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酒斩华雄
温酒斩华雄是明代罗贯中著《三国演义》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操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中的情节。讲述了以袁绍为首的联军在董卓讨伐战的战争中,关羽斩杀董卓手下猛将——华雄的故事。文中介绍,关羽出战的时候,曹操为其温酒,关羽不喝,待斩杀华雄后回营,酒还是热的。
故事背景
故事溯源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三国的逸闻趣事和民间传说不断流传。到了唐朝,三国故事妇孺皆知。及至宋代,三国故事更为广泛流传,已经出现“说三分”的艺人,讲三国故事已成为一种职业。不过,宋代这种口头说讲三国的故事没有记录的话本流传下来。到金元时期,无论是金人院本,还是杂剧,都保存着许多三国故事的剧目。在三国故事流传过程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元朝至治年新安虞氏所刊的《金相三国志话》,分上、中、下三卷。从话本的内容和结构看,已经粗具《三国演义》的规模,而且拥刘反曹的倾向非常明显。元末明初,罗贯中在民间艺人创作话本戏剧的基础上,结合正史,又结合他丰富的生活经历和文学天赋,写成了千古不朽的《三国志通俗演义》。
故事出处
现代流行的“温酒斩华雄”典故内容主要来自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书中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操,破关兵三英战吕布”详细描述了关羽温酒斩华雄这一情节。
内容情节
在关东联军(袁绍为头领)董卓讨伐战的时候,华雄是董卓账下的先锋大将。联军里的济北相鲍信的弟弟鲍忠为了争功,抄小路进军,挑战华雄,华雄冲出城来,斩了鲍忠。孙坚派程普出战,站了上风,向袁术(袁绍的弟弟,负责管理粮草的官员)催要粮草,袁术出于私心,不给拨付粮草。一时间孙坚方面军心大动,被华雄杀得大败而归。
这一天,华雄领兵,又到寨前挑战。袁绍问谁敢迎战。袁术帐下的将军俞涉前去迎敌,一会儿就被华雄斩杀。太守韩馥派出手下大将潘凤,没多长时间,又被华雄杀了。
正当大家茫然无计的时候,关羽站出来,愿意去迎战杀掉华雄。袁绍一开始还看不起,认为关羽只是公孙瓒手下的一个小头目,并要把关羽轰出去。关羽遂立马放出狠话,表示如果杀不了华雄,就献出自己的头。
曹操马上温了一杯酒,递给关羽,要关羽喝了这杯酒再去迎战。关羽要曹操先把酒放着,等杀了华雄后再来喝。于是关羽披挂上阵,一会儿就回来了,果然杀了华雄,而曹操倒的那杯酒还是热的。
角色介绍
关羽,身高九尺,胡子二尺长,丹凤眼、卧蚕眉,脸色为枣红色,声音像巨钟一样(洪亮)。原文载“身长九尺,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在袁绍组建董卓讨伐战的战争中斩杀了华雄,从而一战成名。
华雄,关西人,董卓手下的部将,官居都督,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勇武过人。被关羽所杀。
李肃,华雄手下部将,出计打败了孙坚。
祖茂,孙坚帐下部将,为华雄所杀。
俞涉,袁绍手下部将,为华雄所杀。
写作手法
欲擒故纵
作者用欲擒故纵的手法,先写华雄武艺如何高强,如何勇猛,如何锐不可当。他用长竿挑着孙坚头巾来挑战,就是对诸侯盟军的羞辱和藐视,袁术骁将俞涉出战,不到三个回合就被他斩于马下。韩馥上将潘凤出战,又被华雄斩了。可见华雄真是一名非闰小可的猛将,简直不可一世。这些描写都是为关羽出场作铺垫。正在众诸侯一筹莫展之际,关羽自告奋勇迎战华雄,很快就将华雄的头掷于帐中。如此神速,使关羽勇猛善战的英雄形象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略貌取神
这段故事没有直接描写战斗的场面,也没有写华雄如何被斩首,而是通过人物环境的描写来营造紧张的气氛,借助周围人物的反映来衬托关羽的精神风貌,这种写法称为“略貌取神”,是《三国演丈》人物描写的显著特点。关羽斩华雄的具体细节描写,由远及近,先写鸾铃之声,次写战马之形,最后写关羽将华雄之头“掷于地上”的动作,绘声绘色,形神毕肖。尤其令人拍案叫绝的,是有关那杯酒的细节处理。这杯酒汇聚了人物的矛盾关系,成为提挈全篇的“文眼”。关羽凯旋时,“其酒尚温”,寥寥四个字却胜过千言,令人充分领略关羽武艺之高超,获胜之迅捷,从而将关羽的神勇渲染得淋漓尽致。
