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孙东亚

孙东亚

孙东亚,男,博士,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出国人员培训中心。现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减灾研究所研究员,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室主任,中国大坝委员会员,中国水利学会青年科技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水利发电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工作委员会委员。

人物经历

1983年7月- 1987年9月,本科学习,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四川大学(原成都科学技术大学

1987年9月- 1990年4月,硕士,岩土工程专业,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1991年9月,水利部科研管理培训班,南京水利电力管理干部学院

1992年2月- 1992年11月,脱产英语培训,北京林业大学出国人员培训中心

1998年9月- 2001年12月,在职博士研究生,材料学专业,智能材料与结构研究方向,武汉理工大学

2003年11月- 2003年12月,防洪减灾关键技术,Delft大学,荷兰

2005年5月24日至8月27日,堤防安全评价和护坡设计方面技术培训,荷兰交通公共设施和水利部的公路与水管理研究院(DWW)。

工作简历

1990年5月-1992年6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研计划管理处;

1992年6月-2002年4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岩土工程研究所岩石室;

2002年4月-,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减灾研究所。

科研项目

攻关项目

1993-1995,“八五”科技攻关项目(85-208-03-01-03):岩质高边坡稳定分析方法和软件系统:滑坡和边坡岩体工程分类、统计和数据库软件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登陆技术文件。

1996-1997,参加“小浪底水利枢纽泄水建筑物出口二区边坡加固和稳定分析”

1996-1998,参加“大理白族自治州徐村水电站边坡稳定分析和治理方案研究”

1996 –2000.6,负责国家电网重点项目“光纤测量在预应力锚索和面板坝工程监测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1997.1- 1999.12,参加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小湾右岸边坡稳定性、支护、监测研究”

1999-2002.12,参加国家经贸委和水利部科技推广项目“土工合成材料新型井管及过滤器”

2001.12-2002.5,参加芜湖市水电局横向项目“芜湖东梁山崩岸治理试验工程设计”

2001.12-2002.12,参加“小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主坝渗流及稳定性计算”

2001.6-2005.12,参加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防洪减灾重点技术问题研究”

2001.3-2004.12,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智能锚索系统开发中光纤传感关键技术研究”(咨询专家)

2002-2003.9,参加江西省水利厅项目“江西省棉船洲崩岸治理试验工程”

2002- 2003,参加科技部社会公益专项资金项目“堤防安全评估与除险加固关键技术研究”

2002- 2005.12,负责国家“948”技术引进项目“病险水库大坝安全诊断及评价系统”(第二负责人)

2002.7-2004.7,参加中国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专项“土石坝工程的病险评价和加固决策”

2002.3-2004.3,参加国家电网青年促进费项目“土石坝的目标可靠度与风险评价”

2003-2004,参加天津勘测设计院项目“岳城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第二溢洪道三维渗流计算”

2003.3-2003.12,参加中国水科院科研专项“特征水位下区域堤防工程的结构风险分析”

2003.3-2004.12,参加中国水科院科研专项“崩岸整治新技术设计施工导则编制”

2003-,负责世行长江干堤加固项目-FDPC分项第1子项“中外堤防设计施工规程规范的比较研究”

2003-,参加世行长江干堤加固项目-FDPC分项第5子项“管涌机理和防治措施研究”

2003-2005,负责水利部科技推广项目“河道整治生态水工技术的开发与推广”(第二负责人)

2003.5-2003.6,参加珠海市水务局项目“珠海市白蕉联围东三险段技术咨询

2003.7-2003.12,参加珠海市水务局项目“珠海白蕉联围达标加固工程灯笼东三险段新技术护岸工程”

2003-2004,负责中国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研专项“土石坝工程病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2003.10-2004.4,负责中国石化总公司项目“本布图油田水文风险分析和防洪对策研究技术方案”

2003-2005,参加水利部科技推广项目“病险水库隐患探测和除险加固技术推广”

2004-2005,负责北京市委托项目“北京市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编制

2004-2005,参加科技部科技基础标准研究项目“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标准体系的研究”

2004-2005,参加亚洲开发银行技援项目“中国洪水管理战略研究”(防洪工程技术领域的专家)

2004-2006,负责水利部科技推广项目“生态水工技术成果总结与现场推广”(第二负责人)

2004-2006,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土地资源减灾防护新技术”

2004-2005,参加江西省水利厅委托项目“江西长江干流江岸堤防加固整治工程防护新技术”

2004-2006,参加水利部科技创新项目“生态水工学关键技术研究”

2004-2006,参加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土地资源减灾防护新技术”,

2006,参加“郑州市生态水系概念性规划(第一和第二期)”,主要完成人

2006-,负责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堤防工程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2006-,负责水利部现代科技创新“河流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河流生态修复导则编制”

2006-,参加水利部重大项目“溃坝洪水与减灾防护关键技术研究”,子项负责人;

2006-,负责北京市水务局项目“北京市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第二期)”

编写的著作

(1)董哲仁、孙东亚 著,生态水利工程原理与技术,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将于2007年3月出版

(2)匡尚富杨继富曹文洪、杨光华、孙东亚 主编,中国水利学会首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年6月

(3)“库克纪念文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一书“坝基处理”和“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原型观测”两章的译者,湖北省内部图书准印证[2002]鄂宜图内字第2号,2002年5月

