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镇
朱砂镇是广东省信宜市的一个辖镇,位于信宜市的西北部。该镇是南药重点生产基地,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高岭土、花岗石、云母石、金、银、锰、铜、铁和碳酸钙等。特别是瓷石矿,初步探查显示境内储量约为1000万立方米。朱砂镇的地理坐标为北纬22°30΄9.7˝~22°38΄44˝,东经110°53΄8.8˝~111°0΄52.4˝。镇内有茂高速公路、洛湛铁路和国道207经过。朱砂镇的面积为282.03平方千米(2017年),辖32个行政村,总人口为55836人(2020年)。朱砂镇是信宜市面积最大的乡镇,也是信宜市最大的镇之一。该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当时属于信宜县信丰都。1986年冬,朱砂镇建制成立。2003年11月26日,原朱砂、旺沙和安三镇合并为新的朱砂镇。截至2019年末,朱砂镇的户籍人口为99552人。该镇辖3个社区和32个行政村,镇政府设在朱砂街。朱砂镇拥有80个工业企业,其中包括10个规模以上的企业,还有32个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综合商店或超市。
历史沿革
朱砂,因镇境内朱砂岭(古名胭脂岭)而得名,梁、陈、隋属梁德县,唐、五代十国、宋初属怀德县,宋后、元属信宜市中道巡检司,明朝万历年间为信丰都属西宁县。清代初改称大胜堡属信宜县。民国21年为信宜县六区朱砂乡;民国29年为三区大胜乡。
新中国成立初期仍为大胜乡;1952年12月为信宜县第六区,后称朱砂区;1957年2月改为朱砂乡;1958年秋成立朱砂人民公社;1961年6月改为朱砂区,辖朱砂、里五、安莪、贵子、旺沙、平民6个人民公社;
1963年1月撤区复为朱砂人民公社;1983年12月,复为朱砂区;1986年冬,建制为朱砂镇。原安莪镇、朱砂镇、旺沙镇于2003年11月26日并进现朱砂镇。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朱砂镇位于信宜市北部,距市区29公里,东与贵子村、茶山两镇接壤,南连怀乡镇、池洞两镇,西与金垌镇交界,西北同容县毗邻,北与岑溪市相连。
行政区划
经济
农业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木薯、玉米、花生、大豆、瓜菜等。镇内的人文景观有锡三公祠、敕书楼、南瓮大山、黄华江虎跳景观、石根山、五马归槽、三叉顶。
朱砂镇推进“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良好。文料村申报成功“一村一品”百香果项目,双砥村建有澳洲坚果-南药(益智)生产基地、燕贺村建有澳洲坚果基地,同时依托种植百香果规模较大的文料村、双砥村和燕村,辐射带动全镇的百香果、坚果产业;林渥村、旺沙村的南华李和沙糖桔种植,石印村的山地鸡养殖初具规模。
养殖业
已探明矿藏有20多种。全镇三华李面积2.4万亩,八角、佛手、肉桂等南药种植面积达1.2万亩。养殖业也有一定基础,山地鸡年饲养量达750多万只,生猪年饲养量达3.7万头。
工业
该镇牢固树立“工业立镇,工业兴镇”的发展思路,大力吸引本地和外地资金,加快小水电开发,全镇已建成电站13座,在建电站4座,总装机容量达2万多千瓦。全镇现有企业1866家,从业人员1万多人。主要产业有:交通运输机械配件、建筑材料、橡胶制品、玻璃制品、竹木藤制品等。
旅游业
该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一泻千里的“虎跳”瀑布、气势磅礴的“五马归槽”和清香幽静、苍松叠翠的“大王庙”等风景名胜,是旅游观光的和投资置业的理想之地。
卫生建设
通过各查检组的汇总,检查团一致认为朱砂镇创建卫生城镇机构健全、街道整洁、设施完善、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深入到位、除“四害”工作扎实有效。卫生各项指标达到茂名市卫生先进镇的要求。朱砂镇委、镇政府对卫生工作高度重视,近两年来,投入近10万元,完善了镇内垃圾填埋场、镇区公厕、垃圾运输工具等设施以及聘请环卫工作人员,形成了日产汽车公司日清的清运机制,有效解决了镇区脏、乱、差问题。镇政府、卫生院、各中小学校都设立健康教育专栏,定期更新健康、保健及防疫知识。
