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棘腹蛙

棘腹蛙

棘腹蛙(学名:Quasipaa boulengeri)是叉舌蛙科、棘胸蛙属的两栖动物。头宽大于头长;吻端圆,吻棱略显;鼻孔位于吻眼之间;鼓膜略显;犁骨齿短;舌椭圆形,后端缺刻深。前肢短;雄蛙前臂极粗壮;指略扁,指端圆球状;原拇指发达,关节下瘤甚明显;内掌突大卵圆形,外掌突窄长。后肢肥壮;胫长超过体长之半;趾端圆球状;趾间几乎全璞;内突窄长,无外蹠突。皮肤粗糙。体背部长形究排列成纵行,其间有许多小圆疣或细小痣粒。雄蛙胸、腹部满布大小肉质疣,每个疣上中央有1枚黑刺;雌蛙腹面皮肤光滑。生活时体色随环境和年龄有深浅的变异。背面多为土棕色或棕黑色;四肢背面黑色横纹较清晰。腹面紫肉色,咽喉部及股部有深色云斑。

棘腹蛙生活在海拔400-1900米森林茂密的山溪瀑布下或山溪水塘边的石上。成蛙食物以昆虫为主。在整个摄食过程中,棘腹蛙的行为可表现为静止、跳跃、转向、捕食、侵占、驱赶、打斗、爬行。棘腹蛙分布于中国山西、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湖北、湖南省江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可能分布于越南

动物学史

1889年Günther在宜昌市首次发现棘腹蛙后,Boulenger在四川汶川县采到棘腹蛙标本,定名为“新种”Paa tibetanus ,1920年将棘腹蛙作为石蛙(Paa spinosa)之同物异名。1932年徐锡范等将峨眉山及灌县古城所采的棘腹蛙标本认为是Paa tibetanus,Paa tihetanus为棘腹蛙的同物异名,该订正已被中国国内学者费梁等所采纳。 

形态特征

雄蛙体长90毫米,雌蛙体长98毫米左右。头宽大于头长;吻端圆,略突出于下唇,吻棱略显;鼻孔位于吻眼之间,眼间距与鼻间距几乎等宽;鼓膜略显;犁骨齿短,呈“丷",自内鼻孔内侧向中线倾斜,齿列后端间距窄;舌椭圆形,后端缺刻深。 

前肢短,前臂及手长不到体长之半;雄蛙前臂极粗壮;指略扁,指端圆球状;第一指长于第二指与第四指几乎等长;第二指两侧及第三指内侧具缘膜;原拇指发达,关节下瘤甚明显;内掌突大卵圆形,外掌突窄长。后肢肥壮,前伸贴体时跗关节达眼部,左、右跟部仅相遇;胫长超过体长之半;趾端圆球状;第一、第五趾游离侧缘膜发达达蹠基部;趾间几乎全蹼,第四、第五蹠间蹼超过蹠长之半;关节下瘤明显;内蹠突窄长,无外蹠突;跗褶清晰,超过跗长之半。 

皮肤粗糙。体背部长形究排列成纵行,其间有许多小圆疣或细小痣粒,其上均有小黑刺,头部、体侧及四肢背面有分散的大小黑刺疣,后者有肤棱;枕部有横肤沟;褶甚粗厚。雄蛙胸、腹部满布大小肉质疣,每个疣上中央有1枚黑刺,有的个体股、胫腹面也有分散的小刺疣;雌蛙腹面皮肤光滑。 

生活时体色随环境和年龄有深浅的变异。背面多为土棕色或棕黑色;上、下唇缘有栗色或黑色纵纹;两眼间多有一黑色横纹;有的个体背部有不规则的黑斑;四肢背面黑色横纹较清晰。腹面紫肉色,咽喉部及股部有深色云斑。 

