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麻
蕨麻(委陵菜属 anserina L)是蔷薇科植物 ,为藏族习用药材,《秦岭植物志》又称蕨麻叶委陵菜。该植物为多年生草本,茎匍匐,外被伏生或半开展疏柔毛;基生叶为间断羽状复叶,叶柄被伏生或半开展疏柔毛;小叶片边缘有多数尖锐锯齿或呈裂片状;基生叶和下部茎生叶托叶膜质,和叶柄连成鞘状,上部茎生叶托叶草质,多分裂;单花腋生,花梗被疏柔毛,花瓣黄色,花柱侧生;瘦果近肾形,稍扁,褪色,表面微有皱纹;花、果期5~9月。
蕨麻为湿中生耐盐植物,是河滩及低湿地草甸的优势植物,常见于苔草草甸、矮杂类草草甸、盐化草甸、沼泽化草甸等群落中,在灌溉农田上也可成为农田禾本科杂草。其产于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河北省、四川省、云南省及西藏自治区,生于海拔500~4100米河岸、路边、山坡草地或草甸。
蕨麻作为中药的入药部位为块根(蕨麻);作为蒙药的入药部位是块根(陶赖音-汤乃)。蕨麻在夏、秋二季采挖,除去杂质,洗净泥土,晒干;具有补气血,健脾胃,生津止渴,用于脾虚泄泻,病后贫血,营养不良,水肿,类风湿性关节炎痹痛等功效。其块根富含淀粉,可洗净后生食,味极甘甜,或与米一同煮稀饭,或掺入面中做主食,或制成干品存储食用,亦可酿酒。蕨麻的嫩苗或嫩茎叶经沸水焯一下,凉水浸泡,去除苦味后可炒食。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向下延长,有时在根的下部长成纺锤形或椭圆形块根。茎匍匐,在节处生根,常着地长出新植株,外被伏生或半开展疏柔毛或脱落几无毛。基生叶为间断羽状复叶,有小叶6-11对,连叶柄长2-20厘米,叶柄被伏生或半开展疏柔毛,有时脱落几无毛。小叶对生或互生,无柄或顶生小叶有短柄,最上面一对小叶基部下延与叶轴汇合,基部小叶渐小呈附片状;小叶片通常椭圆形,倒卵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2.5厘米,宽0.5-1厘米,顶端圆钝,基部楔形或阔楔形,边缘有多数尖锐锯齿或呈裂片状,上面绿色,被疏柔毛或脱落几无毛,下面密被紧贴银白色绢毛,叶脉明显或不明显,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惟小叶对数较少;基生叶和下部茎生叶托叶膜质,褐色,和叶柄连成鞘状,外面被疏柔毛或脱落几无毛,上部茎生叶托叶草质,多分裂。
单花腋生;花梗长2.5-8厘米,被疏柔毛;花直径1.5-2厘米;萼片三角卵形,顶端急尖或渐尖,副萼片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常2-3裂稀不裂,与副萼片近等长或稍短;花瓣黄色,倒卵形、顶端圆形,比萼片长1倍;花柱侧生,小枝状,柱头稍扩大。
主要变种
分布范围
该种分布较广,横跨欧亚美三洲北半球温带,以及南美智利、大洋洲新西兰及塔斯马尼亚州等地。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四川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生长于海拔500-4100米的河岸、路边、山坡草地及草甸。
生长习性
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5℃,能忍耐3-5℃低温,低于0℃会冻死。在15-30℃内可不断开花结果,连续结果时间长、座果率高。
生长繁殖
繁殖育苗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种子繁殖,即有性繁殖;二是插繁殖,即无性繁殖。
•种子
整地施肥:播种前,进行土地整理、做,施足底肥,并消毒,保持土壤湿润,在畦面上撒一层细沙。
种子选择:要求色泽好,大小匀称,籽粒饱满,干燥无霉变。
种子处理:可进行温水浸种、药物拌种等,以达到早出苗、出苗齐、幼苗壮的目的。把浸种后的种子,包在纱布袋里,提供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进行催芽。
播种方法:有撒播、条播和点播。由于人参果的种子小,常采用撒播的方法。播种要均匀,一般种距5×7或7×7(厘米)。
