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头马上
《墙头马上》,原名《裴少俊墙头马上》,是元代戏曲家白朴创作的杂剧,是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乐府诗《井底引银瓶》演变而来,因诗中有“墙头马上遥相顾”句,遂以之取名。
《墙头马上》一本四折,是由白朴汲取民间传说中的养料,借鉴前人的创作,又在白居易乐府诗的基础上,抓住“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的诗意,予以铺叙而创作。该剧讲述了尚书之子裴少俊,奉命到洛阳市购买花苗,巧遇总管之女李千金。二人一见钟情,私订终身。李千金被私藏与裴家后花园七年,育有一双儿女,却仍不为裴家长辈所知。终有一日被撞破,但为裴少俊之父所不容,李千金力争无果,被弃归家。裴少俊考取功名,重新求娶李千金,夫妻终于团圆。
裴少俊、李倩君的自由结合反抗了父母之命、媒之言的封建礼教,表现了青年要求婚姻自由的坚强意志和对爱情的忠贞。
成书背景
《墙头马上》的故事出自唐朝白居易的新乐府诗《井底引银瓶》。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是一首遭受封建礼教迫害的女子的怨歌,诗作真实反映了一对青年男女从私奔到离别的悲剧过程,并揭示了造成这场悲剧、尤其是女性不幸的根源。白朴的杂剧《墙头马上》的背景就在“李治即位仪凤三年”,白朴将“墙头马上”“瓶沉簪折”等细节铺展开来,并把原诗中模糊的人物形象加以明确,通过多种手段将一首乐府诗改编为一出情节丰富、内蕴深刻的杂剧作品。
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全诗以被弃女子的口吻展开,在感叹自己的爱情像“瓶沉簪折’般破灭之后,便沉浸在对美好过往的回忆中。白朴的《墙头马上》则按时间的先后,叙述了裴少俊与李千金的爱情悲剧。白朴的《墙头马上》在传承白居易《井底引银瓶》的基础上,从故事发展顺序、情节的设置、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作品的主题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揭示了更为深刻的社会现象,将一出“瓶沉簪折”的爱情悲剧演绎得出神入化。
内容简介
尚书裴行俭的儿子少俊,奉李治命去洛阳市买花。一日经过洛阳总管李世杰的花园,在马上看见他家女儿倚墙而立,便写诗投入。李千金写了答诗,约他当夜后园相见。少俊果然从墙头跳入,被李千金乳母发现,令二人悄悄离去。少俊携李千金回到长安家中,将她藏在后花园。两人共同生活了七年,生子端端六岁,女儿重阳四岁。
清明节,少俊陪同母亲外出祭奠,裴行检因身体欠佳留在家中,偶然来到花园,碰见端端兄妹,询问后得知始末。裴行检认为李千金行为失检,命少俊写休书赶李千金回家,却留下了两个小孩。李千金回到洛阳市家中,因父母已亡,在家守节。后来裴少俊中进士,任官洛阳令,并将父母迎至任所,他欲与李千金复合,李千金怨恨他休了自己,执意不肯。这时裴行检才知李千金是他旧交李世杰之女,以前也曾为儿女议婚。一番说明与求情之后,李千金这才原谅了他们,夫妇二人破镜重圆。
版本信息
《墙头马上》这个剧具体创作时代与地点不详,其流传本亦较多,较主要的有脉望馆抄校本、《元明杂剧》本、《柳枝集》本与《元曲选》本等。其区别最大的仍为两大系统,各以脉望馆抄校本与《元曲选》本为代表。脉望馆抄校本的题目为“千金守志等儿夫”,正名为“裴少俊墙头马上”,正目为“游春郊彼此窥望,动关心两情狂荡;李千金守节存贞,裴少俊墙头马上”。《元曲选》本其题目为“李千金月下花前”,正名是“裴少俊墙头马上”。两本在内容上有不少出入。另有曹本《录鬼簿》所载,正名为“鸳鸯简墙头马上”;抄本《录鬼簿》作“千企女眼角眉尖”,“裴小(少)俊墙头马上”。昆曲,京剧皆有此剧。
人物介绍
李千金
李千金是皇帝宗室洛阳市总管的千金小姐,“志量过人,容颜出世”。李千金是一个光采照人的反对封建礼教的叛逆形象;她对爱情主动、大胆、果断;对扼杀他们自主婚姻、幸福家庭的封建势力,无比痛恨,坚决斗争,倔强不屈。
裴少俊
