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阿诗玛

阿诗玛

《阿诗玛》是由刘琼执导,杨丽坤包斯尔、韩菲主演,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音乐歌舞故事片。1964年2月1日在中国大陆上映,由云南人民艺术剧院歌舞团演出

电影《阿诗玛》是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乐歌舞片。该片根据彝族撒尼人的同名民间叙事长诗改编,讲述了美丽的姑娘阿诗玛与勇敢的青年阿黑不畏金钱权势,勇敢追求爱情的故事。

影片《阿诗玛》在1982年获西班牙桑坦德第3届国际音乐舞蹈电影节最佳舞蹈片奖;1994年获文华大奖,并被确立为“20世纪经典影片”。1995年获第1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腾龙奖。通过影视剧作品《阿诗玛》走入公众视野,石林彝族自治县积极探索阿诗玛文化现代化传承方向,围绕“文旅融合”思路发展阿诗玛文化产业,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阿诗玛文化现代化传承,对于新发展视域下继续厚植阿诗玛传统文化基因,实现现代化传承具有重大意义。

剧情简介

云南阿着底地方有个彝族姑娘名叫阿诗玛(杨立坤饰演),她聪颖美丽,与勇敢憨厚的青年阿黑包斯尔饰演)相爱。

阿支(韩菲饰演)是头人热布巴拉之子,对阿诗玛的美色起了贪婪之心。在传统节日集会的摔跤场上,阿支狂妄自大,刚打败一个小伙子,就急不可耐地要扯下胜利的彩绸。然而,当他解开绳索时,阿黑从远方射来一箭,将旗杆上的绳索钉住,阿支被吓得退缩了回去。随后,阿黑与阿支展开激烈的较量,最终阿黑将阿支打败。阿黑的胜利赢得全场的欢呼,阿诗玛也跑过来为他祝贺,看到这一幕的阿支感到十分生气。一天,阿支模仿阿黑的模样,在阿诗玛家附近吹起了笛子。听到笛声的阿诗玛误以为是阿黑,便顺着笛声跑了出去。当阿诗玛在竹林中看到阿支时,她气得转身离开,阿支试图拉住她,但被阿诗玛用力甩开。

阿支不死心,他请媒人海热(冯奇饰演)带着礼物来到阿诗玛家,请求阿诗玛的母亲将女儿嫁给他。阿诗玛的母亲(柳杰饰演)拒绝了亲事。当海热的笑脸相求无用后,他变得凶狠起来,便威胁阿诗玛的母亲。这时,阿诗玛突然闯入房间,把海热的酒杯打翻在地,将他赶出了家门。之后,阿支趁着阿黑前往远方牧羊的机会,派人将阿诗玛绑架了。阿诗玛设法将与阿黑定情的山茶扔进了溪流中,溪水立刻倒流,阿黑得知消息后立刻赶回救援。然而,他被大山阻挡了去路,于是他射出一箭,穿过大山,开辟出一条通道,他骑着马飞奔而过。

在热布巴拉家,阿支用尽各种手段,都无法让阿诗玛屈服。当他愤怒至极,正要挥鞭殴打阿诗玛时,阿黑及时赶到。阿支提出要和阿黑赛歌,一决高下。阿黑与阿支赛歌赛了整整三天,阿黑越唱越有精神,而阿支越唱越感无力。尽管阿支赛输,但他仍不甘心,试图用暗箭谋害阿黑。阿黑愤怒地用神箭射穿了寨门和大厅的柱子,箭最后射在神主的牌位上。阿支命令众家丁用力拔箭,但箭却纹丝不动。在阿黑的威慑下,阿支不得不释放了阿诗玛。

阿诗玛和阿黑同骑一匹马回家,当他们来到溪边时,下马休息。然而,阿支趁机带人偷走了阿黑的神箭,放水淹死了阿诗玛。洪水退去后,阿黑悲伤地呼唤着阿诗玛的名字,但阿诗玛已经变成了一座石像,永远矗立在石林中。

角色介绍

影片制作

拍摄背景

1956年,公刘根据长诗《阿诗玛》改编成同名电影剧本《阿诗玛》,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决定拍摄,剧本也在《人民文学》上发表。1957年,《阿诗玛》的整理者黄铁、杨智勇、公刘被打成了右派。海燕电影制片厂也没放弃这一题材。1960年,由李广田重新“修订”。不久李广田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影片的拍摄再次搁浅。1964年有关方面又想到了《阿诗玛》还是应该拍成电影,为了确保剧本创作成功,决定由葛炎刘琼联合改编,音乐部分由罗宗贤、葛炎一起创作,导演由刘琼担任,李广田任文学顾问。

