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区
莲池区,隶属于保定市,位于保定市中心城区东部,北与徐水区毗邻,东、南与清苑区接壤,西与竞秀区、满城区相连,总面积177.6平方公里。截止2020年11月,莲池区常住人口为913541人。
莲池区是保定府发祥地,曾为河北省委省政府、保定市委市政府驻地。莲池区下辖1镇、6乡、10街道、119个村、133个社区以及保定经济技术开发区、保定工业园区2个省级园区。形成了以长城汽车为龙头、立中车轮为关联的汽车产业,商贸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现代高端产业三大特色主导产业群。2020年,莲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5.2亿,同比增长6.2%。
莲花区内文物古迹众多,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文物保护单位23处,有“一文一武一衙署”(莲池书院、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直隶总督署)以及留法勤工俭学纪念馆、大慈阁、淮军公所等,其中直隶总督署,是我国现在唯一一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省级衙署。
历史沿革
1953年,河北省保定市原一区和四区成立,原北市区成立。
1955年,原一区、原四区更名原南市区。
1959年,北市区与南市区合并为路东区。
1960年,路东区与路西区合并为市区。
1961年,保定市市区划分为新市区、永华区、裕华区、新华区四个区。
1962年9月,永华区和裕华区北半部再次合并为北市区;兴华区和裕华区南部合并成立南市区。
1987年11月,韩庄、东金庄两个乡共18个行政村划归北市区管辖,由此,北市区的辖区增加到5个街道、2个乡:和平里街道、五四路街道、中华路街道、西关街道、建华路街道、韩庄乡、东金庄乡。撤销郊区建置,杨庄、南大园、焦庄三乡划属南市区。
1998年12月,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调整保定市部分县区的行政区划。调整后,北市区辖5街道3乡,共57个村、80个居委会。清苑区部分地区划归南市区,南市区部分地区划归北市区。南市区辖5个街道、4个乡:联盟街道、红星街道、裕华街道、永华街道、南关街道、杨庄乡、南大园乡、焦庄乡、五尧乡。此后,保定市南、北市区政区、建制沿袭至2015年4月。
2015年5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原北市区、南市区合并为莲池区。
2021年5月,河北省民政厅印发《关于同意将雄安新区等单位确认为全省婚俗改革实验区的批复》,同意将莲池区确认为全省婚俗改革实验区,实验时间为期3年。11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同意保定市莲池区设立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名称为保定市莲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22年12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莲池区撤销焦庄乡,设立焦庄乡。
地理环境
位置区域
莲池区行政区域173平方千米,辖10个街道,7个乡,总人口69万。
莲池区位于保定市城区核心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8°49′—38°56′,东经115°21′—115°34′。北与徐水区毗邻,南与清苑区、满城区接壤,东与清苑区相接,西与竞秀区相连。距首都北京140公里,距天津市145公里,距秦皇岛市360公里,距石家庄市127公里。莲池区区域总面积177.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莲池区地处大清河系冲积扇平原,地势较为平坦,西北部偏高,东南部偏低。坡降为千分之一,海拔最高点为21.55米(大慈阁),最低点为13.2米。由于受界河、漕河影响,形成洪积冲积扇平原,平原上有指状缓岗和扇间洼池。指状缓岗一条是从大边坨、中鲁岗、高庙、四里营经市区到杨庄、东康庄,总长为15千米,宽0.5—1千米;一条在北章、南章、小车、颉庄、李七店、西马池、西韩蒋一带,总长18千米,宽2—3千米。相对高差为0.5—1.5米,缓岗之间部分有大小不同的扇间洼地。区域内土质主要由粘质砂土和砂质土壤构成。耕地面积为2881公顷。
气候特征
莲池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1℃。气温最高在7月份,月平均气温26.7℃。气温最低在1月份,月平均气温-4.3℃。无霜期213天,年日照2563小时。年平均降水量269.6毫米。地面气流明显受太行山的影响,风向以西南风和东北风最多,年平均静风频率17.4%。大风多集中在春季,尤以4月多风,夏季暴雨时伴有6—7级大风。
水文
莲池区内有一亩泉河、侯河、白草沟河横穿西南区境,一亩泉是工业、农业和人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市区原生乔木物种主要有旱柳、杨树、榆树、臭椿、国槐等;草本植物有白羊草、荆条、小针茅、苔草、芦苇、香蒲、黄背草、东北南星等。
动物资源
动物资源大致类同于保定地区。鸟类是常见的陆栖动物类群。主要有麻雀、柳莺属、家燕、灰喜鹊、喜鹊、斑啄木鸟、花母鸡等。
