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石岛管理区

石岛管理区

威海海高园(石岛管理区)地处荣成市东南端,为威海市委、市政府正县级派出机构,由荣成市委、市政府代管。定位打造产业发展更有高度的实力新石岛、城乡建设更显维度的精致新石岛、社会治理更具深度的幸福新石岛、干事创业更富热度的活力新石岛。

基本概况

威海海高园(石岛管理区)位于山东胶东半岛荣成市东南端,三面环海,因“背山面海,遍地皆石”而得名。陆地面积270平方公里,海岸线125公里。距韩国94海里,是山东半岛离韩国最近的区域。2005年设立石岛管理区,2020年11月与威海(荣成)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实行园区合一,为威海市委、市政府正县级派出机构,由荣成市委、市政府代管。辖6个街道、13个部门、148个行政村、20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1.7万,常住人口18.4万。

辖区内坐拥中国北方最大的群众性渔港——石岛渔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石岛港,国内外客商来往频繁,素有“北方悉尼Hurstville”的美誉。石岛北依桑沟湾,中南部环抱石岛湾,西南部还有一处王家湾,其中石岛湾内水面宽阔,分布着多处天然良港。石岛属温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温润,四季宜人。年平均气温12.1℃,年平均日照2600小时左右,年平均降水量900mm左右。石岛距离威海大水泊国际机场38公里,约38分钟车程;距离荣成高铁站27公里,约30分钟车程。

历史沿革

石岛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人类聚居,隋唐时期成为东部沿海重要商埠。孙中山先生曾在《建国方略》中两次提到石岛,将其列为全国15个重点渔业港口之一。

石岛建制在历史上迭经变更。

清末属云光都,民国初期属第六区,1930年属第七区。

1945年设为特别区。

1946年改称石岛市。

1954年成立石岛县。

1956年撤县划镇。

1966年改为石岛公社。

1982年设立石岛镇。

1999年与石岛湾省级旅游度假区实行镇区合一。

2000年与斥山镇合并为石岛镇。

2001年与王连镇、东山镇合并为石岛镇。

2005年1月,石岛撤镇设石岛管理区,将石岛镇和宁津镇整建制划归石岛管理区;石岛管理区作为荣成市政府的派出机构,隶属荣成市人民政府,规格为副县级。

2020年11月,石岛管理区与威海(荣成)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实行园区合一,为威海市委、市政府正县级派出机构。由荣成市委、市政府代管。

产业发展

依托荣成市“5+2”产业链,聚力打造“工、鲜、能、港、游”5条独具石岛特色的产业链。2021年纳税总额过千万企业18家、地方级税收过千万企业1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9家,其中,4家身威海财税贡献50强。

“工”(船舶海工和高端装备制造业

辖区内拥有黄海造船有限公司、荣成造船工业有限公司、威海华东修船股份有限公司、威海石岛重工有限公司等船舶修造、配套和大型高端装备制造等规上企业10多家,年造船能力75万载重吨,滚装船重吊船分别占国内市场份额的60%、80%,是山东省重点船舶工业聚集区和优质造船基地。其中重点骨干企业黄海造船有限公司建造交付的“渤海金珠”大型客滚船是我国第一艘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50米以上大型客滚船;2019年交付的“中华复兴”为国内建造的亚洲最大客滚船;出口法国的400箱客货船“Aranui5”(阿拉努伊5)被外媒称为“中国为国际市场建造的第一艘豪华邮轮”,其大型豪华客滚船、大型集装箱船建造已形成国际化、批量化、系列化和专业化。威海石岛重工有限公司作为山东省乃至国内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涵盖了石油化工、核电、海上石油以及新能源装备等领域,迄今已有多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大型压力容器制造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同行业前三强。

“鲜”(海洋食品和生物科技产业)

