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日本花鲈

日本花鲈

日本花鲈(学名:Lateolabrax japonicus)是狼鲈科花鲈属下一种,别名为鲈鱼、七星鲈、花鲈、青鲈、日本真鲈、花鲈、鲈子鱼。该种是东北亚特有种,主要分布于北海道以南的日本海西部和朝鲜半岛东南部沿岸,北至俄罗斯远东沿岸。属于广温性、广盐性的浅海近岸中上层鱼类

日本花鲈体长为21-29厘米,体长形侧扁,背腹面皆钝圆。体被小栉鳞,体上部呈灰绿色,下部呈灰白色,各鳍灰白色或灰黑色。背鳍两个,尾鳍呈叉形。该种属于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个体发育过程中存在渐进的食性转变现象,具有季节性的洄游行为,但不作远距离洄游。该物种繁殖力强,属于分批产卵鱼类,可在短时间内产两次卵,生长迅速。

日本花鲈肉质洁白肥嫩,细刺少、无腥味,味极鲜美,是一种重经济鱼类;其肉还可作中药材入药,据《中药大辞典》记载,有益脾胃,补肝肾的功效。在中国,日本花鲈的食用历史较为悠久,它是历代诗人赞美的对象,由于在古代诗歌中出场率极高,还因此形成了诗词里别致有味的“花鲈文化”。在养殖中,因日本花鲈偏食虾类、魣属等的特性,使其成为了港养中的主要敌害。

命名与分类

命名

日本花鲈的学名“Lateolabrax japonicus”由法国动物界家居维叶(Cuvier)于1828年建立,异名有Labrax japonicus、Percalabrax spilonotus、Lateolabrax japonicum等。在中国,日本花鲈也被称为鲈鱼、七星鲈、花鲈、青鲈、日本真鲈、花鲈、鲈子鱼等。

此外,在日本东部(关东地区),人们将体长小于25厘米的日本花鲈称为“Seigo”,而当其达到3龄时,体长达到60厘米左右时,则被称为“Fukko”或“Suzuki”;而在日本西部(关西地区),日本花鲈也被称为“Hane”“Seigo”或“铃木公司”。

分类

关于日本花鲈的属曾经历过多次调整。最初,日本花鲈的分类位置放在鲈属(Labrax)中,该属也有“Perca”“Sciana”“Centropome”“Perseque”“Peracelabrax”的异名,但后因日本花鲈的舌上无齿,而这一特征与鲈属的鉴别特征不同,同时,其其他特征与鲈属类似,故美国科学家布林克(Bleeker)认为将其移至花鲈属(Lateolabrax)更为合适,于是学名也因此进行了更改。

关于花鲈属(Lateolabrax)的分类曾有一定争议。1854-1857年,美国科学家布林克(Bleeker)建立的花鲈属,并规定该属仅有日本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一个物种,1958年,中国出版的《鱼类分类学》也支持该观点,1960年,日本分类权威人士片山正夫也支持该观点。但随着研究方法的进步和一些新研究方法的使用,日本学者横川浩治认为分布于中日海域的花鲈属由于地理隔离而产生了较大的分异,并提出花鲈属应存在三个种,一个是日本花鲈,一个是日本宽花鲈(Lateolabrax latus),最后一个是中国鲈(Lateolabrax maculates)。《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即支持该观点。但全球生物物种名录(COL)认为花鲈属只存在两个种,分别为日本花鲈和日本宽花鲈。

形态特征

体型

日本花鲈体长为21-29厘米,体长形侧扁,背腹面皆钝圆。体被小栉鳞,侧线完全,与背缘平行。体上部呈灰绿色,下部呈灰白色,体背部呈暗绿色,两侧及腹部呈银灰色,各鳍灰白色或灰黑色。

