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论
《齐物论》出自《庄子》一书,为该书内篇的文章之一,一般认为是战国时庄子所著。其思想主旨由齐是非、齐万物与齐物我这三个论题构成,层层递进,相互贯通。
《齐物论》全篇大致可分为七章:第一章,开篇提示“吾丧我”的境界,接着写“三籁”述自然音响。第二章,评“百家争鸣”学派间的争论。第三章,指出学派辩论、人物争论,乃由“成心”作祟,提出“以明”的认识方法和“照之于天”的认识态度。第四章,提出各家各派所见,不是宇宙之全,不是物如之真,只是主观给予外界的偏见。第五章,再度申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第六章,列举三个寓言故事,引申前义。篇末第七章,列举二则寓言“罔两问景”一段喻“无待”之旨。“庄周梦蝴蝶”一段,写“物化”之旨。
从思想内容上看,《齐物论》之思想承接了老子之“知”论与“与物反”的立场,对名家的析名思想、孟子对“辩”的态度也有所回应。在历史上,《齐物论》的思想主旨,对魏晋竹林时期的阮籍、嵇康,以及中朝时期郭象的自然主义思想都有所影响。
原著
《齐物论》出自《庄子》一书,为该书内篇的文章之一。《庄子》 亦称《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著,为道家主要代表作。《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言庄子“著书十余万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此后,《庄子》传本歧出,据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记有:司马彪注二十卷,五十二篇;崔注十卷,二十七篇;向秀注二十卷,二十六篇(一作二十七篇);郭象注三十三篇。现仅存郭象注本,为今通行本。今通行本还有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和王先谦《庄子集解》等。全书分为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著,外篇和杂篇可能杂有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多用寓言故事讲述哲理。
《庄子》内篇七篇前后连贯,思路一致,阐述了一种完整的以人为本、以社会为归宿的思想。其首先确立精神的绝对自由 (《逍遥游》),去除关于事物差别的偏见 (《齐物论》),然后提出依乎天理安时处顺的人生态度,作为生存于人间世的基本准则 (《养生主》)。然而其人生又不是纯粹个人的,所以又要不弃离人间世,并在其中活动 (《人间世》)。在人间世的活动,从心斋的修炼,到集道坐驰的境界,尚未至于精神完美的层次,所以继之而论品德完美问题(《德充符》)。在此之后,则要为世人做出示范,成为世人的大宗师,引导世人的努力方向 (《大宗师》)。仅靠大宗师的精神力量还不够,最终要凭借帝王的政治权威,使整个社会达到自为自化的层次(《应帝王》)。
作者
庄子,姓庄,名周,生卒年不可详考,约生于公元前369年,卒于公元前286年,宋国蒙(今商丘市东北地区)人,是战国中期道家主要代表人物。曾做过管理漆园的官吏。家贫,曾借粟于监河侯(官名),也曾麻鞋布衣见魏王,不愿做官从政。相传楚威王曾以厚礼聘为楚相,遭其拒绝,后“终身不仕”。唐朝被封为“南华真人”。
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为世界最高的本体。他的思想中还包含有朴素的辩证法因素,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之中,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可以转化的。主张通过“坐忘”,做到齐物我、齐是非、齐大小、齐死生、齐贵贱,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他认识到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之间有限无限的矛盾,提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观点。还探讨了语言概念和表达对象之间的矛盾。认为语言和概念(“言”)是静止的,概念表的对象(“所言者”)是变动的。
