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铁西区

铁西区

铁西区是四平市辖区,位于吉林省中部平原地区、东北松辽平原腹地,东经124°15′—124°25′,北纬43°1′—43°15′,平均海拔146—200米,西南部与辽宁省接壤,东北部与东北粮仓梨树县毗邻。

截至2012年,铁西区幅员面积176平方公里,辖5个街道、1个乡,总人口为25.1万人(2021年)。2012年铁西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52.9亿元。

历史沿革

铁西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迄今为止有3000年的商代。

在汉魏至两晋十六国时期(公元206年-420年)属扶余国地,南北朝至唐初为高句丽境地。

唐中叶以后属渤海王国扶余府的扶州,辽朝东京道通州,金归咸平路韩州,元属开元路。

明属辽东都司北境,清属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后划归昌图厅。

清代属内蒙古哲里木盟,后划归昌图厅。

爱新觉罗·旻宁元年(1821年),昌图厅于买卖街(今梨树镇)设分防照磨属,辖铁西区境地。

清光绪四年(1878年)始设奉化区,县下设九社。其中新恩社辖今四平市区的大部村社。新恩社治所设在四平街(今昌图县老四平)。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九月,日俄战争结束,俄罗斯帝国战败。日本帝国主义从沙俄手中接管南满支线,并将沙俄时代“铁路租借地”改为“满铁附属地”,并由日本人掌管“附属地”内一切行政、经济、街政建设、土地、房屋建筑、文教卫生、税收等事务的管理权。四平至此实行一地两治。

民国五年(1916年)三月,交通部东北交通委员会四郑铁路局在四平街设置“北站”,直接管理北站地方的户籍、民事、建筑、公安事宜,不受“附属地”及梨树县辖治。

民国十一年(1922年)此地设立四平市村(隶属梨树二区)。

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北站”地立行政权被“满铁四平街地方事务所”取而代之。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1日,四平街道东、道里行政权合一,信满州国国务院指令设立“四平街市”,日本人古馆尚也首任四平街市市长。四平街从此与梨树县脱离隶属关系,直接隶属奉天省

民国三十年(1941年)7月1日,伪满洲国(1940年6月24日令)肢解东北地区为19省。其中奉天省部分县肢解出来,建置伪四平省。伪四平省公署设在原四洮铁路局办公楼(今四平市爱龄奇医院内)。伪四平省领四平市、公主岭市、通阳县、梨树县、双辽县、东丰县、怀德县、长岭县。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八一五”日本投降,伪四平省撤销。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5日在四平组成了辽北省自治政府。省政府主席阎宝航,副主席栗又文。辽北省政府下辖辽源市(辽源、双辽市、长岭等县)、西安区、怀德(怀德、梨树等县)3个专署、四平市及13个县政府。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10日,国民党辽北省政府在四平市成立,省主席刘翰东。辽北省下辖四平市、通辽市、双辽、梨树县、早图、开原市西丰县东丰县、北丰、海龙、长岭县科尔沁区左翼前、中、后旗、科尔沁右翼前、中、后旗、库伦旗扎鲁特旗1市10县8旗。四平市曾为中共、中国国民党两个辽北省府驻地。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13日中共解放四平,国民党辽北省政府垮台。1949年5月中共辽北省撤销,四平隶属辽西省。1954年7月7日,东北行政委员会撤销辽西省,8月,四平市划归吉林省管辖。1958年10月起,吉林省设四平市专(地)区,四平市归四平地区管辖。

1983年8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四平地区,组建新的四平市(地级市),实行市领导县的新体制。

1983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县级行政单位(12月22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以长沈铁路和市内天桥为界限,铁西区位于四平市西侧,故此称为铁西(通称道里)。铁西区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市政治、文化、商业、科技教育中心。

行政区划

区划改革

2000年,铁西区辖5个街道、1个乡。2003年,铁西区辖5个街道、1个乡:英雄街道、地直街道、站前街道、北沟街道、仁兴街道、平西乡

2005年,调整四平市部分行政区划,其中:将梨树县十家堡镇的九间房村、西八大村、东八大村、孤榆树村,大房身乡的海青村、条子河村划归铁西区平西乡管辖。

区划详情

截至到2012年末,铁西区辖5个街道,1个乡:仁兴街道、英雄街道、站前街道、北沟街道、地直街道、平西乡。共有38个社区(全部是城镇社区)、12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铁西区位于吉林省中西部,四平市区西部,东与铁东区隔长大铁路相望,西南同辽宁省昌图县接壤,东北部与梨树县相毗邻。铁西区地处东经124°15′—124°25′,北纬43°1′—43°15′之间,全区面积17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铁西区位于吉林省中部平原地区、东北松辽平原腹地,地势平坦,地质构造为辽河冲积平原平均海拔110米,土壤养分贮量和肥力较高。地下水蕴藏丰富,水位一般在0.6—9米左右,可利用水资源11.43亿立方米,地表承重力10—20吨/平方米。

