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官洲街道

官洲街道

官洲街道位于广东省海珠区东南部,是广州“万亩果园”生态保护区内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办事处驻北山大街10号。截至2020年11月1日,官洲街道人口数为7.6807万人。

地理环境

东邻番禺区,南临珠江后航道,并与官洲国际生物岛、广州大学城隔江相望,西倚土华村小洲村,北望琶洲国际会展中心,辖内面积11.42平方公里、人口约8万人,其中常住人口约3万人。包括赤沙、北山、仑头、官洲4个经济联社和赤沙、北山、仑头、官洲、学院5个社区居委会,是海珠区唯一一条带四个“城中村”的街道,也是“最年轻”的一条街道。官洲街道大小河涌交织成网,水陆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科韵路、新南路、南环高速、南沙港快速路干线、新光快速、华南快速各大干线贯穿其中。街道生态环境优美,物产资源丰富,拥有海珠区海拔最高的北山岗,并建成风景优美的北山公园;辖内原生态环境基本保持完好,成为广州市“南肺”万亩果林保护区重要组成部分;北山、仑头两村果林密布,盛产的阳桃龙眼等岭南佳果久负盛名,是广州市水果主要生产基地。

行政区划

人口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官洲街道人口数为7.6807万人。

文化

官洲街道村落历史悠久,本土文化浓厚,农民新村错落有致,拥有大量数百年历史文化价值的民居和建筑物;辖内文教资源丰富,广东财经大学广东省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等四间大中专院校坐落于此。

街道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现有在编人员3人,主要从事文化、体育、科协、文联、妇联、关工委等几个领域的具体工作,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文体活动,大力宣传和弘扬民族精神,活跃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官洲街文化站2007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文化站”。为给社区居民提供一个适宜居住的社区环境,文化站大力推动“绿色社区”建设,经过几年的筹建,现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区文化阵地。分布在官洲地区几个行政村社的群众文化广场有:仑头公园文化广场、赤沙公园文化广场、圣雅歌文化广场、仑头生态文化广场及由政府投资1900多万兴建的北山生态公园,为市民提供了多处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群众自发地组织健身操、太极拳、交谊舞等文娱活动,丰富了业余生活,逐步形成了具有地区特色的文化景观。社区目前已建有配套的健身路径,多功能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及科普画廊多处,极大地满足和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知识。我们将仑头图腾博物馆、中华姓名博物馆、海军91561部队作为定点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建立了仑头和北山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科学教育进社区”的覆盖面积达到80%以上。街道还设有文化活动中心、老年人活动室、培训中心、家长学校、市民学校、青少年学校等文化几年以来,市、区、街共同投入数十万元的文化科普经费,构筑了读书、阅览、汇演、展览、健身、竞技为一体的多功能文化活动阵地。

社会

基础建设

官洲街拥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加上大小河涌交织成网,环城高速、华南快速路、南沙港快线横贯其中,水陆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区域内生态环境基本未受人为干扰,其中北山、仑头是广州市水果主要生产基地,这些果林对调节广州市的气候,净化城区空气,平衡城市生态环境,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辖内仑头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丰收的模范村,农民新村错落有致,并具有大量文化价值极高的民居和距今300多年的黎氏祠堂;北山拥有海珠区海拔最高的地方——北山岗,如今已建成风景优美的北山公园;赤沙文化氛围浓厚,广东财经大学、省化工学校、省水产学校、市土地房产学校等四间大中专院校坐落于此,在校师生约3万人;官洲已被广州市确立为全国独一无二的国际生物岛,将成为高新科技产业基地,现岛上居民已搬迁至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的安置复建房。对辖内新滘东路、科韵路仑头路、赤沙路等主次道路和北山社区等重点社区市政设施情况进行全面摸查,共清理卫生死角70多处、“牛皮癣”8500多张、无主余泥垃圾280多吨,拆除(清理)乱设置的招牌广告等160多块,督促业主或施工队清理建筑垃圾20多处约40多立方米,清理果林内的生猪养殖业户12户、生猪380多头、疑似水油加工点1个,修复主干道绿化带护栏8处约35米,修复或整治市政设施40多处,劝导流动商贩560多宗。

发展概况

近年来,随着市政建设步伐的加快,官洲街周边的华南快速路、新滘南路,环城高速、南沙港快速路科韵路的相继开通,为官洲街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广州市市民认识了官洲。官洲街也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每天吸引着数以千计的广州市民到这里游玩休闲,尽情地享受着回归大自然的乐趣。为此,官洲街结合自身独特的地理环境,以邻近的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地区作为城市南拓的空间战略重要节点和经济增长点,与周边生物岛、大学城等组成的“信息港”地区等为有利条件,立足保护“南肺”,积极实施果树保护区规划,将“万亩果林”建设成为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城市中心生态公园。同时进一步完善仑头中华姓名博物馆等特色旅游景点,加大力度开发和完善区内旅游资源,街地理位置南临珠江后航道,河涌众多,一年一度的龙舟竞赛成为本地群众文化生活的一件盛事,男女老幼都会走出家门到河岸观看龙舟竞渡,一幅“龙舟激进人欢腾”的祥和场景。加快建设旅游配套设施,体现亚热带风光和岭南文化特色,形成独特的地方风格,促进整个辖区的可持续发展

获得荣誉

2010年被评为“区环境保护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河涌污染源综合整治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荣获区环境保护工作突出贡献奖;积极打造计生精品工程,创办全国首个以计生工作者命名的计生工作室—“海珠区兰香工作室”,荣获“广东省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创新奖”荣誉称号,国家人口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国家人口计生委宣传教育司司长张建予以高度评价。

参考资料

海珠区公布人普数据分析,总体呈现“东增西减”.今日头条.2021-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