在伦理上认为仁义、是非、贵贱、利害、生死“皆生人之累”,理想的人生是从这些现实矛盾中解脱出来变“人为物役”为“物物而不物于物”,进人“万物一齐”“道通为一”的“逍遥游”的绝对自由境界。提出“心斋”“坐忘”“丧我”“无已”的修养方法,主张“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提出“无所可用”“处乎材与不材之间”“与时俱化”等处世方法。在美学上,认为自然界本身最美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因而崇尚澹然朴素之美。
主要内容
《齐物论》全篇分为七章:第一章,开头提示“吾丧我”的境界,"丧我”即去除“成心” (成见)扬弃我执、打破自我中心;接着写“三籁”述自然音响。第二章,评“百家争鸣”学派间的争论,以至众人役役,迷失自我。第三章,指出学派辩论、人物争论,乃由“成心”作祟,因此产生种种主观的是非争执、意气之见,因而提出“以明”的认识方法。并申论事物的相对性与流变性,以及价值判断的相对性与流变性,因而提出“照之于天”的认识态度。第四章,文本归结到“道通科技为一”;提出各家各派所见,不是宇宙之全,不是物如之真,只是主观给予外界的偏见的观点。后再申说“以明”的认识方法。
第五章,再度申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主旨。第六章,列举三个寓言故事,引申前义。第一个故事“尧问舜”一段,写自我中心之排他性和开放心灵之涵容性的不同。第二个故事“啮缺问乎王倪”一段,提出“万物有没有共同的标准”,申说价值标准不定于一处,并指出人群习于“人类自我中心”之非。第一个故事“瞿鹊子问乎长梧子”一段,描述体道之士的死生一如观及其精神境界。篇末第七章,列举二则寓言“罔两问景”一段喻“无待”之旨。“庄周梦凤蝶总科”一段,写“物化”之旨。
思想关联与背景
老子之“知”论与“与物反”的立场
《道德经》的核心范畴是“道”,但《齐物论》对“道”着墨并不多,更能显示两者言路联系的途径,是对“知”的观点,具体而言是疑知或去知的主张。 它不仅是一种态度,而且形成完整的言路。在老子的理论中,知、名、道是相互联系的。“道”是名(或言)的对象,而名言是知的手段归根到底“道”也就是知的目标。但“道”的基本特征是“无物”,而名的确定性同其所指称的对象的实在性是相联系的,故“无物”导致“无名”。无名不是没有或不可用文字贴标签,而是名言的字面含义不足把握或传达对象的情状。所以在老子那里,“知”可以分成逐物之知与见道之知两种,而这两者不但有区别,甚至是对立的。逐物不会见道,见道不可逐物。其所疑或所去之知,便是逐物之知。老子在“道”的名义下,着眼于“与物反”的社会或人生态度,表达了反对世俗的是非观念的价值立场。
《庄子·齐物论》的思想前提也是反世俗的价值观或曰“与物反”的立场。老子以祸福倚伏来表明价值的相对性,只是引人与时间有关的变的因素,强调任何状态都没有永恒性。但他并不否认在特定的时空环境内,祸与福自有其界线。庄子则不然,他以人、鱼、鸟、兽对色或“美”的不同反应为喻,问“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强调不同的主体本身在同一情形下对相同的事物自有不同的价值准则,没有优劣对错之分。他用以齐物论、是非的最重要的理由,就是不同的主体不存在公共承认的价值准则,因此,只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或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结果。
《齐物论》对“知”也作等级的区分:“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这一区分的标准,不是以知的客观性,即主客符合的程度为基础,而是以它的效果,即可能导致的社会影响(远离是非的程度)为尺度。“未始有封”之“物”是“齐之物而最彻底之“齐”则莫过于视若无物,连齐不齐都不用费心思。故齐物是为了齐是非,而无物是齐物的最佳形态。
名家之析名
名家的公孙龙提出过“白马非马”的命题,讨论特殊(白马)与一般(马)的关系,强调不能用特殊代替一般。其在《指物论》中还提出了“物莫非指,而指非指”的中心论题。探讨符号(指)与对象(物)的性质。事物借助符号或概念才能区分把握,而符号概念(能指)则不是对象(所指)本身。事物是天然的,符号或概念则是人为的。如果不存在对象(所指),符号(能指)将失去其意义;但如果没有符号(能指),则物或对象便无从区别。然而公孙龙无论“非指”还是“非马”都不是为“非物”立论。相反,是想通过名析理的手法,把事物区分得更清楚。庄子则着眼于“齐”,在《齐物论》中提出“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的观点,取消了两者之间的区别。名家正名实的思想主张是为了一种理想的社会秩序,这种秩序带有被设计的特点。而在庄子看来,任何理想总是部分人的理想,一旦有人想把自己的理想强加给社会,就会有是非纷扰的局面。要使生活安宁,功夫不应落在名上。
孟子之好辩
