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鲍岛村
大鲍岛村位于市北区,是青岛城市发展的历史起点之一,具体地理位置位于胶州路东段,周边环绕着即墨路、四方路、芝罘路、黄岛路等街道。在历史上,该区域原为一古村落,居民多从事渔业及相关产业,形成了独特的社区结构和经济模式。
明洪武年间,有记载显示云南省移民迁徙至此,因地处海岛附近,故以“大鲍岛”命名村落。随后,随着历史变迁,该区域逐渐由海岛旁的小村落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聚居地。德国占领青岛后,为管理需要,以德占时期的大鲍岛村为核心,划定了供中国人居住的鲍岛区。这一变化标志着大鲍岛地区在行政划分上的正式确立,也为其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鲍岛地区逐渐繁荣,成为华人的主要居住区之一。在这一过程中,该区域不仅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氛围,如即墨路小商品市场的兴起,还孕育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现象。其中,青岛市特有的里院建筑成为该地区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青岛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居住文化。。
历史简介
鲍岛,原为麻湾(现今所指的胶州湾)内的一座小岛。在鲍岛的对岸,逐渐形成了一个渔村,该渔村被命名为鲍岛村。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鲍岛村中的部分家族开始向外扩展,他们在鲍岛东山(即现今青岛市上海路一带的东侧)建造房屋,逐渐形成了另一个新的村落,这个新村落被称为小鲍岛村。相应地,原有的鲍岛村便被称为大鲍岛村,其面积约为0.009平方公里,位于小港入口的北侧。在历史文献的考证中,发现德国人在最初测量胶州湾内海岛面积时,并未将包括马蹄礁在内的五个小岛计算在内。因此,在统计胶州湾内的25个海岛时,大鲍岛因其未被剔除的地位,自然而然地排在了这些海岛的首位。
大鲍岛村的居民定居历史颇为悠久。回溯至金兵入侵中原的时期,他们在胶西(即今日山东省胶州市)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烧杀抢掠,导致部分渔民因无法忍受战乱之苦,选择逃离至大鲍岛村所在的区域。这些渔民中,男性多从事捕鱼业,出海捕鱼以维持生计;而女性则负责耕作,尽管土地贫瘠,但她们依然辛勤耕耘,以求温饱。在这些早期移民中,最早定居于此的渔民姓氏为陈。
明朝年间,太仓市的一户渔民家庭,因长期遭受当地渔霸的压迫与剥削,不得已借取了高利贷以购置渔具。然而,由于渔业的艰辛与高利贷的沉重负担,他们最终无力偿还这笔债务。渔霸为了逼债,竟提出了以这家渔民的女儿作为抵押的无理要求。面对如此绝境,这户渔民决定逃离太仓,他们带着对未来的不确定与希望,漂泊至鲍岛,并在此地安家落户。这户渔民姓顾,他们的到来为鲍岛增添了新的居民和故事。由于这户渔民来自南方,他们的语言习惯也随之带到了鲍岛。在日常交流中,鲍岛人逐渐受到这种南方口音的影响,说话时常常不自觉地夹杂着南方方言中的词汇。例如,在山东地区普遍称呼的“锤子”,在鲍岛人的口中则变成了“榔头”,这一语言现象成为了鲍岛地区独特文化的一个缩影。
清代时期,随着明代卫所的裁撤,原本隶属于卫所的军户们纷纷转型,有的成为了自给自足的农民,有的则转行成为渔民,这一转变促使大量人口迁移到大鲍岛村。大鲍岛村位于胶州湾内,因其相对平静的水域环境,成为捕鱼作业的理想之地,因此,村中的居民多以渔业为生。为了支持这一产业,为渔民提供必要的工具和船只维修服务,工匠们也应运而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此外,大鲍岛村北部的岭地以其独特的土质条件,成为了烧制砖瓦的理想之地。尽管当时贫困家庭多以土坯筑墙、茅根覆顶,但稍具经济条件的家庭则选择建造更为坚固的砖瓦房。而胶州湾地区所需的砖瓦,多出自大鲍岛村的王氏窑厂,该窑厂在清末时期已声名远播,成为区域内砖瓦供应的主要来源。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大鲍岛村逐渐壮大,并设立了集市。