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外篇·知北游
《知北游》是《庄子》外篇的最后一篇,主要阐述了道的性质以及通达道的途径。“知北游”意为“知”向北方游历,“知”在此处为人名,本篇取篇首三字作为篇名。关于该篇的作者,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有庄子、庄子后学等多种说法,目前主流说法认为《知北游》的作者为庄子后学或某些道教学者。
《知北游》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借助“知”与无为谓、狂屈、黄帝的对话引出“道”以及获得“道”的途径;第二部分,阐释道的特性以及圣人如何效法道;第三部分,通过十个故事对第二部分进行补充说明,对第二部分涉及的理论进行进一步阐释。
《知北游》篇首次提出了“本根”的概念,认为“道”是世界万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本依据,文中还提出了“通天下一气”的命题,其“外化而内不化”的说法也体现了庄子的人生哲学。除文中阐述的哲学思想外,许多富有哲理的典故成语均,如化臭腐为神奇、三问而不答、白驹过隙等。
篇名释义
“知北游”意为“知”向北方游历,此处的“知”音“智”,在此用作人名。“知北游”为篇首三字,此处取篇首三字作为篇名。
作者争议
对于《知北游》的作者,学界一直有着争议。其一,《知北游》为庄子所作。自汉代司马迁开始谈论庄子的著作以来,一直到唐朝,诸如司马迁、刘向父子和班固等人一方面还未对《庄子》外杂篇进行辨析;另一方面认为《庄子》一书既然以“庄子”命名,故全书所有篇章均为庄子所写。因此,这种观点认为《知北游》的作者应为庄子。
其二,《知北游》为非庄子所作。唐代文学家韩愈首先指出杂篇中的《盗》《说剑》两篇文字或攻击孔子过猛,或浅薄的好像战国纵横家的言谈,似乎都非庄子所作。他的这一疑问虽未明确指出《庄子》外杂篇的作者,但表明《庄子》应非庄子一人所作。北宋苏轼在《庄子祠堂记》中提出《庄子》外杂篇中的《让王》《说剑》《渔父》《盗跖》四篇非庄子所作,但也未明确指出作者。
《庄子》中部分篇目应非庄子所作,而就这些篇目的具体作者,学界则产生了不同的观点。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认为《庄子》为子夏门人所写。 学者章太炎、郭沫若、钟泰等人则认为《庄子》应源于孔子,尤其是与孔门的颜回有关。哲学家冯友兰称《庄子》是战国以至汉初道家、尤其是庄子一派著作的合集。历史学家张恒寿通过对《庄子》一书的考证辨析,其得出的结论为《庄子》实为包含着从战国到汉初这一长时期中各派道家的作品。
目前的主流观点一般认为《庄子》外杂篇大都为庄子后学及一些道家学者所作,《知北游》的作者或为庄子后学或某些道教学者。学者刘笑敢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认为《知北游》应为庄子后学中的嫡派述庄派所作。
成文时间
由于《庄子》内篇早于外杂篇,因此《知北游》的成文时间不会早于战国中期。从《吕氏春秋》引用《庄子》的情况来看,《吕氏春秋》中已引用了《知北游》“至言去言,至为去为”之语,据此可知,最晚在战国末年,《知北游》已经完成,《知北游》的成文时间应在战国中期至战国末年之间。
内容概要
学界在对《庄子》外杂篇进行分类时,大致可分为三类,分别为:阐发内篇的第一类、兼容儒法的第二类、抨击儒墨的第三类。《知北游》与外篇中的《庄子·秋水》《至乐》《庄子·外篇·达生》《山木》《田子方》以及杂篇中的六篇一起被划入了第一类。因此可将《知北游》视为阐释或发挥内篇的思想观点,同时未提出与内篇有明显不同论点的篇目。