矿藏资源
莲池区内有一亩泉河、侯河、白草沟河横穿西南区境,特别是一亩泉,水质优良,泉水矿化度低,酸碱适中,是工业、农业和人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行政区划
截至2014年末,原南市辖4个乡(南大园、杨庄、焦庄、五尧)、5个街道办事处(永华、裕华、南关、红星、联盟),共有61个行政村,48个社区居委会。
截至2014年末,原北市辖辖5个街道办事处(五四路街道、西关街道、东关街道、和平里街道、中华路街道)、3个乡(韩庄乡、东金庄乡、百楼乡)、59个社区居委会、59个村。
2015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保定市原南、北市区,成立莲池区。辖7个乡(南大园乡、韩庄乡、杨庄乡、百楼乡、五尧乡、东金庄乡、焦庄乡)、10个街道(裕华路街道、五四路街道、永华路街道、西关街道、红星路街道、东关街道、南关街道、中华路街道、联盟路街道、和平里街道)、120个村、120个社区。
截至2019年10月,莲池区下辖10个街道,7个乡:和平里街道、五四路街道、西关街道、中华路街道、东关街道、联盟街道、红星街道、裕华街道、永华街道、南关街道、韩庄乡、东金庄乡、百楼乡、杨庄乡、南大园乡、焦庄乡、五尧乡。区政府驻五四路街道七一中路789号。
人口民族
截至2014年末,原南市区总人口27.26万,其中城区人口16.8万,占61.63%;乡村人口10.46万,占38.37%。全区人口出生率10.53‰,人口死亡率5.62‰,人口自然增长率4.91‰。辖区居民汉族占95%以上,其他以回族、满族为主,回族7912人,为市区回族聚居区。
截至2014年末,原北市区总户数123685户,总人口334389人,比上年增加8937人。其中男性人口163578人,女性人口170811人,分别比上年增加3728人和5210人。全年出生人口5252人;死亡人口950人;全年净增人口4302人,自然增长率4.78‰。有18个民族,少数民族以回族为主。
截至2015年末,莲池区人口民族2015年末,莲池区总户数197718户,总人口613583人,比上年增加6606人。其中男性人口301825人,女性人口311758人,分别比上年增加2324人和4282人。全年出生人口6374人;死亡人口2191人;全年净增人口有4183人,自然增长率3.41‰。有28个民族,少数民族以回族为主。
2018年,莲池区常住总人口70.1万人。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莲池区常住人口为913541人。
经济
综述
2017年,莲池区列入省、市重点项目24项,完成投资63亿元,完成率151%。8个续建项目加快推进,全部达到目标进度,7个新项目全部开工建设,9个前期项目均取得积极进展。
2018年,莲池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80.1亿元,增长12.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1亿元,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58.9亿元,同比增长7.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36259元、20941元,分别增长8.6%、8.9%。
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55.2亿,同比增长6.2%,全市排名总量第1、增速第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0.7亿元,同比增长9.8%,全市排名总量第1、增速第4,增速全省26个主城区排名第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5.8亿元,同比增长15.4%,全市排名总量第2、增速全第3,增速全省26个主城区排名第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52.5亿,全市排位总量第1,增速第17,增速全省26主城区排位第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9.3亿元,全市排名总量第2、增速全市第22;实际利用外资完成外资41441万美元,总量全市第1,完成比率全市第1;总量全省26个主城区排名第1。
第一产业
2014年,原南市区全年粮食总产3万吨。
2014年,原北市区粮食总产量26038吨,同比增长-0.52%。
2015年,莲池区耕地面积6199公顷,粮食总产量54315吨,同比增长1.63%。
第二产业
2014年,原南市区民营经济增加值195.1亿元,同比增长7.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83亿元,同比增长8.4%;实际利用外资完成10175万美元,完成全年计划的407%。
2014年,原南市区实施市以上重点项目9项,总投资200.4亿元,计划投资22亿元,完成投资29.5亿元。保定经济开发区建成面积5.91平方千米,入驻企业31家,主营业务收入925亿元,同比增长11.8%;工业增加值完成153亿元,同比增长17.6%。
2014年,原北市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8.5亿元,同比增长8.3%,新增规模以上企业8个。
