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自强
唐自强,1940年出生于湖南长沙,196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系雕塑专业先后在景德镇陶瓷雕塑瓷厂、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工业美术研究所和江西省陶瓷研究所工作。他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市古陶瓷研究学会会员、景德镇雕塑研究会理事。曾担任市政协第七届于第八届委员。1990年被评为景德镇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另有医生唐自强。
人物历程
唐自强,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近40年的陶艺生涯中唐自强坚持继承和发扬景德镇的陶瓷艺术传统,他颜师古却不泥古,在传统的基础上敢于突破创新,赋予作品以新的创意新的表现手法和深的思想内涵,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技艺全面精湛,创作态度严谨,感情投入在他创作的人物中,无论是古代人物的还是现代人物,无论是人物造型还是人物思想内涵,均具有个性化和含蓄美的特征。他设计的瓷雕作品有100多种已投入生产,作品远销日、韩、新、马、泰、等国和中国港澳特区与台湾等地区。其作品在各类展评中共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共30余项。唐自强不仅瓷雕技艺出众,而且在青花和新彩瓷画上有着很高的造诣。他将《清明上河图》创造性以工笔青花装饰在3只150件的敞口钵上显得典雅、清新悦目、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展出时引起轰动,被新加坡收藏家高价购藏。2000年,他绘制的五块一套的大型新彩瓷版画《清明上河图》又喜获成功,现陈列在江西省陶瓷研究所,他创作的《春讯》、《花神》、《六鹤同春》、《小鹿》等四件瓷雕作品被景德镇陶瓷馆收藏;瓷雕《唐代仕女》被江西省工艺美术馆收藏。2000年他已年过六旬,但仍然勤奋创作,精神焕发,可谓宝刀不老,艺术长青。2002年元月,他创作的色泥关公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并荣《世纪收藏》证书。2012年,已是知天命的唐大师依然奋力创作,联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创作了第八届文博会指定收藏纪念瓷——中华龙柴窑瓷笔筒,且“中华龙”柴窑瓷笔筒荣获第八届文博会“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之特别金奖”。
艺术人生
唐自强祖籍湖南长沙,父亲是在“长沙大火”那天,举家随着逃难人群落户到江西萍乡的。八岁时,唐自强就读于萍乡师范附小,从小才思聪颖,喜爱美术的他,从庙宇的泥塑到色彩的洋片儿,总能一眼不眨地观摩半天。小学课本上有很多插图和画面,小自强总是将黑白画涂上他认为应该有的颜色。继而是对图的临摹。画得也是有模有样。有一天放学回家,自强看到一位青年画家在萍水河畔画画,一会儿画对岸的景色,一会儿画收工的矿工。他好奇地凑上去看,直到同学们都匆匆上学,他才觉得肚子饿了,一连两天,他仍在放学后,尾随大哥哥,看他作画。从那时起,他便知道了什么是写生,什么是素描,什么是水彩,什么是油画。得益于父亲是个开朗的企业干部,对儿子的兴趣爱好,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求他不仅画的要好,文化知识也不能荒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怀着这样的希翼,唐自强在父亲的教诲下,学业成绩与绘画功底年愈双臻。1959年,学校推荐他报考景德镇陶瓷大学,还未参加统考,竟被破格录取。
在学院的雕塑本科生活里学习的日子里,唐自强在尹一鹏、张羽等资深教授的教导,在曾龙升等名家的指导和国内外各流派大师的启迪和影响下,从理论到实践有了更深更广的体验和领悟。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强化素描训练,他知道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而人物素描则更注重形体、结构、比例、动态、质量感和体积感。正是由于他的才思聪颖和勤学苦练,掌握了扎实的美学功底和深厚的审美意趣。毕业后,他被分配在轻工业部陶研所,却是搞行政管理工作,这与唐自强执意追求陶瓷艺术的初衷有了很大的差距。于是他据理力争,转而调入到景德镇市雕塑瓷厂。在工厂,唐自强首先下车间实习了一年,练泥、印坯、倒浆、翻模,熟悉并掌握了陶瓷雕塑的工艺流程,学到了传统瓷雕的各种技能技法,对老一辈瓷雕家的创作手法和风格也有了深刻的感性认识。1980年,唐自强调入了江西省瓷业公司工艺美术研究所,五年后调入了江西省陶瓷研究所。他的创作激情愈发增强了。他苦学传统,寻根溯源,以领略融汇古人精华,又面向生活,面向时代,开阔胸襟为时代传神写照,为唐自强的陶瓷艺术提供了展现大师风采的广阔天地。
人物评价
唐自强的陶艺作品雅俗共赏,广受好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工艺美术丛刊》、《中国对外贸易》、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公报》、《商报》等70多家报刊和中国中央电视台、江西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均介绍了其人其作。他多次赴中国港澳特区、新加坡等地参加“名家名作展”,其名录及其陶瓷艺术作品被编入《景德镇陶瓷艺术名人录》、《景德镇陶瓷美术百家》、《瓷都艺星》和《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等辞书画册。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