《知北游》一文的核心在于阐述“道”的性质以及通达“道”的途径,全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总领全文,通过“知”与无为谓、狂屈、黄帝的对话引出“道”的概念,以及对于了解“道”、行为合乎“道”、途径实现“道”的追问;第二部分则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对于“道”的相关理论进行阐明,论述道的特性以及圣人如何效法道;第三部分则通过具体的十个例子对第二部分的理论进行解释说明。
“知”问道于人
第一部分,“知”首先向“无为谓”求教,他问了三个问题:怎样思索、考虑才能了解道;怎样处事、行为才能合乎道;通过什么途径、采取什么方法才能活的到。“知”接连问了三次,无为谓都没有回答,他不是不想回答,而是不知道如何回答。“知”又向狂屈询问相同的问题,当狂屈想要回答时,却忘记了自己将要说的话。
“知”最后就相同的问题询问黄帝。黄帝对这三个问题给出了答案:首先,不思索、不考虑才能了解道;其次,无心处世、不妄动才能合于道;最后,没有途径、没有方法才能获得道。黄帝接着说,因为懂得道的人不说,言说道的人不懂道,所以圣人施行而不用言语教诲。也正因此,只有无为谓真正领悟了什么是道;狂屈则接近于道;知和自己(即黄帝)和道仍隔了一层。道无法获得,德无法达到。仁可以靠有所作为来实现,义可以靠有所不为来达成,礼则是相互虚伪的交往。
接着,黄帝由生死相互转化的现象引出气的聚合,说明人的生死实际上是气的聚散,进而引出万物一体的观念以及神奇与腐朽相互转化的现象,随后将其总结为“一气而贯通天下”,并最终落脚到“圣人看重万物相同的本性”这一结论。
而“知”则对黄帝对这几人的评价感到不解,便继续向皇帝询问做出这些论断的理由。黄帝称由于无为谓心中无道,因此只有他是真正对的。而由于狂屈忘记了自己要说什么,因此他是接近于道的。由于“知”与黄帝知道要说什么,故反而与道隔了一层。“知”听了这番话后,认为黄帝此番是真正了解道的。
道之性质
第二部分,文章先对道之性质进行论述。文中指出:天地、四时、万物都有着自然之理却不发一言。万物生生不息,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宇宙万物虽大,却不超出道的范围;秋毫虽然微小,也依赖道而生成。天地万物无时不升降变化,从不停息,阴阳和四时的运行,也各有自身的自然秩序。大道昏暗若存若亡,顺应自然而产生,没有形迹却有神奇的功用。万物靠它养育而不知,这便是本根。故道的性质便在于无处不在、变动不居,无法见其形却可知其功用,万物都离不开它。
在阐述道之性质的基础上,文章对圣人效法道的方式进行说明。圣人通过效法天地的美德而通达万物的道理。而圣人效法天地的方式便在于“至人无为,大圣不作”,即至人不妄为、圣人不妄动。而圣人与万物一起变化无穷,无心的顺应万物之举措,正是做到了合乎道。
故事以明道
第三部分,作者通过十个故事对第二部分道之性质以及圣人效法道的方式进行了更为具体的阐释。
啮缺问道于被衣
这一故事是对前文“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含义的阐释。啮缺向被衣询问什么是道,被衣要求他端正外形、收敛视力、收敛心智、不分散心神。做到这些要求,和气将会降临到啮缺的身上,其精神得以聚集。道也将成为啮缺的居所。而被衣还没说完,啮缺便睡着了,这正说明啮缺已领悟了得道的方式。得道的人便是身如枯骸、心如死灰,无知无识,没有心计。
舜问道于丞
这个故事是对于前文圣人悟道方式的阐释。舜向丞请教说:“道可以获得并加以占有吗?”丞回答称:“你的身体不归你所有,你又怎能占有大道呢?”“人的身体都是自然运行的结果,子孙则是自然生命的延续,因此不可通过认为固守某物的方式而通达事物自身。而行走时不知走去哪里,居住时不知固守何处,饮食不知滋味,这都是天地间的聚集之气,又怎么能占有呢?”