2015年,莲池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4.3亿元,同比增长9.2%,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1个。
2019年,莲池区建有两个省级园区:保定市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27.8平方千米,已入驻企业105家,其中“四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6家;保定工业园区,规划面积8.77平方千米,已入驻企业94家,形成了三大特色主导产业群:包括以汽车为主导、汽车配件、汽贸等为关联,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完整汽车产业链。
第三产业
2018年,莲池区有以裕华路商业街、城东城市综合体为代表的商贸业,以金融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现代高端产业。
文化
地名由来
莲池区区名源于历史上保定八景之一的“莲漪夏艳”,即初建于770多年前的古莲花池。将“莲池”命名为保定新的市辖区名称,弘扬了保定地域文化,彰显古城特色,增添城市魅力。
文物古迹
莲池区辖区共有35处文物保护单位(国保10处、省保2处、市保23处),包括被誉为“中国十大名园”之一的古莲花池、“半部清史写照”的直隶总督署、“将军的摇篮”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同时有莲池书院文化、衙署文化、红色文化,大慈阁、守真祠堂、淮军公所、清河道署、小桃园清真寺、育德中学旧址、直隶审判厅等古迹。
非物质文化遗产
莲池区有保定老调、宣纸烙画、铁球刻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定老调是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又称“老调梆子”,最早为白洋淀周边农村花会中演唱的俗曲“河西调”,至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初具戏曲雏形。早期老调的行当以生、净为主,而这两行又都同唱老生调,故称“老调”。2008年,保定老调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特产美食
莲池区驴肉火烧、白肉罩火烧、吊炉烧饼、保定三宝(王铁匠铁球,保定面酱,保定春不老)等特产美食。
交通
综述
莲池区北距北京140千米,东距天津市145千米,南距石家庄市120千米,拥有京广铁路保定火车站、京石高铁保定东站、保定市汽车客运中心站,G4、保沧高速公路保定出入口全部坐落辖区。
公路
莲池区有京港澳高速公路、北京—香港公路纵贯区境。
铁路
莲池区有京广铁路、京广高速铁路过境。
社会
教育事业
2019年,莲池区有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河北金融学院、保定学院等12所高等院校、25万大学生,共有中小学学校86所,其中小学57所、中学22所、高中7所,保定师范附属学校、河北小学、前卫路小学、县学街小学等小学,石家庄市第十三中学、十七中、一中分校、三中分校等重点中学,保定市第一中学、保定二中、保定市第三中学、河北保定外国语学校等高中。
辖区有华北电力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金融学院、保定学院等高等院校6所;有保定一中、保定二中、保定三中、保定外国语学校等市属中学6所。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特岗计划"、"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建设区党校、农二师华山职业技术学校综合楼和学生公寓。
莲池区高等学校一览表
科学技术
2017年,莲池区新增商标数3453个,共获得国家、省、市级科技支持资金1933万元,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4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88家、科技小巨人企业2家,新增国家、省、市级各类创新平台28个。
2019年,莲池区建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76个、院士工作站7家、创新平台87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7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62家。保持与北京中关村、西城区文创中心等地的交流合作,先后三次承办北京文创大赛保定赛区活动。首次与中国电子学会开展合作,引进2019年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并圆满完成筹办任务,并在机器人大赛项目合作商洽会上成功签约5个项目。
文化事业
2015年,莲池区组建莲池区艺术团、老干部协会、书画协会、妇女讲习所、羽毛球协会、乒乓球协会等区级协会6个,村、社区文化队伍240余支。投入1700万元,建成了总面积1万平方米的区文化馆、8个乡(街道)文化站、120个村(社区)文化室。创办道德讲堂、莲池社区书院,在全市率先启动全民阅读行动;结合传统节日和重要时间节点,先后开展“城乡手拉手”传统民俗文艺巡演、彩色周末、广场健身操大赛、庆“七一”大合唱等系列文体活动100余场,莲池社区书院、彩色周末成为特色文化品牌。开展行业标兵、“莲池区好人”等系列评选活动,评选出先进典型451人,西高庄村党总支书记王焕荣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17人被评为“保定好人”、保定市道德模范。