剧本创作

电影剧本《阿诗玛》中的人物,基本上与长诗中的人物相同。所不同的是把长诗中的放羊人等角色换成了姑娘们、小伙子们、黑衣人等群众演员。原诗《阿诗玛》与电影文学剧本《阿诗玛》最大的不同是:叙事诗中“阿诗玛”与阿黑的关系是兄妹,而电影文学剧本中“阿诗玛”与阿黑的关系是恋人。作为电影艺术阿黑和“阿诗玛”处理成恋人关系容易展开故事情节,作品容易感染观众,也容易出艺术效果。叙事诗中的“阿诗玛”是战胜封建势力的代表热布巴拉后,被神权势力代表崖神所害,在用白色动物祭崖神无果的情况下,最后变成了“回声”。而电影剧本中的“阿诗玛”,最后化成了天峻石林中的一峰石。“阿诗玛”变作“回声”虽然很美,但作为视觉艺术不容易表现,因而改为变成石林中的“美人峰”。

音乐创作

为了电影《阿诗玛》的音乐创作,影片《阿诗玛》的曲作者葛炎老师在云南彝族地区整理收集资料长达两年之久,经常在村寨里组织彝族村民唱他们本民族的歌。写阿诗玛被恶霸抢走后,乡亲们思虑阿诗玛时用的歌曲一直没有确定,一位彝族女性唱了一首《可吼调》,让在场的听众都流下了热泪,他马上收集整理,并将民歌改编运用。

角色选择

在选择扮演女主角的人选时,剧组一开始没有考虑杨丽坤,原因一是杨普通话不是很好,二是“阿诗玛”能歌善舞,对扮演者的歌唱水平有要求,而杨丽坤是舞蹈演员,不太擅长唱歌。起初剧组属意的人选是在《五朵金花》中扮演第三个金花的女演员,但是,上海电影厂领导没有同意,提议用杨丽坤。导演刘琼、摄影师许琦专门去相看了杨丽坤,觉得她条件确实不错,年龄也合适,便决定启用杨做女主角 。但是,《阿诗玛》是重点影片,所以中央方面也很关心主角人选,而中央高层传来的意见是杨丽坤形象虽好,但还需要各方面才能。于是,摄制组又在全国范围内挑演员,但实在挑不出比杨形象更好的人,就决定正式通知她来演阿诗玛。为了得中央方面的首肯,上影厂领导徐桑楚让摄影师许琦先拍一段试验片给中央领导看。许琦为杨拍了400尺的胶片,还特意让她说了一句台词,以展现她普通话水平的提高。最后,女主角人选终于得到各方面的赞成 。

特效

阿黑“射箭”的段落,为表现地主和他老婆恐慌的镜头,摄影师用一块板,上面涂上银粉,拍镜子里面的人,因为这是活动的板,摄影助理就用一根绳子在后面拉镜头,塑料板就动起来了,这样,映在镜子里的人的脸就变形了,把人惊恐的表情呈现为夸张的效果。创作者说他们这样做的灵感来自娱乐场里面的“哈哈镜”。再有《阿诗玛》本身是一个有神话色彩的故事,因此在摄影时特意采用涂凡士林或透过玻璃取景的方式,增加影片的朦胧美。

拍摄花絮

在正式拍《阿诗玛》影片之前,摄影师许琦做了一次试验,他用五个光圈拍同一个镜头,每个光圈洗印21个光号,共洗了一百多卷,然后用幻灯机查看这些片子的色彩、光线,看了半个月,这样他对哪个光圈、哪个光号洗印出来效果更好就心中有数了。所以,到正式开拍后,他做到了没有一个镜头曝光不准确。

葛炎和团队在云南省深山偏远地区寻找撒尼民歌时,因为缺乏电力和电池,他们请了四位大力士抬着一台笨重的苏式发电机和老式钢丝录音机,跟随他们翻山越岭。在录制撒尼民歌的过程中,他们与村民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有一次,他们组织了一场村民聚会,播放了录制的民歌。没想到,吸引了上千人前来参加,大家在音乐声中欢快地跳舞,联欢活动一直持续到清晨。

在创作阿诗玛被抢走后老百姓怀念她而唱的歌时,葛炎总感觉自己做的曲不太满意。在哑巴山寨的一次采风中,他们听到了一个妇女主任演唱的《可吼调》,这首民歌打动了他们。录音师苗振宇甚至忘记了关掉录音机的电源。受到这首歌的启发,葛炎将这首民歌改编为男声合唱和二胡独奏,融入到阿诗玛被抢的场景中。

影片配乐

音乐原声

参考资料:

影片特色

艺术特色

《阿诗玛》这部影片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歌舞片。它除了具有音乐歌舞片通常所必备的基本元素如旋律歌曲、优美的舞蹈之外,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风光以及撒尼族的民风民俗也洋溢其中,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富于东方情调的银幕时空,使这个浪漫忧伤、带着神话色彩的爱情故事独具魅力。以音乐为主融入了诗、戏剧、舞蹈等艺术元素,也借鉴了神话、好莱坞歌舞片长处,把人物性格和爱情表达得细腻充分。