孔子问道于老聃
这一故事阐述了道的性质以及悟道方法。孔子向老聃请教何为至道,老在解答时首先称,人在悟道时要做到忘我,这是因为只有忘我之时才能顺随事物,才能领悟道。要达到忘我的状态则需要进行斋戒以保持心灵的纯净和精神的澄净,同时还要抛弃智巧。而由于道无法通过博学、辩论掌握,因此世俗所谓的博学、善辩的君子是无法领悟道的。接着,他对道的性质进行论述,他称道是昏暗、无形而又精微的,因此无法用时间、空间对其加以限制。日常事物源于事物自身,精神来自道。领悟了道,就能顺应外物,养生健体;有了道,世界才会有序运转。最后,老子对于得道之人进行描述,他称得道之人不分阴阳、生死、是非,也不执著于形体;对于世俗习惯不违逆,但也不执著;对于生死也顺其自然而不辩论。
东郭子问道于庄子
这个故事阐发了道的性质以及得道者通过参与万物的任何变化而通达道的方法。东郭子向庄子询问道所在的地方。庄子回答说道无处不在,蝼蚁身上、草里、瓦块砖头中、屎尿里都存在着道。随后庄子指出求道者心中不能局限于某物,一旦限于某物就会遮蔽道。这便要求求道者心中无物,而心中无物具体而言就是能无为而处、恬淡宁静,并顺随事物的混一心态看事物。做到这些,事物就没有始终、没有界限,没有本末聚散。而这一切都是道在起作用。
老龙吉悟道
这个故事阐释了前文“无为,不作”才能通达事物自身的含义。婀荷甘和神农一起在老龙吉那里学习,不久老龙吉去世。神农认为是由于自己见识短浅,因此老龙吉舍他而去,而没有留下有关至道的相关启发。弇吊听闻后,认为老龙吉之所以没有与神农谈论道,正是因为他明白道是不可说的。而那些谈论道的人,实际上与道相背离。
泰清问道于无穷
这个故事阐释了道的本性以及通达道的要诀。泰清分别向无穷和无为二人问道。无穷不知“道”,无为却称自己懂的“道”。无为所了解的道便是知晓道的名数,言说道的贵贱聚散。泰清又用这番话去询问无始,无始则认为由于道无法听到、无法看见也无法言传,因此问道的人与回答什么是道的人实际上都不明白道。
光曜论有无
这个故事通过对有无进行探讨,阐发前文所说:只有达到“无为,不作”的“无无”境界,才能通达道本身。光曜询问无有:“先生是有呢?还是没有呢?”无有没有作答。光曜由此发生感悟,他认为无有的外貌深远而空虚,无有整日看,却似乎看不见;听,似乎听不见;摸,似乎也摸不着。但这正是以一种较高的境界,达到“无”的境界或“有”的境界,还不能通达事物自身;只有连“无”也不执著,即达到“无无”的境界,才能做到整天看、听、摸,却都似无物。
匠人捶钩
这个故事阐明了悟道的方法在于心无旁骛、专心于一事。为大司马家锻造带钩的工匠,年纪虽然八十了,干活却没有偏差。大司马因此问他做事的技巧和方法。工匠回答是由于自己只专注于一件事情,而不追逐其他的事,这才练就了一技之长。
冉求问天地于孔子
这个故事对于道生万物的含义进行了阐释。冉求就天地之始向孔子请教。孔子回答说由于古今都一样,因此天地产生以前的情形便可以知道。而冉求当时理解,但在第二天却不理解了。孔子称冉求一开始理解,是由于他直接以心神进行领悟;而又糊涂,则是因为他将这个问题当作对象加以追问。而古代与现在,事物自身永远是事物自身,无古无今,无终无始。如果对事物自身加以思索,那就将其变成了有差别的具体物。具体物与具体物就不相同。为了使冉求进一步理解,孔子以生死的概念举例,称生的自然而生,死的自然而死。生死是一个自然的整体,它们之间没有对待关系,也没有谁先谁后的问题。生出万物(包括生死)的是道。圣人效法道,因而以爱取法大道。这种爱不是有对待的偏爱,而是永久的无偏爱的大爱。
颜渊求教孔子
这个故事对通达道的方法进行了阐释。颜渊向孔子请教如何达到“不要有所送,不要有所迎”的境界。孔子称得道者顺随外物,但内心守道不变。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孔子首先将古人与今人进行对比以阐明随万物变化,内心外物混而为一的道理。随后,他列举儒家、墨家等自称君子的人相互诋毁的现象,说明顺随外物则不与外物相抵触,无往而不逍遥,处处没有伤害;那些没有得道的人,不能顺物变化,所以处处以是非相诋毁。通过以上论述,孔子旨在说明要想通达道,则需要做到顺随外物,但内心守道不变。
主要思想
道为本根
