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译林058:富兰克林自传
《双语译林·壹力文库058:富兰克林自传》为美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发明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所作。自传从1771年动笔,历时17年完成,其中断续两次,自传按续写的时间顺序分为三大部分。结尾附有富兰克林的谱系和年表。富兰克林在《富兰克林自传》中,以和后辈、青年人谈心为基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自己自波士顿贫穷的家庭成长为在世界享有盛誉的美国建国元勋的奋斗历程,他在自传中无私地分享了自己成功的经验,朴素的话语中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已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励志书。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双语译林·壹力文库058:富兰克林自传》编辑推荐:富兰克林,美国最伟大人物之一,《独立宣言》起草者,现代文明之父,人类道德与理性的完美诠释者,从印刷工到政治家、实业家、科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译者:李自修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是美国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同时亦是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及发明家。他是美国革命时期重要的领导人之一,参与了多项重要文件的草拟,并曾出任美国驻法国大使,成功取得法国支持美国独立。
图书目录
《双语译林·壹力文库058:富兰克林自传》目录:
新版译者前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附录
本杰明·富兰克林谱系
富兰克林年表
新版译后记
……
《BENJAMIN FRANKLIN'S AUTOBIOGRAPHY》
后记
对于富兰克林其人,记得还是从中学世界历史课本里获悉的。但接触他的《自传》原文,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却应该是在大学三年级,老师给我们开“英美散文选读”课的时候了。选的就是富兰克林从孩提时代对书情有独钟的那一著名段落。学了以后觉得,英文竟然还有这么写的,简直明白如话,仿佛一个老年人叙家常似的。所以立即喜欢上了本杰明·富兰克林的文章。不久,从图书馆借来他的《自传》,认真读了一遍。后来在大学讲授英美文学,也都有意识地选取《自传》的这一段落,以期让学生了解这位伟人的生平,并帮助他们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2005年8月,我在烟台市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期间,当时在人民文学出版枉外国文学编辑部任职的刘开华先生告诉我,他们正在筹划一套包括富兰克林的《自传》在内的丛书,并约我翻译。我答应了,并不是因为自己的翻译水平多么高超,而是因为自己太喜欢本杰明·富兰克林和他这本书的缘故。这就是试译本书的缘起。
翻译过程中,鉴于富兰克林的特殊行文风格,译者在下笔时也力求使译文摆脱自己以往的语言习惯,摆脱自己惯用的词汇和句型,尽量如实地移植或者反映富兰克林式的句型和节奏。在这些方面,肯定还有许多地方做得不够,还不尽如人意,但可以欣慰地说:我努力了。
《自传》初版将近十年后的今天,北京凤凰壹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赵延召先生发来电邮,称:拟再次出版该书。闻后欣慰和惶恐之情兼而有之:欣慰,可以说这是在某种程度上对拙译的认可;惶恐,由于时间所限,除了通读一遍书稿,做了少量改动和订正,基本沿用原来初版的译文。恐怕大的修订和润色只好有待将来了。这里姑且带上一笔。
李自修
2004年5月初稿
2012年6月二稿
序言
古往今来,国无论大小,地不分东西,不同民族都在各自历史上诞生过先知先觉,引导他们从混沌走向清明节,从愚昧走向开化,从野蛮走向文明,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自在走向自觉,从弱小走向强大,从依附走向自主,从落后走向先进,给他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和精神财富,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智慧以及其对全世界人类思想宝库的贡献。古代,我国有孔子,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而到了现代,东方和西方欧洲各个国家和民族也产生过自己的思想家,他们都可以列入这一圣哲贤人的行列。