头部

日本花鲈眼中大、上侧位。吻尖,口大,端位,斜裂,鳔无管。下颌稍陡于上颌,上颌有辅上颌骨。上颌骨末端扩大,伸达眼后缘下方。两颌、犁骨、腭骨具绒毛状齿带,舌上无齿。前鳃盖骨后缘具齿,后角和下缘有粗的棘突,后鳃盖骨后端具1个扁平棘。鳃盖膜分离,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为7,鳃耙细长。头部除吻端及两颌外均被鳞。

躯干与尾

日本花鲈背鳍两个,较发达,第一背鳍由鳍棘组成,为12根硬刺,第二背鳍由鳍棘和鳍条组成,为1根硬刺和11-13根软刺,基部相连。腹鳍位于胸鳍始点稍后方,有1条鳍棘,5个鳍条。臀鳍具有3个鳍棘,第二个鳍棘最强大。尾鳍不超过17个主鳍条,呈叉形。侧线以上及背鳍的鳍棘部分皆有大形黑斑,随着个体长大,体侧黑斑消失,第二背鳍黑斑增多。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日本花鲈是东北亚特有种,分布区包括东亚朝鲜、日本及中国的近岸浅海,北至俄罗斯远东地区延岸,分布较广。主要分布于北海道以南的日本海西部和朝鲜半岛东南部延岸。在中国,其在各大沿海均产,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栖息环境

日本花鲈属于广温性、广盐性的浅海近岸中上层鱼类。该种喜栖息于水深在50米内的海区,也可生活于河口咸淡水处,甚至溯入淡水湖泊中生活,但也能在盐度高达34的海域捕获到该种。该种能生活在-1℃至38℃的水域中。

生活习性

摄食行为

日本花鲈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多以锤氏小沙丁鱼小沙丁鱼属 zunas)、鯷鱼(Engraulis japonicus)、黄鲫(Setipinna tenuifilis)、细条银口天竺鲷(Apogon angustatus)、幼银鲳(Pampus argenteus)、对虾属(Penaeus 短头怪蝠蚤东方亚种)、口足目(Oratosquilla oratoria)等为食。该物种的仔、稚、幼、成鱼的食性转变是一个明显的渐进过程,日本花鲈早期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以后转变为主要以虾其次以鱼为食。到成鱼阶段,其食物类群包括单壳类瓣鳃纲头足纲甲壳亚门和鱼类等5大类,其中主要为鱼类,而甲壳类的口虾蛄也是其重要的一种食物。

该种仔、稚完全是靠视觉捕食的。而到幼鱼阶段,其除了视觉外,其他感受器(如味蕾、侧线)已经发达并能机能化,可辅助摄食活动。

节律行为

日本花鲈具有季节性的洄游行为,但不作远距离洄游,其冬季会在水温低于-1℃的水深为15-20米的海区进行越冬行为,春季(3月下旬-4月)游向近岸和河口地区觅食索饵,秋末(9月下旬-11月)至河口附近海区进行产卵,产卵后返回越冬场。

生长繁殖

产卵行为

日本花鲈体长达到60厘米时生殖腺即发育成熟,繁殖力强,绝对怀卵量为5-230万,体长为50-60厘米的花鲈怀卵量为17.7-23.3万粒,体长为91厘米的雌鱼怀卵量能达209.4万粒。由于该种产卵期水温在14-20℃之间,盐度通常为2%-2.4%之间,所以,南北方的产卵期不同,通常北方较早,一般为9-11月,而南方为11月至次年1月。该种的繁殖水域分布很广,在河口沿岸岩礁间及近河口的咸淡水交汇处水域均可产卵。

该种属于分批产卵鱼类,可在短时间内产两次卵,第一次产卵后一般经过半个月发育便可第二次产卵。该种受精卵为半浮性,呈圆形,卵径在0.14厘米左右,油球一个,油球径在0.03厘米左右。

生长发育

日本花鲈的受精卵在水温16.9℃下约需91-94.5小时孵出仔鱼,初孵仔鱼全长0.5厘米左右,肌节为37。

日本花鲈生长迅速,其年龄与体长的关系具体如下表:

