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毕季龙

毕季龙

毕季龙:清末民初上海市著名通俗小说家的三公子;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企业管理学院硕士;夫人曾是解放前活跃在东欧外交界的中共地下工作者;女弟是诗人,翻译家,亦曾有过外交生涯。和唐明照一样,1979年6月上任的中国第二位联合国副秘书长毕季龙亦是一位在美国生活多年的资深外交家。他执掌拥有六七百名工作人员的联合国技术合作发展部长达6年之久,成绩卓著。

人物简介

毕季龙(1914-2007)上海市人。江苏仪征人氏,原名毕庆芳。

毕季龙1936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财政系,一直从事经济工作。曾任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科员、重庆炼钢厂会计课课长、电化冶炼厂会计处长、资源委员会专员,后来入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企业管理学院攻读工商管理和经济,于1948年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在美期间,毕季龙担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驻美物资供应处稽核主任、中国轮船公司驻纽约会计主任等重要职务。

毕季龙于1950年回到祖国,任外交部政策委员会秘书。次年7月朝鲜板门店停战谈判正式开始,毕季龙随李克农领导的谈判工作班子抵朝。在这个班子中有后来担任外交部长的乔冠华,以及毕业于密歇根大学经济系的哈佛大学哲学博士浦山(我国著名外事口译翻译家、前副外长浦寿昌的胞弟)等。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下设参谋处、秘书处等机构。毕季龙先后任参谋处长和秘书处长。从开城归来,毕季龙任外交部研究室研究员。此后近十年间,毕季龙还先后担任外交部新闻司专员、副司长。

1961年,他作为中国代表团的新闻官员,随陈毅外交部长参加过第二次日内瓦会议。后任外交部国际条约法律司副司长,多次参加联合国的有关会议。1979年至1985年毕季龙出任联合国副秘书长。

2007年5月30日在上海逝世,终年94岁。

服务世界

毕季龙初到联合国总部主管技术合作发展部时,该部成立尚不到一年。他是一个艰苦的创业者。经过6年不同寻常的辛勤工作和不懈努力,技术合作发展部已是联合国一个向百余国家提供技术援助、派出大量专家和顾问为发展中国家培养大批技术人才、活跃在世界各个角落、受到第三世界国家普遍欢迎的重要部门了。

6年时光,毕季龙风尘仆仆,席不暇暖,奔波于亚、非、拉丁美洲各国。他乘工作之便访问了六七十个国家,足迹遍世界,由此得以结识成千上万的各界朋友,这对他开展工作无疑十分有利。除此之外,毕季龙还花了相当大的功夫熟悉了联合国这个“庞然大物”。联合国无疑是个官僚机构,知己知彼,方能胸有成竹,应付自如。为了使自己主管部门的属下克尽职守,严肃认真地工作,毕季龙秉公办事,以理服人,故职员多能心悦诚服。毕季龙在任后期,由于发达国家认捐金额减少,有些援助项目被迫取消,技术合作发展部也不得不裁减冗员。谁去谁留,这是一个非常微妙敏感的问题。但是由于毕平素倡导“静悄悄的工作”,注重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并打通关系,故而能迅速作出妥善安排,基本上做到人人满意。在这样来自“五湖四海”、职员国籍众多的复杂环境下,工作能做到如此水平,其协调平衡能力之高超,诚属一流!这自然得力于毕季龙数十年涉身新中国外交所得的丰富经验。

家庭背景

毕季龙出身名门望族,乃祖毕畏三清末由部曹外放浙江省候补道,后来又做了民国的官,周旋于军阀之间。毕家与李鸿章刘铭传均属姻亲。毕家初居杭州候朝门,所建屋宇有一集句联:“圣代即今多雨露;故乡无此好湖山”。

毕季龙与其弟毕朔望(当时名庆杭)的童年前期是在杭州市度过的。毕季龙的父亲毕振达毕倚虹)是清末民初上海滩无人不晓的小说家和报人。可悲的是,毕倚虹终因沉湎声色,流连于风月场中,不能自拔,为旧社会污淖所吞没,无可奈何地搁下了那支风靡一时的神来之笔。英年早逝,抛下一班儿女,遂由旧友代为料理后事。

毕季龙长兄毕庆昌后去台在地质部门任职。次兄毕庆康后赴南洋经商。毕季龙本人因叔父毕介青无嗣,过继为子。毕介青久居扬州市,小弟毕朔望也当过外交官,又是诗人,离休后至今仍是中国笔会中心书记、外交学院教授。

毕季龙夫人胡济邦,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外交家和名记者。据著名集邮家、原国民党政府驻波兰临时代办姜治方回忆:“胡济邦是一位活跃于东欧外交界的中共地下党员。”

参考资料

骄傲!江苏这所985高校:走出了3位联合国副秘书长!.南京大学招生办-今日头条.2024-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