《齐物论》中有“剽剥儒、墨”,虽没点明论敌名字,而庄子、孟子各自言辞中,也没有阅读对方著述的直接记录,但两者言路中有相互对立的一面,如两家对“辩”的不同态度。庄子是“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孟子则以好辩闻名。从逻辑上看,《齐物论》中的“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正好是庄对孟的反击。在价值观上,孟子既反对“为我”又要抵制“兼爱”,主张爱有差等。不但情感次序,而且社会分工、等级的设置,都是他要维护的。《齐物论》则质疑确定这些是非标准的合理依据。
孟子的人性说多站在“全知”的视角,认为人性是共通的,还对人性的种种特征下以论断,提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等观点,以人禽对立为人性的界线。在庄子看来,人性表现为每个人的个性,除此之外不需要更多的规定了。而在人与物的关系上,庄子不仅不关心分界相反是要破除这种人为的界限。认为人的个性植根于其天然本性率性存真,就是人性的完满体现。从《齐物论》开篇的“吾丧我”至结束的“庄周梦蝶”,不论是听“天籁”还是悟“物化”既是对超验精神境界的摩状,也可看做对人的天性的一种隐喻。在《齐物论》中,庄子还从“齐物”的角度出发把人同其他生物放在价值相等的位置上。
思想主题
《齐物论》的思想主旨由齐“物论”、齐万物与齐物我这三个论题构成,其中齐物论是对争是非本身的正当性的质疑,齐万物是要求对万物自身价值的自然性与自足性的肯定,齐物我则是从自然性上把握生命以及生活的意义,三者层层递进,相互贯通,构成《齐物论》的完整主题。
齐是非
在常人看来,关于事物的判断和言论有是有非,但在庄子看来,是非就像彼和此(是)、生和死一样,是相对的有彼则有此,有此则有彼。有则均有,无则均无,固执一端而否定另一端是不可能的,自此一端以为是,自彼一端就以为非,争辩是无穷的。不仅争辩中对立双方的胜负不可作为确定是非的依据,就是请第三者出场也不能解决问题。因为第三者也有立场其意见也是主观的。即使是你我他,大家都站在同一立场上,那也只能说明我们主观上的一致而已。而人的是非之争,涉及的问题并非局限于人自身,而且还有人以外的事物。人不是无所不知的,不仅无法为他人,甚至无法为他物确立价值标准。而是非之产生,源于人的“成心”,即成见,因而庄子主张“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消解成见引起的是非判断,回到天然均等,没有是非的状态。
齐万物
依庄子的见解,是非的滋生,不仅在于有不同的判断主体,而且还因为不同的人本身对不同的物或对象,采取有分别甚至是势利的观光,即未经争辩便先有是非得失的计较。是非之争是基于对万物的区别与取舍,所以要齐万物,把万有看做一“有”。庄子将物抽象化,把存在的事事物物都只是看做“物”,万物便化为一“物”。齐物不是要以人为的手段去“做”齐它,而是为不齐为齐。齐不是形态上而是价值上平等,它是道的眼光赋予的,从“道”的角度来看,万事万物是“通为一”。
齐物我
由于是非纷扰、争辩无度而导致利欲竞逐,人心不宁,所以要齐是非;但是非之争,不仅源于不同主体之间立场或观点的分歧,而且根于每个人对各种事物进行区分取舍的态度,因此必须齐万物;然而,人对物区分取舍的态度,又是出于利用物的动机,把物、事甚至是他人,都看做是被自己支配的对象,这样,便只有齐物我,即解决我与物的对立,才能从根本上齐万物、以至齐是非。
在《齐物论》的开篇,庄子即以南郭子“吾丧我”的故事,揭示人是身一心相关联的存在物,它同物的不同主要不在于有身(有身如同万物之有“形”)而在于有心。正是由心支配身、从而导致人与物的分离甚至对立。在庄子看来,情系心之表现,而且是齐物的动机所在。人类的存在形式是可悲的,“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其形化,其心与之然”,从形成肉体降生以后就开始走向消亡,身体消亡后其精神也跟着消亡。而要克服这种不幸,就得摆脱“与物相刃相靡”“不知其所归”的生活方式。所谓“齐物”,就是通过改变已有的思想方式从而展示另一种人生境界的手段。
言述方式
《齐物论》一文的言述方式为寓言、重言与言相结合,基本可以代表《庄子》一书的基本言述风格。寓言即有所寄托之言,重言则引述前人之语,卮言便系不为常理所得之论。寓言是言述的形式,而卮言其实属于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而重言的性质,则由所引述内容而定。三言在层次上有所区分,寓言相对于直陈而言,重言则相对于独立论说而言,而卮言则相对于常理而言。所谓直陈,这里指论说中谈及对象时用词在字面上有确定的含义。独立论说指不把权威的言论作为立论的根据,而是从公共生活经验出发,依说理的规则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常理指人类共有的某些思想信念,其范围虽无法严格界定,但有些内容则很明确,如表达观点时不能在逻辑上自相矛盾。寓言是言述的形式,而卮言其实属于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而重言的性质,则由所引述内容而定。
