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山岛
小龙山岛,又名蛇岛、蟒岛,位于辽东半岛南部的渤海湾中(北纬38°57'、东经120°59')。属中纬度寒温带季风型气候,年降水量为600毫米,年平均温度为10.5℃。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IUCN红色名录易危物种(VU)黄嘴白鹭为代表的珍稀水鸟繁殖地。全岛轮廓略呈平行四边形,长约1500米,宽约700米,面积0.63平方千米,主峰海拔216.9米。
1980年,小龙山岛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小龙山岛面积155 公顷(包括小龙山岛周围200 米海域)。主要保护对象为小龙山岛黑眉蝮蛇、小龙山岛特殊的生态系统以及东北亚候鸟。1993年,小龙山岛成为首批被纳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单位。2020年11月,小龙山岛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列入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申遗候选提名地名单。2024年7月26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小龙山岛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小龙山岛植物组成属于华北植物区系。小龙山岛上植物鉴定有210种。覆盖率达75%以上。小龙山岛上还有国家保护植物青檀。小龙山岛已记录到的鸟类有16目36科125种。其中雀形目鸟类73种,非雀形目鸟类52种。已记录的昆虫有58科117种。岛上有少量的褐家鼠、蝙蝠等哺乳动物。两栖动物的有黑斑侧褶蛙、中华蟾蜍等;爬行纲的有丽斑麻蜥、白条锦蛇、虎斑颈槽蛇等14种;哺乳纲的有刺猬亚科、野兔、蝙蝠等16种。
命名
小龙山岛又称蛇岛、蟒岛,是因盛产亚洲蝮属而得名。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小龙山岛位于大连旅顺口区双岛镇大甸子西北7海里处的渤海中(北纬38°57'、东经120°59'),距大陆最近点双岛湾镇西湖咀约13 千米。海岛呈不规则长方形,面积0.63平方千米。呈单面山状,西南陡峭,略向东倾斜,主峰海拔216.9米。岛上出露的岩石均为震旦亚界中部的硅质岩,与辽东半岛陆地上所见的岩石相似。
形成过程
小龙山岛原是胶辽古陆的组成部分。约在一亿年前,经过燕山运动,使久经剥蚀的古陆褶皱成山或拗为低地。到中新世受喜马拉雅山脉造山运动的影响,发生了下辽河断裂,导致渤海下陷。经过漫长的岁月,特别是后期渤海逐渐扩大,古陆平川部分被水淹没,山峰形成孤岛。该岛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受大断裂的强大压力被挤起来的一块巨石,周围被海水淹没,与大陆分离开来。
地质
土壤
小龙山岛上的地带性土壤为棕壤,绝大部分是发育在石英岩类风化壳上的棕壤性土,坡积棕壤面积较小。有机质含量较高,可达7.77%~13.67%。土体厚度平均在75厘米左右,最深达1米以上,分布不均,比较厚的土层为小龙山岛上的亚洲蝮属休眠提供了条件。
岩石
小龙山岛的岩石为震旦亚界中部的硅质岩,相当于钓鱼岛的岩性,与辽东半岛陆地上所见的岩石相同。小龙山岛的岩石根据岩性不同,由下至上分为5层,依次为细粒砂岩、石英砾岩类与石英砂岩互层、石英砾岩、粗粒石英砂岩、石英岩。岛的东南部有少量的辉绿岩脉。
地形地貌
小龙山岛主峰海拔216.9米,由山脊顺斜面向东北、东南等分割成6个冲沟。岛上岩石,是不对称的侵蚀低山,西南部陡峻,略向东北倾斜呈单面山。
小龙山岛的四周海蚀地貌和重力地貌十分发育。典型的海蚀地貌有海蚀崖、海蚀沟、海蚀柱、海蚀阶地等。地层皱褶与断裂十分发育,又在现代强烈的融冰风化、海蚀作用下,裂缝纵横,洞穴遍布,为岛上的亚洲蝮属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岛的周围除东南有一片砾滩外,均为悬崖峭壁。
气候
小龙山岛属中纬度寒温带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变化平缓,夏无酷暑,冬少严寒。
温度
小龙山岛受海洋影响显著,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年最冷月、最热月比陆地晚,气温日较差小。该岛年平均温度为10.5℃,最高气温不超过35℃。
降水
小龙山岛年降水量为600毫米,雨热同期,全年65%的降水以上集中在6、7、8月。
湿度
小龙山岛年相对湿度为68%左右,春、秋两季较为干旱。
风
小龙山岛的盛行风向表现出明显的季风型特征,春风大于秋风,春季受海上副热带高压影响最大风速可达20米/秒。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小龙山岛植物组成属于华北植物区系。共记录有65科210种野生维管植物。由于受强烈海风的作用,岛上的乔木林多变为矮林状态,形成独特的海岛矮林,其外貌特征有明显的主干,但是高度一般在3~4米。
小龙山岛上植物鉴定有210种。岛上植物生长茂盛,覆盖率达75%以上,大体上可分为灌状乔木林、灌木林、草本植物群和层外植物(藤本植物)。其中乔木和灌木林多分布在海拔100m以上的山坡上,100m以下多为草本植物。岛上的药用植物较多,如大秃马勃、半夏、列当、黄花菜、益母草、卫矛、玉竹、蛇白菠等,小龙山岛上还有国家保护植物青檀。