播种后的管理:在畦面上再撒一层细沙将种子盖上,如果温度在12℃以下,应覆盖地膜,以保持土温和土壤湿度。如果育苗畦干燥,应喷洒细水,以利发芽,切忌用大水喷灌。在幼苗出土后,需揭除地膜。为避免烈日曝晒,可搭盖遮阳网。育苗期,一般每隔10天左右,用低浓度氮肥喷洒一次,同时加强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确保幼苗健壮生长。
•扦插
扦插繁殖育苗,是人参果普遍采用的一种简单方法。即取人参果茎枝,剪成插条(插穗)后,插于土壤中,让其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根发芽,独立长成健壮的植株。
扦插茎枝的选择:应选择遗传性状良好,高产株的鲜嫩茎枝,无病害,无缺损,以利生新根发新芽。插条的长度以10-14厘米为宜。剪断后的插条,及时插于土壤中,否则应放在阴暗处或用湿布盖上,以防脱水。
扦插时间的选择:香瓜茄虽一年四季可扦插,但以春播和秋插的成活率高。在一天中的扦插,宜在下午4时后进行,以提高成活率。扦插适宜的温度,可在15-30℃的范围内进行。
扦插方法:扦插前,为提高成活率,可用生长激素浸泡插条。扦插时,将插条直插于土壤中,然后覆土压紧,使插条露出地面约4-6厘米左右,行距约10-15厘米,株距约6厘米左右。扦插后,及时浇水,浇水量可视具体情况酌定。
扦插后的管理:在春末至夏秋扦插时,为防烈日曝晒,应行遮荫,并喷洒细小水,待苗株长出新根后,可拆除遮荫工具。如在冬季或气温较低时扦插,为防止冻害,宜在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内进行,并用小拱棚搭盖塑料薄膜及草帘。苗株生根后,可追施腐熟的人粪尿水,以促进生新根发新芽。在外界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扦插后20-30天左右即可进行定植或分苗移植。
主要价值
蕨麻在中国甘肃、青海省、西藏自治区高寒地区,根部膨大,含丰富淀粉,市称“蕨麻”或“人参果”,治贫血和营养不良等,又可供甜制食品及酿酒用;根含料,可提制胶,并可入药,作收敛剂;茎叶可提取黄色染料;又是蜜源植物和饲料植物。
栽培技术
播前准备
蕨麻喜潮湿,有极强的适应性,在砂壤土、壤土、黏壤土上均可栽培生长。但蕨麻在砂壤土中生长,其块根膨胀率大、产量较高,而且容易采收,不易折断。所以选地时,尽可能选择砂壤土为宜。
蕨麻对土壤肥力无严格要求,无论土壤肥力高低均可种植。但为了提高蕨麻生产效率,最好将土壤进行施肥熟化处理。一般选择3月中下旬,适宜的土壤情条件下,以过磷酸钙450千克/公顷、磷酸氢二铵150千克/公顷、硫酸钾15千克/公顷、腐熟农家肥7.5-15.0吨/公顷为底肥,翻耕整地,以利种植。
选种方法
蕨麻可以通过整株、新鲜果实、蕨麻苗移栽及组培进行繁殖。因此,可选择整齐一致、个体较大、无霉变、无病虫害的优良品系的蕨麻块根为种植材料;也可选择健壮的刚萌发的蕨麻幼苗为种植材料,但幼苗移栽,更适宜于无霜期短、灌溉条件良好的地区。
播种方法
蕨麻块根的播种可采用条播、点播或撒播的方式。按种植密度为20厘米×20厘米至50厘米×50厘米进行播种,播种深度为5-10厘米,播种量为45-75千克/公顷;若采用切割后的块根进行播种,播种量可减少30%。用蕨麻块根播种后,经45-60天可以萌发出苗,通常出苗率为98-100%。但要在萌发期及时浇水,以保证蕨麻块根的萌发和成活率。
蕨麻幼苗可采用穴栽的方式,栽培密度为50厘米×50厘米,要及时浇足水,经过10-15天缓苗后,通常成活率可达98-100%。
田间管理
蕨麻基本属于半野生化栽培方式,不进行灌溉,利用天然降水。基本不施用化肥,不进行人工除草,播种一次却可以多年收获。因此,蕨麻田间管理可以较为粗放些,接近野生状态较好。
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是蕨麻块根迅速萌发的时期。此时期要保证墒情,及时补足水分,以保证蕨麻块根的萌发和成活率,当成活率达到90-100%后,浇水可适当减少。
5月上旬至下旬是蕨麻植株生长旺盛的时期,称为基株生长期。蕨麻苗的株高和羽状复叶都增加:株高由1-3厘米变为5-30厘米,羽状复叶从3-4片增加为7-16片;颜色也发生了改变,由翠绿色变为深绿色;根系数目多数,即进入基株生长期。由于在萌发期水分充足,故此时期不需要特殊管理,以防除田间禾本科杂草为重点即可。