相关注疏解读
林希逸《庄子口义》
林希逸是宋明理学学者,他的《庄子口义》多从理与心两个角度来解释《庄子》。如林希逸提出“成心者,人人皆有此心,天理浑然而无不备者也。”将“成心”与“天理”相联系,而且在他看来,不但“成心”所见成者为“天”,“莫若以明”之“明”是“天理”,“照之以天”是“天理”,甚至“天府者,天理之所会也。”《齐物论》要齐是非是基于对知的可能性的怀疑。其“知”包括价值判断的能力。依庄子,不仅人与人相知即思想交流有困难,每个人对事物的判断是否持续有效有问题就是个体的自我认同也会出现危机。因此完全不存在是非判断的客观标准,明智的态度就是无执著,无是无非。但理学的理是赋予万事万物以秩序的本体论范畴,有秩序就有分别,同时就有确定性存在。一旦要认理,就是承认有是非判断的标准。所以林希逸又提出“若欲一定是非,则须是归之自然之天理方可。” 将《齐物论》所谈论的是非问题与理学的天理相绑定。
释德清《庄子内篇注》
释德清俗姓蔡,字澄印,号憨山德清,法号德清,谥号弘觉禅师,是明末的一位僧人,晚年著有《庄子内篇注》。他注解《庄子》思想核心着重在“破”上。庄子《齐物论》在思想逻辑上分齐是非、齐万物与齐物我,三个层层递进的层次,而齐物我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只有齐物我,才能无差别对待万物,也只有万物一体,没有选择,才无是非可言。而憨山德清留意到了这一点,在《齐物论》题解中他说:“今庄子意,若齐物之论,须是大觉真人出世,忘我忘人,以真知真悟,了无人我之分,相忘于大道。如此则物论不必要齐而是非自泯,了无人我是非之相。此《齐物论》之大旨也。篇中立言以忘我为第一,若不执我见我是,必须了悟自已本有之真宰脱却肉质之假我。则自然浑融于大道之乡,此乃齐物之功夫必至大而化之,则物我两忘。如梦蝶之喻乃齐物之实证也。”将“齐物论”的核心落在了“忘我”,也就是在破除对“假我”的执着之上。
章太炎《齐物论释》
《齐物论释》是章太炎用佛法疏证并阐释《庄子·齐物论》的著作,初写本曾发表于《国粹学报》,辛亥革命之后又作修改补充,初写本和重定本均收入浙江图书馆所刻的《章氏丛书》。《齐物论释》原本、定本由王仲荦校点,收入《章太炎全集》第六卷,1982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学者苏美文指出在《齐物论释》一书中,章姓以“人我法空”为齐物思想的基石,观透外在万相万物之虚妄性而遮遣之,破名言相、破物我相,遣心缘相即空人我二执著,才能达到齐物之境界,进而以此“无”之体证,一体呈现齐物境界之大用,将齐物精神映应于世界种种。
文化影响
在魏晋时期,玄学成为学术主流,当时的名士好谈《老子》《庄子》《易经》三部经典。其学术发展大致可以分为“正始”“竹林”与“中朝”三个时期。“正始”时期,代表人物有王弼、何晏等,重视《老子》的解读。“竹林”时期则以“竹林七贤”阮籍、嵇康等为代表,更重视《庄子》。“中朝”时期的代表如郭象等,留有《庄子注》。
竹林玄学
在是非问题上,阮籍效《齐物论》“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的说法,也把儒墨之争看做百家惹是生非的开端。在其《大人先生传》中提出尊贤、竟能、争势、宠贵等现象的出现,是区分贫贱、富贵的价值观念诱导的结果,它“驱天下以趣之”而有“上下相残”甚至“亡国戮君溃败之祸”的观点。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从认知上找根源,就是由于对事物采取有分别的态度,有分有别就会有争有辩。要消除这种祸根,就得提倡齐同的眼光。这样的观点在其《达庄论》上也有所体现。但阮籍对《庄子》的理解基本是抓住庄子的核心《齐物论》的思想内涵,然而并未提供更深刻或更有启发性的解读。
《齐物论》对于嵇康思想影响则主要体现在对“天籁”这一概念的界定上。《齐物论》开篇南郭子綦教子游倾听大千世界的各种音声(地籁、人与天籁)时,提出了“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的说法,正是对“天籁”的“自然”性的一种断定。而嵇康提出“音声之作,其犹臭味在天地之间”,认为声音之和谐源于天,这表明庄子的“天籁”义,是嵇康乐论的基调。当代学者陈少明则提出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可能是以论乐的形式,对《齐物论》中齐是非的观点的一种补充论证。他认为庄子之所以提倡泯是非,原因在于在争是非的生涯中,总是伴随着喜怒哀乐的情感纠葛,最终结果都是可悲的。所谓无知,就是去哀乐之情、无得失之患。而嵇康强调“声无哀乐”,与庄子泯是非的观点一致,更是通过把感情剔除在音乐之外,在更根本上为齐是非提供另一论说。
