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系作为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下属最大的系,主要由前环境科学中心教学科研人员组成。其实体队伍成立于1982年,是我国最早的集科学研究、环境教育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学术机构之一。环境科学系充分发挥北京大学文理学科的优势,形成了以大气环境、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三个学科方向为支柱的环境科学框架。近年来,环境科学系十分注重全球环境问题研究,努力建设相关研究的基础条件,形成了知识结构配置合理的研究队伍,具有由基础研究到决策支持的丰富经验和能力。
学院简介
环境学院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环境科学中心以及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环境化学专业的基础上组建,是地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的强强联合,具有理、工、文多学科的整体综合优势,拥有环境科学、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三个教育部重点学科。学院中既有老一辈的学术泰斗,也有一大批环境和地理学领域的青年技术骨干,尤其是拥有一大批天资聪颖富于创新思想的优秀学生,北京大学将完全有能力建设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世界级影响的环境学院。
新学院中包括环境、地理、生态、规划等多种相关学科,拥有一批曾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许多具有重要影响成果的知名专家教授和青年骨干,具备条件完善的研究基地,曾培养过大量的优秀学生。新组建的环境学院将为更大程度的发挥这些优势提供重要平台。
学院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弘扬传统、建立高峰。
发展目标
以创世界一流为总体目标
学院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创世界一流为目标。紧密结合国家需求,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科研条件建设,大力提高环境学院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积极推动学院与国际一流大学的交流与合作。通过3-5年的努力建设,使学院的师资队伍水平、设施水平、教学研究水平和主要学科方向的水平保持国内领先水平,某些方面争取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全方位多层次国际化的建院模式
学科建设将在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实施全方位和多层次的国际化战略。采用国际通行的办学模式和评估体系,加强与国际一流大学、科研院所、管理机构和企业的联合办学和开展实质性合作研究,建立国内和国际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推动学科建设的国际化。
突出中原地区特色、发挥学科综合优势
学院建设注重国际经验与中国国情的结合。在学科建设中将注重已有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扶持和培养某些国家急需的学科和重要的新兴学科。发挥学院学科齐全的优势,学科布局注重文、理、工相关学科的结合。
专业设置
本科生专业6个
环境科学、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市规划管理、城市规划、环境工程、生态学
硕士研究生专业11个
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景观设计学、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
生态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第四纪地理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
博士研究生专业6个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
学科结构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以地理学为主体,包含环境科学、生态学、城市规划等多个相关学科,具有理、工、文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学院拥有地理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学院有地理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学院下设4个系和1个研究所,即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城市与经济地理系、资源与环境地理系、生态学系和历史地理研究所。另有地理科学研究中心、城市规划设计中心十多个研究中心。目前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也挂靠在环境学院。
师资力量
环境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院士2名、长江学者3名、杰出基金获得者9名(包括3名海外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人才、新世纪优秀人才共2名。 “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创新群体”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批支持的创新群体。
学院中既有以侯仁之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学界泰斗,又有一大批中青年学术骨干。他们活跃在资源、环境、生态和城市规划等各个领域,既推动着地理学及相关的资源、环境、生态和城市规划等学科的理论创新,又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历史沿革
北京大学地理学教育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04年在京师大学堂文学科中设地理学门。但据王恩涌先生考证,当年仅仅是个计划,并未实现。在北大最早讲地理学课程的是张相文教授,他1917-1919年在北大讲授《中国地理沿革史》,编有《中国地理沿革史》讲义。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的学科发展历史与清华大学的地理系和燕京大学的历史系有更直接的渊源。清华大学于1928年成立地理系,著名的地质学家翁文灏担任第一任系主任。地理系于1929年招收学生。由于系的发展,到1933年,在学科上有了扩大,下设地理、地质、气象三个组,分别培养地理、地质、气象方面人才,改名为地学系。
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清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合并,于1938年4月在云南昆明改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原清华地学系与北大地质系合并为地质地理气象学系。抗战胜利,三校回迁,原清华地学系与北大地质系各回本校,清华原地学系的气象组也单独成系。
1950年初,因当时国家急需地质人才,清华大学地球科学系中的地质组单独成立地质系,地学系只留有地理组。
1952年,为适应国家建设,全国高校进行大调整,原清华的地学系调整到北京大学,与燕京大学历史系少数教师一起成立地质地理系。当时,学习苏联培养人才的经验,地理学采取按二级学科成立专业的方法,分别制定教学计划以培养专门人才。在地质地理系,1952年设有自然地理专业。1955年又设立了经济地理与地貌两专业,同时引进部分地质学教师,开始招收地质专业学生。这种方式是我国地理学高等人才培养上的重要变化。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高校于1966年停止招生。
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于1972年开始恢复招生。当时,考虑到世界发达国家在环境污染、城市化与卫星遥感技术等方面对地理学发展的影响,确定地理学的专门人才培养采取理科专业与应用相结合,自然地理与环境保护结合,经济地理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地貌与遥感技术相结合以培养理科应用人才。这使地理学人才培养又提高到一个新阶段。它不仅是文、理结合,而成了文、理、应用、技术大综合的新时代。
1978年,地理学方面的学科与地质学方面的学科分别成立地理系与地质系。地理系下设自然地理、地貌和经济地理三个专业。随着学科发展日益重视应用的趋势,也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一老学科的新变化,于1989年将地理学系改名为城市与环境学系。1993年,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开始招生。2000年,城市规划五年制本科专业开始招生。
由于国家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北京大学在2002年将原城市与环境系与环境科学中心合并成立了环境学院。2003年,生态学本科专业开始招生。2007年5月,学校决定将环境学院的两部分分开,原城市与环境学系所属部分成立了环境学院。
人才培养
本科培养
环境学院目前设有5个本科专业:环境科学、生态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科学、城市规划。学院现有本科生近450人。
研究生培养
学院设有9个硕士研究生专业: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环境地理学(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地理学)、地貌与环境演变(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地理学)、景观设计学(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共有在读硕士生近200人。
学院设有6个博士研究生专业: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地理学(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地理学)、地貌与环境演变(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共有在读博士生170余人。
学院还设有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
科研设施
在“211工程”和“985”计划的支持下,学院的硬件条件得到了迅速改善,为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奠定了基础。目前,北京大学生态与环境研究网络塞罕坝实验站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大老岭实验站也已启动,为学生的生态、环境和地理学的实习提供了条件。学院还建立了人地系统与环境遥感实验室,供学生开展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城市设计方面的实验。
科学研究
2001年以来,每年都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得到批准,其中2004年获得批准的重点项目3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项,2005年获得重大研究计划项目2项。2008年获批准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2001-2004年每年参与和主持的863、973项目均在2项以上。直接进入本院的横向项目平均每年在15项左右。
2003年,本院共有2个项目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分别是陶澍教授牵头的“重金属形态的时空分异、影响因素及生态效应”以及方精云院士牵头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植被生产力的研究”,另有蔡运龙教授牵头的“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可持续性的区域评价、区域战略及操作途径”获该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5年,方精云院士牵头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碳循环的研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许学工教授参与的(排名第四)“渤海西南岸滨海油区环境演变卫星监测及预测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环境学院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举,两方面的科研经费接近。2001- 2007年,无论是横向经费还是纵向经费总体上呈上升趋势。2008年度全院科研经费总额达到4500万元。
近年来,学院在国际、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均呈稳步增加的趋势。方精云院士曾在Science上一年内连续发表2篇论文。2006年全院在SCI和SSCI收录刊物上发表论文近70篇。
参考资料
环境科学系.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