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肇州
沈肇州(1858.2.25―1929.3.18)乃海门区沈源泰宅第三代“二房”沈国柱长子,别名聆音散人,名其昌,字肇州,号绍周,为清生。是位琶琵大师、近代音乐家。
简介
早年向琴师黄秀亭学琵琶,由于新型学校在中国兴起,重视提倡国乐,沈投身其中,先后任南通师范、南京高等师范、东南大学、国立河海工程大学的国乐教师。1916年,沈肇州在学校实践的基础上,编辑了《瀛洲古调》琵琶曲谱,由当时的江苏省教育厅出版。该书对崇明派所演奏的各种琵琶曲目均称之为“瀛州古调”,因而崇明派也被称为“瀛洲派”。光绪六年,他22岁时参加“院试”。
人物生平
他从小就读沈氏家塾,熟读四书五经,学幼仪、音乐、诗画和习文。诗词歌赋无一不能,写得一手好八股文。他爱好文学,曾经写有诗集两卷。其父望子成龙,希望他长大走科举仕途之路。他勤奋自勉,倍加刻苦,少时参加海门直隶厅“府试”为童生。光绪六年,他22岁时参加“院试”,顺利通过正试与覆试取中秀才,全家欢庆。中秀才后他边弹琵琶边开始从教,先在宅上沈氏家塾教书,宣统初年到麒麟镇附近的沈庄,久隆镇花家仓等地私塾当塾师。
沈肇州更多的爱好与兴趣却表现在音乐上。爱新觉罗·载淳同治九年(1870)他13岁时,其父先后从崇明区请来黄秀亭等二位“瀛洲派”琴师辅导他学习琵琶、胡琴等民族乐器。他以琴为友,虚心好学,经过数十载不倦的勤学苦练终成大器。他悟出了“琵琶演奏有‘捻法’与‘轮法’两种弹法。捻法疏而劲,轮法密而清,宜相同为用,则疏密得宜。”的道理。在乐曲处理上则主张“慢而不断,快而不乱。”还认为“一曲有一曲之性,即有其趣,不可轻易变动……花音非不可加,在得当耳。加之而善,可增曲趣;加之不善,即不脱拍,亦必走腔。”从而演技臻入佳境,“指力坚强而清脆,音响明快而凝重;虽绮丽不失庄重,悲壮而不容滞涩,够称不同凡响”。著名学者徐昂聆听《十面埋伏》后描述:“初弹《十面埋伏》曲,繁音既发,攒累错,铁骑铜笳,与夫兵刃腾薄之声,纷然并作。既矫厉而喷勃,复联绵而絪。奄灭乍扬,飘忽迅逝。悲壮激越,尽媲(女字旁改提手旁)擽之能。及其奏新声、播逸调,则妙籁徐引,婉节曲赴,闲舒幽适,又如清之起、好鸟之啭也。”
1916年1月经友人黄丽生介绍到江苏代用师范学校教国乐(即通州师范)。1916年9月,沈肇州以“今学校重国乐,士大夫亦间有喜古音节者,就予所得,公诸同好,庶使曲有所本,法有所取,流传以不坠也与。”之愿首次编出版了《瀛洲古调》。著名教育家、同济大学第四任校长沈恩孚亲笔书写封面。《瀛洲古调》成为三百多年来最具完整性与系统性的“瀛洲派”琵琶曲首卷本,首次发行后,才被世人所知晓。结束了“瀛洲派”琵琶曲靠单纯的口传心授,只靠手抄本传授的历史,改变了原来很难正确表达演奏风格与特点的状况。具有里程碑意义。《瀛洲古调》内有《飞花点翠》和《十面埋伏》等名曲。它们都是“瀛洲派”琵琶曲调最具代表性的精华之作。收入乐曲四十五首,由慢板二十二首、快板十七首、文板五首、武板一首组成。由江苏省教育会出版发行。
1917年5月,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1年改组为东南大学,1949年改为南京大学)校长江谦闻其名,听其声,为之题词:“闻声知道”,又曰:“吾生不闻古之乐,此老能与天为徒”并再题词。聘请他出任该校国乐教师,与王燕卿同在新落成的梅菴里教授国乐。同年,他在学校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根民间小调又选编了《音乐初津》一书。内有老板、快板、淮黄、三六板、苏合、扬合等六首琵琶曲供初学者学习使用。
他的学生遍全国,琵琶演技传播各地,蜚声海内。南通市的徐卓(徐立孙)、沈紫若,海门区的黄康屯、黄铭新都是他的弟子。徐卓是他的得意门生,沈紫若是他的高徒。1918年夏,江阴的刘天华专程赶到南京拜沈肇州为师,学习琵琶弹奏艺术。南通的徐卓曾经在1917年因病辍学后,回南京高等师范继续学业时,拜沈肇州为师学琵琶和三弦琴。徐卓回顾此时说:“初授《音乐初津》,凡二月而技大进。先生乃出所藏《瀛洲古调》,尽心指导。予志益专。每抱器玩索,辄觉神与之合。当斯时也,万虑俱寂,身心极愉,先生所谓指与心应也。”当年就读于南京江苏省立第一工程学校的奉贤区籍学生程午嘉也向沈肇州学弹琵琶,后来成为琵琶演奏家,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委员会委员。