郭象与《庄子注》
郭象是魏晋玄学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通过注解《庄子》发展了属于自己的哲学体系,并将《庄子》一书对魏晋玄学的影响提升到了一个顶峰。自然与名教的关系,是魏晋玄学探讨的一个核心问题。王弼和郭象一前一后,通过对道家经典的解读,对深化自然的哲学含义。 但王弼用功在《老子》,郭象致力于《庄子》。《齐物论》注则是郭象表达其自然主义最集中的文本。
“天籁”是《齐物论》开篇南郭子对“吾丧我”状态的一种解释,它是借助于对人籁、地籁及天籁三组不同类的声音的对比去隐喻不同的生命境界。最高的境界是天籁,但是庄子并没有指明天籁具体内涵所指,而只是以“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耶?”的反问作结。而郭象就从这个“自”字引出他的自然义,他认为天籁不是另类的东西,而是与人籁地籁相属的状态,用以比喻各种事物的共同的存在性质。它主要回答事物存在的原因。天籁就是天然,也即自然。这个自然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物与物之间不能互生,即没有因果关系;二是各种物本身就是自己存在的原因。围绕“自然”这一核心,郭象关于遣知、造物无主、物各自生、性分自足、有待无待、以及独化等概念,几乎都在《齐物论》注中得到论述。
相关争议
篇名读法争议
因对《齐物论》主题的理解不同,历来学者对其应读作“齐物”论,还是读齐“物论”抱有争议。认为“齐物”二字连读的有古代学者刘逵、刘琨、刘勰等。刘琨在《答卢湛书》中提到“远慕老庄之齐物。”刘在《文心雕龙·论说》中更是直接点明:“庄子“齐物’,以论为名。”但宋以后,已有人主张“物论”连读。如王应麟《困学纪闻》就说:“庄子《齐物论》,非欲齐物也,盖谓物论之难齐也。”王夫之在《齐物论》的题解中也主张“物论”连读。今学者陈少明则怀疑“齐物论”之篇名并不是庄子本人所取,而是出自汉族手笔,并进一步指出两种理解都可以在《齐物论》中找到依据。
齐物论是否为相对主义争议
《齐物论》传达的是相对主义思想这一观点早在郭象、成玄英、陆德明、王先谦四人对《齐物论》“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一句的解读中已见端倪。他们都将“天钧”理解为“均平”之意,已见承认是非的相对性,是非两者均平的倾向。因此后半句“是之谓两行”便容易衍生出“是非两可”的相对主义理解。而在近现代,中原地区国内受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影响,易将庄子界定为唯心主义,从学理上对庄学持反对态度。加上庄文语言风格相对性较强的特点,便置其在相对主义的界域当中,更有甚者将庄子推向不可知论或诡辩主义的范围里。 当代学者陈赟则认为对是非的相对性的强调,并不等于说《齐物论》是相对主义。在相对主义与多元论之间,《齐物论》的倾向更像是多元论。他还更进一步提出,《齐物论》的整体逻辑其实无法被多元论所囊括。如果说价值的相对性只是价值的多元论的一个出发点,而不是终点,那么价值多元论也只是《齐物论》的又一个起点,但却不是终点。通过一系列的视域“上行性”的转化,《齐物论》又超越了多元论,甚至超越“价值”本身。
篇章评价
明代高僧憨山德清:“将要齐物论,而以三籁发端者,要人悟自己言之所出,乃天机所发。果能忘机,无心之言,如风吹窍号,又何是非之有哉!”
新儒家代表人物方东美:“庄子在《齐物论》里,要把真正的自由精神,变做广大性的平等,普遍的精神平等。”
现代学者陈少明:“它(《齐物论》)具有丰富而纯粹的哲学内涵。全文三千多字,洋洋洒洒,除‘有儒墨之是非’一句外,均不指涉具体的历史内容,这意味着它试图讨论最普遍意义的问题。这些问题集中在是非、有无及物我(或心物)等结对的范畴上。这不但与儒家经典如《孟子》在表达其不乏哲学意涵的理想时,与时势问题纠缠不清不同,也与《庄子》外杂篇许多激烈的政治批判不一样。”
名言章句
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
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篯铿为夭。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也。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参考资料
庄子:内篇:齐物论.ChineseTextProject.202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