裴少俊是个软弱的心地善良的贵公子。他“才貌双全,年当弱冠,未曾娶妻,惟亲诗书,不通女色”。但是当他在马上看到花园墙头上的千金,就有了“眷心”,并以心相许。他思想上受封建礼教的影响,虽然爱李千金,但爱得不那么坚决,以致待封建势力要毁掉他们的家庭时,他却畏惧胆怯,不敢斗争。
裴行俭
官居工部尚书的裴行俭是作为封建礼教的卫道者的典型出现的,他是封建势力的代表。他满脑子封建教条,对上,专会谄媚皇帝,对下,板起面孔,冷酷无情,残暴凶狠。他在花园发现了千金母子们,就气急败坏,大发雷霆,搬出许多封建教条,辱骂千金,还要把儿子送官治罪,逼迫少俊休妻。当裴行俭后来得知千金就是帝宗室洛阳总管李世杰的小姐时,便马上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笑容可、恬不知耻地向千金赔礼认错,乞求相认,似乎这又是门当户对的了。裴行俭是封建势力的代表。
梅香
李千金的侍女、支持者,聪明机灵,心甘情愿帮助主子完成传帖、幽会、私奔等一系列叛逆行为。
李世杰
李千金的父亲,是李广之后,皇上的宗室。之前任京兆留守,因得罪武则天,被降为洛阳市总管。
嬷嬷
最早发现李千金叛逆行为,并阻碍她。最终放走了她。
端端
裴少俊和李千金的儿子,六岁。
重阳
裴少俊和李千金的儿子,四岁。
作品赏析
《墙头马上》一本四折,是由白朴汲取民间传说中的养料,借鉴前人的创作,又在白居易乐府诗的基础上,抓住“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的诗意,予以铺叙而创作。通过裴李爱情故事的曲折描写,热情地歌颂了男女婚姻自主的合理性,猛烈地抨击了害青年身心的封建礼教,鲜明地表现了青年追求理想爱情与个性解放的思想倾向,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墙头马上》无论就其反封建的思想倾向,还是就其艺术成就看,是一部好的作品。它在思想性、艺术性上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也反映了作者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剧本的思想倾向是反封建的,但在某些方面又流露出作者受封建礼教、门第观念影响的痕迹,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反封建主题的意义。作者把裴李安排为“原有婚议”尽管李千金、裴少俊都没提及过这事,也没因此影响他们的爱情,但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李千金与封建势力的代表裴行俭之间的尖锐矛盾,削弱了这对青年男女为争取自主婚姻而坚决斗争的意义。剧本里一再强调李千金出身于官宦人家,并非优酒肆的下贱之辈,也反映了作者的封建门第观念。
作品影响
《墙头马上》中裴少俊、李千金的自由结合反抗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礼教。他们不顾家长的反对和压迫,表现了青年要求婚姻自由的坚强意志和对爱情的忠贞。《墙头马上》是我国古典戏曲的珍品,尤其是在反映爱情这类题材中。它的反封建主题和艺术成就,对后世戏剧、小说的发展有积极影响。
相关影视
作品评价
明代戏曲理论批评家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五:“至若《诌梅香》《倩女离魂》《墙头马上》等曲,非不轻俊,然不出房帷白,以《西厢记》例之可也。”
清人梁廷在《曲话》中批评:“偶尔思春,出语那便如许浅露"。
参考资料
墙头马上 (豆瓣).豆瓣.2020-10-30
免费观看!正定县阳和楼二楼8月23日至25日有演出.河北新闻网石家庄频道.2023-12-27
墙头马上 【元】白朴 著.网易云阅读.2024-04-19
悠悠千古论华夏(六)——元杂剧篇.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2023-12-27
墙头马上 (1963).豆瓣电影.2024-04-19
墙头马上-【元】白朴-免费电子书-在线阅读-网易云阅读.网易云阅读.2024-04-19
墙头马上 (1963).豆瓣电影.202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