1918年6月,孙中山先生夫妇到达上海市。初秋时,慕名邀请沈肇州到当时的莫利哀路(今香山路)29号寓所晤谈并演奏。孙夫人亲自沏茶,热情招待。一曲既罢,请再弹一曲,他又续弹《十面埋伏》。中山先生连声赞佩,只感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兴奋地说:“欧美有钢琴、小提琴、吉他。吾认为中乐为本,西乐为用,琵琶是中华民族的乐器,也称国乐,是祖国一种瑰宝”,并连声称赞,“吾从未听到像你这样清脆、高雅出神的琵琶,堪称绝技。”从此,琵琶大师的美名不胫而走。1920年上海英商EMI集团特请沈肇州前去录制中国音乐史上最早的琵琶独奏曲《汉宫秋月》、《昭君怨》和《十面埋伏》三张唱片。
沈肇州一生从事教育,研究国乐艺术,历任通州师范、南京高等师范、东南大学和河海工程大学国乐教师,堪称一代大家。1924年秋因年老体弱,辞去教职回乡,居沈源泰宅“旱船头屋”。里居时,驱笨车,过戚友家,恒载琵琶以行。所致辗转招至,咸以一聆古调为乐。晚年居家常闭目静坐,行止皆舒缓,神志泰然。后染疾,于1929年3月18日(农历二月初八)逝世,享年72岁葬于故里。入殓时有一副挽联:“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古朴绮丽琵琶声,瀛洲技艺传四海;纯正之音,刚直之志,两袖清风澹然态,大师德尚颂五湖”。乡里亲友门生辈都说:在肇州公身上闻不到酒肉气,只有莲藕香,从肉身到灵魂都洁白无瑕。
沈肇州是闻名全国的“瀛洲派”琵琶艺术的继承与传扬者,极大地促进了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桃李盈门,培养出了刘天华、徐卓等多位杰出的有名望的国乐大师。徐卓后来成为中国现代四大古琴家之一,曾任江苏省政协委员。1936年10月,徐卓为感念恩师教诲,发扬光大“瀛洲派”琵琶曲,整理汇编沈肇州的音乐研究成果,重编《瀛洲古调》共分三卷,以沈肇州口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为上卷,《音乐初津》为中卷,《瀛州古调》为下卷。并把江谦校长的题词,“闻声知道”编入首页,著名学者徐昂撰沈肇州传,《瀛洲古调》原序作首序,徐卓绘沈肇州像为纪念页。
1998年,海门区文联主办纪念中国琵琶大师、音乐教育家沈肇州诞辰140周年座谈会。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为海门市文联发了贺信,省委副书记、省文联主席顾浩题词:“琵琶大师,雅韵千古”,中国音乐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冯光钰题词:“民俗音乐先驱”,中国琵琶研究会会长林石城题词:“承前启后,功不可没”,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刘德海题词:“童趣自然活泼清新,崇明岛古调吾最爱弹”。沈肇州作为近代音乐家己编入《中国音乐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中华文化大辞海·文化人物》、《琵琶手册》等许多全国权威性刊物。《青年百科知识文库》把他立为“世界著名音乐家”。《海门县志》把他列入“海门名人”章节。(摘自《沈源泰家谱》八、源泰人物、沈肇州)
知名弟子
国乐宗师:刘天华
家庭轶事编辑
沈万三.沈源泰.沈肇州
海门城东,黄海路民生路口西南侧,过去有座远近闻名的大宅子——沈源泰宅。名宅出名人,1858年,中国近代著名的琵琶大师、民族音乐家沈肇州就出生在这里。
清代的时候,这里面向长江,依傍大河(即现在的民生河),河上横跨一大桥,名陈三和桥,陈三和桥所在地方名“日盛沙”,乾隆之前属崇明区管辖,后划归海门区,它是海门崇明间交通运输和人口迁移的重要接点。