气候

铁西区位于东部温带亚湿润地区,无霜期136天,日照2792.5小时,属于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6.7°C,年平均降水量694.8mm,全年风向以南风和西南风为主,适合于中晚熟作物生长。

地质

铁西区地质构造为辽河冲积平原平均海拔110米,土壤养分贮量和肥力较高。土壤属黑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呈中偏酸性。

人口民族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228684人,其中:仁兴街道36234人、英雄街道50111人、站前街道18022人、北沟街道26514人、地直街道48860人、平西乡48943人。2005年区划调整后,人口由25万人增加到27万人。

2012年,全区居民总户数为110171户,总人口为27.2万人,其中男性114443人,女性103137人。共有汉族满族朝鲜族回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高山族达斡尔族锡伯族俄罗斯族18个民族。

2021年,四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铁西区人口为314307人。

自然资源

水资源

由山门、二龙湖两大水库供水,可实现日供水20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位0.6—9米左右,土壤和地下水无任何污染。

土地资源

铁西区地貌属于台地平原地带,截至2014年,全区土地资源中,耕地占49.4%,林地占7%,水域面积占0.7%。铁西区耕地面积为5040公顷,全区土地均属于宜农地和宜林地,土壤养分贮量和肥力较高,分布集中,有利于生态农业区域化和集约化经营。

2022年7月11日,四平市铁西区第三次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平市自然资源局铁西分局、四平市统计局铁西区分局联合发布四平市铁西区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以201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汇总数据,主要地类数据公布如下:耕地47101.18公顷(70.66万亩),种植园用地396.91公顷(0.59万亩),林地11619.02公顷(17.43 万亩),草地485.72公顷(0.73万亩),湿地49.71公顷(0.07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9743.15公顷(14.62万亩),交通运输用地1808.11公顷(2.71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397.68公顷(2.09万亩)。

矿产资源

截至2014年,主要有白银、硅砂膨润土碳酸钙硅灰石等矿产资源。

交通

哈大、平齐、四梅三条铁路交汇于此,303国道、102国道、长平四沈高速公路贯穿南北,是东北三省重要的交通枢纽。

经济

综述

2017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3526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657万元;第二产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2304万元;第三产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7299万元。三次产业结构占比分别为:4.4∶51.4∶44.2。

2022年,铁西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7亿元,增长1.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3.9亿元,下降3.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9.5亿元,增长3.4%;三次产业比重2.6:31.9:65.5。全年一般公共预算全口径收入2.5亿元,比上年下降62.7%;其中,税收收入1.04亿元,下降34%。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4亿元,增长7.9%。

第一产业

2017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73365万元。其中:农业产值实现38601万元%;林业产值实现230万元;牧业产值实现33464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实现1070万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实现46727万元。

全年猪、牛、羊、家禽存栏分别为46163头、7745头、5030头、533千只。猪、牛、羊、家禽累计出栏35065头、2555头、6983头、555千只。猪、牛、羊、家禽产品产量分别为2913吨、394吨、95吨、982吨。

牧业

截至2012年,以牧业小区为载体已形成了肉禽饲养和奶牛养殖两大产业。有奶牛养殖牧业小区4个,存栏4000余头,并以15%的速度逐年增长,年产优质鲜奶1万吨以上。肉禽养殖有海丰县、三合两个专业村和5个正在建设中的肉禽养殖牧业小区,年产量保持在200万只以上,可提供4000余吨优势禽肉。生猪饲养规模养殖户500余户,年饲养量在10万头以上,可提供9000吨的优质猪肉。2012年新增牧业小区8个,新增收入5000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产值50亿元,比2011年增长51.5%。

铁西区先后与省内、国内各科研院所合作,加大了对农业生产(特别是蔬菜生产)的科技投入。蔬菜生产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从开始该区与比利时当友公司合作生产苣菊菜(玉兰菜)项目已获得成功,苣菊菜不仅供应省内,还供应北京、上海市广州市等大城市,将出口韩国日本。全区农村人均收入3500元。

