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秘色瓷

秘色瓷

秘色瓷,是釉料配方保密的瓷器,它是中原地区古代越州名窑(现今浙江省一带)进贡给朝廷的一种特制瓷器。

关于秘色瓷的文献记载,最早出自晚唐诗人陆龟蒙诗篇《秘色越器》,诗篇首句“越窑开”说明秘色瓷的诞生地为越窑。越窑瓷器在晚唐时期烧制成功。在五代十国时,越窑瓷器被称为“秘色瓷”。这称呼的由来据宋时人的解释是因为吴越国王钱镠割据政权命令越窑烧造供奉之器,庶民不得使用,且釉药配方、制作工艺保密。在五代时期,还存在用金银装饰秘色瓷的工艺。1987年,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内出土了13件套叠后置于一圆形漆盒中的瓷器,首次明确了这些器物为秘色瓷。

秘色瓷的烧制关键在于营造窑炉中的还原气氛,在这种气氛下,釉料中的氧化铁被还原,釉色呈现纯净的蓝色。秘色瓷由特制瓷质匣钵装烧,接口处用釉密封以增强还原气氛并防二次氧化。 与普通越窑青瓷相比,秘色瓷的胎泥更精细致密,气孔和杂质极少,胎质纯净细腻且更白,原料加工更精细,淘洗次数和方式也有所不同。在制作成型方面,秘色瓷规整光滑,经过了细致的修坯处理,在仿金银器的二次加工上也更为细致。秘色瓷施满釉,只有少部分外底垫烧部位稍作刮釉处理。施釉均匀,釉面莹润,具有玉质感。

2023年5月26日,越窑秘色瓷烧制技艺被列为慈溪市第六批非遗名录。秘色瓷在法门寺故宫博物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地均有馆藏。秘色瓷成为后代高档青瓷的代名词,其影响深远而广泛。秘色瓷也是中国陶瓷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皇宫用器。

命名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第一,示部,神也从示必声,兵媚切。说文解字第七,禾部,无"秘"字。而《釋名》载:"宫中西南隅曰奥,不見户明所在秘奥也。""車卑幌,猶祕齿也,也在車軸上,正輪之祕齿前却也。"则是"秘""祕"兼用。此时可知公元200年前后"秘"字已被创造使用。《大广益会玉篇》卷第一,示部第三,秘,悲翼切,说文神也,广雅曰劳也密也藏也。《日本大玉篇》【中卷】卷之七目次,午集,五画,"秘"《至》兵媚切,音毖;密也,通作"祕",又人屑韻,蒲结切,音整,香草名。之前所谓密闭说、香草说,大抵是对"秘"字释义的直接引用。

根据“色”字解释,“色”除了“颜色”一解外,尚可解为“配方”。“秘色”的“秘”意思是“机密”“保密”,“色”的意思是“药粉配方“”釉料配方”,故所谓“秘色”即“保密的釉料配方”之意。所以,“秘色瓷”就是釉料配方保密的瓷器,故称“秘色”瓷。

历史沿革

"秘色瓷"这一概念目前最早见于晚唐诗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沉瀣,共嵇康斗遗杯。"其不仅赞扬了秘色瓷"千峰翠色"般的釉色,而且直接指明秘色瓷产自越窑。此后又有徐寅在《贡余秘色茶盏》一诗中以"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向世人描绘秘色瓷类冰似玉、明月染水般的外观特征。自宋代开始,"秘色瓷"多见诸记载,如宋人赵令時认为秘色瓷"为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之,故云秘色"且"唐时已有秘色,非自钱氏始"。在曾慥的《高斋漫录》、叶真的《坦斋笔衡》、周輝的《清波杂志》及顾文荐的《负暄杂录》中也有类似记述,都是从器物性质方面对秘色瓷作的解读。也正是从宋代开始,秘色瓷变成了青瓷最高水平的代名词,一些著名窑场亦将产品冠"秘色"之名"。

陆龟蒙所谓的“越窑”则主要是以今天的余姚市上林湖为中心的上虞区宁波市等地,此范围中已发现古窑址近200处,是唐、五代十国越窑青瓷的中心产区和贡窑所在地。在五代时越窑瓷器被称为“秘色瓷”。这称呼的由来据宋时人的解释是因为吴越国王钱镠割据政权命令越窑烧造供奉之器,庶民不得使用,且釉药配方、制作工艺保密。

1987年,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内出土了13件套叠后置于一圆形漆盒中的瓷器,可与同出的《应从重真寺随真身供养道具及恩赐金银器物宝函等并新恩赐到金银宝器衣物账》石碑所载"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叠子共六枚"161相对应,首次明确了这些器物为秘色瓷。另发现一件单独放置的青釉八棱净瓶尽管在衣物账上并无记载,但其制作的规整和釉面的匀净程度,特别是满釉工艺,均与前述13件瓷器相同,该八棱净瓶应同属秘色瓷之列。法门寺的发掘使得原本抽象的"秘色瓷"概念有了明确的实物支撑。随着上林湖越窑遗址考古调查发掘的不断深入,有关秘色瓷的新材料大量涌现,秘色瓷产自越窑的核心区域一一上林湖,秘色瓷具有贡瓷的性质等观点已基本成为共识。

