压的维持、核心肌群的组成以及躯干的运动有重要的作用。腹肌相关疾病有产后腹直肌分离、梅干腹综合征、腹壁肌筋膜疼痛症等。

形态结构

形态特征

腹肌具有以下形态特点:①深筋膜薄弱,延展性强,有利于在过分进食、怀孕、腹内肿瘤或腹水时,腹壁可临时性和一定程度的扩张。②腹直肌两侧3层阔肌的腱膜在腹部正中交织形成坚韧的白线,在正中线两侧形成腹直肌鞘,腹直肌鞘纤维坚韧、延展性差,能有效地限制腹部过度扩张和膨大。

结构与组成

腹肌分为前外侧肌群和后群,前外侧群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直肌居腹前壁正中线两旁的腹直肌鞘中,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居腹直肌的外侧,均为阔肌。三肌重合,肌纤维方向相互交错,呈“三合板”样。后群肌包括腰方肌和腰大肌,位于脊柱两侧构成腹后壁,其后有竖脊肌加强。

前外侧群

腹外斜肌

位置与形态:位于腹前外侧部浅层,为宽阔扁肌。

起止点:以8个肌齿起自下8位肋骨的外面,与背阔肌及下部前锯肌的肌齿交错,肌纤维斜向前下,后部肌束向下止于髂嵴前部,其余肌束向前下移行为腱膜,经腹直肌前面,参与构成腹直肌鞘前层,止于白线。

腹内斜肌

位置与形态:位于腹外斜肌深面,肌束呈扇形

起止点:后部纤维起于腰背筋膜外缘、髂嵴及腹股沟韧带外侧部。纤维成扇形斜向内上,部分止于第10~12肋下缘,其余向前延伸为腱膜,参与腹直肌鞘构成。

腹横肌

位置与形态:位于腹内斜肌深面,为腹壁最深层的扁肌。

起止点:起自下6对肋软骨的内面、胸腰筋膜、髂嵴和腹股沟韧带外侧1/3,肌束横行向前内侧移行为腱膜,行于腹直肌后面(上2/3)或前面(下1/3),参与构成腹直肌鞘后层或前层,止于白线。腹横肌最下部的肌束和腱膜下缘的内侧部分别参与构成提睾肌和腹股沟镰。

腹直肌

位置与形态: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占腹前壁全长,居腹直肌鞘内,为上宽下窄的带形多腹肌。

起止点:起自耻骨联合和耻骨嵴,肌束向上止于胸骨剑突和第5~7肋软骨的前面。肌的全长被3~4条横行的腱划分成多个肌腹

后群

腰大肌

位置与形态:腰小肌位于腰椎两侧,延伸至骨盆内侧面,为单羽状肌。

起止点:腰大肌起于第12胸椎和所有腰椎体、横突的前面,止于股骨小转子。

腰方肌

位置与形态:腰方肌呈长方形,位于腹后壁、腰大肌外侧。

起止点:起自髂嵴后份,向上止于第12肋和第1~4腰椎横突。

其他结构

腹直肌鞘

位于腹前壁,由腹前外侧壁三块扁肌的腱膜构成,包绕腹直肌,分前、后两层。鞘的上2/3,前层由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构成;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与腹横肌腱膜构成。鞘下1/3部,由于三块扁肌的腱膜全部行于腹直肌前面,构成鞘的前层,因而腹直肌鞘后层下部缺如,其下端游离,约在脐下4~5cm水平,形成一凸向上方的弧形下缘,称弓状线,又称半环线,此线以下腹直肌后面与腹横筋膜相贴。

白线

白线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上,是由两侧腹直肌鞘的纤维彼此交织形成的腱性结构,上自剑突,下至耻骨联合。白线上宽下窄,坚韧而缺少血管,约在中点处有疏松的痕组织区即脐环,为胚胎脐带附着处,是腹壁的一个薄弱点,若腹部脏器经此处膨出,则称为脐疝

腹股沟管

腹股沟管,为腹前外侧壁三层扁阔肌和腱之间的一条裂隙,位于腹前外侧壁的下部、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由外上斜向内下,长约4、5cm,男性的精索静脉或女性的子宫圆韧带由此通过。腹股沟管是腹前外侧壁的重要薄弱部位。

腹股沟三角

腹股沟(海氏)三角是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围成的三角区,位于腹前壁下部。为腹前外侧壁又一薄弱部位。

