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开化街道

开化街道

开化镇地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城区,是全县乃至全州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与东山乡毗邻,南、西、北面与攀枝花镇接壤,是通往省城昆明市、广西南宁和越南河内的交通要道。境内属温热气候,是一坝区,海拔在1250~1301米之间。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开化街道常住人口为123099人。

地理环境

开化镇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境中部延伸到东南部,面积300.21平方千米,人口14.30万人(2006年)。开化镇是云南省文山县的一个乡镇,地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县政府所在地,交通方便,东面邻古木镇,南面邻平坝镇,西面邻马塘镇,北面邻东山乡。

开化镇所处地理位置优越,距省会昆明市377公里,距广西南宁675公里,距越南河内420公里,距国家级对外开放口岸河口160公里,天保口岸122公里。是文山州重要交通要道。

辖区海拔在1097-1983米之间,无霜期年均329-330天,年平均气温17.1℃-18.1℃。镇境内坝区占60%,盘龙江过境南下,水利条件优越,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967.1毫米-1225.1毫米;半山区石灰岩、铝土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19.20%。

行政区划

辖16个社区、8个行政村:沙坝、振华、兴隆、梁子、北桥、永通、大兴、文新街、攀枝花市、高登、红旗、西山、螺峰、七花、卧龙、新平坝;大以古、里布嗄、高未、迷洒、白沙坡、塘子寨、铜厂、干河。镇政府驻文山新城区开化北路。有汉、壮、苗、彝、傣、回等民族。辖区海拔在1097-1983米之间,分城区、坝区、山区和半山区,坝区面积占全镇面积的30%左右,城市面积18平方千米。盘龙江过境南下。平船、砚河公路在此交会。古迹有灰土寨古人类遗址、明代教化长官司旧城址、绞花、清康熙八年(1669年)飞涯和尚所建大兴寺等,风景区有西华山、盘龙河山峡峡谷、白沙坡温泉、头塘坝公园等。

人口民族

318个村(居)民小组。现有农户12106户,共58226人,其中:农业人口总数为52019人,劳动力29344人。

开化镇辖16个社区(2005年11月新增设卧龙、七花、螺峰、新平坝4个社区),8个村民委员会,112个自然村,310个村(居)民小组。辖区内共有365个省、州、县单位。居住着汉族壮族苗族彝族傣族回族瑶族白族蒙古族、僳族共10个民族,总户数15939户。民族中以汉族、壮族、苗族、彝族为主。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开化街道常住人口为123099人。

自然资源

开化镇的国土面积为300平方公里,海拔1280米,年平均气温19.1℃,年降水量779.0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甘蔗烤烟、蔬菜等农作物。全镇耕地面积42583亩,人均耕地0.82亩,林地132430亩,森林覆盖率19%,共有经济林果地11724亩。

历史沿革

清康熙六年(1667)设开化府即开化城。雍正八年(1730)在此设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未编入里甲,由府直属。宣统元年(1909)至民国18年(1929)为文山县中区,辖城内外5段。民国19年(1929)为文山县第一区,辖云集、威远县、佛寿、大兴4镇。1951年设攀枝花市区,以县城专设城关区。1958年两区合并建红旗公社。1960年分出设县蔬菜农场,1961年改称城市民公社,1963年复称安源区,1966年改称城关镇,1986年以古城名称开化镇。1997年,面积5.3平方千米,人口6.3万,辖梁子、兴隆、北桥、南桥、振华5个行政村。

1997年,面积242.7平方千米,人口4.8万,辖文新街、白沙坡、塘子寨、攀枝花、大以古、高登、干河、里布嘎、红旗、高末、迷洒、铜厂12个行政村。2000年撤乡建镇,下辖行政村、社区居委会。2004年,撤销开化镇、攀枝花镇,设立开化镇,镇政府驻原攀枝花镇政府驻地。全镇面积300.17平方千米,辖12个社区、8个行政村,111个自然村,310村(居)民小组。居住着,总人口159902人(其中,居民63688人,农民49714人,流动人口46500人)。2005年11月新增设卧龙、七花、螺峰、新平坝4个社区。总人口167191人(其中,居民65302人,农民50589人,流动人口51300人)。

清康熙六年(1667年)设开化府即开化城。雍正八年(1730年)在此设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未编入里甲,由府直属。