石岛海洋经济实力雄厚,拥有中国北方最大的群众性渔港——石岛渔港等各类渔港、码头19处,大马力渔船上千艘,年上岸海产品近200万吨,大宗渔货年交易集散量近600万吨,2021年渔业总收入405亿元,占荣成市37.7%。拥有泰祥水产食品、海都食品、山东蓝润集团有限公司、南光食品、广信食品、银海水产等规上海市洋食品精深加工和海洋生物科技企业近70家,年加工量150万吨,冷链总库容达170多万吨,是国内最大的鲔鱼、鱿鱼、冷冻调理食品等仓储物流、交易集散和精深加工基地。立足良好的产业基础,当地把预制菜产业作为推动新一轮海洋食品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和突破口,众多本土企业正以“八仙过海”之势,在这一新赛道上各显其能,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蹄疾步稳,茁壮成长。

“能”(新能源产业)

新能源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拥有中国华能、国核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总投资1400多亿元,总装机容量826万千瓦,全部达产后,年上网电量580亿千瓦时,产值约200多亿元。其中,全球首座四代商用高温气冷堆2021年12月份成功并网发电,“华龙一号”是“十四五”国内首个获准开展前期工作的核电项目,清华大学宽能谱超高通量实验堆是“十四五”国内唯一涉核领域重大科技设施项目。

当地坚持做大能源供给线、做长衍生应用线、做强科技人才线、做实装备产业线、做优服务保障线的“五线并进”发展战略,引进更多上下游产业链项目,推动更多本土企业进军新能源领域,打造一核引领、多能衍生的“国际能谷”。

“港”(临港贸易产业)

石岛依港而生、靠港而兴,港口是当地对外开放的重要桥头堡。辖区内石岛港毗邻中国海上南北运输大通道,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年货物吞吐能力可达1000万吨,年均途经及锚泊船舶15万艘次。石岛港拥有万吨级泊位11个,最大泊位5万吨,获批进口冰鲜水产品等7个口岸资质,先后开通了石岛至韩国仁川、韩国群山、日本神户的海上客货班轮航线;至韩国平泽、釜山广域市、日本东京、门司、博多以及青岛、广东的集装箱航线等各类海上航线15条,是国内通关效率最高的中韩海运快速通道。近年来,当地深入挖掘港口周边腹地潜力,积极拓展大件装备运输、包船出口等新业务,以及保税物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推动石岛港由单一交通物流平台向多元产业集聚功能转变,做足以港兴区、港城共荣的文章。

“游”(文旅康养产业)

石岛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截至2022年10月,拥有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石岛赤山风景区、国家AAA级风景名胜区——东岛风景区,桑沟湾等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省级休闲海钓基地等10多处,海岸线上还分布着“十里古乡”以及“花村”“画村”“渔村”等中国传统村落6个,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乡村旅游重点村30多个,获评省级旅游度假区、中国慢生活休闲体验区。辖区内宁津街道为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宁津街道东楮岛村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近年来,石岛管理区围绕打造“农文旅康养融合带”战略发展目标,以旅游产业大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丰富旅游业态,推进农文旅产业融合,促进全域旅游提升。依托125公里滨海观光线,突出主题与功能差异,规划了滨海休闲康养区、海洋牧场集聚区、渔港文化体验区、都市亲海娱乐区、新业态培育区、农业旅游拓展区6个旅游功能区,将贯穿4大湾区、6个街道的20多处沿海景点、美丽乡村等农文旅资源一体串联,打通全域旅游“大动脉”。

港口建设

石岛港

石岛新港始建于1999年,由石岛集团投资兴建,2001年8月获批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港口。港区面积80万平方米。码头岸线5460多米。拥有泊位24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4个。石岛新港为不冻港,个别年份该港内结有浮冰,对航行无影响。

石岛新港地理位置优越,是海上南北的交通要道,海关、检验检疫、边检、海事等口岸查验部门驻港现场办公,码头各类专用机械设备齐全。

石岛渔港

石岛渔港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群众性渔港,位于山东半岛东端的石岛湾内,行政区域为荣成市石岛管理区所辖。港湾内波平浪静,冬不结冰,夏不积淤,航道平整,水深较好,自然条件良好,被誉为天然避风良港。

