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腐烂茎线虫

腐烂茎线虫

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 Thorne),也称为马铃薯腐烂线虫、鸢尾线虫、马铃薯块茎线虫,是一种多食性、迁移性植物内寄生线虫,对马铃薯等多种植物造成严重病害。

形态特征

测量值(据Brzeski,1991)

雌虫:L=0.69~1.89mm;a=18~49;b=4~12;c=14~20;c'= 3~5;V=77~84; 口针长=10~13μm。

雄虫:L=0.63~1.35mm;a=24~50;b=4~11;c=11~21;口针长=10~12μm。

雌虫

虫体线形,热杀死后虫体略向腹面弯,侧线6条。头部低平、略缢缩,口针有明显的基部球,中食道球纺锤形、有瓣,后食道腺短覆盖肠的背面(偶尔缢缩)。单卵巢、前伸,时有可伸达食道区,后阴子宫囊长是肛阴距的40%~98%。尾圆锥形,通常腹弯,端圆。

雄虫

体前部形态和尾形似雌虫。交合剡伞伸到尾部的50~90%,交合刺长24~27μm。

生物学特性

腐烂茎线虫是一种迁移性植物内寄生线虫,主要为害植物地下部,尤其是块根、块茎和球茎等。在缺少维管植物寄主的情况下,它们能在土壤中的禾本科杂草和真菌寄主上存活。发育和繁殖的适宜温度为5~34℃,最适温度为20~27℃。腐烂茎线虫不形成"虫绒",不耐干燥,在相对湿度低于40%的情况下难以生存。

传播途径

腐烂茎线虫主要随着被侵染的植物地下器官如鳞茎、根状茎、块茎等以及粘附在这些器官上的土壤进行传播。在田间,还可以通过农事操作和水流传播。

检验方法

鳞球茎线虫

分布范围

境外分布 欧洲阿尔巴尼亚奥地利帝国白俄罗斯比利时保加利亚第一帝国捷克爱沙尼亚法国德意志帝国希腊匈牙利第二共和国爱尔兰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荷兰挪威波兰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俄罗斯、斯洛伐克瑞典瑞士英国亚洲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伊朗日本、哈萨克斯坦、沙特阿拉伯塔吉克斯坦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美洲的加拿大墨西哥美国厄瓜多尔;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寄生植物

腐烂茎蛲虫是多食性线虫,已报道的植物寄主多达90多种(Esser,1985等)。马铃薯是其主要寄主,其他的重要寄主作物有:番薯、洋葱、大蒜、鸢尾郁金香风信子唐菖蒲大丽花属大巢菜属、甜菜胡萝卜香芹芹菜、番茄、黄瓜、红辣椒、南瓜、西葫芦、大豆、鹰嘴豆属、蚕豆、花生、紫苜、向日葵、大黄属、烟草、甘蔗大麦、小麦等。

危害症状

危害情况

腐烂茎线虫对马铃薯的为害是非常严重的,苏联曾报道,该线虫为害所造成的马铃薯年损失达15000万kg,是前苏联马铃薯上的最重要病害。该线虫对甘薯和人参的为害更加严重,其既能在田间为害甘薯,又能造成储藏时烂窖,还能导致育苗时烂床,在不加防治的情况下,对甘薯和人参的为害有时是毁灭性的,可以造成绝产。20世纪80年代,在南非,花生受到该线虫的严重危害。另外,该线虫还对其他许多栽培作物尤其是鳞茎、块茎类作物造成严重为害,如侵染郁金香导致鳞茎坏死、腐烂,根变黑,叶片生长不良。

症状特点

腐烂茎线虫一般为害寄主植物的地下部。马铃薯受害后,薯块表皮下产生小的白色斑点,以后斑点逐渐扩大并变成淡褐色,组织软化以致中心变空,病害严重时,表皮开裂、皱缩,内部组织呈干粉状,颜色变为灰色、暗褐色至黑色。为害甘薯,在苗期,苗茎基白色部出现斑驳,后变为黑色,髓部褐色或紫红色,地上部矮黄、苗稀;茎蔓受害则髓部变白发糠,后变褐色干腐,表皮破裂,蔓短、叶黄,甚至主蔓枯死。薯块发病表现为糠心或(和)裂皮。一般花卉受侵染是从基部开始,向上延伸到肉质鳞片处,引起组织灰到黑色坏死,根部变黑,叶片生长不良,叶尖变黄。

管理

对腐烂茎线虫的管理包括预防和化学控制方法。预防措施包括使用无腐烂茎线虫的种子、消毒机械、清除潜在感染的植物残渣等。化学控制可以通过土壤施用杀线虫剂来实现,如杀线虫灵1,2-二溴乙烷、VAPAM HL和TELEONE。

重要性

腐烂茎线虫能够以很高的速率繁殖,并对寄主造成大量损害,对经济作物可能造成严重危害。在南非瑞典爱沙尼亚等地,腐烂茎线虫曾导致马铃薯和花生的大面积疾病和产量损失。美国通过严格的控制法律,避免了大规模或重大损害的发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