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尔河
海拉尔河(Hailar River)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境内的一条河流,也是额尔古纳河的上游河段。它发源于牙克石市乌尔其汉镇境内的大兴安岭西麓,呈东一西流向。海拉尔河的源流为库都尔河,与大雁河于乌尔旗汉镇西南汇合后才被称为海拉尔河。
“海拉尔区”一词来自古阿尔泰语(古蒙古语通古斯语共同语),在《蒙古秘史》中被记为“合里”。根据汉典的解释,“合”的古音为ɦʌp,“泐”的古音为rɯɡ,“里”的古音为lɨ,合并拟音为хавриглй合泐里,还原现代发音为哈布日-高里。其中,“哈布日”意为春天,“高里”则表示河流。因此,“海拉尔-合勒里”的意思是春天的河流。
海拉尔河全长622公里,流域面积为5.481万平方公里。该河流域内年积雪厚度可达半米,封冻期约为200天。每年有两次洪峰,一次是在5月的融雪期,另一次是在8月的夏雨期。
海拉尔河是黑龙江省南源额尔古纳河的源流之一,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它发源于内蒙古牙克石市乌尔其汉镇东北的大兴安岭西麓的古鲁契那山,然后向西蜿蜒流经牙克石市、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以及新巴尔虎左旗西北部的嵯岗镇。最后,它沿着新巴尔虎左旗和满洲里市市的边界流动,并在满洲里新开河街道东北与达兰鄂罗木河(新开河)汇合,形成额尔古纳河。海拉尔河的河长为622千米,流域面积为5.481万平方千米。
干流概况
海拉尔河《辽史》中称之为凯里市,《蒙古秘史》称之为合泐里,《元史》称之为海喇儿,《盛京通志》称之为开拉河,《黑龙江外纪》称之为海兰儿、凯拉。是额尔古纳河上源。发源于牙克石市境内大兴安岭雷勒奇克山西麓,呈东一西流向。海拉尔河上源为大雁河,在乌尔其汉镇西南8公里处与库都尔河汇合后始称海拉尔河,海拉尔河干流全长714.9公里,河宽50~200米,流域面积54537平方公里。上游河网发达,集中于东半部,是流域主要流区。干流及各支流上游地形起伏大,河谷呈‘V’型,谷宽1~2公里,谷坡20度以上。河水清澈,含沙少。牙克石以下河流进入高平原,西岸有高20米的台地围绕,河谷开阔达3~5公里,河宽100~200米,河道逐渐平缓下降,水流下切力变弱,旁蚀力增强,迂回曲折,弯曲系数2~2.5。滩地古河道与沼泽地广布,大水时易漫溢扩散,渗漏增加,造成下游径流量小于上游。西岸支流密布,河网结构呈树枝状,支流有大雁河(河源市)、库都尔河、免渡河镇、伊敏河、莫尔格勒河、特尼河等。干支流两岸为原始森林和次生林,植被良好,涵养水分作用强,是海拉尔河主要产流区。海拉尔河在满洲里市东湖区北部阿巴该图山以南分成两支,其主流在阿巴该图山脚下转向东北地区,改称额尔古纳河,汇合石勒喀河后即为黑龙江省,流入鄂霍次克海。
主要支流
库都尔河,发源于大兴安岭庆格勒图山西麓。河长为186.9公里,流域面积3484平方公里,平均比降1.04‰。自东北向西南,流至乌尔其汉镇西南8公里处与大雁河汇合注入海拉尔河。干支流全部处于山地林区,流域内林木繁茂,地形起伏大,坡陡流急。主要支流有外新河、大东沟、原林河、巴都尔河、大莫拐河等。
免渡河,河长194.2公里,流域面积6704平方公里,平均比降1.07‰,上源为扎敦河,与乌奴耳河在北头河车站北5公里处汇合称免渡河。主要支流有北大河、西坡尔河、水产沟、南博河等;干支流全部处于山地林区。
水文特征
海拉尔河,史称海泐儿水。“海拉尔区”,蒙古语hailar,hailas,意为榆木、榆林市,古时海拉尔地区又称为榆木川,因此,以地名命河名,这也是北方民族地理命名习惯,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境内。海拉尔区是呼伦贝尔市政府所在地。
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呼伦贝尔市中部偏西南,大兴安岭西麓的低山丘陵与呼伦贝尔高平原东部边缘的接合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0′48〃—120°35′36〃;北纬49°5′44〃—19°27′15〃之间。
东山、西山、北山形成一个簸箕形状。海拉尔区境内有两条河流,总长1000多公里。
海拉尔河,夏雨冬雪兼补的河流。源于大兴安岭西侧吉勒老奇山西坡,全长1430多公里。流域面积5.45万平方公里。
流域内年积雪厚度可达半米。封冻期约200天。年中洪峰有两次,一是5月融雪期,一是8月夏雨期。
牙克石站多年平均流量为60.1立方米/秒,最大可达1000立方米/秒。
河谷宽达30~130米,水深1米左右,流速一般为2米/秒,至海拉尔区一段河谷更宽达150米。河道曲流发育,流速1米/秒左右,海拉尔站多年平均流量为101立方米/秒,最高达1800立方米/秒。
主流呈东向西流经牙克石市与免渡河汇合,在海拉尔市区又接纳伊敏河,至乌固尔再纳入莫勒格尔河,在高原上流至阿巴盖图附近,主流转向北汇入额尔古纳河。
海拉尔河两岸森林、草原、煤炭等资源丰富,土质肥沃,具有发展林牧农业及木材、能源工业的巨大潜力。
海拉尔河是额尔古纳河上源。《辽史》中称之为凯里市。自大兴安岭西侧的吉鲁契那山麓的发源地直至扎诺尔北部的阿巴盖堆,长约1430公里,河水清澈,流域面积为5.45万平方公里。
海拉尔河流域状似扇形,河网多集中在东部,主要支流有库里多尔河、牧羊河、莫尔格勒河、免渡河、伊敏河等。
大部分的支流都发源于大兴安岭西坡,那里多为原始林区和次生林区,林木繁茂,水分涵养好,水量充沛,地形起伏较大。
自牙克石市以下,海拉尔河横贯呼伦贝尔大草原,河谷开阔,河道迂回弯曲,每年春天河水充沛,灌溉了美丽的大草原。