按照农历逢五逢十的日期进行赶集,这一传统与周边如李村(逢二逢七)、浮山所(逢四逢九)的集市形成了互补,吸引了更广泛的顾客群体。不仅本村及邻近的沟崖村、小泥洼等地的村民前来赶集,就连海北的黄海、西大洋等更远地区的居民也慕名而来。这一时期的大鲍岛村,凭借其繁荣的海产品交易和工业作坊,逐渐展现出市镇的风貌。村内不仅有渔行负责收购和销售各类海鲜,还设有客栈、酒馆、饭店等服务设施,为过往商旅提供便利。同时,打造渔船的作坊也满足了渔民们对生产工具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集市中还设有专门的“劈柴市”(或称“柴火市”),这一市场后来在城市化进程中演变为一处以娱乐、餐饮为主的知名场所,并更名为“劈柴院”,成为青岛市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青岛自开埠以来,首次进行的行政区划调整中,大鲍岛被单独划设为一个区域,其边界明确界定,沿德县路至保定路的大斜坡一路划分,北端延伸至沧口路,西侧紧贴济南路,东侧则与济宁路相接。这一区划的划定,仿佛是在青岛的城市版图上勾勒出了一个预示着未来繁荣的“黄金矩形”。随着这一“黄金分割”的完成,大鲍岛的地价迅速飙升,迅速崛起为华人社区中的佼佼者,成为当时社会地位的象征。在这一时期,德县路口的界石成为了华洋两界分明的标志,人们鲜少跨越这道界限,前往位于界石另一侧的迭斐里大街探索。然而,每年当德国士兵从海上抵达青岛市进行换防,并沿街巡游时,他们却会特意跨过界石,踏入大鲍岛区域,以此展示其军事力量与威严。在这些历史照片中,劈柴院作为巡游路线上的一个亮点,其水泥地面在镜头下显得尤为醒目,宛如巡游途中一个黑瞳似的水门汀。
大鲍岛几乎占据了“街里”的广阔空间,成为了岛城居民心中一个悠久而深刻的记忆符号,可以说,大鲍岛本身就是岛城人民口中传颂了大半个世纪的“街里”。尽管时光流转,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可能让人们对大鲍岛与整个城市之间那份紧密无间的情感纽带有所淡忘,但每当“街里”这个名字被提及,那份亲切与温情便不由自主地涌上心头,触动人心,仿佛能瞬间拉近人与城市之间的距离。
1897年,帝国主义势力以武力强行占领了青岛市、鲍岛及四方等地。随后,在1898年,通过签署《胶澳租借条约》,胶州湾周边的大片领土被划定为“租借地”,正式落入了德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之下。为了更有效地管理这片租借地,德国人将市区划分为两个区域:以现今的德县路为分界线,其南部直至黄海之滨的区域被命名为青岛区,这一命名源自原有的青岛口市镇;而德县路以北,直至胶州湾的广大地区,则以大鲍岛村为基础,被命名为“鲍岛区”。这两个区域在性质与待遇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尽管中国人被允许进入青岛区,但他们被严格禁止在该区域购置土地、建造房屋或长期居住,这一限制迫使华人居民主要聚居在鲍岛区内。在德占初期,德国人还利用了清政府于1892年建造的前海栈桥作为重要码头。然而,随着殖民统治的深入,德国人开始在胶州湾内自行建设港口,他们不惜炸平原有的“鲍岛”地形,通过填海造地的方式将其与陆地相连,并建造了堤岸式码头。由于后续又建设了规模更大的港口,这个早期码头便被称为“小港”,而原本的“鲍岛”岛屿形态虽已不复存在,但作为村镇及市区重要组成部分的大鲍岛村,却在这一系列变迁中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1910年,德国胶澳当局对当地行政区划进行了重要调整,将原有的九个小区进行了整合与重组,最终形成了四个更为集中的区域(或称为镇)。具体而言,台东镇、杨家村以及扫帚滩这三个原本独立的小区被合并成了一个新的行政单元,命名为“台东镇”。同时,小泥洼小区经历了名称的变更,被重新命名为“台西镇”。另一方面,青岛市和会前这两个小区则被合并为单一的“青岛区”,体现了当局对于青岛市镇核心区域的整合意图。而最为显著的变化在于,大鲍岛、孟家沟以及小鲍岛这三个紧密相连的小区也被整合为了一个新的大区,即“大鲍岛区”。
鲍岛区的街区布局主要涵盖了德县路以北、李村路以南、济宁路以西以及胶济铁路以东的广阔区域。该区的核心地带,由著名的山东街(现今已演变为中山路北段)所贯穿,这条街道不仅是鲍岛区的灵魂所在,也是连接区内各条街道的重要纽带。值得注意的是,鲍岛区周边的众多街道命名,均巧妙地采用了山东省省内各大城市的名字,这一独特的地名文化现象,不仅彰显了青岛市与山东深厚的地域联系,也标志着鲍岛区成为了青岛首个充满近代地名文化特色的街区。