“道”是庄子哲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知北游》承续《庄子》内篇《大宗师》中的思想,对“道”进行进一步的论述。因此,《知北游》的核心便在于论“道”,阐释道的性质。篇中首次提出了“本根”的概念,“本根”即为万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本依据。《知北游》中将“道”视为本根、世界的本原。接着,《知北游》对道的性质加以论述。其一,道具有超越性。这是指道超越现实、无法感知的特性,人的感官无法对其进行感知感知。《知北游》中泰清问道时,无始便称道不可听见、不可看见、无法言传。其二,道具有普遍性。道的普遍性在于道无处不在,道既是超越于现实的,又是普遍存在的。《知北游》中东郭子问道之时,庄子便通过回答道在蝼蚁身上、在稗草里、在砖块间等指出道无处不在。其三,道生万物。物的生成不会先于道,而是由道才产生万物。道生万物,便没有穷尽,冉求问天地于孔子时,孔子便对他阐述了万物生于道的义理。
无为不作
《知北游》的另一论述重点在于“体道之法”,由于道具有超越性,是人的感官所无法掌握的,因此,人们只能通过直接“体道”的方式去直接体认道。篇中首先指出悟道的方法,关键在于不妄为、不妄动、效法自然。其次在于收敛神形以达到忘我,然后需要用顺遂万物的混一心态去看待事物。最后,文章借捶钩工匠之口道出人需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方能领悟道。
通天下一气
《知北游》中将气视为自然界的基本物质粒子,气是事物的真正存在状态,“气”其中的一个含义便是指无我顺物的状态。而人的生死,就是气的聚散。人的出生,是气的聚合;人的死亡,则是气的散开。由于生是死的延续,死是生的开始,故死与生是相同的类属,所以,万物都是一体的。在此处还蕴含着“齐物”的思想,即万物为一,事物彼此之间没有差别。《知北游》中说人们把美好的东西视为神奇,把讨厌的东西视为臭腐。但臭腐的东西可以转化为神奇,神奇的东西也可以转化为臭腐,所以说“气将整个天下进行了贯通”,万物具有相同的本性。
外化而内不化
《知北游》中借颜回与孔子的对话提出了这一思想主张。“化”即变化之意,而“内”“外”则分别指人的内心与外在。“外化而内不化”表达出得道之人的行为准则,即得道之人(古人)顺随外物变化但内心守道不变。今人内心多变却不能顺物变化。得道之人能够随外物变化,内心外物混而为一。而顺随外物正意味着不与外物相抵触,无望而不逍遥,处处没有伤害;而没能得道的人,正因为他们不能顺物变化,才会处处非相诋毁。
相关研究
文献学研究
有关《知北游》的文献学研究集中在成文时间的考证以及归属判定上。古文字学家高亨从历史事件时序、思想深度和题旨等角度列举出六条不同的论据,以证明庄子的主要思想都体现于内七篇中,而包含《知北游》在内的外杂篇皆内篇之余论。学者刘笑敢则借助其他文献、兼收各家之言对《知北游》等篇目的成文时间以及作者进行考证,并对《知北游》中的重要概念“道”等进行论述。而刘笑敢以先秦时期语词形成的演变线索作为论据论证篇目的成文时间具有新意。
而以哲学家冯友兰、严北溟为代表的一派则提出应突破这种传统的界限,撇开形式之争,着重就思想义理本身进行探究。冯友兰认为,《庄子》内篇未必全为庄子所著,外杂篇亦未必全无庄子之作;庄子之所以为庄子者,突出地体现于《逍遥游》和《齐物论》两篇之中,因此,在研究其他篇目时应以这两篇为标准,鉴别他篇,打破郭象本所谓内外篇的界限,以思想本身为中心。严北溟的判断是,《庄子》本质上就非一人所著,是以庄子思想为主的、包括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总集,是先秦道家各派的集大成者。因此研究分析庄子思想应从整部《庄子》出发,反对片面割裂开来,只根据内篇或外杂篇,甚或限定某一思想原则、某一种文章风格作为评判庄学的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在庄学发展史上,晋朝时期的郭象是一位关键人物。他将《庄子》一书改编成了流传至今的定本,并且按照玄学的思路提出了以自己对庄学的理解,给后世树立了一个解装的范例。而当代学者张远山则在《\u003c知北游\u003e精义》一文中以《庄子》内篇的基本文体结构和基本义理结构为标准,通过结构辨析推断出:郭象版《知北游》前六章,属于原《知北游》完整结构;郭象版《知北游》后六章,为郭象裁剪别篇移入,破坏了文体结构和义理结构,而背离了《庄子》内篇的主旨。