截至2018年,莲池区文体中心已成立各级文化队伍300余支,发展文艺骨干近千名,每年组织各种文体活动百余场。2018年4月13日起,莲池区文体中心免费开放,并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
体育事业
“十二五”期间,莲池区改造市级大型体育场馆1个(保定市人民体育场);新建1个全民健身中心(裕华路保定市体育场);保定市人民体育场、府河公园健身广场2个。
医疗卫生
2015年,莲池区启动第五医院综合病房楼建设,全力保障市儿童医院、市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继续推进市骨科医院股份制改革,提高新农合参合补助标准,参保率达97.81%。投入576万元,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政策,各项人口控制指标运行良好,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
2019年,莲池区有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二五二、市第一中心医院、市第一医院、市第五医院、骨科医院等医院星罗棋布,共有4家省直、10家市直、9家区直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61家,民营医院40家、门诊部20家,“15分钟就医圈”初步形成。
基础设施
2015年,莲池区推进城中村改造,完成北高庄、马家疃等6个城中村项目的安置房认定工作;长城片区5个项目、11个城中村的拆迁改造组卷上报市待批;留守坟、北高庄、北八里庄等城中村安置房已申请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投入资金800万元,改造提升“破旧特”小区96个;完成东元宝社区、福地水岸社区、锦绣鑫城、时代馨园等5个精品社区以及新北街、新华村等6个社区的上档升级工作。投入190万元,完成17条便民小路的整修任务。推进城市管理6S行动、春风行动,筹资1300余万元,实施北京—香港公路综合整治工作;投资500万元建成乌马庄小吃城和集贸市场;筹资1000余万元建设9个垃圾台站。
社会保障
2015年,莲池区城乡特困家庭关爱资金累积达610万元,先后救助784户(人),发放救助金180万元;开展“慈善莲池”系列活动,筹集善款599万元,帮扶困难群众590余人次;2015年发放低保、抚恤、救助及各类困难补贴2100余万元。全年为民代办事项3万余件。
2019年,莲池区有街心花园、东湖、滨河公园、东风公园、军校广场等主题公园,辖区绿化覆盖率达48.7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14平方米。
旅游
大慈阁
大慈阁建于公元1227年,由元代蔡国公张柔创建,为保定市八景之首,史称“市阁凌霄”,是近千年的古寺,大慈阁雄伟壮观可称“高可数十丈,数十里外,遥望层阁丹碧若霞”。大慈阁自古为佛教圣地,阁内供奉有释迦牟尼佛和观世音菩萨,阁后有全国罕见坐南朝北的关帝庙。大慈阁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旅游景点。
古莲花池
古莲花池初建于770多年前,为张柔所建,原名“香雪园”,其时,“帘户疏越,澄澜荡漾,鱼泳鸟翔,虽城市嚣嚣而得三湘七泽之乐”(《临漪亭记略》)。元代之后,保定遭遇地震,该园被毁。直到明代嘉靖年间,时任保定市知府的张烈出官费加以修复,此园才得以重见天日。
池中“蓄鳞艺莲,环池植柳如槛”,并修建了亭台和围墙,辟为“水鉴公署”,意即以水为鉴,鉴身、鉴心,成为达官贵人饮宴享乐的场所。明清两代,将元时的保定路改为保定府,清雍正二年,又将元直隶巡抚衙门升级为总督部院,从此保定府成为直隶省会。雍正十一年(1733)直隶总督李卫奉旨在莲池开办书院,增置宾馆,后将宾馆扩建为行宫。清代,莲池曾经过三次大规模的整建和重修,园内古木森森,奇花争艳,山、水、楼、台、亭、参差错落,形成了著名的莲池十二景,博得了“几疑城市若蓬莱”的盛誉。
直隶总督署
古城保定的直隶总督署位于保定市裕华路,是清代直隶总督办公处所,是直隶省的最高军政机关,是我国现存的唯一一座最完整的清代省级衙署。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初为保定府署,永乐年间为大宁都司衙署。自清雍正八年(1730)直隶总督驻此,至清朝灭亡(1911),直到清亡后废止,历经182年,可谓是清王朝历史的缩影,历史内涵十分丰富,曾驻此署的直隶总督共59人66任,如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方观承等。民国年间是直系军阀曹锟的大本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曾是日伪和中国国民党河北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之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河北省人民政府也曾驻此。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陆军军官学校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保定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所正规陆军军校,位于保定市市区东风东路,前身为清代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北洋陆军的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1912年至1923年期间,保定军校办过九期,毕业生有6000余人,当中不少人后来成为黄埔军校教官。在国民党及共产党内都有保定学生。若然从北洋军学堂算起,保定训练了接近一万名军官,当中超过一千六百人获得将军的衔头。