德国殖民者在管理大鲍岛区时,通过实施严格的建筑条例与前瞻性的建设规划,从建筑结构与公共卫生两个维度对该区域的住宅建设进行了全面规范。他们允许采用融合中原地区传统元素的建筑形式,但要求所有房屋结构必须达到防火、稳固及卫生的高标准。具体而言,屋顶材料被禁止使用易燃物,墙体建造则摒弃了易燃且强度不足的粘土砂浆,转而采用更为安全坚固的建材。而在房屋内部,则保留了中国人偏好的木框架建筑结构,以保持居住空间的传统韵味与舒适度。此外,为了避免青岛市重蹈上海市高密度“里弄区”的覆辙,德国人对住宅的容积率实施了严格限制,规定房屋建筑面积不得超过土地面积的75%,且建筑高度限定为两层。同时,为了确保居住品质,每个长期居住的房间都需保证至少5平方米的人均使用面积,且建筑层高不得低于2.7米,从而确保了居民拥有足够的居住空间与良好的居住体验。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德国人不仅为大鲍岛区铺设了上下水管道,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但遗憾的是,他们在规划时并未将公共绿地纳入考量范围。尽管如此,随着大鲍岛华人市场的兴起,这一区域逐渐成为了商业繁荣的象征。市场选址于中山路北段、德县路、潍县路、四方路交汇的宝地(尽管原址已在30年代被拆除),这里迅速汇聚了众多华商,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商业重镇”。山东街,作为当时的繁华商业街,更是吸引了鉴古堂、福生德、瑞蚨祥、谦祥益、青岛春和楼饭店有限责任公司等众多老字号商家的入驻,这些店铺的相继开业。
1914年,青岛区与鲍岛区之间的界限被历史的车轮悄然抹去,两区正式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更为统一和完整的区域。在这个过程中,“小鲍岛”这一地名依旧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与辨识度,至今仍被当地人们亲切地称呼着。然而,相比之下,“鲍岛”——即曾经广为人知的“大鲍岛”,这一地名在日常生活中的提及频率却逐渐减少,仿佛成为了记忆中一抹淡淡的影子。尽管如此细心观察,仍能捕捉到些许大鲍岛村往昔的痕迹与遗风。那些散落在街巷之间的古老建筑、斑驳的墙面、以及或许还保留着旧时风貌的街角,都是对那段辉煌历史无声的诉说。它们静静地伫立在那里,见证着岁月的流转与变迁,也提醒着后来者,这里曾是大鲍岛村——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梦想的地方。
经济与文化
经济发展:大鲍岛村曾是青岛市的重要渔村和工业作坊区。村民们多为渔民,同时也有工匠为渔民提供渔具和修打船只的服务。此外,大鲍岛村还因其海产品交易和工业作坊而带有了市镇性质,吸引了大量商户和居民前来定居。
文化传承:大鲍岛村是青岛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孕育了独特的青岛风情和民俗文化,如里院建筑、海产品交易市场等。同时,大鲍岛也是青岛老字号商铺的聚集地,如鉴古堂、福生德、瑞蚨祥、谦祥益等老字号商铺均在此落户。
建筑风格与特色
里院建筑:大鲍岛区域内的里院建筑是青岛市地域性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这些建筑大多由二到三层的木头结构房屋围成的院落,后期也有四到五层的砖混结构。里院建筑融合了中式四合院和西方商住式公寓建筑风格的特点,成为青岛独特的建筑文化。
地名文化:大鲍岛区域内的街道命名也极具特色。这里的街道多以山东省省内的城市名命名,如中山路、李村路、即墨路等,形成了青岛第一个近代地名文化街区。
参考资料
青岛大鲍岛商圈变迁记——从小商品市场到海参一条街.鲁网.2024-02-22
百年大鲍岛“重出江湖” 它的故事只有老青岛才知道.青岛新闻网.2023-12-21
大鲍岛历史溯源及范围.百家号.2024-08-15
百年大鲍岛“重出江湖” 它的故事只有老青岛才知道.齐鲁网.2024-08-15
记忆中,市北的那些村落.微信公众平台.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