基株生长期后期,6月上旬至7月中旬,蕨麻匍匐茎生长迅速,从基株根系的顶端先后萌发出4-7条一级匍匐茎,颜色为紫红色,匍匐茎节间长度达到5-10厘米时,匍匐茎节部生长子株,当第1个子株叶片生长到3-5厘米时,从其根系顶部又发出匍匐茎;再生长第2个子株,依次进行,最终每个匍匐茎的长度均可达到0.5-1.3米;在一级匍匐茎伸长的同时从一级匍匐茎子株的叶腋处长出二级匍匐茎。每天可达到3-5厘米,这个时期是蕨麻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匍匐茎的长度不能过长,数量也不宜过多,应做到及时打茎和除草,以保证蕨麻的产量。
从5月下旬开始,在匍匐茎生长的同时,花从叶腋间长出,鲜黄色,花瓣5片,花梗长3-5厘米;花期不集中,小花开败后结实,结实率不高,果实成熟后为黑褐色。随着匍匐茎的不断发生和生长不断有花果产生。7月下旬至9月中旬,匍匐茎继续生长,相互缠绕,为盛花期,不可再除草,以防止破坏匍匐茎分株的扎根,其他无需特殊管理。
从9月中下旬开始,根系已有膨大迹象,但膨大速度缓慢,到10月上旬膨大速度加快,形状有圆球状、葫芦状、多球状和棒状,色泽为浅褐色。在此时期,块根膨大迅速,水分需求较高,但在此时期降水量较大,能够满足块根膨大的需求,而无需其他过多的管理措施。但当蕨麻进入快速膨大期时,必须中耕除草1次,并施少量钾肥,可促使蕨麻块根高产,使球形块根数目增加。
采收管理
对于不同种植地区的蕨麻而言,有不同的采收时间。采收可以选择2个时间进行:一是当年秋季,土壤上冻之前;二是翌年的春季,即土壤解冻之后。秋季采挖的蕨麻单宁、黄酮等成分含量较高,适宜作为药用型产品来使用;春季采挖的蕨麻可溶性糖、水分等含量高,鞣酸软膏含量低,口感好,适宜作为食用保健型产品来使用。不同品系的蕨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应用途径也不同。因此,应根据自身特点来确定其用途和采收时间。
蕨麻的采收方式通常以普挖为主,这样可以调节蕨麻次年的生长密度,以利于蕨麻块根的膨大。
翌年种植
蕨麻是一次种植多年收获的植物。采挖时尽量挑选符合商品标准的蕨麻,其余的则留在土壤中,平整土地,覆盖遗留的蕨麻块根即可。未采收的块根,在第2年春季温度回升时会自然萌发,而且产量及品质不会受到较大影响。通常连续种植4-5年后,再进行倒茬,这样既可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又可避免蕨麻种质的退化。
防治方法
危害蕨麻的主要害虫有地下害虫(小云斑金龟甲美国白灯蛾、细胸金针虫和沟金针虫等)和地上害虫(蓝跳甲和黑纹肖叶甲等)。考虑到产品安全生产需要,主要采用物理防治的方法进行。对于瓢虫甲等害虫,根据其趋光性和假死性,利用黑光灯诱杀和人工捕杀;秋末地上植株枯萎后,要及时清理田间,避免病虫在植株残体上寄生过冬。
绵疫
症状
绵疫病孢囊梗无色纤细,不分枝,孢子囊无色,卵圆形,大小18-76×15-60微米;孢子囊顶端乳头状突起明显。游动孢子卵形,双鞭毛,大小10-14×6-8微米。卵孢子或厚垣孢子借雨水反溅到近地面果实上,病菌萌发产生芽管,从果皮侵入发病,然后病部长出菌丝产生孢子囊及游动孢子,通过雨水及灌溉水进行传播再侵染。7-8月高温多雨季节或低洼、土质黏重地块发病重。先在近果顶或果肩部出现表面光滑的淡褐色斑,有时长有少许毛霉,后逐渐形成同心轮纹状斑,渐变深褐,皮下果肉也变褐色。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霉,病果多保持原状,不软化,易脱落,叶片染病,上面长出水浸状大型褪绿斑,慢慢腐烂,有的可见同心轮纹。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起垄栽培,可用地膜覆盖以防止雨水溅起病菌;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增强抗病力;及时整枝打杈,注意通风透光,大棚栽培要特别注意通风降湿;及时摘除病叶、病果等深埋或烧毁。
药剂防治:可选用40%三乙磷酸铝200-400倍液、25%甲霜灵60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6-8天喷1次,兼顾地面。
煤污
症状
煤污病为害症状:病害学名:枝孢菌 sp。棚室栽培的人参果,叶片上初生灰黑色至碳黑色霉污菌菌落,分布在叶面局部或在叶脉附近,严重的覆满叶面,一般都生在叶面,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
病原菌形态特征:枝孢菌分生孢子梗直立,榄褐色,分生孢子椭圆形,单细胞,少双胞。链格孢分生孢子梗簇生,暗褐色。分生孢子倒棒形,大小9.5-40×5-11.25(微米),有纵横隔膜,喙短。