烧制工艺

秘色瓷的产生,营造窑炉中的还原气氛是关键。在这种气氛中,釉料中的氧化铁被还原,釉色呈现较纯净的青色。反之釉料中铁元素还是氧化状态,釉色青中泛黄,就还是普通青瓷。

首先,秘色瓷由特制的瓷质匣钵装烧。胎泥细腻的瓷质匣钵,是烧造秘色瓷的专用匣钵。在使用时需要将接口处用釉密封,以增强匣内的还原气氛,同时防止在冷却过程中氧气进入而造成二次氧化。还原气氛的保持使烧成器物釉色更近天青色。以釉密封的瓷质匣钵装烧是越窑的技术创新,也为秘色瓷生产奠定了关键的技术基础。

相较于普通的越窑青瓷,秘色瓷在胎、釉、制作工艺、烧成方式等几方面都表现出了鲜明特征。在器胎上秘色瓷胎泥明显更精细、致密,胎体的气孔和杂质均极少,虽然普通越器中也有胎质较好的产品,但总体而言,秘色瓷的胎质更加纯净细腻,胎色也更白。除了选择更为优质的瓷土外,秘色瓷可能在原料加工方面更为精细,淘洗的次数和方式也应不同。在科技分析中,秘色瓷胎的成分与同时期普通越器差别较大,显微结构分析显示:"秘色瓷胎体中大孔隙仅占5%,大者也仅为数十微米,小孔隙比例很高,可达60%;普通越窑青瓷胎体中大孔隙高达35%,且尺寸普遍较大,大者可达数百微米,小孔隙比例不高,仅为25%。秘色瓷胎中残余石英粒径更小,也更加圆润。

制作成型方面,秘色瓷与普通越器之间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在素坯成形阶段,无论是拉坯一次成形,如玉璧底碗等,还是分段制作再进行粘结,如高圈足外斜的器形,秘色瓷均制作规整,器表平整光滑,几乎不见拉还制作时留下的旋形痕迹,应是经过了细致的修坯处理。在一些仿金银器的二次加工上,如口沿刮削花口、器壁压印竖棱以表现分瓣效果等,秘色瓷也处理得更为细致。

艺术特征

秘色瓷施满釉,仅少部分外底垫烧部位稍作刮釉处理。施釉均匀,釉面莹润、有玉质感,釉色以天青色为主。秘色瓷以造型和釉色取胜,追求的是形与色,目标是类冰似玉,基本不见胎体装饰,与普通越器中存在的刻划花、印花、镂空、堆塑等装饰技法不同,仅有部分器物外底刻划字款,如"公""大"等。为保证秘色瓷有别于普通越器的釉色和效果,窑工们没有采用越器的釉料,而是在基础做了改进。

代表文物

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文物

1987年4月,位于扶风县的法门寺正在进行一项古代佛塔的修复施工。当工作人员在清理塔基时,意外发现了唐朝佛塔地宫。在随后的考古发掘工作中,从地宫中出土了十四件瓷器。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的这批秘色瓷,器形极度规整,造型简洁明快,釉色青绿葱莹(其中有十二件),晶莹润泽。共有碗七件,其中两件为鎏金银棱平脱雀鸟团花纹秘色瓷碗,还有盘、碟共六件及瓶一件。釉面光滑明快,釉层均匀,釉质莹润,给人以高雅柔和、素洁明快的感觉。

秘色瓷盘

五瓣葵口小凹底秘色瓷盘、五瓣葵口大凹底秘色瓷盘、五瓣葵口浅凹底秘色瓷盘和五瓣葵口凹底深腹秘色瓷碟等。其他的秘色瓷器隐约也有水感,但相对较弱。通过细致的观察对比,发现“无中生水”的秘色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器底部均为“凹底”。所谓“凹底”是相对于瓷器底部而言,由瓷器底部外侧向内侧凹进而出现一个窝状。相应地从瓷器口处观看,瓷器底部形成一个微小的弧面。

八棱净水秘色瓷瓶

八棱净水秘色瓷瓶出于法门寺修定寺塔地宫室内,其造型极为少见,端庄规整,有宗教特质的神秘之感。釉色晶莹,胎质细密。瓶颈细长、直口、圆唇、肩部圆隆,腹呈瓣瓜棱形,圈足稍外侈。在瓶颈与瓶身相接处装饰有相应的八角凸棱纹三圈,类似弦纹,呈阶梯状。通体施明亮青釉,有开片。足底露胎,胎色浅灰而精致细密。