此外,日本花鲈的年生长速度存在着地区差异,一般低纬度地区的花鲈的生长速度比在高纬度地区大,这可能与温度、饵料等因素有关。

幼鱼通常会一直逗留在咸淡水区域(盐度在1%-2.4%之间)肥育成长,长到1.5-1.8厘米时开始溯河索饵。通常在春季体长达到3-5厘米时,开始进入纯淡水内河生活,一直到性成熟后才洄游到河口咸淡水海区产卵繁殖。

人工养殖

养殖现状

日本花鲈因其肉质鲜美、营养高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由于捕捞过度,鲈鱼资源减少,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又因其生长快、抗病性强、对盐度和温度的适应性范围较宽,故其是浅海网箱池养、港养及淡水养殖的良好对象。20世纪70年代初期,日本花鲈的养殖方式主要以港湾养殖、池塘养殖为主。2005年,该种养殖方法主要以海水网箱养殖、工厂化养殖等为主。

养殖管理

亲鱼培育

日本花鲈属于秋冬季产卵的鱼类,根据其性腺发育节律,提出“冬保、春肥、夏育、秋繁”4个培养环节。具体如下表:

人工催产、及孵化

当发现雌鲈卵巢接近成熟时,可注射相关激素进行催产,而雄鲈通常已自行成熟,其注射激素次数可根据精液在水中的分散状况而定。

亲鱼注射激素后,在效应期内随时观察亲鱼的活动情况及其体型变化,当腹部明显膨大、下腹向两边扩展时,表明排卵已开始,此时可进行挤卵检查。当挤出的卵子已成熟时,便可进行人工授精。

花鲈胚胎发育的最适水温为13-22℃,长时期的低温和高温都会影响孵化率,而且造成畸形率较高。孵化的盐度要求与亲鱼所生活的海淡水环境有关,应选择最适宜的盐度条件。孵化和育苗用水均为沙滤海水。

苗种培养

前期培养,水温需在7-28℃之间。后期培养,培育用水需加大充气量,保持其他环境因子不变,同时降低鱼苗放养密度。培育过程中,适时提供量多质优的适口饲料。

病害防治

日本花鲈可能会出现鲈鱼脾肿大症,烂鳃病等病症。需根据具体病症进行对应的防护措施。例如患鲈鱼脾肿大症时鱼体表无明显症状,仅反应迟钝,食欲下降,上浮水面。发病季节多在6-9月,主要危害1龄鲈鱼和2龄鲈鱼,且死亡率高达50%以上。这种病症主要以预防为主,控制放养密度,加强饲养管理,发现病鱼及时捞出,隔离是控制病害蔓延的有效手段。

其患烂鳃病后表现为离群独游,行动缓慢,反应迟钝,体色发黑,头部尤其乌黑,呼吸困难,食欲减退。肉眼可见鳃盖内表面的皮肤充血发炎,严重时,中间部分常糜烂成一圆形或不规则大的透明小窗。鳃粘液增多,鳃丝肿胀、末端腐烂,软骨外露。这种病症需加强饲养管理、使用新鲜的饵料、常换水以保持水质清新、合理的放养密度等以预防,可使用庆大霉素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据2023年IUCN评估数据显示,日本花鲈的种群数量较为稳定,并未出现大幅度下降现象,但种群数量尚未量化。

致危因素

影响日本花鲈的种群数量的致危因素可能包括栖息地的碎片化、人类的捕捞行为、环境污染有关。在韩国的河口及淡水栖息地的上游筑坝结构未发现该种,这说明其栖息地的碎片化与水文连接度有关。而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对于该种的捕捞量有所上升,这可能影响该种的种群数量。20世纪80年,中国不少地区每年捕捞2-8厘米的幼鲈量达3000-4000万尾,供放养或出口日本,造成其资源锐减。另外,中国河口区和海区污染日趋严重,也是日本花鲈资源衰败的原因之一。