文化
植物有松、杉、孟宗竹、肉桂、红锥、龙眼、三华李、黑橄榄、八角等130多种;野生动物有野猪、果狸、鳞甲目、龟、石蛙等30多种。
美食
老鹅煲是民间有:‘喝鹅汤吃鹅肉,一年四季不咳嗽’的谚语,鹅肉又称‘世界绿色食品之王’蛋白质的含量很高,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并且脂肪含量很低·鹅,又名家雁,禽八珍之一,高蛋白低脂,《本草纲目》记载:鹅肉“甘平无毒,利五脏,解五脏毒,止消渴,补气之功效”鹅具有消热、解毒、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养颜美容等医疗功效
还能“补虚益气,暖胃生津,止咳化痰,补充糖尿病患者营养,控制病情发展,对于预防感冒和急慢性气管扩张有显著疗效,健胃生津,延年益寿,老少皆宜。”
老鹅剁块洗净 如冷水锅置火上焯至表面断生捞出用清水再次清洗干净 葱切段 姜切片 西亚火葱和蒜苗切沫 党参2-3棵洗净 枸杞10g洗净 野生菌菇洗净备用
将汤锅置火上 已经处理好的鹅肉放入汤锅中约加3千克水 再放入党参 葱段 姜片 旺火烧开 文火慢炖 撇去浮沫 文火炖约1.5个小时 用筷子剔出汤锅中的葱段和姜片 加入野生菌菇再用文火慢炖0.5个小时就可以放枸杞 食盐 白胡椒 味精了 调好味后停火
沙锅煲置火上烧热端下 将已经炖好的老鹅装到烧热的沙锅煲里 再撒少许的香葱和蒜苗沫 这锅靓汤就可以上桌了。
特产
网箱鱼
信宜市境内的黄华江及其支流朱砂河,因自然生态环境好、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近10多年便有人在河道发展网箱养殖业,主要养殖草鱼(草鱼)等,效益可观。
【简介】黄华江网箱鱼体略呈圆筒形,头部稍平扁,尾部侧扁;口呈弧形,无须;上颌略长于下颌;体呈浅茶黄色,背部青灰,腹部灰白,胸、腹鳍略带灰黄,其他各鳍浅灰色,以肉质鲜甜,嫩滑无腥味见称。
交通
已经竣工的洛湛铁路途经该镇,并在该镇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相邻的旺科村设会让站,建设中的包头-茂名高速公路也贯穿全镇,并设出入口。2015年12月28日,途径该镇的包茂高速将正式通车。
人口
2021年6月,信宜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发布,朱砂镇人口数为55836。
社会
教育事业
朱砂镇有中学1所,小学15所,分教点4个,2000年在校学生8081人,其中中学生2002人,小学生6079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4.3%;幼儿园5所,在园儿童120人。
各个学校还开设健康教育课,使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85%和80%。镇区内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都要求持有“食品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合格证上岗食品卫生合格率、餐具消毒合格率都达到80%以上。全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5%以上。
旅游
高速出入口
包头-茂名高速公路贯穿朱砂镇,并设出入口。旅游资源方面除了石根山外,还将利用黄华江自然优势打造水上娱乐旅游项目。该镇还在包茂高速出入口处谋划首期控制用地2千多亩,将会进驻客货运场物流区、工业区、行政服务区等一批新项目,项目建成将会使朱砂镇的优势进一步提升,为朱砂建成次经济发展区奠定坚实的基础。
朱砂镇位于黄华江在信宜市境内最下游,是古汉文化传入最早之地,也是汉族最早迁入的地区,研究黄华江文化,朱砂镇最重要,比镇隆镇出名。在信宜高速最先进入朱砂,铁路最先进入朱砂,国道最先进入朱砂,汉人及汉文化最先进入朱砂,大汉朝的伏波将军的军队也是从朱砂进入信宜,朱砂——信宜文明的窗口。
石根山
朱砂镇的石根山风景旅游区已经逐步完成,石根山海拔990米以上,站在山顶,可以四目极望,这里是两广(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交界处。风光无限,用“一脚踏两广”来形容也不为过!石根山半山的悬崖绝壁上建有水泥栈道,登上去有种走在“通天路”上的感觉!