鎏金银棱平脱雀鸟团花纹秘色瓷碗

碗口沿为五瓣葵口,碗身斜腹,高圈足。碗内壁施青黄釉,釉质滋润,开片细碎。碗外壁髹深蓝色漆,并有平脱雀鸟团花五朵,纹饰鎏金。两碗口、底沿均包有银棱。碗外壁的雀鸟团花纹饰纤细繁缛,刻划精细入微,外观雍容华美,富丽堂皇。其中,每朵团花上的雀鸟比翼双飞,富于自然情趣,本是春意盎然的秘色瓷又添花香鸟语的景象。

平面设计大气饱满,寓意祥和,工艺酷似今天的窗花剪纸技艺。虽是平面设计,却在碗壁的曲线映衬下巧妙而富于变化,显得动感十足,有呼之欲出的立体感。像这种以花卉雀鸟为题材的装饰图案在盛唐十分流行,大多比喻夫妇美满幸福之意。

产地窑址

上林湖为唐宋时期秘色瓷的主要产地。在唐朝中原地区有两大著名窑口,即南方的越窑和北方的邢窑,由此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著名的青瓷窑,地处今浙江省宁波、绍兴市一带。它兴起于东汉,在晚唐五代十国达到全盛,于北宋中期走向衰落。早期中心产地位于上虞曹娥江中游地区,到了唐代,慈溪上林湖成为主要产区。越窑是中国古代历史最为悠久、影响最大的瓷窑体系。在慈溪上林湖后司岙窑址中出土的八棱净瓶底部带有一个“公”字款,而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八棱净瓶,底足上也发现有两个“公”字款。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八棱米瓦罐就是上林湖后司岙窑的作品。

传承保护

2023年5月26日,越窑秘色瓷烧制技艺被列为慈溪市第六批非遗名录。

价值意义

秘色瓷之所以被抬到一个神秘的地位,主要是技术上难度极高。青瓷的釉色如何,除了釉料配方,几乎全靠窑炉火候的把握。不同的火候、气氛,釉色可以相去甚远。要想使釉色青翠、匀净,而且稳定地烧出同样的釉色,那种高难技术一定是秘不示人的。

秘色瓷釉色之美,正是这种文化和思想的一种表现。其釉色艺术风格与特征在中国瓷器史上独树一帜,秘色瓷的天青釉色正是其主要元素之一,秘色瓷的釉色之美还表现在与它的功能协调搭配的美感。青瓷种类繁多,造型千姿百态,秘色瓷更是能够给人以审美愉悦之感,瓷器表面刻画的银棱金银团花图案和莲花纹样,优美而富有寓意,抽象又富有韵味,充分表现出艺术价值和装饰价值。

秘色瓷成为后代高档青瓷的代名词,其影响深远而广泛,是中原地区乃至世界陶瓷史上的里程碑。秘色瓷也是中国陶瓷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皇宫用器。 

相关事件

讲述秘色瓷的故事

2024年9月17日,抖音博主河卜卜的momo酱发布文旅短剧《我在上林湖底沉睡千年,只为与你重逢》,讲述慈溪市秘色瓷的故事。

秘色瓷制造工艺重现

1987年,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14件有文字记录的秘色瓷,闻长庆深感震撼,此后他四处搜集标本、调研作坊。2010年前后,闻长庆想要“复活”失传千余年的秘色瓷烧制技艺。实验多次后,于2012年8月,闻长庆打开窑场1号炉门,被炉中豆绿色花口碗惊呆,与梦中一模一样。2013年6月,中国古陶瓷学会举办的“恢复唐五代越窑秘色瓷鉴赏会”上,专家给予闻长庆的评价是:基本掌握秘色瓷的烧制工艺技术。2014年,闻长庆父子的“越窑秘色瓷烧制工艺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浙江省文物保护科研项目立项《唐五代越窑秘色瓷工艺技术复原研究》获得省文物局验收通过。

参考资料

千峰翠色满湖山.千峰翠色满湖山.2024-09-18

传说中的秘色瓷到底是什么?又是如何被确认的?_北京时间.北京时间.2024-09-24

秘色瓷究竟“秘”在哪里?.百家号.2024-09-18

千年窑址问鼎"考古奥斯卡",秘色瓷神秘面纱将揭开?.金羊网.2024-09-18

越窑秘色瓷烧制技艺.宁波市文化馆.2024-09-24

【大唐宝藏】翩 翩 君 子 一 青 衣.微信公众平台.2024-09-24

浙江慈溪:推动现代青瓷产业发展.新华网.2024-09-24

从法门寺出土秘色瓷看中国古代的审美文化.新浪微博.2024-09-18

河卜卜的momo酱.抖音.2024-09-18

3年上万次试验 失传千年的秘色瓷制造工艺重现人间.百家号.202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