雄蛙胸、腹部满布大小刺疣,有的个体股、胫腹面亦有小刺疣;前臂极粗壮,内侧3指有黑色锥状刺;有单咽下内声囊,声囊孔大,长裂状;背面有两条紫色雄性线,腹面缺如。 

卵径4毫米左右,动物极灰棕色,植物极乳黄色,卵胶膜3层,卵间以外层胶膜彼此贴连,以数十粒连成串状似葡萄,也有个别卵为单粒状。 

中国湖北利川第36-38期的蝌蚪全长平均51.9毫米,头体长约18.6毫米,尾长为头体长的179%。生活时背面黄棕色或棕褐色,有的个体有深色小斑点,尾部更清晰;体尾交界处有一个黑横斑,尾肌前上方有2-3个深色横斑;腹面色浅。跗足长4.6毫米(第38期)时,头体长19毫米,体高为头体长的34.4%;尾长几乎为头体长的179%,尾肌发达,尾鳍后部较高,尾末端钝尖。吻端圆,鼻孔位于吻眼之间,眼位于头背侧;出水孔位于体左侧;肛管宽,无游离管,肛孔大,斜开于下尾鳍基部右侧。口较小,下唇乳突两排,外排自口角至下唇缘,乳突小而密,参差排列,内排乳突大而疏,副突多;唇齿式一般为Ⅰ∶4+4/1+1∶Ⅱ,有为Ⅰ∶3+3/1+1∶Ⅱ;角质颌略强。身体全长约56毫米(第42期)时,跗足长11毫米左右,四肢已发育完好;尾长约33毫米时,唇齿及角质颌消失,两眼间黑横纹及枕后横肤沟出现,背部纵肤棱极清晰,四肢背面深色横纹明显,指、趾关节下瘤和趾蹼与成蛙同。 

生活习性

棘腹蛙生活在海拔400-1900米森林茂密的山溪瀑布下或山溪水塘边的石上,鸣声“梆(bāng)、梆……”。所在环境溪内大小石块甚多,溪边乔木或灌木丛生。蝌蚪一般分散在小山溪水内,白昼多在水底或钻在石缝中;越冬蝌蚪潜伏在腐烂的水草叶下。 

蝌蚪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幼蛙的开口摄食阶段是整个蛙类生活史中的关键时期,开口饵料是影响其生长、存活的关键因子之一。成蛙以动物性饵料为主要食物,占80%以上,其中以昆虫为主,如倍足纲唇足纲蜘蛛目,昆虫中的鳞翅目鞘翅目直翅目等,喜食活饵。 

棘腹蛙幼蛙早于成蛙出来觅食,雄蛙出来觅食的时间早于雌蛙;棘腹蛙摄食高峰期一般在19:00-20:00时。在整个摄食过程中,棘腹蛙的行为可表现为静止、跳跃、转向、捕食、侵占、驱赶、打斗、爬行,不同大小、不同性别的棘腹蛙在行为上表现有所不同,其中幼蛙与成蛙、雌性成蛙与雄性成蛙之间在摄食行为上存在差异。 

分布范围

棘腹蛙分布于中国山西(永济市运城市垣曲县晋城市沁水县阳城县陵川县)、陕西省佛坪县)、甘肃省康县)、四川省青川县万源市南充市岳池县都江堰市、汶川、彭州市邛崃市天全县峨眉山市洪雅县峨边彝族自治县、宝兴、雅安、荣经、宜宾、屏山、兴文、古蔺、筠连、沐川)、重庆(巫山、城口、江津、丰都、南川、秀山、酉阳)、云南(河口、屏边、威信、奕良、绥江县巧家县)、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雷山县、贵阳、罗甸县安龙县兴义市水城区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江口县绥阳县贵定县、望谟、松桃苗族自治县)、湖北(宜昌市巴东县利川市咸丰县)、湖南省(衡山、浏阳市、宁乡、桑植、大庸、陵、城步、新宁、平江)、江西(井冈山市)、广西(龙胜、金秀、隆林、兴安、资源、武鸣、马山、上林、田林岑王老山、上思十万大山);  可能分布于越南。 

繁殖方式

棘腹蛙的产卵期较长,一般在4-8月。卵产于小山溪瀑布下的石块下面或黏附在倒卧于水中的树枝上,偶尔在大山溪旁的石下或泉水凼内也可见到;卵大,最外层胶膜相连成串,一端附在石下或树枝上,另一端悬挂在水中。卵胶膜黏性强,大雨后的急流也不会将卵串冲走,但水位降落时,有的卵群可暴露于水外,在环境潮湿情况下,胚胎仍可正常发育;如果过分干燥,胚胎可能因缺水而死亡。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4年 ver 3.1——濒危(EN)。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两栖动物)——易危(VU)。 

棘腹蛙分布区甚宽,但因其栖息地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和过度捕捉,其种群数量减少。 

主要价值

棘腹蛙以捕食昆虫为主,此外还捕食鼠类、唇足纲倍足纲、蜘蛛等,其有益系数为68.3%,对森林和农田害虫有明显的防除作用。 

棘腹蛙在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环境监测的指示动物,棘腹蛙对水质、地质、气候等都有较高的要求。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