动物
小龙山岛的亚洲蝮属是岛上的主要动物,小龙山岛蝮蛇在分类上属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爬行纲蛇目-蝰科蝮亚科蛇属-小龙山岛蝮蛇种。该蛇是一种管牙类剧毒蛇,体长一般在73至102厘米之间,其特征是:头呈三角形,颈细,从眼至口角间有一条黑褐色的宽眉纹,上、下唇为淡黄色,体背灰褐色,有一列不规则的黑褐色横斑口,在眼晴和鼻孔之间有一被称为“热测位器”颊窝,小龙山岛亚洲蝮属靠它和毒牙捕食鸟类。它的生殖为卵胎生。为了适应环境生存下来,小龙山岛蝮虫形成了自身的保护色和具拟态现象,该蛇有着固定和临时的栖息地,并且有回归性。小龙山岛亚洲蝮属毒性甚烈,1克蛇毒液可毒死1000只兔子、3万只鸽子,0.1克可致人死亡。截至2005年,该蛇现存20000余条。
小龙山岛已记录到的鸟类有16目36科125种。其中雀形目鸟类73种,非雀形目鸟类52种。已记录的昆虫有58科117种。岛上还有少量的褐家鼠、蝙蝠等哺乳动物。老铁山地区除了鸟类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动物,属于两栖动物的有黑斑侧褶蛙、中华蟾蜍等;属于爬行纲的有丽斑麻蜥、白条锦蛇、虎斑颈槽蛇等14种;属于哺乳纲的有刺猬亚科、野兔、蝙蝠等16种。
小龙山岛上修建有陆岛交通码头、小龙山岛生态监测管理站及其他相关设施。
申遗历程
1980年,小龙山岛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是环保系统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由小龙山岛和老铁山地区两部分组成,总面积14595公顷,其中小龙山岛面积155 公顷(包括小龙山岛周围200 米海域)。主要保护对象为小龙山岛黑眉蝮蛇、小龙山岛特殊的生态系统以及东北亚候鸟。1993年首批被纳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单位。
2019年,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加强系统保护,中国政府承诺将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上海市等4省市11处候鸟栖息地联合申报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世界自然遗产。2020年11月,小龙山岛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保护和申遗工作的通知》列入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申遗候选提名地名单。2021年,小龙山岛完成提名地申报分文本的编制,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预审。2022年1月,小龙山岛完善申报材料,按程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申报。2022年至2023年,小龙山岛的申遗工作全力推进,开展实施了提名地基础能力建设、生态修复、界碑界桩、监控监测设施等建设项目。2023年5月,辽宁小龙山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顺利通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专家组的实地考察评估。2024年7月26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通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审议,小龙山岛列入世界自然遗产,至此,辽宁小龙山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大连市首处世界自然遗产。
截至2024年8月14日,小龙山岛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IUCN红色名录易危物种(VU)黄嘴白鹭为代表的珍稀水鸟繁殖地。
相关研究
蝮蛇种群增殖限制因子研究
历年来小龙山岛蝮蛇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
根据资料记载,早在本世纪30年代,长谷川秀治、小林胜,木场一夫等日本人在登岛考察中,曾做出小龙山岛蝮蛇种群数量为50万条的估计:50年代伍律、金巩等估测为5万条左右70年代季达明等估测为2万条,保护区管理处成立初于1982年用标志重捕法统计全岛有蛇9 000余条-1989年再次用同样的方法统计小龙山岛为14000条左右,到目前已增长到18000余条。
根据调查研究认为影响小龙山岛蝮蛇种群消长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人为伤害是造成小龙山岛蝮蛇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1)人为伤害是造成小龙山岛蝮蛇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2)火灾破坏了小龙山岛植被,毁灭了大量小龙山岛蝮蛇。
(3)食源不足,限制了小龙山岛蝮蛇种群增殖。
