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雪峰
邓雪峰,(1906—1987)东莞市人。1906年生。香港特别行政区摄影前辈。早年就读北京市,受北京光社的影响而爱上摄影。30年代回粤从事教育工作。在姑母悉心呵护与教导下的少年雪峰,自幼即萌生了他的艺术天赋,到了小学五、六年级时,已经是乡里间小有名声的“小画家”了,每逢寒假回到父母的乡里去,不只左邻右舍,甚至远在一、二十里外的乡亲,都来请他画年灯和窗心等过年的吉祥画。
正文
豪迈的祖父、慷慨的父亲、充满母爱慧质的姑母、优越富庶的环境,培养出今日雪峰这样一位潇洒豁达、率性而执着的艺术家。1933年广州市举办第一届摄影展览会,他的《一篙水满》入展并选入大会纪念刊。1938年与影友在香港中环开设“丰度摄影公司”。开业之前开了一个摄影联展。他的《雨日》这幅人像作品入选伦敦沙龙及《英国摄影年鉴》。同年将英国著名摄影家威廉·莫天申的一本著作译成中文,译名《艺术人像采光学》,1954年由澳门影艺出版社出版。1949年3月,邓雪峰随军来台,为部队绘制文宣;二年后(1951)考入“政工干校”(今日之“政治作战学校”)一期美术系,当时系内师资皆为一时之选,包括虞君质、莫大元、李仲生、赵春翔、梁又铭、梁中铭、刘狮……等,无论是理论、西画、国画、书法,都有极佳的学习表率,奠定了邓雪峰艺融中西的基础。
毕业后,邓雪峰于军务闲暇,不忘艺事,并时向前辈名家如张大千、黄君璧、马寿华、张谷年、梁鼎铭等请益,获益匪浅;更结交许多同辈艺文界名士,如尼洛、田原、朱西宁、司马中原、羊令野、于还素、戴兰村、袁德星、墨人、姜穆……等,在谈文论艺的氛围熏陶中,滋养出更加丰沛的书画艺术神采。1950年与冯元侃等组织“式式摄影院”于香港中环华人行二楼,开业之前举办“广东省会员摄影作品联展”,展出他的入选国际影展作品百余幅。1960年,邓雪峰抱持艺术再学习的愿望,进入花鸟名家邵幼轩“双樨馆”接受指导;次年(1961年),回母校“政工干校”美术系任教,在教学相长中悠游于书画天地;1967年,先后获得史博馆主办的“总统勋业画展”国画第一名及以“大陆同胞祈向图”,获“国军新文艺香港电影金像奖”;1971年,又以《山水画形式法则与艺术法则之研究》论文获“中山市文艺理论创作奖”;1974年,再获文协文艺奖章;各类奖项的肯定,也证明了邓雪峰的多才多艺。1984年,邓雪峰又入傅狷夫心香画会研习山水,1985年,邓雪峰以“华之庐”作为个人专有画室堂号,次年(1986年)起,担任“政战学校”美术系教授兼系主任,直至退休。从事摄影教学数十年,培养了不少驰名国际影坛的摄影家。
台湾第二代前辈书画家邓雪峰,以旺盛的创作活力闻名艺坛,除诗文、书画创作外,更致力钻研画理,著有《历代名画记研究》、《中国书画的笔墨纸砚》及图文并茂的花卉画法著作《花经》。邓雪峰在创作与教学间,以开阔的心境和开明的作风培育后进,不遗余力;尤其更能以身作则,在“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年,犹能汲古知新,勇拓蹊径,在古、今、中、西之间穿梭交织,使邓雪峰的国画创作永远保持古而不泥,新而不怪的活泼面貌。1987年逝世。