尽管有关《庄子》各篇的成文时间以及作者的分歧并未完全消失,但这些研究仍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基本上形成了一系列共识:《庄子》是庄子本人及其后学思想的汇集,内篇成书时间应早于外、杂篇,最能代表庄子的思想;外、杂篇中除极少数篇章外,亦应为庄子及庄子后学中的嫡派所撰写,基本上属于庄子思想的范畴。
哲学思想研究
《知北游》集中体现了“道”,因此有关《知北游》中哲学思想的研究也集中体现在对“道”的阐释上。哲学家任继愈认为庄子和老子一样,认为宇宙万物有其固有的、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秩序和规律,这种规律即为“道”。作为物质实体,“道”是万物形成、变化的最终根源,是人与万物的物质基础。哲学家冯友兰则认为,庄子“道”的概念既是对老子“道”的思想的继承,更有变化与发展,庄子的道具有“无有”“非物”“不可知”“抽象的全”这四大特征,“道”是一种绝对,超越于自然界之上。
学者刘笑敢在吸取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庄子的“道”又分两种,一种是自然观意义上的“道”;一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道”,而《知北游》中所说的“道”则是自然观意义上的“道”,这两种道既有共同的特点而又有分别。从《知北游》中,可以看出“道”具有超越性与普遍性的特点。台湾学者陈鼓应在分析《知北游》时指出,《知北游》中体现出了庄子的自然观以及天地万物的本然性。
相关成语典故
化臭腐为神奇
在“知”问道于黄帝时,黄帝说:“人们把那些所谓美好的东西视为神奇,把那些所谓讨厌的东西视为臭腐。但臭腐的东西可以转化为神奇,神奇的东西也可以转化为臭腐。”
三问而不答
“知”向北游览到了玄水的北岸,登上隐山丘之后,正巧遇到了无为谓。知对无为谓说:“我想向你请教几个问题:怎样思索、怎样考虑才能了解道?怎样处世、怎样行动才能合于道?通过什么途径、采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道?”知接连问了三次,无为谓都没有回答。他不是不想回答,而是不知道怎么样去回答。
白驹过隙
孔子向老子询问什么是至道之时,老聃回答说:“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就像白马穿过孔隙,一瞬间就消失了。”因此后世用这一成语形容时间过得很快,时光飞逝。
初生之犊
啮缺问道于被衣时,被衣回答说:“你端正你的外形,收敛你的视力(不贪外境),自然的和气就会来到;收敛你的心智,不分散心神,精神就会聚集。德将会使你显出美好,道将成为你的居所,你那天真无邪的样子就像初生的小牛犊,不去追问事物的原委!”后世用“初生之犊”形容大胆无畏、敢作敢为的年轻人。
除上述成语、典故外,还有许多成语出自《知北游》中,如大圣不作、不形而神、食不知味、辩不若默、道不可闻、无所不在、每下愈况、道在屎溺、异名同实等。
相关评价
北宋思想家王雱认为庄子写作《知北游》的原因在于:由于道的本体昏暗、微妙难以通过一般的情理去探寻,又不能凭借智慧去窥探,只能通过无知而得道,因此,庄子才写下了《知北游》。
明清时期的思想家王夫之评价时称,《知北游》是对庄子自然观的进一步阐释,其中所体现的思想主张也来源于《大宗师》,与《庄子》内篇所述之旨有所照应,这是文中所体现出来的。
史学家张恒寿论《知北游》时说:“全篇共十五章”,“大体说来,都对内篇思想有相当的阐发。”
学者陈引驰认为《知北游》中“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的表述,与《至乐》篇一起“说尽了庄子的气的人生观念之精要而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