石岛渔港陆域面积12万平方米,水域面积30万平方米,码头总长1230米,作业宽度30米,岸线总长1390米。拥有泊位24个,深水泊位7个,可兼靠2000吨级油轮及冷藏加工船,能够满足2000艘渔船的停靠、避风、修整、供给。年靠泊各类渔船15000多艘次,年卸港量10万吨左右,其品种主要有短带鱼、鲅鱼、大黄鱼、鱿鱼、鳀科等。

石岛渔港系国家级中心渔港,2020年9月又被农业农村部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海洋捕捞渔获物定点上岸渔港。良好的自然条件,齐备的组织框架,完善的配套设施,使石岛渔港在充分发挥渔港靠泊、避风、休整、补给等基层功能的基础上,逐步成为集渔港避风、渔业生产休整、渔需供应补给、远洋渔业基地、水产品流通与信息服务基地于一体的多功能、全方位、综合性大型渔业产业化基地。

精致城市

规划控制区131平方公里,建成区65平方公里,公共绿化52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2%以上,市政道路总长260公里,污水日处理能力10.4万立方,城乡环卫一体化覆盖率、建成区工业污水处理率、自来水普及率、天然气管网覆盖率均达到100%。

科技金融

拥有威海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64个,高新技术企业2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2家,与清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50多家高校院所开展130多项合作,共建武汉理工大学威海研究院等高校院所;上市挂牌企业20家,各类金融、保险机构26家。

2020年6月入驻荣成市石岛的武汉理工大学威海研究院,由武汉理工大学与威海海高园(石岛管理区)共同投资建设,以助力石岛和整个荣成工业转型及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发挥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国家及世界一流学科优势,打造多个研发中心和创新创业基地。除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研发及成果转化外,武汉理工大学威海研究院还建立一支拥有教授、副教授、青年博士、硕士在内的研发队伍,为区域工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滨海旅游

石岛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名胜古迹众多。截至2022年10月,拥有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石岛赤山风景区、国家AAA级风景名胜区——东楮岛风景区,桑沟湾等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省级休闲海钓基地等10多处,中国传统村落6个,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乡村旅游重点村30多个,获评省级旅游度假区、中国慢生活休闲体验区。

赤山风景区

作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赤山风景区占地12.8平方公里,是以赤山法华院为主线,以海文化为依托,一处空间序列清晰、功能完备、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知名景区和中、日、韩三国文化交流的平台。

景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5%以上,被誉为“天然氧吧”。山中古寺佛塔,曲径通幽,溪水潺潺,林间花木弥香,百鸟婉转,自古就有“海外仙山”“神之故乡”的美誉。

赤山历史悠久,以“港通五洲,寺连三国”而声名远播。公元807年,新罗(今韩国)人张保皋应征唐朝军队,因武艺超群,作战勇敢,功勋卓著而成为“武宁军小将”。张保皋征得唐皇同意,于李恒四年(公元824年),在赤山浦(今石岛湾)建立寺院。因建院时请来的首批僧人属于天台宗,诵读的是《法华经》,故取名“法华院”。公元828年,张保皋回新罗之后,致力于新罗、中国和日本三国之间的海上通道,开辟了当时的“海上丝绸之路”。公元838年,日本高僧、日本天台宗第三代座主圆仁法师,为天台宗未解教义入唐求法九年零七个月,期间往返赤山三次,在此滞留时间共两年零九个月。他根据亲身经历写就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被后人誉为东方三大旅行记之一,是研究唐朝社会经济文化以及中日两国友好关系的重要史料。张保皋和圆仁的到来,使赤山成为佛教胜地和中韩日三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地。