虚实结合
在关羽斩华雄的这一细节上,作者在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实写会场,虚写战场;实写战斗结果,虚写战斗过程,通过前文的华雄之勇和诸侯之惊的铺垫,将关羽的威武形象衬托得鲜明而生动。
以小见大
综观全篇,作者善于层层铺垫,层层蓄势,然后急转直下,把整个情节写得跳荡激越,扣人心弦。从关羽请战到凯旋,短短三百余字(若不算标点,仅有二百七十九字),并通过一杯酒以小见大,把关羽的形象表现得光彩照人。而袁绍的于礼俗、袁术的轻狂骄横、曹操的慧眼识人,也都如在目前。
移花接木
《温酒斩华雄》是罗贯中为了塑造关羽形象而精心虚构出来的。历史上虽有斩华雄之事,但立下此功的不是关羽,而是孙坚。《三国志·吴书·孙破虏传》记载:“(孙)坚复相收兵,合战于阳人。大破(董)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罗贯中对史实作了较大改造,将孙坚写成华雄的手下败将,而将关羽写成斩华雄的英雄,这是《三国演义》中“移花接木”而成的典型情节之一。
历史原型
关羽,字云长,据陈寿《三国志》记载,关羽并没有斩杀华雄。建安五年,关羽投奔曹操,在曹操与袁绍的战争中,关羽出马斩杀了袁绍账下的大将颜良。原文载“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
华雄,董卓账下部将,据陈寿《三国志》记载,华雄并不是死于关羽之手,而是被孙坚所杀。孙坚在梁郡东部与董卓发生战斗,被董卓打败。再收集自己的军队,在阳人这个地方再次与董卓军队交战,将董卓军队打得大败,并将其都督华雄等斩首。原文载“坚移屯梁东,大为卓军所攻,坚与数十骑溃围而出。坚常著赤幢,乃脱棚令亲近将祖茂著之。卓骑争逐茂,故坚从间道得免。茂困迫,下马,以横冠冢间烧柱,因伏草中。桌骑望见,围绕数重,定近觉是柱,乃去。坚复相收兵,合战于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另外,华雄的名字也有争议,清代潘眉《三国志考证》载:“‘督’当为‘尉’,‘华’当为‘叶’,《广韵》二十九叶引《吴志·孙坚传》有都尉叶雄。知宋本如此,今本误也。”
出版历史
现存最早的《三国演义》是嘉靖元年(1522)刊刻的。卷首有弘治七年(1494)蒋大器的序,其中说:“东原罗贯中,以平阳陈寿传,考诸国史……留心损益, 目之曰《三国志通俗演义》。”20年代末,在苏州市和日本相继发现了嘉靖本《三国演义》。1953年1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以副牌“作家出版社”的名义出版了《三国演义》校勘、标点、注释的排印本,这也是新中国第一部《三国演义》整理本。此后,该版本经过三次全面修订,不断完善文字内容,成为读者阅读研习《三国演义》的通行读本。2023年12月发行量《三国演义》整理本,以2019年全面修订的第四版为文字底本,新增当代著名画家陈全胜绘制的“三国”系列插图。
作品影响
1924年,鲁迅出版的《中国小说史略》和《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从小说发展史的高度对《三国演义》作了历史的考察和得失成败的分析,指出小说有很好的地方,“写关羽斩华雄一节,真是有声有色”。
秦巴地区流传有温酒斩华雄的诗句: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咚咚。关羽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衍生作品
参考资料
第五回.古诗词网.2023-12-07
斩华雄.酷我音乐.2023-12-07
斩华雄(二).酷我音乐.2023-12-07
美髯公温酒斩华雄(2006.3.31 德云社).酷我音乐.2023-12-07
06 关羽温酒斩华雄.酷我音乐.2023-12-07
《三国演义》整理本 七十周年纪念版发行.新浪财经.2023-12-07
三国演义 (1994).豆瓣电影.2023-12-09
三国英雄传之关公 (1996).豆瓣电影.2023-12-09
武圣关公 (2004).豆瓣电影.2023-12-09
终极三国 终极三国 (2009).豆瓣电影.2023-12-09
新三国演员表.电视猫.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