约在康熙帝初年,江南巨富沈万三的一支后裔从昆山市迁到崇明,其中有个叫沈永传(沈肇州曾祖父)的在乾隆年间迁到了长圈镇(青龙港东南,已江),沈肇州的祖父沈成绪又从长圈镇迁到了陈三和桥,新开宅名“沈源泰宅”。沈源泰宅是海门西部地区数一数二的大宅子,四汀宅沟,前后三进,前有悬索桥,中为厅堂,厅堂前有一对联“物以静者寿,人以德而昌”,宅前还有荷花池,宅东南侧厢房有间阁屋,称为“旱船头屋”,就是沈肇州的书房兼卧室,室内悬一横额,上书“屋小如舟”,沈肇州在此度过了晚年。
沈源泰宅在海门区创业,继承了先祖沈万三的传统,以经商为主,沈家自办船队,北上山东省、辽宁省卖布,南下宁波市贩运木材,生意日见兴隆,又在宅前开设花行、布庄、木行、酒坊、染店、豆腐坊等,集农工商于一体,宅前舟辑往来,俨然成为一个热闹的集镇,沈源泰宅也名传上下百沙。
沈肇州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富商之家,其父亲沈国柱掌管船运,但他却希望孩子从小读书,长大后走科举之路,沈肇洲从小努力,熟读四书五经,诗词歌赋无一不能,22岁中了秀才。但沈肇州更多的天赋表现在音乐上,在沈肇州十二三岁时,其父亲就从崇明区请来了琵琶名家黄秀亭等辅导沈肇州,学习琵琶、胡琴等民族乐器,经过不懈努力,技艺日益长过,直至炉火纯青。
天有不测风云,沈源泰宅也应了“富不过三代”的老话,某年夏天,台风袭击宁波市,沈家贩运的长达十几里的木排被巨浪打散。祸不单行,同年秋天,沈肇州父亲经营的船队又遇狂风在崇明西沙全部沉没,沈源泰宅从此由盛转衰,但沈肇州父亲当初让子女轻商重文的选择显示了他的远见,沈氏后人不少转向文化教育领域,或习文,或教书,或行医,富商之家成为书香门弟。1908年沈源泰宅原家塾基础上开设了私立学校名“源泰学堂”,民国初年,改名为“海门区私立民新小学”该校在解放后发展为江滨乡民主小学。而沈肇州更是独树一帜,以“瀛洲派”琵琶艺术的代表人物而名闻中外成为一代大师。
琵琶及琵琶古曲为“中国美术音乐之冠,且久为世界所共仰”,清代中后期,琵琶艺术逐渐形成无锡派、浦东新区派、平湖派、崇明区派四大流派,崇明古称崇明岛,故称“瀛洲派”,尤以古典曲调见长,又称“瀛洲古调派”。“瀛洲派”自康熙形成,至清末传至黄秀亭,黄秀亭之后分为两个支流,一支传向上海市、苏州市,一支传至海门区,经沈肇州传至南通市、南京,而沈肇州、徐立荪、刘天华师徒三人则是其代表性的传承人,如今更是经南京、北京的高等艺术学校的传播,而桃李满天下。
1916年,沈肇州以“曲有所本,法有听取,流传于以不坠”之愿,编辑了琵琶曲集《瀛洲古调》,1917年,经朋友王丽生介绍至通州师范教民族音乐,1918年,南京高等师范校长江谦邀请他担任民俗音乐教师。1918年秋,孙中山先生夫妇到达上海,特邀沈肇州到其寓所演奏,孙中山先生说:“吾认为中乐为体,西乐为用,琵琶是中华民族的乐器,是祖国瑰宝。”并连声称赞“我从未听到像你这样清脆、高雅出神的琵琶,堪称绝技。”“琵琶大师”的美称从此传开。1920年,英商EMI集团请沈肇州录制了琵琶独奏曲《汉宫秋月》、《昭君怨》、《十面埋伏》三首,这是中国音乐史上最早的琵琶曲唱片。
1918年夏秋之际,在常州任教的刘天华久慕沈肇州大名,特地赶到南京拜沈肇州为师,学会了全套“瀛洲古调”,后来刘天华至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北京女子高等师范等高校任音乐教授,“瀛洲派”琵琶传到北方,刘天华兄刘半农也称赞《十面埋伏》“沈雄奇伟,变化万千,非天华魄力不能举。”1928年,刘天华由商亭唱片公司录制了《飞花点翠》、《歌舞引》两首琵琶曲。刘天华还对沈肇州的《瀛洲古调》作了修订名《新编瀛洲古调》,但在刘天华去世后遗失,被音乐界惜之为“中国文化遗产的一项湮没。”然而,沈肇州另一学生徐立荪编著的《梅庵琵琶谱》有幸完整地流传至今。
1924年,沈肇州因年老体衰,辞去东南大学教职回到家乡,居沈源泰宅的“旱船头屋”,直至1929年农历二月去世,葬于故里,其墓就在现在的黄海路北、泰格公司的南侧。沈源泰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逐渐拆除,如今已荡然无存,荷花池直至最近才被填塞。沈氏后人、现住民生小区的沈慰祖先生珍藏一方二百年前的牛角旧章,上刻“源泰顺号”,源泰顺是沈源泰宅的商号,成为沈源泰宅的惟一见证。
参考资料
沈肇州 简历 - 名人简历.名人简历.202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