石根山风景旅游区是信宜市朱砂镇实施“旅游旺镇”战略而系列开发的“龙头”项目。总投资6000多万元。石根山开发规划由桂林市七颗星旅游规划咨询有限公司和桂林桂工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编制,规划突出石根山“雄、峻、奇”的景观特色,彰显“石根峻险秀,万般奇特景”旅游形象理念。已完成进山公路的路基扩建工程,各小景点的发掘以及配套设施正在建设当中。石根山将打造成以生态为基础,以文化为灵魂,以市场为导向,以石文化为主题,祈福文化为辅的观光游览、户外运动、康体娱乐、养生祈福、休闲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
莲花祠
朱砂莲花祠位于朱砂镇莲塘村的莲花自然村,距朱砂圩1公里。该祠建在一个圆土墩上,此墩地形似一朵莲花,故称莲花祠。莲花祠建于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当地余姓为纪念追授巡政厅中议大夫内部员外郎加三级炳先祖而建,祠宇坐西北向东南,进深32米,宽10.6米,建筑面积339.2平方米。分头座、二座,头座三间通庄,二座分三间,左右有走廊,全祠砖木结构。二座厅内和门前有壁画,正屋脊有七仙祝寿等浮雕,檐底下有板雕,画雕人物鸟兽,栩栩如生,花草树木工艺精湛,色彩鲜艳,祠宇门前有一池塘映照,十分宏伟壮丽。
锡三公祠是茂名市保存最好、最大的聂氏宗祠之一,位于信宜市县级市的朱砂镇。是处于鉴江流域的上游,和西江流域接壤的地区了。其祠堂的后寝进深架数量是迄今调研看到最多的,金柱跨一丈六八,开间净宽21瓦坑。梁架形式仍然是密集檩条的形式,驼橔、梁头间隔承接檩条,而且相当标准,没有一处有意的变化和简略。其形制的标准、保存的完好是茂名市数一数二的祠庙了,绝非冼太庙可比。
敕书楼位于双砥蒲竹径自然村,建于明朝天启六年(1612年),朱由校皇帝为表彰卫士余应晓(又名余潜斋,朱砂人)救驾有功,在他晚年退职回乡时敕赐书柬。余应晓在村中腐竹径建“敕书楼”供奉之。该楼是一幢坐南向北的两层古楼。砖木结构,建筑精致,红墙绿瓦,拱门花窗,具有浓厚民族特色。屋顶左右起锅耳形屏风,正门上方有一块竖直匾,上用正楷柳体写“敕书楼”三个大字。书柬原存放在后楼正厅中,现已失。楼房保存完好。
位于广东省信宜市市朱砂镇里五村,是朱砂镇里五村陈氏家族奉祀入信宜开基始祖陈敦厚(陈爵元)的宗祠,附近还有一片祠堂群。陈敦厚公祠已有250多年历史,是信宜现有祠堂中历史比较悠久的一个,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该祠堂坐东北向西南(艮坤兼寅申),砖木结构,三进四合式格局。始建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咸丰元年(1851年)被何名科部队烧了屋面,不久修复;咸丰十一年又遭陈金缸兵烧屋面,同年又修复。现聂氏宗祠整体保存完好。祠堂面宽17米,深40米,高8.1米,两侧有横廊,占地680多平方米。头座三间通庄,正厅有拜堂,厅内有壁画24幅;二座三间通庄,厅内有壁画16幅;前座厅内壁画9幅,前面檐下有壁画11幅;横廊共有壁画14幅。整个祠堂共有壁画74幅,还有书法条幅6幅。壁画内容主要是人物、花草、山水等,如“郭子仪祝寿”、“姜太公钓鱼”、“罗伞遮太子”、“仙姬送子”、“龙凤呈祥”、梅兰竹菊等。屋脊是压顶浮雕、泥塑和彩色陶瓷龙凤,惜在“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6年)被拆除。聂氏宗祠头座正厅悬挂有3块匾额:1、“钦点副榜”“钦点陈大鹏,光绪五年”;2、“钦点副魁”“钦点陈梅阁”(部署时间);3、“尉为人瑞”“表彰陈国通高寿,民国总统赠,民国5年”。在头座正厅保存清代信宜市进士陈熙敬、李崇忠、刘汝新和庶吉士陈树勋所撰对联。
大胜黄氏宗祠
大胜黄氏宗祠,位于朱砂镇大胜寨,坐北向南。该祠为三进院落四合式布局,砖木结构,共14间,占地面积832.82平方米,清光绪年间建。正门墙上有“仙姬送子”、“三公报喜”、“三星在户”、“连登三甲”、“状元及第”、“大狮少狮”、“三顾诸葛”、“独占春魁”等10多幅壁画和两幅诗词行书书法。壁画的画面清晰,人物惟妙惟肖,诗词书法强劲活泼,有较高艺术水平。中进右侧有云板、木鱼(用木板雕成鲤鱼形)。当时,纪念有功的名人,上级官府才允许敲云板打木鱼。后进中厢摆放着三位人物的牌、像:正中是黄少乔的碑牌,高0.74米,宽0.30米;左下方是黄起斌的木雕人像,高0.68米,胸围0.24米,头戴方项,身披甲纲,手捧朝柬;右下方是黄起判的木雕人像,高0.68米,胸围0.26米,右手持着宝剑。上方有“龙凤朝阳”木雕牌匾,后来已拆除。