发病特点:病原属半知菌类真菌,煤污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叶上或在土壤内及植物残体上越过休眠期,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及蚜虫、叶螨、粉虱等传播蔓延,阴蔽湿度大棚室和梅雨季节易发病。粉虱多时发病重。
防治措施
加强棚室通风换气,适当降温排湿,防止湿气滞留,生产上要浇水适量,避免浇水过勤过多,高温高湿持续时间过长是防止该病重要基础措施。
白粉虱猖为害时及时喷洒25%噻(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可阻止白粉虱成虫产卵及孵化。
叶螨猖獗时喷洒10%除尽悬浮剂1000倍液,蚜虫发生多时,喷洒螨死净防治叶螨兼治蚜虫,也可喷洒花保100-150倍液,以减轻煤污病发生。一般不宜使用乐果,以免产生药害。
煤污病发病初期喷洒50%甲基硫菌灵硫悬浮剂800倍液或65%甲霉灵可性粉剂10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7-10天1次,防治1次或2次。
常用药剂:苯菌灵、甲霉灵。
黑斑
症状
黑斑病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初在叶上生黑色小斑,后扩展成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多时常融合成大斑,致叶片干枯或枯死。
病原菌形态特征:一种链格孢,属半知菌类真菌。菌丝丝状,有隔膜。分生孢子梗自气孔伸出,束生,每束1-5根,梗圆筒形或短杆状,暗褐色,具隔膜1-4个,大小30.6-104×4.3-9.19(微米),直或较直,梗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长卵形和倒棒形,淡黄色,孢子大小85.6-146.5×11.7-22(微米),纵隔1-9个,横隔7-13个,顶端长有较长的喙,无色,多数具1-3个横隔,大小6.3-74×3-7.4(微米)。病菌发育温限1-45℃,26-28℃最适。分生孢子在6-24℃水中经1-2小时即萌发,在28-30℃水中萌发时间只需35~45分钟。每个孢子可产生芽管5-10根。
发病特点: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植株、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可从气孔、皮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形成初侵染,经2-3天潜育后现出病斑,3-4天产生分生孢子,并通过气流、雨水进行多次重复侵染。遇有持续5天均温21℃左右,相对湿度大于70%持续时间长,该病即开始发生和流行。因此,每年雨季到来的迟早,雨日的多少,降雨量的大小和分布,均影响相对湿度的变化及病情的扩展。此外,该菌属兼性腐生菌,管理不当或大田改种人参果后,常因基肥不足发病。
防治措施
保护地人参果重点抓生态防治。由于早春昼夜温差大,白天20-25℃,夜间12-15℃,相对湿度高达80%以上,易结露,利于此病的发生和蔓延。应重点调整好棚室的温湿度,减缓该病发生蔓延。
采用粉尘法于发病初期喷洒5%百菌清粉剂,每667平方米次1kg隔9天重次,连续防治3-4次。
施用45%百菌清烟剂或10%速克灵烟剂,每亩次200-250g。
按配方施肥要求,充分施足基肥,适时追肥,提高寄主抗病力。
发病前开始喷洒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达科宁(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特效药剂:喷克菌阿米西达醚菌等。
参考资料
蕨麻 Argentina anserina.植物智.2024-07-31
蕨麻 Argentina anserina.中国自然标本馆.2024-07-31
蕨麻的用法.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2024-02-19
蕨麻 Potentilla anserina|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种信息系统.植物智.2021-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