景区内拥有胶东半岛千年古刹——法华院、大型动感音乐喷泉——吉祥平安谷、巨型海神像——赤山明神、胶东民俗文化博览园——荣成民俗馆,以及赤山禅院、张保皋传记馆、世廉雅石馆等景点。每到四月底五月初,景区内上万株樱花竞相开放,成为闻名胶东的赏樱打卡地。是集滨海风情游、山海景观游、渔业民俗游、宗教朝圣游于一体的省内著名山岳型景区。

东楮岛风景区

东楮岛村位于石岛管理区宁津街道,三面环海,一面通陆,拥有9.8公里长海岸线,5公里天然优质沙滩,300亩天然赶海滩涂,盛产牡蛎科、海参、扇贝等海产品。岛、湾、礁、滩汇集,使东楮岛村成为一处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旅游胜地。2016年底,在东楮岛村基础上打造而成的东楮岛风景区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先后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最美古村落、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东楮岛风景区由海草房群落、海上平台观光、赶海垂钓体验、浪漫沙滩休闲、乡村记忆馆、渔家乐餐饮等多个特色项目组成,并拥有娘娘庙、观海亭、百年构树等多处人文和自然景观,是集旅游、运动、商务、休闲娱乐及配套于一身,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旅游景区。

桑沟湾海洋牧场

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荣成市的桑沟湾是中国最东端的海湾和日出最早的海湾,位于北纬37°,这里海水清沥,波涌柔缓,海面宽阔,海水水质优良,海产丰盛,是海洋生物十分喜欢的索饵场和繁育场。

桑沟湾海洋牧场位于桑沟湾南部海域,牧场内有北方最大规模的海上网箱养殖群,渔民们常年“吃穿住”在海中漂浮的房屋中,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牧海而耕,从而形成一道海上奇观。

桑沟湾海洋牧场是由荣成市泓泰海洋生态休闲旅游有限公司创立的集海上观光、休闲旅游、海洋科普、人工鱼礁于一体的多功能海洋牧场。牧场海域面积2700余亩,长期以来的大面积海水养殖以及筏式养殖、深水网箱养殖等养殖方式,为海洋牧场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公司自2000年开始进行红鳍多纪鲀网箱养殖,目前已拥有一套成熟的网箱养殖技术。2014年被山东省渔业厅首批授予“桑沟湾省级休闲海钓基地”和农业部授予“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称号。

游客可乘船海上观景、喂食普通海鸥,并登上海中平台体验逗弄暗纹多纪鲀、无钩钓鱼、贝类采摘,品尝自己采摘、大锅蒸煮的新鲜贝类,享受地道的河鱼大餐。

“画村”牧云庵

牧云庵,是远近闻名的渔民画村,村内墙壁上绘刻着扬帆远航的大展宏图、满仓而归的喜乐图等巨幅壁画。村中还专设有一个常年开放的“美术创作展览室”,展示近200多件作品,其中有国画、油画、年画、连环画、书法和剪纸等,是村民几十年创作的一个缩影。该村有80多幅作品参加了市、省级及全国的美术画展,有20作作品获奖,有20多幅年画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有400多件美术作品在各级报刊上发表。剪纸在该村也有悠久历史。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他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美的同时,也在追求着精神生活的美,把舞文弄墨当作一件高雅事。

“百年花村”车脚河

地处赤山脚下的车脚河,是闻名全国的“百年花村”,由北车脚河、西车脚河、南车脚河三个自然村共同组成。这里由于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非常适宜花卉栽培和生长。车脚河的养花历史悠久,早在明末清初就已开始了规模化的庭院养花,经历300多年的发展历程,花卉种植已成为村里主要经济支柱。这里的花卉以茶花、杜鹃、桂花、云松等为主,品种繁多,仅杜鹃、茶花就各有几十个品种。其自行培育的“桃红”杜鹃曾在全国园艺博览会上获得银奖。现已是山东省最大的杜鹃、茶花养植基地。“人人是花匠,户户有花房”是这里的真实写照,村民户均养花在800株以上。