保护级别

2023年,日本花鲈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评估等级为无危(LC)。

保护措施

IUCN评估信息中显示,尽管该物种分布广泛并且遍布许多现有保护区内,但没有针对该物种的特定物种保护行动。在日本,淡水鱼类红色名录将该物种的有明海种群列为受威胁的当地种群(LP)。此外,由于该种是重要的养殖鱼类,其规模化养殖也对该种的种群数量有一定恢复作用,例如中国、日本等国。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日本花鲈的肉质洁白肥嫩,细刺少、无腥味,味极鲜美。同时,其营养价值较高,不仅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其骨的氨基酸种类齐全,其中羟脯氨酸含量较高,胶原蛋白含量比较丰富,必需氨基酸和纤维氨基酸含量丰富,是一种高矿物质、低脂肪的蛋白原料。

日本花鲈可制作荠菜烩鲈鱼、清蒸鲈鱼、云中鲈鱼等菜品。此外,在秋末冬初,该种肥美,其体内积累的营养成分最丰富,是食用的最佳时节。

经济价值

日本花鲈是重经济鱼类,其在中国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20世纪50-60年代,中原地区黄海渤海区年产量在1000吨左右。改革开放以来,该种养殖业得到迅速发展,随后在中国江苏、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一带开展大规模养殖,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是中国沿海地区的一种重要的名贵经济鱼类。2001年来,其价值与市场上鳜鱼(Siniperca)相当,多在高档宾馆酒店消费。2020年,中国该种产量高达19.52万吨。

药用价值

据《中药大辞典》记载,其肉可作中药材入药,味甘、性平。归肝、脾、肾经,具有功能益脾胃,补肝肾的功效。主治脾虚泻痢,消化不良疳积百日咳,水肿,筋骨萎弱,胎动不安疮疡旧不愈。

物种危害

不少地区曾把日本花鲈作为港养对象,但由于其能摄食对虾属及梭鱼苗,所以它在港养中是主要敌害。

相关文化

在中文语境中,鲈鱼通常指代的即是日本花鲈。历史上,古淞江鲈鱼、长江鱼、黄河鲤鱼和巢湖银鱼被誉为“四大名鱼”。早在三国时期,鲈鱼已闻名天下;后又有隋炀帝赞其“金唐玉脍,东南佳味”,均说明鲈鱼味之佳美;汉代以来,鲈鱼作为钱塘江吴淞江流域的特色名菜闻名江淮平原;至清代时,其被康熙乾隆品尝后,誉为“江南第一名菜”,名声更为远扬;现代作家叶圣陶亦曾赋诗《得鲈酬诗》:“红腮珍品喜三分,持作羹汤佐小醺。”

鲈鱼在中国古代还形成了别致有味的“鲈鱼文化”。中国晋朝文学家张翰曾因留恋西湖莼菜鲈鱼美味而辞官归乡,从此“鲈之思”成为坊间美谈,后来再有客居他乡之人常以此喻心中对家乡的思念;当代中国文学家黎先耀的科普作品集便以《莼鲈之思》命名。又如宋代名士高登曾在与其母坐船回家时途遇风雨晨起无食,突然有数条鲈鱼跃进船舱。高登欲将鲈鱼烹煮奉母,可其母见鲈鱼活跃美观不忍食之,高登便遵照母意将鲈鱼养活。从此鲈鱼繁衍不绝,成为了江东名种,当地百姓为纪念高登,将江东鲈鱼称之“东溪奉母鱼”,以喻忠孝。

物种对比

根据日本学者横川浩治观点,花鲈属共存在3个种,其生态习性有一定差异,具体如下:

参考资料

Species.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02-21

cá vược nhật.IUCN.2024-02-21

..2024-03-06

Suzuki (鱸 / Sea Bass).thesushigeek.2024-02-28

Japanese Seasonal Fish: Suzuki/Seabass.shizuokagourmet.2024-02-28

..2024-02-28

Species.sp2000.2024-02-28

Lateolabrax.COL.2024-03-25

鲈鱼脾肿大症.《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2024-02-21

海水养殖种类.《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2024-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