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九峰
赵玉材,字九峰,清代直隶省磁州(今河北省磁县)人。生卒年月不详。其能文善画。尤其擅长花鸟,是当时地理风水的宗工哲匠,是中国古代堪舆界彪炳千秋的人物。他的作品《地理五诀》《阳宅三要》均被收录于《文渊阁四库全书》,是古代堪舆风水学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
人物生平
当时风水学门派众多,各持一家,鱼龙混杂,艰涩纷乱。在乾隆五十一年底(丙午年间),赵玉材先生的受业门徒兼学友四川彭县王梦亭(庸弼)先生、成都市张应泰(合章)先生参与著述,整理参考诸多地理风水学书籍,其精华。费时七天,编著成《地理五诀》一书,对后世地理风水学产生深远的影响。;赵玉材先生另著有《阳宅三要》一书,论述有关阳宅风水,对后人影响很大。
背景
因为当时社会上风水地理学“立法种种,各持一家,是分门愈多而道理愈晦,地理失传。”对于地理“先贤诸书得分真赝”。于是,在乾隆乙巳年底,赵九峰师徒三人“更相讨论研究,遍拣诸书”“慨然有救正之心”“尽所秘而笔之”“越七日而卷成”师徒三人用七天时间加班而书成。潘注:应该是“越七月而卷成”。
目的
因为“前人著述艰深,滋世迷误,”为“尽洗近今支支离离之说”,“故言期显易,一见能解”。希望言简意,言语显近,地理风水学者一读能懂,达到通欲易懂的目地。做到“持是法以相地,如规矩在乎物,无所遍其方圆”。“大小咸宜,而便于人者也”。可惜,赵九峰先生是看不到了,当今的风水地理学社会情况与几百年前没有什么区别,依然是泥沙俱下,龙鱼混杂。
著作
赵九峰先生在著述中自谓,《地理五诀》是“遵郭璞《葬经》、杨筠松《青囊经》、刘秉忠《玉尺经》、卜则巍《雪心赋》、刘青田《披肝露胆》、谭仲简《一粒粟》,或祖其而为之发明,或直述其语。”并参阅了《玉髓经》、《天玉经》、《青乌经》、《黑囊经》、《仙婆集》、《孝思集》、《琢玉斧》、《顶门针》、《天机会元》、《人子须知》、《一贯堪舆》、《三才发秘》、《司马水法》、《地理正宗》、《地理大成》、《四弹子》等地理风水学书籍,“从流溯源”。
《地理五诀》这本书共八卷,卷一为五行基础和罗盘初步篇;卷二论龙脉生旺死绝形象;卷三论穴之阴阳富贵贫贱;卷四论砂形贵贱得位失位;卷五论水之吉凶进神退神;卷六论四局朝向龙水配合;卷七论二十四山向十二种水口吉凶判断法;卷八论平洋地理风水要诀。前七卷主要论山地风水,卷八论平洋风水;主要以山地风水为主。
在风水学著作中,《绘图地理五诀》诀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化繁为简,概括了在地理风水术中,要遵循的龙、穴、砂、水、向五大原则。作者还强调:龙、穴、砂、水在风水学中虽然都很重要,但最终决定风水吉凶好坏的还是向。所以,掌握立向是学习堪舆之术的关键所在。本书的最大好处就是图文并茂、论理精当,虽博杂艰深,但通俗易懂。此书一问世,就在堪舆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并被后人当作学习风水堪舆的重要教材。
《阳宅三要》使得阳宅学说化繁为简,直指要害,峦头与理气并重,城市与山谷看法各异,对后世之人影响深远!
古代风水学,由于其产生的年代久远,精华与糟粕共存。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审视的眼光去对待它,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只有这样,才能造福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