渔村”大鱼岛

大鱼岛村建于清爱新觉罗·旻宁年间,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大鱼岛人耕海牧渔,艰苦奋斗,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最大自然渔村”。

当时,村里涌现出了传奇的女子船队“三八船”,捕捞量连续荣获山东省同马力渔船第一名。同时,大鱼岛村创造并多年保持了村集体年捕捞总量、对船产量、网均产量、单品种产量等多项纪录,成为全国渔业战线的一面红旗,被誉为“海上大寨”。

大鱼岛的自然景观和渔村风情,曾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前来写生、创作,村中留有吴冠中等大师的书画作品。《渔岛怒潮》《海上明珠》《怒海轻骑》《海上生明月》《下课以后》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10多部电影,都曾在大鱼岛取材或取景拍摄。1976年,荷兰导演尤里斯•伊文思拍摄的《愚公移山》系列纪录片之一《渔村》,多方位展示了大鱼岛人的渔家风貌。

2021年7月,投资上亿元、保留村老旧船厂风貌的大鱼岛公园建成并向市民开放,成为满足周边居民休闲娱乐需求的又一处大型“海景会客厅”。

海草房

海草房民居,最早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沿海先祖用海草筑巢而居;从秦汉至宋金时代,它的制作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形成基本格局,被划定为生成期;到元明清时代,成为繁荣发展阶段,奠定了当地沿海区域海草房民居群落基础。

海草房“以石为墙,海草苫顶”,具有“冬暖夏凉、居住舒适、百年不腐”等特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石岛当地现存海草房近3000间,主要集中在宁津东墩、东楮岛、马栏以及东山崮山前村等一带。其中最古老的海草房始建于清朝顺治,已有350多年历史,至今保存完好,被誉为“国内生态民居的活标本”。

千年古树

石岛当地现存400年历史以上古树数十株。其中宁津街道渠隔、东苏家两村一雄一雌两株古银杏树已跨越千年,每到11月中下旬,便迎来“千年银杏披金装,落叶纷飞入画来”的盛景。此外,东苏家村还存有一株800余年的古朴树(俗称灰枣树),树高10余米,主干径围约5米,遮荫达100平方米,被誉为中国同树种中罕见的老者。

留村墓群

留村墓群位于宁津街道留村西南,为程氏祖墓。原占地13亩,曾有石墓四十余座。有7座保存较为完好。石墓为球形,花岗石砌筑。保存较好的一座高2.3米、腹径17.5米。底层多作八角形台基,饰有狮兽花草浮雕。台基前方,一般坎有碣铭,铭文多半风化剥蚀,可辨者有元代元统三年(1335年)。

留村墓群是如今中国唯一一处历史悠久且地表封石依然完整的石墓群,于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桃园渔家民俗度假村

石岛桃园渔家民俗度假村位于石岛湾省级旅游度假区内,北依秀丽的朝阳山,南临碧波浩渺的石岛湾,西南是石岛湾优良的海水浴场。因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相似而得名。这里冬暖夏凉,四季宜人,有山、有海、有滩。可登山望远,亦可下海怡情;晓可观海上日出,夜可鱼虾之美,是休闲度假的理想之所。

天后宫

天后宫位于石岛城区中心,面南而座,为三进庙堂式结构,布局严谨别致,造型古朴壮观。自1991年开放以来,游客络绎不绝。明末清初,山西洪桐县王一德,于乾隆十六年在此建天后宫,宫殿共分三进,为当时胶东一带较大的庙宇之一,据传当时进香朝拜者络绎不绝,曾盛极一时,后被人弃之。为保护古迹,弘扬民族文化,1991年初,当地政府投资50万元精心修复了天后宫后楼大殿、庙门、戏楼、厅院,现今,院内奇石名雕精彩纷呈,吸引众多游人前来观赏。

参考资料

威海海高园(石岛管理区)概况.港城石岛-今日头条.202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