腹部筋膜

腹部筋膜包括皮下组织、深筋膜和胸内筋膜

浅筋膜:在腹上部为一层,脐以下分为浅、深两层。浅层内含脂肪,称Camper筋膜,向下与股部浅筋膜、会阴浅筋膜及阴囊肉膜相续,内侧止于白线;深层为膜性层,富含弹性纤维,称Scarpa筋膜,在中线处附着于白线,向下与股部阔筋膜愈着。

深筋膜:可分为数层,分别覆盖在前外侧群各肌的表面和深面。

腹内筋膜:贴附在腹腔各壁的内面。各部筋膜的名称大多与所覆盖的肌相同,如膈下筋膜、腰方筋膜、髂腰筋膜、盆筋膜和腹横筋膜等。

位置与毗邻

腹肌位于胸廓和骨盆之间,参与腹壁的组成。腹肌中的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位于腹前外侧壁的肌层,其外侧覆盖有皮肤和皮下组织,内侧有腹横筋膜、壁腹膜等。腹肌后群的腰方肌和腰大肌位于脊柱两侧构成腹后壁,腰方肌的后方以胸腰筋膜的中层为间隔与竖脊肌相贴。

血管、淋巴与神经

血管

腹肌的动脉供应来自腹壁下动脉腹壁上动脉、肋间动脉、肋下动脉和腰动脉的分支。静脉形成腹壁下静脉、腹壁上静脉、肋间静脉、肋下静脉和腰静脉的属支,分别伴同名动脉引流至下腔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胸后壁的奇静脉系统。

腹直肌的动脉供应主要来自腹壁下动脉和腹壁上动脉的分支。静脉形成腹壁下静脉和腹壁上静脉的属支,分别伴同名动脉引流至髂外静脉和锁骨下静脉。

腹外斜肌的动脉供应来自第10~11肋间后动脉、肋下动脉、旋髂深动脉的分支。由于第12肋与髂嵴之间的间隙很小,腰动脉仅有细小分支供应该肌的后部。静脉先形成静脉网,再汇成第10~11肋间后静脉、肋下静脉和旋髂深静脉分别伴同名动脉引流至奇静脉系统和髂外静脉。腹内斜肌腹横肌的动脉供应与静脉引流同腹外斜肌。

腰方肌和腰大肌动脉供应来自第1~4腰动脉的分支。静脉汇成腰静脉的属支,伴第1~4腰动脉引流到奇静脉

神经

腹肌前外侧群中的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由第5~11肋间神经、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支配,腹直肌则由第5~11肋间神经和肋下神经支配。后群的腰方肌由腰神经前支支配,腰大肌由腰丛神经支配。

淋巴

腹直肌上部的淋巴回流到胸骨旁淋巴结,下部回流到腹股沟淋巴结。腹外斜肌上部的淋巴回流到胸骨旁淋巴结,下部回流到腹股沟浅淋巴结。腹内斜肌后部的淋巴回流至腰淋巴结,上部的淋巴回流到胸骨旁淋巴结,下部回流到腹股沟深淋巴结。腹横肌的淋巴回流同腹外斜肌。腰方肌和腰大肌的淋巴回流至腰淋巴结。

生理功能

腹肌参与人体腹壁的组成,腹肌的腹前外侧群肌主要作用是保护腹腔脏器,维持腹内压;收缩时,可增加腹压,协助完成排便、分娩、呕吐和咳嗽等活动;并能降肋助呼气,还能使脊柱前屈、侧屈与旋转。腹肌后群的腰方肌作用是下降12肋并使脊柱侧屈,腰大肌在下肢固定时和髂肌共同作用可使躯干前屈。

腹外斜肌

近固定并单侧收缩时,使骨盆向同侧旋转及侧倾,使脊柱向同侧旋转及侧屈;两侧同时收缩,使骨盆后倾。远固定并单侧收缩时,使脊柱向对侧旋转及同侧侧屈;两侧同时收缩,使脊柱屈曲,并可降肋辅助呼气。无固定时,使胸廓下口和骨盆上口互相靠近,完成卷腹屈曲的动作。

腹内斜肌

近固定单侧收缩时,骨盆向对侧旋转及向同侧侧倾,使脊柱向对侧旋转及向同侧侧屈,双侧同时收缩使骨盆后倾。远固定单侧收缩时,使脊柱向同侧旋转及向同侧侧屈,双侧同时收缩使脊柱前屈,并可降肋助呼气。无固定时,使胸廓下口和骨盆上口互相靠近,完成卷腹屈曲的动作。