海拉尔河流域的文化,被考古学证实是华族文明的第一道曙光。海拉尔区流域是中原地区新石器居民生活区域,下游的扎赉诺尔区地区,是旧石器中期和新石器早期的扎札诺尔文化中心区,被发现的扎赉诺尔人,是中国文明史上最早的人群,是公元前11400年的现代人,他们是中国境内最早开始制陶的族群,社会发展处于采集-游猎阶段。
中游的哈克地区的“哈克文化”是扎赉诺尔文化的传承,考古证实早在新石器时期中国人就已经开始游牧和农耕。
玉文化在海拉尔地区的历史比中原地区要古老的多,据考古学家考证是中华玉文化的源头之一。海拉尔河流域,还是辽、金、元朝、清各时代北方各个民族生息、繁衍、发展、壮大的摇篮,许多民族都是从这里出发走上中国历史舞台。
这里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牧场,曾经养育了多个古代游牧民族,成吉思汗的蒙古各部曾经在这一地区生活,当时这里是他的老营。
海拉尔河在辽代称作“海勒水”;《蒙古秘史》一书中,称之为“哈讷里河”;《元史》作“海喇儿河”;《盛京通志》记作“开刺河”,还有“海兰儿河”、“开拉里河”等不同译音,海拉尔区因地处呼伦湖和贝尔湖之间,是呼伦贝尔市的中心,古称“呼伦贝尔古城”。
污染及治理
限期治理
呼伦贝尔市限期治理海拉尔河污染
内蒙古呼伦贝尔海拉尔河的污染问题,曾受到国务院总理朱基的关注。目前,这个市正加快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对企业要求限期治理,不达标者将关停。
海拉尔河全长708.5公里,流域面积5.45万平方公里,是滋养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母亲河”。
近年来,海拉尔河遭受了严重的污染。海拉尔区、牙克石市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沿河工业企业的有机废水,肆意向河中排放;如山的生活垃圾及固体废弃物倾入河中,这一切都极大地损害了河体水质,绝大部分水生物灭绝,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为此,呼伦贝尔市环保局编制了《海拉尔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规划》,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整治力度,对所有排污企业进行治理,限期达标;关停了53家污染严重、达标无望的企业;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晨鸣纸业有限责任公司,责令限期整改;海拉尔区啤酒集团、海拉尔肉联厂、三元乳业公司、牙克石市友谊乳品公司等一批企业,废水处理陆续达标。
呼伦贝尔市政府还专门成立了海拉尔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领导小组,目前正全力抓好落实几方面工作:加紧建设污水处理厂及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加强重点排污企业治污工作;加大海拉尔河和伊敏河流域的植被保护和河道执法检查力度,防止水土流失;加大两河流域的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力度,加强这一区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严禁向河道倾倒污水、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市政府表示坚决治理污染海拉尔河的企业,要求它们限期达标,对完不成任务的企业要坚决关停。
治理措施
2003年,海拉尔区人大提出《关于治理海拉尔河污染的议案》,并进行专项调研。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海拉尔河污染防治领导小组”,督促落实。在市人大一届三次会议上,大会决定将白杰等10位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治理海拉尔河污染的议案》作为议案办理,并成立了专项调研组。调研组分别赴海拉尔、牙克石市、鄂温克等旗市区对海拉尔河流域污染治理情况进行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市委、市政府对海拉尔河流域污染防治高度重视,成立了防治领导小组,并将防治责任与任务分解,落实到沿河各旗市区政府。
市政府几次召开市长办公会议督促落实,并全面启动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建设,海拉尔区建成日处理污水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牙克石市建成日处理能力3.4万吨的生活污水处理厂。同时,加大了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监督管理力度,使一些沿河重点排放废水未达标的企业经改造合格。市政府制定了《呼伦贝尔市水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和《呼伦贝尔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仅一年多时间,海拉尔河污染治理初见成效。
据监测,陶海断面水质已由2004年1-5月的劣Ⅴ类,变到6-7月的Ⅴ类,8-9月的Ⅳ类,10月的Ⅲ类,海拉尔河水质状况明显好转。
参考资料
海拉尔河.学问网.2018-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