美国虽然开国仅仅二百三十余年,但也拥有本杰明·富兰克林、汤玛斯·杰佛逊和托马斯·潘恩以及后来的拉尔夫·爱默生和亨利·戴维·梭罗等一批伟大的思想家。其中,富兰克林更是可圈可点,出类拔萃。正是靠了他和他的同道们的睿智和洞察力,靠了他高屋建瓴的思想、远见卓识以及细致缜密的组织才能,才有了今天的美国。但他又不同于孔子,不同于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等人。如果说孔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位开创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建构产生了影响,如果说圣雄甘地是印度的伟大民族主义领袖,使他的国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那么,本杰明·富兰克林就不仅是美国开国的奠基人之一,是美国历史上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外交家、社会活动家以及公益事业倡导者,还是出版商、科学家和发明家。因此,作为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的富兰克林,迄今在美国仍然享有盛誉,特别是他在六十五岁动笔写作、中间几经辍笔的《自传》,更是一笔宝贵的思想遗产。
人们所以高度评价富兰克林的《自传》,首先因为它是一篇崭新时代的历史文献,其次因为它是一位伟人的生平事迹实录,以及18世纪英语文学的经典。虽然它的道德劝善的主旨或意蕴,在英语文学作品中颇为常见,但它讲述事件以及讲述这些事件的方式和笔调却是前所未有的。
作为历史文献,《自传》以丰富、具体、生动的事例说明,政治活动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在美国和世界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他渴望北美殖民地的独立,积极参与独立战争,参与起草《独立宣言》、《宾夕法尼亚州宪法》、《十三州联邦宪法》和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他充分发挥其外交才能,出使法国并与法国缔结同盟条约和友好与通商条约,与欧洲其他国家签订和约;他反对压迫和奴役黑人,组建“宾夕法尼亚州促进废除奴隶制协会”,并撰写文章表明自己废除黑奴制度的主张和决心。
作为生平实录,该书记录了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的本杰明·富兰克林一生的事迹。他在经营印刷业务的同时,关心市政建设和公益事业,为此做出了很大贡献。他创办了美洲第一所公共图书馆、第一所学校和第一家医院,还为了城市安全,成立民防协会,组建了民兵连队,维持费城的治安;筹集资金建立消防队,来保护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富兰克林还以身作则,提倡并实行自我“道德的完美”。他说:“单纯臆想出来的、在利害关系上做到完美无缺的信念,并不能够防止我们跌跤;不良习惯必须祛除,优良习惯必须加以培养和树立,才能信赖行为坚定不移的、始终如一的正直。”他在书中自始至终努力强调节制、少言、条理、决心、节俭、勤奋、诚实、正义等品德及其含义的重要性,划分出包括上述品格的十三种美德,并身体力行,严格训练,以此为他的后代和美国青年树立了良好榜样。从这种意义上说,他虽然没有建立自己的完整的哲学和伦理学体系,却是一个大众哲学家和伦理学家。卡尔·贝克也说:本杰明·富兰克林是“启蒙运动的儿子,他不属于让-雅克·卢梭学派,而属于丹尼尔·笛福、亚历山大·蒲柏和斯威夫特一派,属于孟德斯鸠和伏尔泰学派”。由此,也许可以说,《自传》是西方思想世俗化过程中的里程碑,是清教的热情式微后所宣讲的世俗布道词。它宣讲一种实用的道德伦理,赞许和主张苦行主义式的勤奋,追求的是现世而不是天国。因此,按照这种说法,在富兰克林履行自己天职的过程中,美德和效率就成了他自己伦理学的基础。当然,富兰克林在其社会主义观点上,也深深打上了他那个时代的烙印。他的许多主张,包括废除奴隶制度,在当时和今天看来都是进步的。然而,他对待印第安人的态度,却与当时殖民者不谋而合。这也是他那一代人共同的时代局限。
作为科学家的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花费大量心血进行电学实验,《电学实验与观察》的出版,就集中反映了他对电学这一领域所做出的贡献。他也因此获得了英国皇家学会戈弗里·科普利爵士金质奖章,并被吸收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此外,他还获得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等大学授予的荣誉学位,以及法国皇家科学院授予的外国院士的称手。