第二产业

工业是铁西区的主导产业。2005年设立了吉林省四平循环经济示范区。吉林省四平循环经济示范区道路、排水、绿化等基础建设项目,绿色食品加工、机械加工制造、冶金、食品、医药、建材、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体系完备,拥有20多个行业,1000多种工业产品,宏宝莱饮品成为全国驰名商标,换热器、金士百啤酒闻名中原地区。铁西区巨元瀚洋板式换热器有限公司于2009年6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以冶金制造、机械加工、啤酒、白酒、饮料、粮食加工、食品加工、印刷包装、装潢材料、塑料制品、饲料、服装行业为主。在全区600多种工业产品中,啤酒、白酒、饮料、连铸机、换热器、链条、角钢、罗纹钢、密封垫、饲料、生物菌肥、印刷制品、包装制品、植物油、快餐面、育秧盘、电器开关、锅炉、二氧化碳发生器、淀粉已成为全区的主导产品。链条、角钢、罗纹钢、啤酒、饮料、换热器、豆柏、方便面、大豆磷脂20多种产品打入国际市场,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马来西亚卡塔尔新加坡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国家和地区。全区有中英、中法合资兴建的年产30万吨啤酒和年产13000吨的饮料行业;有以红嘴30万吨炼钢、30万吨轧钢为主体的冶金制造业;有以生产链铸机、换热器为主体的机械加工业;有以年产9000万碗(袋)快餐面食品为主体的食品加工;有以五色彩印为主体的印刷业;还有以纸、塑为主要原料的包装业。红嘴集团总公司坐落在辖区内。

承办了“4·18”全市99个亿元以上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办了“5·21”全区第二批亿元以上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共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5个,总投资达115亿元。在2012年11月1日全市11个县(市)区及开发区重点项目大检查中,铁西区被评为项目建设先进县(市)区,开元大酒店项目进入全四平市十大优秀项目三甲行列。

2012年办理注册登记的总部企业24户,认证企业24户,进入全口径财政收入336.5万元,进入地方级财政收入297万元。运作重点项目21个,为8个项目办理用地手续,争取用地指标62.5公顷,占全四平市本级用地指标的49%,其中6个亿元以上项目参加全市亿元以上项目集中开工。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7.29亿元,比2009年净增4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2.13亿元,比2009年净增1.18亿元。

吉林省四平循环经济示范区是吉林省人民政府于2005年批准成立的,位于四平市铁西区。示范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主要发展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全力打造大生态农业产业、绿色制造加工产业、废旧资源流通配置产业废旧资源高新技术研究应用信息交流四大产业链条,构筑循环经济示范区的新格局。

2022年,铁西区全部工业总产值111.8亿元,比上年下降16.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3.9%。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2.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1%。分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7.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5%。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20.2%;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96.7%。分门类看: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91.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25.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当量值)降低率为7.4%。

2022年,铁西区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9.9%;全年资质等级以上的总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24亿元,比上年下降15.1%。营业收入21.7亿元,比上年下降21.3%。建筑施工面积6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4.7%,竣工面积3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9.3%。

第三产业

2017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106441.9万元,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实现207878.4万元;限额以下零售额实现898563.5万元。

全年实现服务业营业收入289835.8万元;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实现23751万元。

2017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07322万元。按级次划分:地方级收入实现30670万元;上划省级、中央级收入实现76652万元。按部门划分:国税组织收入实现62870万元;地税组织收入实现43813万元;财政组织收入实现639万元。

2022年,铁西区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26.2亿元,比上年增长4.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2亿元,下降2.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2亿元,增长4.5%;金融业增加值5.8亿元,增长6%;房地产业增加值4.2亿元,下降0.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5.7亿元,增长5.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4.2亿元,增长7.8%。

2022年,铁西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3.5亿元,比上年下降6.6%;其中,城镇零售额实现52.2亿元,比上年下降6.9%;乡村零售额实现11.3亿元,比上年下降5.5%;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2%,限额以下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下降6.6%。

2022年,铁西区商品房销售面积2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1.9%,商品房销售额14.43亿元,比上年下降32.4%。住宅销售面积22.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2.1%;住宅销售额11.07亿元,比上年下降44.7%。

社会事业

城建

截止到2012年,投资958万元,维修、新建水泥结构路边沟25公里,修整路肩125公里,修建垃圾中转站4处和垃圾场30个。“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建设有序推进,造林2256亩,植树384622株,10个屯通过吉林省林业厅村屯绿化检查验收。春、秋两季植树造林工作圆满完成,栽植银中杨属刺槐22500多株,面积达195亩。防洪工程积极推进,投资98.14万元,修建仙马泉河部分险工险段护岸工程204延长米。争取资金1000万,小红嘴河环境生态综合整治项目已经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资金1206万元,14个村的堆肥厂、垃圾分类站正在施工建设中,配套使用的130台垃圾清运车、15台垃圾转运车、30台铲车正在采购中。