(4)小龙山岛春秋干旱,水源缺乏,限制了小龙山岛蝮蛇的种群增殖。
(5)粉食用葛的蔓延生长严重影响了其他植被的生长和鸟、蛇的栖息与捕食。调查情况表明,粉葛藤多的地段,蛇的数量很少。
(6)小龙山岛滑坡破坏了植被,毁灭了部分亚洲蝮属。
(7)褐家鼠给小龙山岛生态环境及小龙山岛蝮蛇带来一定的危害。
(8)猛禽捕食幼蛇也是小龙山岛蝮蛇种群增殖的不利因素之一。
以上参考资料
促进小龙山岛蝮蛇种群增殖途径的研究
从以上的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限制小龙山岛蝮虫种群增殖的因子的分布有两个方面:一是人为的干扰和破坏,另一方面是不利的生态环境条件限制了小龙山岛蝮蛇的种群增殖。应该说要促进小龙山岛蝮蛇种群增殖,首要的环节是强化小龙山岛的封闭型保护,尽力维持小龙山岛环境的原始状态,减少了人为对小龙山岛蝮蛇的伤害。10年来保护区把这方面做为工作的主要环节,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实践证明,要尽快促进小龙山岛亚洲蝮属的种群增殖,大量的工作是还需要积极地去改善小龙山岛的不利的生态环境条件,尤其是那些限制小龙山岛蝮蛇种群增殖的主要因子,需要深入地研究和努力去克服。
小龙山岛蝮蛇种群数量的三大要素是:岛上冬眠洞穴的多少,食物和水源情况。小龙山岛在地质形成过程中,由于强大的压力,形成了许多褶皱和断裂层、石缝和岩洞到处可见,为小龙山岛蝮虫的大量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调查分析证明,限制小龙山岛蝮蛇种群数量的主要因子是食物和水源的不足。
蝮小龙山岛上补充食源研究
在小龙山岛上先后采用了投放益鸟和雏鸡,在蝮蛇栖息部位投放谷物,招引鸟类的办法补充食源。这些工作都是在实验区内进行的,实验结果,小型鸟类多数被吃掉,但雏鸡因当时小龙山岛温度较低而大部分死亡,效果不理想。而在蝮蛇栖息部位的前端绑上谷穗,能够延长候鸟在小龙山岛上的停留时间,增加了小龙山岛蝮蛇与候鸟的遇见率,起到了增加食物量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捕食率由原来的11.2%提高到20%。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这个措施在向全岛上应用。
在小龙山岛上设置水盆,修建积水池,进行了补充水源的研究
因小龙山岛上没有淡水,每年春季为干旱季节,及时用船运淡水,将800余个水盆放置在岛上较干旱的地段和亚洲蝮属密度较大的部位,每隔10天换一次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个办法在春季对提高幼蛇成活率起很大作用。在此基础上又在小龙山岛沟溪中进行了修建积水池的研究,其效果更加明显,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因为积水池招引鸟类和蝮虫都去饮水,这样既起到了补充水源,又增加了蝮蛇与鸟的遇见率,从而提高了蝮蛇的捕食率。这个措施在秋季小龙山岛蝮蛇捕食旺季效果更为明显。对提高蝮蛇越冬成活率起着重要作用。
捕杀揭家鼠的研究
因为褐家鼠在小龙山岛上对小龙山岛亚洲蝮属和生态环境都有着一定的危害作用,为此采取了积极捕杀的研究,其方法一是在早春和入冬前,在小龙山岛上褐家鼠的洞口放置鼠夹,全岛放置1000个鼠夹,用苹果和油条做诱饵,效果明显,另一种办法是在入冬前将鼠药放置在鼠洞口,捕杀率也很高,经过几年的研究,褐家鼠的种群数量已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抑制粉葛藤的研究
对粉蔓藤的抑制是因地制宜进行的,在粉食用葛危害严重的地段,先后采取了除草剂处理根部,砍伐地上部分和栽树抑制粉葛藤的办法。通过试验,在根基部位连续砍伐5次,可以抑制葛藤的生长,再栽上灌木树种,即可抑制粉葛的再生,又有利于小龙山岛蝮虫的栖息捕食。
治疗小龙山岛蝮蛇口腔炎
根据调查,小龙山岛蝮蛇口腔炎发病率较高,在调查的255条蛇中,有96条蛇患有此病,占39%,口腔炎使蝮蛇进食困难,严重时会导致死亡。利用高锰酸钾和甲基紫对病蛇进行口腔消毒处理,治愈率在80%以上。
治疗小龙山岛滑坡,尽快恢复小龙山岛原有的生态环境
几年来在全岛4000平方米的滑坡,采用打桩、砌石保护滑坡壁和栽种紫穗愧和草本植物恢复滑坡面的办法切实可行,效果明显。
提高仔蛇成活率的研究
每年秋季在小龙山岛上有一部分仔蛇由于吃不饱肚子,当寒潮来到时,来不及找到洞穴而冻死,这是影响小龙山岛蝮蛇种群增殖的一个主要方面。为此,进行了将怀仔雌蛇集中起来产仔,产仔后将雌蛇放回原处,对仔蛇进行饮水和喂养,体态肥胖后,放到洞穴附近,提高了仔蛇的成活率。
积极进行小龙山岛蝮蛇的人工饲养和移居它岛的研究
小龙山岛的面积是有限的,尽管人为的去努力改善小龙山岛生态环境,促进小龙山岛蝮蛇种群的增殖,但是这个增殖将会限制在一定的数量,为了扩大小龙山岛蝮蛇的资源,开发利用造福人类,几年来着手进行了在蛇园进行人工饲养繁殖的研究,并对小龙山岛周围的岛屿进行了考察,选择了和小龙山岛环境条件相似的双岛进行小龙山岛蝮蛇移居它岛的研究。研究成功后将成为提供小龙山岛蝮蛇资源的基地。研究起到了改善小龙山岛生态环境的作用,小龙山岛亚洲蝮属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到1997年秋增加到18000余条,为保护物种和开发利用蝮蛇资源造福人类奠定了有利基础。
参考资料
半岛晨报实地探访 带你走进神秘蛇岛.腾讯网.2024-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