黄少乔是文林郎,他的儿子黄起斌和二儿子黄起判都是武官。明朝末年(1628~1630年),两广交界处容县关垌,地处偏僻山区,有个匪贼巢穴。当时,匪贼常到附村庄抢劫掠夺,扰乱社会,破坏生产。总兵黄起判带领人马多次攻打匪贼巢穴,都攻打不下,黄起判被杀害。武略骑尉黄起斌,决心为弟报仇,为民除害,巧施战略战术,一举将贼首陈义杀死,剿灭匪众,取得完全大胜利,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生产发展。消息传出,明崇祯皇帝闻讯,敕封黄起斌为“尚书阁老”,并以“大胜”为名,封大胜乡、大胜保、大胜寨等简称“三胜”地,归他管辖。当地人民已习惯,把大胜寨一带称之为大胜地方。
南瓮大山位于信宜市朱砂镇西北部,南瓮顶主峰(也称十二火灶),海拔1054米,南瓮大山横崎如屏,据称山中曾有瓮藏金银而得名。南瓮顶山体红壤土石山,山坡北陡南缓,山腰以下,森林茂盛,树木葱茏,属典型的亚热带林区,半山有梯田小村庄,树木种类以松树、桉树为主,伴以楠木、红黎、石踏、鸭脚树等,山上权木丛稀松,山脊上草木皆荣,青葱翠绿。小草儿顶着露珠儿在那翻滚,不时有圆润的露珠滚下草丛,散失于泥与草之间,山梁有连片天然大草场。南瓮顶迎北朔风囗,山南坡平缓背风,因而易生雨雾,2010年2月18日,南瓮顶曾出现大面积的冰凌现象,所有树木都银装素裹,白雪皑皑,一派北国风光,让来这里观赏的游客兴奋不已。在北纬22度35分低纬度地区出现大面积的冰凌是历史上少见的,据了解,南瓮顶几乎每年冬天都有冰挂现象,但面积较小,这次大面积的冰凌现象是由于连日来持续低温,山顶上的气温降到零度以下,再加上浓雾笼罩,湿度大,致使山上植被结冰,形成大片壮观的冰凌景色。南瓮顶在粤西山脉中,山势大而不险峻,伟而不峥嵘,倒像柔情然的娇娃,一派青山悠然秦岭在,饮烟飘渺牧笛归的田园景色。2010年,朱砂南瓮山结冰;2014年朱砂南瓮山结冰。
金色旺科
朱砂镇有个旺科村。听当地老人讲:旺科原叫旺坡,实为黄坡。因旺是兴旺,黄是枯黄,旺的意头比黄好,人们便把黄坡改称叫旺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人们希望后代多发科甲,再改称旺科。昔日,村中陈家庄屋旁的山坡植被裸露,全是黄泥,一片黄灿灿。每年陈家庄人都铲草皮覆盖,但不知为什么,植好的草被到第二年又全部枯死,被雨水冲走,黄灿灿的黄又重新露出来,年复一年,任凭庄人植草,这个山坡就是不长草,黄灿灿不变。故人们管这个山坡叫黄坡,即后来的旺坡,今之旺科。
埠头杨渭宝公祠
杨渭宝公祠,位于朱砂镇埠头村,是埠头杨氏奉祀四世祖汝公祖祠。杨汝璜,清代人,岁贡生,字继述,堂号谓宝。
渭宝公祠坐南向北(丙壬兼午子),砖木结构,前中后三进,院落四合式布局,设有后楼。祠宽23.30米,进深27.80米,总面积647.8平方米。该祠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年(1712年),距今已有290多年。后座高10.8米,中间大厅供奉有“清白传家”牌匾及先祖牌位,每年设春秋二祭供裔孙拜祭祖先,祈祷国泰民安、家族兴旺。后座正脊压顶镶有“双龙吐珠”,二座是“金凤朝阳”,前座是“鱼跃龙门”。四角翘檐,上塑虎狮等软陶泥。前座正厅面墙刻有“郭子仪贺寿”、“仙姬送子”等图案。院内回廊檐下有“八仙贺寿”、“松鹤延年”、“桃园三结义”及“二十四孝图”。
整座祠字气势雄伟,重檐雅致,雕梁画栋,雄浑古朴。后枕尖峰顶,前有广场,广场前有2亩多面积的月形池塘,该祠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破坏,后来杨渭宝的子孙集资重修,改称应浩书院。
参考资料
信宜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信宜市人民政府网.信宜市人民政府网.2021-06-26
莲花祠.https://www.06681.com/discuss/thread-494106-1-1.ht.2021-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