腹横肌

与其他腹肌共同维持腹内压协助完成排便、分娩和咳嗽等生理功能,有助于用力呼气时排出空气,并且能支持和稳定腰椎

腹直肌

收缩时除保护腹部脏器外,可自前方拉动胸廓前倾,从而有力地使腰椎前屈。在控制脊柱运动方面,腹直肌单侧收缩时能使脊柱侧屈,双侧收缩使脊柱前屈。

腰大肌

腰大肌和髂肌共同作用,可起到前屈和外旋髋关节以及使躯干前屈的作用。

腰方肌

腰方肌收缩时可使第12肋下降并固定膈肌脚以利吸气,在控制脊柱运动方面,一侧腰方肌收缩则可使躯干向同侧倾斜,两侧腰方肌收缩时可稳定躯干。

相关疾病

产后腹直肌分离

产后腹直肌分离(DRA)尚无明确定义,通常认为是妊娠分娩等各种因素导致产妇腹白线拉伸变薄,使原本平行且并列的腹直肌从腹白线处的位置向两侧分开,称之为产后DRA。妊娠期激素生理变化、分娩年龄、肥胖、分娩胎次、巨大胎儿、多胎型、分娩方式、腹部手术、产褥恢复期负重、运动训练、糖尿病、种族差异和基础疾病等一些变量可能是DRA的风险因素。下腰背疼痛和骨盆带疼痛是DRA常见的临床表现。DRA患者若不接受及时的康复治疗,再受到不正确的传统观念影响,极易导致躯体姿态、骨关节及肌肉筋膜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碍,易伴有下腰背和腹盆带疼痛、骨盆前倾、行走姿态异常等一系列问题,并能促发和加重盆底器官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产后恢复和生活质量。

梅干腹综合征

梅干腹综合征(PBS)又称腹壁肌肉缺如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出生缺陷,发病率约1/50000,95%发生于男性。PBS包括腹壁肌肉缺如及发育不良、膀胱过度扩张、输尿管扩大、睾丸未降等畸形,预后取决于肾功能的受损程度,如孕早期存在严重的尿路梗阻,预后极差。最常见的超声表现是孕早期胎儿膀胱极度扩张。

脐疝

脐疝是指腹部脏器经脐环膨出,脐环是由腹白线的腱膜纤维在脐处环绕脐形成,为胚胎脐带附着处,是腹壁的一个薄弱点。脐疝多见于婴幼儿,脐环未闭或闭锁不全及脐部感染等原因引起局部瘢痕组织薄弱,在腹内压力升高时,即可发生脐疝。其包块直径一般为1~2cm,多能自行回纳,很少发生嵌顿和绞窄。未闭锁的脐环一般在2周岁以后可自行闭合,脐疝也随之消失。成人脐疝少见,多发生于中年肥胖的经产妇女,也常见于慢性咳嗽、肝硬化腹水等患者。

腹壁肌筋膜疼痛症

腹壁肌筋膜疼痛症是指肌筋膜原因引起的腹部内脏体表投射部位的疼痛。该病引起腹壁疼痛的原因是肌筋膜源性而非真性内脏病。腹壁肌筋膜痛的病因有两类,一类是妇科手术的创伤、分娩创伤(不论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女性外生殖器阴道部创伤或性虐待等,这样的事件引起的损伤,可能不会立即引起慢性的腹壁筋膜疼痛,但损伤持续存在,远期有导致肌筋膜功能障碍的风险,使腹部肌肉紧张收缩,造成腹部疼痛持续不愈甚至加重;还有一类是因为腹部肌肉的损伤直接诱发腹壁肌筋膜痛。

腹壁肌筋膜痛的症状:腹部肌肉的触发点不仅引起腹部疼痛、还会引起身体两侧和后背的疼痛;它们关联痛的区域还包括女性的生殖器官,引起会阴部疼痛和性交疼痛等。腹壁肌筋膜疼痛跟妇科疾病的慢性盆腔疼痛,会阴部疼痛和性交疼痛等可能互为因果。

相关研究

涂云等一项关于定量CT中老年腰腹肌群退变与腰椎骨密度相关性的研究显示,中老年人群腰腹肌群肌肉退变与腰椎骨密度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腹直肌相关性最佳,有望为预测骨量减少提供新的影像学标志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