天主堂
天主教传入保定地区的时间始于明末。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北京法籍孟主教在保定北关桥洞购地16亩,建房40间,称保定北关天主堂,这便是保定天主教堂的前身。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北关天主教法籍神甫杜保禄借口被董福祥部士兵殴打,逼迫直隶总督瓜尔佳·荣禄立契,将保定城内宾馆(原清河道署旧址)与北关天主教堂互换。1900年义和团运动的时候教堂还没有修建完成,教堂内的神职人员曾分别逃至清苑东闾中华圣母堂和徐水安家庄教堂,筑围墙、堡自守,抵抗义和团。1905年教堂修建完成,命名为“圣伯多禄,圣保禄教堂”,亦即今裕华路上的天主教堂。
清真西寺
小桃园清真寺位于保定市清真寺街15号。保定市原有清真寺9座,现开放的有8座。清真西寺是其中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一座。它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修有正殿3间、讲堂及水房,清未民初又以几次扩建修整始具规模。现寺内有房59间,正殿20间,南北讲堂12间,水房18间及工具房、配房等。寺内还有大小碑刻6通。整个寺院保存完好。该寺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正殿北拱门上方嵌有长方形青石“建修礼拜寺记”碑刻,文为:“直隶保定府,城守营都司官法公,系房山县韩继村人,见城内无寺,每遇节日投乡礼拜。法公定施资助,独自修理,先买魏家菜园十二亩,四面至道,除盖寺以外,地基许众教亲借住,官地私房。大明万历雨辰年立”。清代屡有重修,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马小眉、马国仁盖起现有沐浴室,民国年间军官马良、马景宜等捐资,由教长吴天元、伊玛目马玉麟主持盖起南北讲堂等。整个寺院坐西朝东,占地面积4.3亩,正门左右各有旁门1座,正门上嵌汉白玉“清真寺”名石匾(下署邑人子贞马良),门内3间对厅,顺旁廊直通大殿,左右各题“忍美”、“学俊”,大殿共21间576平方米,可容6O0余人同时礼拜。
淮军公所
淮军公所地处保定古城区西南隅的淮军公所全称“淮军昭忠祠暨公所”,是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于光绪十四年至光绪十七年(1888年—1891年)经专折奏准,奉诏修建的“淮军昭忠祠”及“公所”(淮军办公驻地)合一的建筑群,占地约30亩。此祠是继苏州、无锡、武汉之后为祭奠在战斗中阵亡的淮军将士修建的第四座“昭忠祠”,也是规模最宏大的一座。淮军公所位于保定市环城西路220号,是李鸿章为纪念淮军在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阵亡的“将士”而建的昭忠祠,并兼有安徽会馆之功能。李鸿章死后改为李鸿章祠堂。
淮军公所规模宏大,整体呈不规则矩形,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40米,占地面积约40亩,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分7个区域。一是正门以内的前院,为办公和迎送客人之所。二是戏楼和公祭区,位于前院的后部。三是生活住宅区,有三个院落,位于戏楼的后部。四是神厨库,即伙房,位于前院的东侧。五是死亡将士纪念区,两个院落,位于前院的西侧,两个院落东西廊的墙壁上,刻满了阵亡“将士”的生平。六是荷花塘,即花园区,位于该所的西南部。七是停放车马的马厩区,位于该所的西北区。由以上布局可以看出规模之大。
代表人物
莲池区历史上有曾国藩、李鸿章、冯玉祥等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均在此主政生活过。
获得荣誉
2019年11月4日,莲池区被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评为2018年度洁净城市(区)。
2023年3月,入选《2023年赛迪创新百强区》榜单,排名第96位。
参考资料
莲池区简介.莲池区官网.2024-10-02
保定市莲池区基本情况.莲池区人民政府.2021-10-22
保定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保定市人民政府.2021-06-23
雄安新区等地成河北省婚俗改革实验区.手机光明网.2021-05-26
同意设立!省政府最新批复.今日头条.2021-11-24
最新发布!河北省保定市10乡撤乡设镇.今日头条·央广网.2022-12-28
新都再进位!蝉联全国创新百强区.今日头条.2023-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