拍摄手法

该影片导演刘琼在《阿诗玛》电影中把创意写景与描绘人物的心理特征很好地结合起来,仔细感受这部电影,会发现该影片创造性地运用了中国园林艺术上的移景手法,也运用了布景和实景交替组接和长短镜头相互交叉的技术手法。

文化底蕴

《阿诗玛》这部影片是在严峻的阶级斗争的环境中艰难产生的。电影的参与人员敢于坚守艺术道路,严格遵守艺术操守,用生命在冒险进行创作的艺术道德修养。在“文革”期间几乎所有参与人员都受到了政治压迫,他们为了这部电影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电影《阿诗玛》的创新是全面的创新,它显示出丰富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信息。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相关事件

《阿诗玛》剧作

1964年,《阿诗玛》拍摄成功之后,恰逢文艺政策的严重左倾时期。同6月影片刚刚问世,送到文化部审查时,夏衍说这个戏表现的是古代的阶级斗争,江青在年底就将《阿诗玛》《聂耳》等电影称之为毒草。12月,江青在中宣部会议上称《阿诗玛》无法修改,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影片,不要再浪费人力物力,原样上映批评。直到1978年12月27日,经过文化部成员和各方的共同支持下,《阿诗玛》终于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为庆祝中美建交公报发表举行的电影酒会上得以“亮相”。1979年元旦,电影《阿诗玛》才回到了观众面前。

《阿诗玛》影片参与人员

1957年的“反右”风暴兴起,《阿诗玛》的四个整理者,有三个(黄铁、杨智勇、公刘)被打成了右派,对整理《阿诗玛》所做的贡献,被批判成他们的罪状。1960年,云南大学校长李广田重新“修订”电影《阿诗玛》,“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电影《阿诗玛》被称为“大毒草”,李广田因此有了参与“宣传恋爱至上”的“修正主义大毒草”罪状。他先是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文革”又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和“三反分子”。1968年,李广田被迫投入昆明市北门外的莲花池自杀。主演杨丽坤被批判成“修正主义苗子”“文革黑线的忠实的执行者”。长时间的非人压迫和痛苦的精神折磨,使杨丽坤后期变得精神极度异常。直到1978年,文化部开始着手给杨丽坤平反。

影片影响

通过影视剧作品《阿诗玛》走入公众视野。石林彝族自治县积极探索阿诗玛文化现代化传承方向,围绕“文旅融合”思路发展阿诗玛文化产业,以非遗资源盘活带动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阿诗玛文化现代化传承,以党的理论智慧指引传承工作走深走实,是新发展视域下继续厚植阿诗玛传统文化基因,实现现代化传承多维创新的实践新路。

相关评价

专业评价

《阿诗玛》这部影片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乐歌舞故事片,它以优美抒情的格调描述了男女主人公纯洁而坚贞的爱情,并围绕这个动人的故事,展现了云南石林的美丽风光,以及火把节里富有浓郁撒尼族民族特色的风俗画面,加之片中颇具诗意的歌曲,传奇性的神话情节,使影片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新浪影音娱乐 评)

电影《阿诗玛》的创新是全面的创新,它显示出丰富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信息。《阿诗玛》以音乐为主融入了诗、戏剧、舞蹈等艺术元素,也借鉴了神话、好莱坞歌舞片长处,把人物性格和爱情表达得细腻充分。它在少数民族题材、音乐片的类型、文化底蕴和哲理等方面,都比同类作品要技高一筹。(《名作欣赏·学术版》 评)

大众评分

相关作品

参考资料

猫眼验证中心.猫眼电影.2023-12-29

阿诗玛 (1964).豆瓣电影.2023-12-29

电影:阿诗玛.红色文化网.2023-12-29

【当非遗邂逅云南】阿诗玛——“我的声音永不灭”.腾讯网.2023-12-29

阿诗玛.1905电影网.2024-01-04

电影《阿诗玛》的跌宕起伏的经历.彝族人网.2023-12-29

《阿诗玛》:助推云南文化形象传播.彝族人网.2024-01-02

阿诗玛选曲.豆瓣音乐.2024-01-01

《阿诗玛》(2005年12月22日 10:56播出).新浪娱乐.2023-12-29

阿诗玛 (1964) 8 .5.1905电影网.2024-01-04

Mtime时光网.时光网.2024-01-04

Ashima.IMDb.2024-01-04

阿诗玛.豆瓣读书.2024-01-01

经典舞剧《阿诗玛》复排升级.今日头条.2024-01-01

【关注】痛惜!黄永玉辞世,曾创作中国版画经典之作《阿诗玛》.今日头条.202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