城区绿化工作全面开展,栽植果树、柏树等树木45000多株,建成花园式小区20个。小区巷路翻建工程全面实施,投资366万元,新修巷路7条;投资425万元,铺设小区方砖6.8万平方米。全面加强对驻区200多家单位除四害工作的监督检查和卫生健康教育。圆满完成763户廉租房摇号分配工作,2650户居民享受到廉租房补贴。

电力供应充足,四平热电厂总装机容量200万千瓦。城市和乡村电网改造全部完成。

教育

2012年教育工作荣获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全国先进实验区,连续九年获得四平市教育重点工作双线目标管理综合评比一等奖;四平市素质教育现场会在十七中学召开;中考成绩突出,高分率位居四平市首位;第三期校舍安全工程顺利实施,投资2230万元,15所学校的46215平方米校舍得到加固和重建。西苑中学、阳光实验小学成功建设。截止到2012年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4292人,教育系统的教职工人员2669人,占全区在职人员总数的62.2%。教育系统每月工资达到1441万元,占全区工资总数的68.6%。2011年教育支出达1.7亿元,占全区总支出的34.7%。其中仅“校安工程”这一项,政府配套资金就达1145万元。

截至2014年,铁西区主要学校有1所幼儿园、11所小学、4所中学:

• 四平市德龙幼儿园

• 四平市爱民街小学

• 四平市北体育街小学

• 四平市地直街小学

• 四平市第二实验小学

• 四平市铁路第二小学

• 四平市铁路第一小学

• 四平市铁西区平西乡中心校

• 四平市迎宾街小学

• 四平市新华小学

• 四平市站前小学

• 四平市八一希望小学

• 四平市第十七中学

• 四平市第二十中学

• 四平市第十五中学

• 四平市第十四中学

注:参考资料

卫生

截至2012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乡村民参保人数达41262人,参保率达100%。“百姓健康大行动”有效开展,体检群众199858人,体检率达72%。

截至2014年,铁西区有以下10家主要医院:

• 四平春江医院

• 四平市华正医院

• 四平市骨质增生病医院

• 四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

• 四平市铁西区郊区防保所

• 四平市铁西区妇幼保健院

• 四平市铁西医院(四平市肾病医院)

• 四平市铁西区平西乡卫生院

• 四平爱龄奇医院(民营)

• 中韩妇女儿童医院

注:参考资料

文体事业

2012年,文体事业的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成功举办第三届元宵节灯会、首届美食文化节和社区各项体育大赛;投资100余万元,实现了社区体育健身器材的全覆盖。

社会保障

截至2009年,铁西区共开发就业岗位8464个,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500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022人;完成城乡劳动力输出19588人,城镇就业74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188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人数已达28451人;创建省级充分就业社区2个,建立创业基地1个,创业培训人数2000人,创业培训后劳动力就业人数2000人,征集创业项目50个,创业项目带动就业人数150人。

截止到2012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9311人,参保率达99%。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965人。就业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全区完成城镇新增就业7076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904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638人。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实现全覆盖,发放救助资金242万元,救助13209人次。城乡低保人数12584人,发放低保资金2905.83万元。财政供养人员住房公积金标准得到提高,增支150万元,上调住房公积金一个百分点。

旅游景点

四平战役纪念馆

解放战争时,“四战四平”具有代表意义的四平烈士纪念塔和四平战役纪念馆都坐落在铁西区。

四平战役纪念馆,位于铁西区英雄大街60号,英雄广场内(从四平站向西行走3公里)。馆名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长彭真同志题写。纪念馆免费参观,共藏有历史文物5000余件,主要陈列都是解放四平战役中的历史文物和四战四平的英烈事迹,是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英雄广场

四平市的标志性建筑。广场的北端是四平战役纪念馆(广场本身也是四平战役纪念馆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馆名为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长彭真同志题写。纪念馆免费参观,主要展品都是解放四战四平中的历史文物。

所获荣誉

铁西区是四平市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园林城、双拥模范城、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金融生态城、首批成长型创业城的主要承载区,被誉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城区。四平战役纪念馆、烈士纪念塔等国家经典红色旅游景区,是全国精品红色旅游路线中的一站。

参考资料

四平市人民政府网.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官网.2024-02-25

历史人文.四平市铁西区政府网站.2018-06-10

四平市人民政府.四平市人民政府.2021-06-23

四平市铁西区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2022-07-11

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铁西区政府.2018-06-10

铁西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2024-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