(4)孙东亚著,光纤智能材料、器件与智能锚索结构系统的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11月

(5)张俊芝、何习平、桂发亮、孙东亚 主编,水利水电工程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

(6)孙东亚,土石坝内混凝土防渗体的弹塑性应力变形分析,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硕士论文,1990年4月,

部分科技论文

(1)孙东亚,陈祖煜,杜伯辉,曹永成,边坡稳定评价方法RMR-SMR体系及其修正,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7,16(4):297-304

(2)程家琪,孙东亚等,光纤测量技术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第二届中国岩土工程发展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

(3)孙东亚,陈祖煜、徐千军、高广淳、廖忠刚,对抗滑桩埋深设计方法的探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1997年

(4)孙东亚,姜德生,代珩,混凝土裂缝光纤传感器的试验,水力发电学报,1999,第4期。

(5)孙东亚,姜德生,王立新,梁磊,光纤陀螺用于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挠度测量的试验研究,水利学报,2000,第4期。

(6)孙东亚,Markus Aufleger, 光纤温度测量技术及其在土石坝渗漏监测中的应用,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0年10月。

(7)丁留谦,孙东亚,张金接,堤防除险加固技术进展,2001防洪抗旱减灾论文选集,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2001。

(8)张金接,丁留谦,孙东亚,堤防除险加固中的几个问题,2001防洪抗旱减灾论文选集,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2001。

(9)彭一江,王兴珍,孙东亚,基于非连续变形模型的高岩质边坡稳定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20(增2):1551-1554

(10)孙东亚,彭一江,王兴珍,DDA数值方法在岩质边坡倾倒破坏分析中的应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21(1):39-42

(11)陆峰,孙东亚,应用神经网络方法确定岩石边坡安全系数,水利学报,2002年第4期。

(12)孙东亚,用于混凝土面板裂缝及渗漏监测的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中国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2年。

(13)丁留谦,孙东亚,堤防工程建设中几个关键研究课题,水利发展战略,2002年,第2作者

(14)冯吉利、孙东亚等,边坡及挡土墙变形局部化分析,水利学报,2004年12月

(15)董哲仁 李文奇 孙东亚,中国的河流生态修复进展,第19届中日河工坝工会议论文集,2004年9月

(16)董哲仁,孙东亚,关于在堤防工程规范中增加生态技术内容的建议,水利水电技术,2005年第3期

(17)孙东亚,赵进勇 董哲仁,流域尺度的河流生态修复,水利水电技术,2005年第5期

(18)解家毕,孙东亚,事件树法原理及其在堤坝风险分析中的应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 Vol.4 二氧化氮 P.133-137

(19)孙东亚 赵进勇 董哲仁,孙东亚,赵进勇,董哲仁,河流生态修复工程的评估准则,中国水利,2006-4-30

(20)董哲仁 孙东亚 赵进勇,水库多目标生态调度,水利水电技术,2007年第1期

(21)孙东亚、董哲仁、许明华、朱晨东、赵进勇,河流生态修复技术和实践,水利水电技术,第37卷,2006年第12期

(22)赵进勇、孙东亚、董哲仁,河流地貌多样性修复方法,水利水电技术,第39卷,2007年第2期

(23)孙东亚、董哲仁、赵进勇,河流生态修复的适应性管理方法,水利水电技术,第39卷,2007年第2期

(24)Sun Dongya, Chen Zuyu, He Chuanyong, A rock 质量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slope failure assessment,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Hydropower’96, Oct.28-Nov.2,1996, Beijing, China

(25)Jiang Desheng, Sun Dongya, Liang Lei,Wang Lixin, New approach for structure deflection measurement by using fiber optic gyro,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ealth Monitoring of Civil Infrastructure System, Oct.22-26,Chongqing University Press,1999

(26)Sun Dongya, Jiang Desheng, Wang Lixin, The application of fiber optic sensor for 混凝土 crack detection,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ealth Monitoring of Civil Infrastructure System, Oct.22-26,Chongqing University Press,1999

(27)Jiang Desheng, Sun Dongya, Liang Lei, Slab deflection measurement techniques based on fiber optic gyro, in International Conderences on Sensors and Control Techniques (ICSC 2000), Desheng Jiang, Anbo Wang, Editors, Proceedings of SPIE Vol.4077, 2000

(28)Liang Lei, Jiang Desheng, Sun Dongya, Application of fiber optic sensing technology in anchor monitoring, in International Conderences on Sensors and Control Techniques (ICSC 2000), Desheng Jiang, Anbo Wang, Editors, Proceedings of SPIE Vol.4077, 2000

(29)Liang Lei, Wang Lixin, Jiang Desheng, Sun Dongya, Novel optic fiber micro-bend sensors for smart structures, in International Conderences on Sensors and Control Techniques (ICSC 2000), Desheng Jiang, Anbo Wang, Editors, Proceedings of SPIE Vol.4077, 2000

(30)Dongya Sun, Application Of Fiber Optical Sensor Technology In Hydraulic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Flood Defence’s 2002, Beijing, August, 2002.

(31)Jinying Zhao, Dongya Sun \u0026 Yongjiang Huang, 设计, construction and monitoring of a demonstration project for riverbank collapse treatment, 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lood Defence, The Netherlands, Nijmegen, 2005.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