因此,富兰克林的一生,是纷繁多彩的一生,是致力于自我完善、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一生。他身上仿佛有着永不枯竭的热情和力量,以他和蔼可亲、谈笑风生的独特人格魅力,朴实而又甘于平凡的情怀,理性而又严谨务实的作风,赢得了方方面面信任,因而也造就了充分体现出美国精神的本杰明·富兰克林,造就了至今仍为人们缅怀的富兰克林。所以,在法国有个经济学家说他是“从苍天那里取得了雷电,从暴君那里取得了民权”。
作为18世纪英语文学的经典,该书在风格和思想上受到了那个时期英国思想和文学传统的熏陶。在书中,作者每每提到他在写作上受到《旁观者》的影响,而这也是长期以来,人们把他与艾狄生和约翰·班扬相提并论,在他们之间进行反复比较的原因所在。他的文章简洁、朴素,语气节制、幽默,而又娓娓道来,仿佛老朋友之间的促膝谈心。行文不事张扬,不故作高深,没有高头讲章,更没有玄机哲理,有的只是平白如话的倾诉,言之有物的说理,推心置腹的忠言,以及与人为善的劝谏和循循善诱的启发。比如,他与哥哥詹姆士·罗林斯在学徒期间的龃龉,他私自挪用弗农的款项,等等,本杰明·富兰克林在叙述到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时,把它们归作自己所铸成的“大错”,而懊悔不已。后来,当他按照哥哥的遗嘱,把侄子抚养成人,让他成家立业时,当他业务兴旺偿还了弗农那笔款子时,他才如释重负,因终于弥补了过失而感受到了良心上的安宁。再如,他的次子弗朗西斯四岁上因罹患天花夭折时,他除了愧疚与自责,还奉劝天下的父母,一定要给孩子们接种牛痘。他写道:“我所以说到这件事,是为了提醒那些忽视了给孩子接种牛痘的父母,万一他们的孩子死于天花,他们将永远不能饶恕自己。”爱子的拳拳之心,溢于言表,而由此生发出来的善以待人的仁慈心肠,也跃然纸上。
简言之,在《自传》里,你看不到卖弄,找不到炫耀,有的只是白描式的质朴,几何学式的直观,花鸟画式的简练,既有深的思想,又有催人奋进的人生智慧。其特点是弃复杂而取简单,取直接而弃迂回,取明确而弃晦涩,其精彩之处在于一些警句或格言式的真知灼见,令人击节赞赏,使人茅塞顿开。比如,“……一个人身上钱少,倒比钱多时出手大方”等等。因此,阅读《自传》,仿佛在聆听一位慈祥老者的丘絮絮谈话,又仿佛在悉心体味一位智者的处世哲学,颇有如沐春风、如逢甘霖的感觉,仔细咀嚼起来,其韵味又绵绵亘亘,无穷无尽。而这一特殊风格的形成,又与本杰明·富兰克林所受到的上述艾狄生和约翰·班扬以及丹尼尔·笛福等人的影响密不可分,因而成了有别于培根散文风格的18世纪英语文学经典的代表。
《自传》在美国乃至在全世界所产生的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并不在于它所记录下来的历史,更不在于它的独特风格,而在于它反映了作者的伟大。曾经为富兰克林作传的作家卡尔·范·道仑,在他的《本杰明·富兰克林》一书结尾说:“任何时代,任何地域,富兰克林都是伟大的。思想和意志,天赋和才能,力量和沉着,智慧和风度,全都集于本杰明·富兰克林一身,仿佛造物在塑造他的时候,是那样慷慨和陶醉。”因此可以说,《自传》不仅仅是富兰克林的回忆录,或者是他一生所历事件的编年记录,更重要的是,它是作者对自己的一生所进行的反思,并把自己作为他那个时代和他的国家的典型和榜样,来教育未来的子孙后代。因此它是教育青年道德完善的教科书,是他们汲取精神食粮的源泉。富兰克林极力主张,一个人在为自己的国家和同胞效力的同时,假如他具备足够美德的话,就能够从默默无闻中摆脱出来走向成功。所以,随着该书的广泛传播,它对每一个人的感染和影响也日益彰显出来。美国的一位银行家托马斯·麦仑曾经写道:“阅读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自传》是我一生中的转折点。”
《自传》以英文手稿为蓝本的足本首次于1868年,也即富兰克林死后七十八年出版发行。此前,该书先译成法文在法国出版,后来的一些英文版本也是由法文版翻译过来的。第一版于1791年问世后,到1800年至少重印过十四次。而即便是从1868年足本问世之日算起,至今也有一个半世纪了。如今它已经被译成十几种文字,出版或重印了百余种不同版本,读者可以亿万计,其中以美国青年读者居多。这些统计数字再一次表明,直到今天《自传》仍然在广大读者心目中占有一席重要位置,仍然与现今时代息息相关。例如,勤奋和自力更生仍然为一个健康强大社会所需要,自学精神和甘心公益事业,等等,仍然值得弘扬。也就是说,它的教化作用至今不容忽视,它作为美国社会文化史的记录,以及作为文学经典,也永远具有其文献价值和文学价值。
从这种意义上说,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自传》,在浮华之风日盏的今日社会,仍然是值得认真品味和用心体会的,虽然他在二百余年前去世时,给自己写的墓志铭仅仅是“印刷工富兰克林”这几个不起眼的字眼。
译者
2004年5月
2012年6月改
名人推荐
在我的一生中,能让我佩服的人有三位,第一位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第二位也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第三位还是本杰明·富兰克林。
——乔治·华盛顿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