宣统元年(1909年)至民国18年(1929年)为文山县中区,辖城内外5段。

民国19年(1929年)为文山县第一区,辖云集、威远县、佛寿、大兴4镇。开化镇

民国26年设云集、威远县2镇,分辖城区5保和东、西山前后5保,地域含今追粟街、东山等地。

1950年1月7日文山县城解放,两镇合并为云威镇,5月云威镇、攀枝花市区合并为文山县中心区。

1951年设攀枝花区、以县城专设城关区

1958年两区合并建红旗人民公社。

1960年分出设县蔬菜农场(1961年改称城市人民公社,1963年复称安源区,1966年改称城关镇,1986年以古城名称开化镇)。

1963年分出设区。

1966年撤区,划出追栗街、东山全部及平坝区之一部称攀枝花公社。

1984年改设区,下辖小乡。

1987年撤区改乡,下辖行政村。

2000年撤乡建镇,下辖村委会、社区居委会。

2003年12月开化县攀枝花市两镇合并,称开化镇。

经济

全镇农民收入以种植业收入为主,2006年全镇经济总收入19812.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50元。全镇内干群关系融洽,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开化镇的发展重点主要是:一是以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为重点,加快三七种植、旱藕、半夏等中药材种植基础建设,大力发展国际型优质烤烟以及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开发以经济林果种植、无公害果蔬及“农家乐”为重点的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业。二是加快高稳产农田建设,改善农村人畜饮水条件。三是争取资金,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四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科技意识,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五是针对农民的基本情况,邀请技能部门对失地农民进行技能培训,增加就业率。六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资金、项目,想尽一切办法增加农民收入,力争在十一五期末全镇年人均纯收入增加到4083元.

开发项目

计划新建三鑫现代农业开发与科技示范园。园区总面积1350亩。其中: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区100亩,种植经济作物、反季节蔬菜、花卉等,计划投资300万元;经济林果示范区900亩,种植石榴、大青枣等林果,计划投资700万元;特种养殖示范区350亩,乌鸡环颈雉西洋鸭子肉狗等,计划投资300万元。

计划新建元亨豫丰综合大楼,集信息、保健、商场为一体,采用引资兴建,总投资1500万元。北桥金鑫商贸城引资兴建,总投资1000万元;琵琶岛民族风情园配套项目建设,总投资1000万元,北桥综合大楼,总投资1000万元。

第一产业

开化镇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于本县内,2006年种植业销售总收入4390.6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22.16%。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等,经济作物有甘蔗烤烟、花生、蔬菜、林果等。烤烟产值1328.30万元,湿地松杉木、石榴、花红李等林果栽培已初见成效。蔬菜产量居全县之首,并在大力发展养殖业。

旅游

风景名胜方面,典籍有对开化县府域内“一观、二阁、三庵、西门、五亭、六桥、七寺、八大庙”的记载,大部份在今开化镇域内,至今遗迹、遗址尚在。观音阁(小西门)、大兴寺、寿佛寺、五子祠等分别定为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先后在开化镇域内新建了盘龙公园、琵琶岛公园、东山公园及双桥花园;将原州运动场改建为市民休闲广场;修缮寿佛寺、修复并扩建大兴寺。特别是投巨资在“东山雁塔”遗址上建起了高大雄伟的建水文笔塔,使这一景观成了体现文山城风景名胜的标志性建筑。其他还有部分商场、机关门楼及街道牌坊、街心雕塑等建筑,均体现出一定的地方特色。

境内有灰土寨古人类遗址,有旧城、绞花等古迹,有西华山盘龙江山峡峡谷、白沙坡温泉等著名风景区。随着文山城市建设逐年向境内扩展和高效万亩农业示范园区、三七工业园区、暮底河水库等项目的启动,全镇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社会

教育

开化镇有村小学31所,校舍建筑面积62967平方米,拥有教师292人,在校学生8635人。整个镇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人数8635人,其中小学生人数6009人,中学生人数2626人。开化镇建有文化活动室52个、业余文娱宣传队63个。

境内有师范专科学校1所,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最高学府;职业中等技术学校9所,普通中学4所;建有4所医院和各种文化、体育等场所设施。积极创建”安全、文明、卫生”小区,共设有79个安全小区,合格率达95%,实施城市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积极开展文明户评比活动,5个居民委员会全面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共有2700户人家挂上星级牌子。

基础设施

开化镇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整个镇共有7329户通自来水,3490户还在饮用井水,1231户还存在饮水困难;12094户通电,7558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1047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825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6915户。

该镇辖区内自然村进村道路多数为沙石路面,交通方便,村内主干道多为未硬化的土路面。整个镇共有3358户建有沼气池,已完成“一池三改”的2197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754户;建有小水窖1917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4923亩。

社会保障

2008年开化镇切实关注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工作有序开展,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灾救济、扶贫帮困、优抚工作、老龄工作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面不断扩大。按照“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的要求,管好用好救灾资金。发放救灾救济款27.64万元,农村低保金15684人次47.05万元,各类优抚补助款1118人次111.4万元,城镇居民低保金42393人次366.8万元,拨付敬老院老人生活费6.75万元、医疗补助3.89万元、9名弃婴领养费2.7万元、护理费0.5万元。 

参考资料

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开化街道地名介绍.博雅地图.2021-05-26

文山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文山市人民政府网站.文山市人民政府网站.202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